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评价养阴化瘀汤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予养阴化瘀汤,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改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并能显著改善全血粘度、血沉方K值、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5)。[结论]养阴化瘀汤对改善全血粘度、血沉方K值、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肺心病患者150例与对照组200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比,发现肺心病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 P<0.01);而血沉无显著改变(P>0.05).高粘血症与机体缺氧有直接关系.对肺心病血液粘度增加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的血液粘度 ,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检测 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项目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血沉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其余项目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0 1 )。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明显的高血液粘度和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不同病期的血液流变特性、肝、肾功能、血糖、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检测的临床运用。方法对本院诊断为ICVD的177例门诊患者和130例住院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血糖、肝、肾功能、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检测,并与11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分析这些指标在不同病期的特点。结果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门诊患者血液流变学以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全血粘度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明显增高,住院患者以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等指标增高为主要表现;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随病情加重而减弱;住院患者血糖和肝、肾功能改变与门诊患者相比有明显恶化的趋势。结论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低下是ICVD损伤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ICVD不同病期与血液流变学特性、糖代谢、肝、肾功能损伤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揭示糖尿病患者慢性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项目。结果在血液流变项目中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1),全血粘度(高切)、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液粘度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10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值的测试,并与102例无高血压病史的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差别,男性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女性患者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沉方程校正K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异常,男性以血液粘稠度增高为主,女性则以血液聚集性增高为主,男女均存在明显的血流障碍,是易发心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埋沙治疗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34例,均采用埋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显著提高(P0.05),全血粘度值切变率显著降低(P0.05),全血还原粘度显著降低(P0.05),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指数、ERS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埋沙治疗骨性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低清蛋白血症是引起住院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低清蛋白血症患者的相互关系,了解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在低清蛋白血症中的预警作用。方法:对100例住院低清蛋白血症老年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住院患者的血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100/s)、全血粘度中切(30/s)、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全血还原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全血还原粘度低切均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红细胞压积男性有明显差异(P〈0.05),女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因其生理、病理特点较易发生低蛋白血症,继而并发低粘滞综合征,且发病隐蔽,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故要仔细观察病情,一旦发现血清白蛋白下降要及时给予综合治疗。常规检查住院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低清蛋白血症发生有早期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 10 3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检测 ,发现糖尿病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以低切变率、中切变率和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升高、血浆粘度升高及血糖、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压积、甘油三酯、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为主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甘油三酯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相似文献   

10.
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7项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提示红细胞压积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Tk 值)减低、红细胞聚集性增强是慢性肺心病全血粘度增高的主要因素。急性加重期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均较缓解期增高,而血沉相反,余项目两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急性发作期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动态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我们对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60例进行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全血粘度(秒)、血浆粘度(秒)、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的动态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作对比。现将测定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艾灸三阴交穴治疗血瘀证的机理。方法 :应用血液粘度计 ,红细胞变形 聚集测试仪 ,于艾灸三阴交穴前后 ,测试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血高 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粘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全血高切粘度及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艾灸三阴交穴后可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 ,降低血液粘度 ,加快血流速度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13.
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对三年来我院急诊科及内科病历较完整、观察较细致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1例和21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全血低、(高)切比粘度、全血低、(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流K值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2、而血浆粘度、血沉则二组无显著差异。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表明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中抗凝疗法的合理性;同时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中抗凝疗法的合理性;同时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中也发现血沉K值的变异较血沉值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探讨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用血液比粘度计检测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及常规法测定血沉、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 :脑血管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 ,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P <0 .0 1)。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客观指标 ,对于及时预防和治疗脑梗塞、脑功能硬化 ,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和比较分析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揭示WHBE兔血液流变学和凝血系统在实验兔中特性。方法选择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兔各40只,雌雄各半,兔耳中央动脉采血抗凝血,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16项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1)性别因素对WHBE兔的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计数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P〈0.01),而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2)与WHBE兔比,WHBE兔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日本大耳白兔无明显差异(P〉0.05),但雌性WHBE兔PT、PT/R、PTINR明显高于雌性日本大耳白兔(P〈0.05),PT%显著低于雌性日本大耳白兔(P〈0.05);而雄性新西兰白兔全血粘度低切、Fbg和TT明显低于雄性WHBE兔(P〈0.05),且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雄性WHBE兔,另外,雌性新西兰白兔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毛细管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低切、高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和卡松粘度、PT%均显著低于雌性WHBE兔(P〈0.05,P〈0.01),而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PT、PT/R、PTINR均显著高于雌性WHBE兔(P〈0.01);(3)WHBE兔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与人类较为接近。结论血液流变学特性和凝血功能的测定,可为WHBE兔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50例男性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肺心病心衰组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及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血色素明显升高;肺气肿组最低,血浆粘度无明显差异;肺心组介于二者之间通过17例患者加用活血化淤药物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发现: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及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等明显降低,P_(?)O_2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菁梅   《华夏医学》2007,20(2):293-29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检测33例SLE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全血粘度(低、中、高切)、全血还原粘度(低、中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变形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李少珍  庞明 《广西医学》1991,13(3):155-157
本文观察40例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的全血比粘度等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和其它疾病各40例对照。结果表明,肺心病组低切、高切、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0.01),血沉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脑梗塞患者血压、血清NO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伴有高血压、高粘血症的36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并与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针刺治疗后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0.01,P<0.001),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01),血液流变学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下降(P<0.05)。提示:针刺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清NO水平从而调节血压及降低血液粘稠度等综合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赤雹根乙醇提取物(AETR)预处理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的方法制作大鼠急性血瘀模型,以红细胞压积(HCT)、血沉方程K值、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为指标,评价AETR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AETR(1.4g/kg、0.7g/kg、0.35g/kg)各剂量组大鼠的HCT、血沉方程K值、血浆粘度及全血粘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AETR预处理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