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康建  周霖  孙志  左莉华  张俊  屈凌波 《中草药》2018,49(17):4051-4057
目的采用UPLC法建立冠心丹参胶囊的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和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Waters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6 nm,建立10批次冠心丹参胶囊的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模式识别技术对冠心丹参胶囊的总体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标定75个共有峰,经对照品进行化学指认共鉴定了其中的13个色谱峰,分别是甜菜碱、琥珀酸、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芦丁、木犀草苷、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IA。10批供试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7,表明该药物总体质量较为稳定;但通过CA及PCA均发现不同批次药物质量之间存在微小差异,且主要分为2类,最后进一步采用OPLS-DA筛选出了导致批次药物质量差异的3种主要成分,分别为甜菜碱、芦丁和丹酚酸B。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科学、准确、可靠且简便,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更加系统、全面地评价冠心丹参胶囊的药物质量,同时为今后中药制剂更进一步的质量控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杨琳  李廷利 《中草药》2019,50(14):3351-3356
目的建立中成药护肝片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以五味子醇甲为参照,绘制10批护肝片原料粉样品的HPLC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样品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 10批护肝片样品的HPLC图谱有22个共有峰,经对照品进行化学指认共鉴定了其中的6个色谱峰,分别是五味子醇甲、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10批供试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7,表明该药物总体质量较为稳定;但通过PCA发现不同批次药物质量之间存在微小差异,且主要分为2类,最后进一步采用OPLS-DA筛选出了导致批次药物质量差异的2种主要成分,分别为12号峰(柴胡皂苷d)和22号峰。结论护肝片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化学模式识别为护肝片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可行的理论依据,可为生产厂家在药品生产中更高效、合理地控制药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崇佩  张依欣  李潮  袁小平  于欢  龚千锋 《中草药》2019,50(11):2700-2707
目的采用UPLC法建立不同年份吴茱萸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并测定其中4种质量差异性标志物的含量,为吴茱萸"陈久者良"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对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UPLC法建立3种不同年份共47批吴茱萸样品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计算相似度,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样品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建立了47批吴茱萸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97),标定了40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12个,运用PCA和OPLS-DA分析,有效区分了3种不同年份的吴茱萸,共筛选出22个质量差异性标志物,并对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4种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论通过吴茱萸U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能对不同年份的吴茱萸进行有效区分,为吴茱萸"陈久者良"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济川煎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评价不同产地饮片对济川煎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产地饮片制备济川煎样品,利用Caprisol C18-AQ 100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了15批济川煎的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产地饮片制备的济川煎进行质量分析。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15批济川煎HPLC指纹图谱有13个共有特征峰,指认了3个特征峰成分,其相似度均在0.9以上;通过CA发现,样品主要受枳壳产地影响,可分为两大类;PCA与CA结果基本一致;OPLS-DA筛选出了不同批次济川煎的2个差异性质量标志物,通过对照品指认,确定了8号为柚皮苷。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将济川煎按枳壳产地不同分为2类,差异性质量标志物为柚皮苷,可用于济川煎的质量控制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伤风停胶囊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质量评价。 方法采用Thermo Acclaim C18 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 NH4Cl)为流动 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10、254 nm,进样量:10 μL,建立伤风 停胶囊的HPLC 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 版)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 式和计算相似度,结合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伤风停 胶囊进行质量评价和差异分析。结果建立了伤风停胶囊的HPLC 指纹图谱,共确定23 个共有峰,指认了盐 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橙皮苷、甘草酸、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6 个共有峰;14 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 0.988,CA、PCA 和OPLS-DA 结果显示14 批样品按照生产年份分为2 类,并筛选出5 个质量差异性标志物。 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伤风停胶囊批次间稳定性控制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韦卓纯  林绘  彭颖  张卉青  李健 《中草药》2023,54(15):4856-4865
目的 建立清热消炎宁胶囊(Qingre Xiaoyanning Capsules,QXC)U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多批次制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及色谱检测方法,建立合适U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条件。色谱柱为UPLC HSS T3柱(50 mm×2.1 mm,1.8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40℃;体积流量0.5 mL/min。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聚类热图分析对20批清热消炎宁胶囊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清热消炎宁胶囊U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测定要求,获得21个共有峰,运用对照品比对方式指认了7个色谱峰;2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54,样品间一致性及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6,(4)
