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王瑒  李景姝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1080-1081
目的探讨经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52例肺栓塞伴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抗凝、解痉及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的pH值、PaO2、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应用于肺栓塞可明显纠正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减少心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吸烟在成人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中较常见,哮喘的严重程度受吸烟量影响[1].与非吸烟哮喘患者相比,吸烟者哮喘症状控制更差,发病率、死亡率明显增加[2-3].研究发现吸烟哮喘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有某种程度的耐药[4],但吸烟哮喘患者对皮质类固醇反应性降低的机制与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是否相关尚不明确.本研究于2009年1月-2012年6月,选择通过比较吸烟与非吸烟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吸烟对哮喘患者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吸烟对大鼠血清CD3、CD4、CD8 T淋巴细胞含量影响的时间效应。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烟草烟雾暴露组,每组15只;对照组暴露于正常饲养环境,烟草烟雾暴露组每日暴露于烟草烟雾环境30 min,每日2次;2组大鼠分别于烟草烟雾暴露时(T0)、烟草烟雾暴露1个月(T1)、烟草烟雾暴露2个月(T2)、烟草烟雾暴露3个月(T3)、烟草烟雾暴露4个月(T4)、烟草烟雾暴露5个月(T5)和烟草烟雾暴露6个月(T6)时采內眦静脉血,检测血清CD3、CD4、CD8 T淋巴细胞含量。结果 T0时,烟草烟雾暴露组外周血CD3、CD4、CD8 T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52.68±4.64)%、(34.39±3.03)%、(29.74±2.62)%;烟草烟雾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T3~T6时CD3和CD4 T淋巴细胞含量均下降(均P<0.05),CD8 T淋巴细胞含量均增多(均P<0.05);各时点间比较,烟草烟雾暴露组CD3、CD4 T淋巴细胞自T3时逐渐下降,CD8 T淋巴细胞自T4时逐渐上升(均P<0.05),对照组各指标各时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烟草烟雾暴露损伤细胞免疫的时间窗为3个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NCP疫情防控采取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沈阳市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29日确诊的26例NC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性别、年龄、地理位置、暴露史、就诊情况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6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21~70岁,平均(43.85±11.91)岁;位于铁西区的占30.77%(8/26),沈河区占23.08%(6/26),大东区占15.38%(4/26);存在明确阳性暴露史的患者占76.92%(20/26),有65.38%(17/26)的患者为家庭聚集性疫情病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者76.92%(20/26),患者出现首发症状后直接前往指定医院就诊者84.62%(22/26),就诊时使用120救护车的患者46.15%(12/26)。26例患者共涉及到行程轨迹32例次,40.63%(13/32)的患者行程轨迹为居家隔离,21.88%(7/32)的患者有聚餐。患者自出现症状到首次就诊的时间间隔为0~8 d,其中0 d占比65.38%(17/26);患者自首次就诊到疫情公告发布的时间间隔为1~12 d,其中3 d占比34.62%(9/26)。结论 沈阳市NCP发病无年龄和性别差异,呈家庭聚集性,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患者就诊时多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疫情防控仍需加强宣传科普。  相似文献   
5.
6.
王瑒  陈丽萍  李景姝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463-546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性纤维化的CT改变与肺功能分级的对比情况.方法 按照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分级,再对患者应用CT进行检查,观察各组患者的影像学改变.结果 在肺功能的各个分级中,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肺内异常线影发生率较高.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性纤维化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已经有影像学上的改变,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并且以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肺内异常线影发生率较高,在临床的疾病诊断过程中值得重视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患者资料,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pH、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呼吸(RR),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pH、PaCO2、PaO2、RR、HR的变化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NCP疫情防控采取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沈阳市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29日确诊的26例NC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性别、年龄、地理位置、暴露史、就诊情况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6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21~70岁,平均(43.85±11.91)岁;位于铁西区的占30.77%(8/26),沈河区占23.08%(6/26),大东区占15.38%(4/26);存在明确阳性暴露史的患者占76.92%(20/26),有65.38%(17/26)的患者为家庭聚集性疫情病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者76.92%(20/26),患者出现首发症状后直接前往指定医院就诊者84.62%(22/26),就诊时使用120救护车的患者46.15%(12/26)。26例患者共涉及到行程轨迹32例次,40.63%(13/32)的患者行程轨迹为居家隔离,21.88%(7/32)的患者有聚餐。患者自出现症状到首次就诊的时间间隔为0~8 d,其中0 d占比65.38%(17/26);患者自首次就诊到疫情公告发布的时间间隔为1~12 d,其中3 d占比34.62%(9/26)。结论 沈阳市NCP发病无年龄和性别差异,呈家庭聚集性,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患者就诊时多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疫情防控仍需加强宣传科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