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基因表达谱的差比性分析,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受试者,分为肾阳虚证组3例,肾阴虚证组4例、非肾虚证组3例,并选择健康绝经后妇女3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4组基因表达谱,肾阳虚证组分别与其他3组比较,筛选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相关功能分析。结果肾阳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肾阴虚证组、非肾虚证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348,355,76条;肾阳虚证组与其他3组比较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有46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上调基因有4条,表达下调基因有42条。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主要与免疫、细胞信号转导、钙离子活性和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肾阴虚证组3例、肾阳虚证组3例、无肾虚证组3例,并选择正常骨密度人群3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4组人群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筛选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通路等相关功能分析。结果肾阴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肾阳虚证组、无肾虚证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2378、4026、4071条,肾阴虚证组与其他3组比较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有344条,这些差异基因参与免疫调节、矿物质吸收、激素合成、组氨酸代谢等11条信号通路。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相关基因主要与免疫调节、激素合成、组氨酸代谢、矿物质吸收等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肾阳虚证组3例,肾阴虚证组3例,无肾虚证组3例,并选择正常骨密度人群3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4组人群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筛选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通路等相关功能分析。结果肾阳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肾阴虚证组、无肾虚证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2631条、3976条、6184条;肾阳虚证组与其他3组比较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037条。这些差异基因参与补体与凝血级联反应、Hedgehog、TGF-beta、细胞周期等22条信号通路。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相关基因主要与免疫调节、TGF-beta、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4.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成年男性精子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研究健康成人精子中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成年男性活力正常的精子,提取总RNA,以健康成人淋巴细胞总RNA作对照。两组RNA逆转录为cDNA之后,cDNA经酶切、加接头后进行RD扩增,在扩增同时分别掺入Cy3(精子)和Cy5(淋巴细胞)荧光染料标记,标记样品与自制的精子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结果:检测发现在560个基因片段中,有72个基因表达上调,321个基因表达下调,另外167个基因表达无差异。其中与基因复制、转录、翻译及调控等相关的基因表达基本属于无差异表达类型或低表达类型,而与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精子本身的特异性抗原等基因显著高表达,精子中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而与氧化磷酸化相关的基因则表达下调。结论:在健康成人精子中有丰富的基因表达,而且基因的表达与精子自身的功能和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分子机制。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组6例,健康绝经后妇女对照组3例。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证组3个月后,用JAK/STAT信号通路芯片检测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肾阴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PRLR、JUN、JUNB、INSR,表达均下调;肾阴虚证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有25条,上调11条,下调14条,其中JUN、JUNB疗后明显上调。差异表达基因生物学功能分析,免疫相关基因:PRL、PRLR、OSM、ISG15、IL4R;细胞生长增殖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F2、SOCS3;与STAT蛋白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和共同活化基因:JUN、JUNB、SMAD3、SMAD5、SMAD4、SP1、YY1;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反馈调节基因:PIAS1、SOCS4;衔接蛋白基因:SRC、STAM。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机制可能与其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有关,这些基因的功能与免疫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及成骨生长关联。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谱系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与正常人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谱系的差异,初步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谱系的特征,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信号转导病理机制。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及正常人外周静脉血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美国国立医学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信息学分析,运用Pathway Studio软件进行信号转导信息学分析。