目的:建立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水线草的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进行真伪鉴别。方法:建立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的UPLC指纹图谱,对主要色谱峰进行化学指认及快速检识,利用两者化学成分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开展真伪鉴别。结果:分别建立了两者UPLC指纹图谱方法并评价了多批次的相似度;白花蛇舌草22个共有峰中的10个、水线草16个共有峰中的5个及4个非共有峰得到了指认或检识;主成分分析(PCA)可将真品、伪品分为两组;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显示车叶草酸甲酯等5个色谱峰是分组的主要原因;白花蛇舌草中的(E)-6-O-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Z)-6-O-香豆酰鸡屎藤次苷甲酯,水线草中的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可作为两者的3个特征差异峰用于白花蛇舌草真伪鉴别。结论:将UPLC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可用于白花蛇舌草真伪鉴别,从而为提高白花蛇舌草整体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宫牛黄丸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安宫牛黄丸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对10批安宫牛黄丸样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通过相似度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安宫牛黄丸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0批样品相似度均0.9,标定了25个色谱峰为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较指认了其中10个色谱峰。通过PCA发现不同年份样品存在微小差异,进一步采用OPLS-DA发现了影响不同年份样品产生差异的14种成分,包括盐酸巴马汀、黄芩素、表小檗碱、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连碱、汉黄芩素等。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可更好地评价安宫牛黄丸的质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子芩与枯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为黄芩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对22批不同产地的子芩、枯芩进行测定,建立其特异性指纹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其进行模式识别研究,分类并筛选其主要差异性成分,并通过对照品比对进行鉴定。结果建立的子芩和枯芩UPLC指纹图谱稳定可靠,可用于评价两者的差异性;得到15个共有峰,各产地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PCA不能完全区分子芩与枯芩,OPLS-DA能对子芩与枯芩进行明确区分,导致差异的主要成分有3个,经鉴定分别为黄芩新素Ⅱ、千层纸素A和黄芩素,且三者在子芩与枯芩中含量变化显著。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和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能够区分子芩与枯芩,可作为黄芩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的密蒙花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建立密蒙花药材UPLC指纹图谱,采用化学计量法分析不同产地的密蒙花药材质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对指纹峰进行鉴别。结果:20批密蒙花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以上,确定了11个共有峰并得到鉴定,各批样品之间的相似度在0.9以上。聚类分析将20批密蒙花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2、3是影响密蒙花药材质量的主要因子,OPLS-DA分析筛选出6个差异性标志物。结论:该研究为深入密蒙花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化橘红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及含量测定,以鉴别不同基原的化橘红差异。方法 通过建立UPLC指纹图谱,确定20批化橘红样品共有峰及峰面积,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分析。以共有峰峰面积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进行聚类分析,SIMCA 13.0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并对指认的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U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8个共有峰,指认其中5、6、8、12、15号峰分别为7-羟基香豆素、柚皮苷、野漆树苷、佛手柑内酯、异欧前胡素;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样品S2、S3、S6、S8相似度介于0.851~0.891之间,其余16批样品相似度均>0.900。聚类分析可大致区分毛橘红和光橘红,少数批次存在偏差;PCA和OPLS-DA结果显示毛橘红和光橘红有更明显的区分趋势,并筛选出3个可能造成两种化橘红差异的标志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化橘红近成熟组柚皮苷含量高于幼果组和未成熟组(P<0.05),未成熟组佛手柑内酯含量明显高于近成熟...  相似文献   

12.
孙岩  吴晨光  韩群  黄胜阳 《中草药》2020,51(8):2170-2176
目的建立祖师麻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模型,为祖师麻注射液的质量一致性提供参考。方法祖师麻注射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00 nm和254 nm;柱温3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考察15批祖师麻注射液的相似度,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祖师麻注射液进行整体质量评价。结果祖师麻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中15批样品相似度在0.882~0.998,通过PCA、CA、OPLS-DA分析,15批样品聚成3类,S1~S8来自同一厂家,聚为2类;S9~S14来自同一厂家聚为1类,并从12个共有峰中确定3个共有峰为祖师麻注射液质量标志物(Q-marker),分别为5、7(祖师麻甲素)、8号峰。结论利用化学模式识别与指纹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可快速评定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祖师麻注射液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适用于对祖师麻注射液整体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杜仲不同炮制品(生品、盐品与炭品)的水提液指纹图谱,从整体水平表征杜仲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为杜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0. 3%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建立10批杜仲不同炮制品水提液的指纹图谱,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计算相似度,同时运用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杜仲炮制前后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建立了杜仲不同炮制品的水提液指纹图谱,生品标定了7个共有峰,盐品标定了7个共有峰,炭品标定了8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5个共有峰。HCA和PCA模式识别能够明显区分杜仲不同炮制品。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能够有效地区分杜仲不同炮制品,为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内蒙古不同地区10批小秦艽花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对蒙药小秦艽花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利用HPLC法建立蒙药小秦艽花指纹图谱,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使用SIMCA-P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10批小秦艽花指纹图谱共匹配25个共有峰,共指认出11个成分,包括木犀草素-6-C-β-D-吡喃葡萄糖苷、芹菜素-6-C-β-D-吡喃葡萄糖苷等;其与对照图谱相似度为0.827~0.997。PCA与OPLS-DA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可以很好的将小秦艽花样品分为呼和浩特市周边类、赤峰市赛罕乌拉类及锡林郭勒盟类。结论:该研究建立的HPLC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分离度高。建立的指纹图谱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药材的整体性,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法能为小秦艽花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五灵脂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五灵脂药材质量。方法:采用UPLC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0.25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热图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综合评价不同产地五灵脂药材质量。结果:建立的五灵脂药材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4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6个成分,分别为原儿茶酸、4-羟基苯甲酸、苯甲酸、槲皮苷、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22批五灵脂药材相似度为0.870~0.998;聚类热图分析将22批五灵脂药材分为两类,陕西省商洛市所产五灵脂可与其他产区样品完全区分;OPLS-DA共筛选出7个质量差异标志性成分。结论:建立的五灵脂药材U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稳定可行,可为五灵脂药材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川芎生品和不同炮制程度的酒炙品HPLC指纹图谱,通过指纹图谱动态变化,从客观上确认最佳炮制时间,同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比较酒炙前后化学成分指纹峰的差异,寻找差异标志物,为川芎的炮制工艺优化及炮制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3%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全波长扫描,检测波长254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计算相似度,运用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川芎生品与酒炙品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川芎生品和不同炮制程度酒炙品的指纹图谱,共标定22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了6个成分,分别为阿魏酸(7号峰)、洋川芎内酯I(8号峰)、阿魏酸松柏酯(15号峰)、洋川芎内酯A(17号峰)、藁本内酯(19号峰)和丁烯基苯酞(20号峰);通过指纹图谱动态变化监测,确定了最佳炮制时间为15~20min;通过HCA、PCA和OPLS-DA可明显将川芎生品与酒炙品分为2类,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等6个成分可能是影响二者质量的差异标志物。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用于川芎炮制前后整体质量控制,进行炮制过程监测和炮制程度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苍术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苍术中绿原酸和苍术素的含量,为苍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15批苍术药材样品U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苍术素、绿原酸的含量,通过相似度计算结合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15批样品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苍术UPLC指纹图谱共标识出25个共有峰,经鉴定,其中2个共有峰为绿原酸和苍术素。15批苍术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738~0.997;HCA和PCA将15批样品分为三类,OPLS-DA共标记和筛选出7个差异标志物;山东样品中苍术素含量最高、绿原酸含量最低,内蒙古和河北样品中2种成分含量相差不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苍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松栀丸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主要差异性成分大黄素的含量,为松栀丸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对3批松栀丸共60个样品进行检测,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版)计算相似度,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松栀丸进行模式识别,寻找差异性成分,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建立了松栀丸的指纹图谱,标定了17个共有峰。3批样本的相似度为0.898~0.971。通过PCA和OPLS-DA基本能区分不同批次松栀丸,确定大黄素为松栀丸的主要差异性成分。3批松栀丸中大黄素含量分别为0.0135~0.0171 mg/g、0.0367~0.0436 mg/g、0.0221~0.0310 mg/g。结论HPLC图谱结合PCA和OPLS-DA可快速评价松栀丸的质量,为松栀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大黄[庶虫]虫丸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辅以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为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A)-0.2%甲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根据各味药材主成分出峰顺序优化检测波长切换程序,柱温:35℃,流速:0.3 mL/min,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版)建立大黄[庶虫]虫丸对照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再运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2017年版)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和模式识别。结果共标定30个共有峰,根据色谱峰行为、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ESI-QTOF-MS)对照品离子碎片及文献信息确认13个已知成分,并进行各峰归属。B、C、F、G厂家样品相似度均>0.90,PLS分析能较好地区分各个厂家样品;筛选出黄芩、大黄的多个主要成分及苦杏仁苷是强特征峰,聚类分析、PCA、PLS分析结果相互验证。结论大黄[庶虫]虫丸UPLC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能较为快速、准确地反映大黄[庶虫]虫丸的整体质量,可为其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侯一哲  黎翩  肖红敏  陈景丽  李正  李文龙 《中草药》2019,50(11):2552-2559
目的建立血塞通滴丸超高压液相色谱(UPLC)的指纹图谱方法并测定其主要成分含量,并结合相关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产品质量批次一致性进行系统、全面和科学的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1290 UPLC,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对5种皂苷类成分三七皂苷R_1(R_1)及人参皂苷Rg1、Re、Rb1、Rd(Rg1、Re、Rb1、Rd)进行含量测定,并建立了血塞通滴丸的指纹图谱,通过对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血塞通滴丸的批次一致性进行全面评价,同时采用Hotelling’s T2和DModX 2种统计量,为不同批次产品的质量设定控制范围。结果 14批样品中,5种皂苷含量较为稳定,设定的质控范围分别为R_1 24.69~30.03 mg/g、Rg_1 102.60~122.44 mg/g、Re 12.93~15.45 mg/g、Rb_1 99.74~112.12 mg/g和Rd 23.35~31.75 mg/g。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标定15个共有峰,经对照品化学指认共鉴定出R_1、Rg_1、Re、Rb_1、Rd 5个色谱峰。14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98。PCA分析中14批样品无异常批次,表明血塞通滴丸的批次一致性较高,但存放时间差异在指纹图谱上有所体现;OPLS-DA分析得出,在造成14批样品有渐变趋势的变量中,已定量的Rb1和Rd影响较大;Hotelling’s T~2和DModX的控制上限分别为31.17和1.82。结论所建方法科学准确,简便可靠,不但可以用于血塞通滴丸的质量控制,而且可以对其批次质量一致性进行全面评价,可为解决中药质量批次一致性的共性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