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涉及118个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介导的22条信号转导通路异常,其中67条基因上调,51条基因下调,有12条基因共表达调控大于等于4套信号转导通路。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谱存在信号转导过程异常、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信号分子异常、信号途径发育不良等特征。这些信号转导通路与细胞增殖、凋亡、黏附、迁移和生物学行为,以及血液循环、营养、发育、衰老、内分泌、免疫、能量代谢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选取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隐 股交界瓣膜区静脉 5条 ,取 5条正常静脉作对照。抽提总RNA、纯化mRNA、反转录制备杂交探针 ,应用含有 4 0 96种人类基因全长cDNA的表达谱芯片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 ,随后应用反转录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曲张大隐静脉瓣膜区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 16 8条 ,上调基因 96条 ,下调基因 72条 ;5例标本均差异表达的基因共 39条 ,其中上调2 8条 ,下调 11条 ;多条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均有差异表达 ;反转录PCR证实caspase 9及MAP3K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在曲张静脉中差异表达。 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致病相关基因 ,可能为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POP)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方法 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POP肾阴虚证组与POP肾阳虚证组、POP无肾虚证组、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六味地黄丸治疗 POP肾阴虚证组3个月后,用基因芯片检测六味地黄丸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结果 ①基因芯片筛选POP肾阴虚证组与其他3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的差异表达基因:ASB1、CLCF1、PROK2、GPR27、C3orf35、GSTM5、MUC12,其中ASB1、CLCF1、 PROK2、GPR27和C3orf35表达下调,GSTM5和MUC12表达上调。②六味地黄丸治疗POP肾阴虚证组3个月后,基因芯片检测 ASB1、CLCF1的表达显著上调,CLCF1参与JAK-STAT信号通路中JAK1、CBP显著下调、STAT4显著上调,而PROK2、GPR27、 C3orf35和GSTM5表达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③六味地黄丸治疗POP肾阴虚证组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共有570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072个,下调基因2629个。结论 六味地黄丸上调POP肾阴虚证差异基因ASB1、CLCF1 的表达,其治疗POP肾阴虚证的机理可能与其上调CLCF1介导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下游CB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转录组水平和蛋白质组水平寻找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方法应用含有14592个已知基因及表达序列标签的cDNA表达谱芯片获取基因表达谱信息.50%以上样本中Cy3/Cy5荧光强度比大于或等于2和小于或等于0.5的基因分别为在胃癌中表达上调或下调的基因。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32例经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总蛋白.对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分析.获取肽质量指纹图谱(PMF)。同时搜索SWISS-PROT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387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149个基因.上调超过3倍的有29个基因:表达下调的有238个基因.其中下调超过5倍的有21个基因。在蛋白质水平鉴定了15个差异表达蛋白.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有10个.其余5个在肿瘤组织中低表达。胃癌中过表达的基凶与蛋白产物主要与细胞骨架运动、细胞增殖及信号传导有关.表达下调的则主要与细胞免疫防御、毒理代谢有关。结论从转录组水平和蛋白质组水平对胃癌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从分子水平全方位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性.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发现新的胃癌相关标志物和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实验骨关节炎大鼠退变软骨基因表达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骨关节炎模型与正常对照组软骨退变基因表达差异,从基因网络角度探讨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切断大鼠右膝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采用代表28000个不同基因的Genomic Instrumentation Services公司芯片检测骨关节炎和正常大鼠右膝关节软骨的基因表达,对差异基因表达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大鼠骨关节炎软骨退变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406个,其中305个基因上调,101个基因下调。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生长因子、发育、肥胖、能量代谢、信号传导、免疫等方面的基因群。结论骨关节炎软骨退变基因表达谱存在软骨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异常,信号传导过程异常、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多个转录因子的普遍上调等特征,为研究骨关节炎在基因水平上的病理变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静脉移植后内膜增生(IH)过程中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间质效应细胞。方法 建立静脉移植后内膜增生动物模型,采用Desmin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明确平滑肌细胞(SMC)的位置,用原位杂交检测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Ⅰ、Ⅲ 型胶原α1(Ⅰ)、α1(Ⅲ)前胶原mRNA在静脉移植术后1、2、4、6、8周的定位表达。结果 术后早期,移植静脉增生内膜的SMC中有α1(Ⅰ)、α1(Ⅲ)前胶原mRNA的表达。术后远期α1(Ⅰ)、α1(Ⅲ前胶原mRNA也在增生内膜的SMC中表达。结论 移植静脉内膜增生中的胶原是由SMC合成及分泌的,SMC是ECM堆积的间质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12.
肾脏基因表达数据库的建立与肾脏衰老相关基因表达谱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及公共数据库,首次建立大鼠肾脏基因表达谱数据库,比较成年及老年大鼠肾脏基因表达变化,筛选肾衰老相关基因,方法:将代表8192条基因的PCR产物中CartesianPixsys7500点样仪按微矩阵排列点样于Dako玻璃片,将等量的成年大鼠肾脏组织和衰老大鼠肾组织mRNA分别用cy-3,cy-5逆转录荧光标记,制作cDNA探针,混合后与上述表达谱芯片进行杂文,Scan Array3000扫描仪扫描杂交信号荧光强度,ImaGENE3.0软件分析扫描结果,与公共数据库比较,建立大鼠肾脏表达谱数据库,结果:在进入研究的8192条基因中,1245条基因(1.5%)在衰霉素 大鼠肾脏组织中有表达差异(1.7倍以上),在老年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增加的基因有71条,其中16条(22.5%为应激反应相关或炎症相关基因,17条(23.9%)为细胞外基质代谢/细胞骨架/肿瘤相关基因,在衰老大鼠肾组织表达下降的基因有53条,其中9条(16.9%)为能量代谢相关基因,12条(22.6%)为蛋白质合成/代谢相关基因,6条(11.3%)为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相关基因,4条(7.5%)为DNA/RNA损伤修复基因,3条(5.6%)为离子转运相关基因,结论:肾脏衰老的基因表达特征表现为应激与炎症反应讥进,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调及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活跃,另一方面,有丝分裂调节下降,DNA/RNA修复能力,蛋白合成及肾脏离子转运能力下降,上述转录水平的变化与衰老肾脏的病理生理特征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构建重组人 Or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小鼠肾小球足细胞株(MPC5)中的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检索到的人 Orail基因序列,人工合成法合成Orail基因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全长序列,克隆至质粒表达载体PG-CMV-IRES-EGFP,构建重组质粒载体PC-CMV-Orail,通过PCR、双酶切及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以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MPC5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检测转染效率,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Orail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结果PCR扩增的片段长度为906bp,双酶切出现两条带,其中约906bp处可见目的条带。核酸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所报道的人 Orail基因的CDS序列完全一致。转染后48h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85%以上的足细胞中可见绿色荧光。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分别显示转染后的MPC5细胞在mRNA与蛋白水平表达Orail均有所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人 Or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G-CMV-Orail,并建立了过表达Orail基因的肾小球足细胞模型,为深入研究钙库操纵的Ca2’通道与足细胞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Survivin在胆管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表达与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 )检测Survivin基因在 3 3例胆管癌标本、2 8例癌旁胆管组织和 5例胆管良性病变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3 3例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 72 .7% ( 2 4/3 3 ) ;在癌旁胆管组织和胆管良性病变组织中未检测到Survivin的表达 ,胆管癌组织、癌旁胆管组织、胆管良性病变组织之间的Survivin基因的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分化及是否转移无关。结论 Survivin在胆管癌中高度表达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与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小鼠成纤维活化蛋白(FA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人胚肾细胞及小鼠体内的表达.方法 根据Gene Bank中mFAP基因(NM_007986)全序列设计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获得其开放式阅读框(ORF).将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6/myc-His-B,转化并筛选.将重组质粒注射入小鼠尾静脉,在注射后1、3、5、7 d抽提小鼠腓肠肌组织的总RNA,检测FAP表达.结果 经过酶切鉴定、测序比对,确定所筛选的阳性克隆为pcDNA6-mFAP重组子,其可在真核细胞及小鼠体内正常表达,并产生相应蛋白质产物.在小鼠体内注射后第5天,重组子的基因(0.841±0.040)和蛋白表达量(85.380±4.425)%最高,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成功构建FAP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该基因产物的功能和进行疫苗抗肿瘤实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探讨人Tip30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AAV-TIP30的构建,并观察其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后的表达。方法:以正常人肝组织m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Tip30,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 I和Xba I,将Tip30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AAV-MCS中,并经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ip30蛋白表达。结果:RT-PCR方法正确地扩增出全长Tip30基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Tip30基因克隆完全正确。重组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后,Western blot证实Tip30蛋白表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AAV-TIP30并转染HepG2细胞,为进一步研究Tip30基因对肝癌的影响及其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