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杭州市余杭区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成功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杭燕  杨刚 《疾病监测》2010,25(1):40-42
目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麻疹疫苗的初免成功率情况,为控制麻疹高发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6-8月在临平地区、塘栖地区、瓶窑地区各抽取1个预防接种门诊,共对77名刚满8月龄的儿童,按自愿原则,在麻疹疫苗免疫前采集1份血清、免疫后30 d采集第2份血清进行抗体滴度检测,其中57名儿童符合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成功率调查要求。结果57名儿童免疫前有4名儿童为抗体阳性,阳性率为7.02%;免疫后1个月麻疹抗体阳转率达100%。临平街道与瓶窑镇、塘栖镇与瓶窑镇免疫接种后平均抗体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临平街道、塘栖镇均高于瓶窑镇。结论杭州市余杭区麻疹疫苗接种有效,抗体阳转率高,免疫前麻疹抗体阳性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提示可以增加抗体滴度,可以有利于保护杭州市余杭区儿童身体健康;同时也提示杭州市余杭区不同地区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可能存在差异,应加强接种人员的培训,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2.
赵艳荣  李倩  冯燕  顾丽华  符剑 《疾病监测》2009,24(12):948-949
目的分析2004-2007年浙江省麻疹高发原因。方法对2004-2007年浙江省麻疹疫苗质量及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麻疹疫苗质量监测采用定点和线性两种方式,免疫成功率监测通过对比8月龄儿童接种前后麻疹抗体水平的变化进行。结果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冷库采集的31个批次的麻疹疫苗均合格,效价为(3.16±0.25)logTCID50/0.1ml;从浙江省市、县、乡各级监测点所采集的47份麻疹疫苗均合格,效价为(3.04±0.32)logTCID50/0.1ml,且各级监测点麻疹疫苗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月龄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可使95%的儿童获得保护性抗体,免疫前抗体水平越高免疫后阳转率越低。结论2004-2007年浙江省应用的麻疹疫苗处于保护效价水平,且初免效果良好,尚不能认为是近年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需继续开展含麻疹成分疫苗的质量和免疫成功率监测。  相似文献   

3.
黄秀敏  刘丽琳  陈佩  郑剑勇 《疾病监测》2011,26(10):815-817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本地和外来儿童麻疹疫苗(MV,包括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分析未接种和不及时接种原因,为制定消除麻疹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007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出生的本地和外来儿童各225名。 结果 本地儿童MV初免接种率、初免合格接种率、初免及时接种率和复免接种率分别为99.56%、97.33%、76.44%和99.33%;外地儿童MV初免接种率、初免合格接种率、初免及时接种率和复免接种率分别为97.33%、91.56%、63.56%和90.58%。未接种和不及时接种MV以孩子患病未去接种和孩子患病医生不予接种等为主,占67.51%。 结论 温州市瓯海区在实施MV常规免疫的基础上,近几年以外来儿童为重点的MV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为进一步提高MV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还需加强外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和预防接种知识普及宣传。  相似文献   

4.
济宁市2002年人群麻疹血清学监测结果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尚明 《疾病监测》2004,19(1):30-3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进一步加速麻疹疫情的控制,全面了解现阶段人群免疫状况,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2年我市泗水、梁山两个县的不同年龄组人群进行了麻疹免疫抗体水平、初免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赵惠敏 《疾病监测》1997,12(3):116-119
1993年HIV感染者在接种了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后的麻疹肺炎免疫咨询委员会(ACIP)建议对所有无症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MMR),并且考虑对其他符合麻疹接种条件的所有有症状的HIV感染者接种M...  相似文献   

6.
诸暨市1951-2000年麻疹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客观反映诸暨市 5 0年来麻疹发病趋势 ,为“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 ,并探讨疫苗时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特对 195 1- 2 0 0 0年诸暨市应用麻疹疫苗与麻疹疫情及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麻疹疫苗使用情况 :诸暨市自 196 5年始试用麻疹疫苗 ,196 6年始逐渐扩大使用 ,196 7年易感儿童接种率为 75 %。 1973年协作组在诸暨建立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基地 ,对全市 30余万 8月龄至 15岁儿童进行了一次麻疹疫苗普遍接种 ,接种率 95 5 %。1974年始实施仅对满 8月龄及历年漏种儿童接种而不复种的免疫程序。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奉化市健康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效果,为免疫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取8月龄儿童在接种MV前后血清标本,分别取1.5~2周岁儿童在复种MV前后血清标本各78与31份,用酶联吸附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抗体浓度(GMC)200 IU/ml判断为阳性.结果 初免前阳性率为2.94%(1/34),GMC为54 IU/ml,免后阳性率为100.00%(34/34),GMC为1352 IU/ml,为接种前的25倍;复种前阳性率为100.00%(78/78),其中低、中、高水平抗体阳性率分别占11.54%、78.21%和10.25%,GMC为1578 IU/ml,复种后阳性率为100.00%(31/31),中、高水平抗体阳性率达100.00%,GMC为2333 IU/ml,为复种前的1.48倍.结论 在保持高MV接种率的前提下,免疫成功率的高低是控制麻疹发生的关键;初免后儿童应于1.5~2周岁进行复种,可进一步提高儿童的麻疹抗体.  相似文献   

8.
2007年河南省麻疹病例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达星  张珍英  徐瑾 《疾病监测》2009,24(11):885-887
目的分析麻疹病例的免疫史状况,探讨其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方法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河南省2007年麻疹监测病例中筛选实验室确诊病例,根据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组,针对初免月龄前病例和具有免疫史的病例,讨论影响免疫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麻疹控制策略。结果有根据筛选要求,共选出3912例麻疹确诊病例,其中有1079例病例有麻疹疫苗接种史,未到麻疹疫苗接种年龄而发病679例,到接种年龄未接种疫苗而发生麻疹1325例,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829例。在699例有明确麻疹疫苗接种时间的病例中,有336例在麻疹疫苗接种1年内发病,111例在接种疫苗1~2年内发病,60例在接种疫苗2~3年内发病,有59例在接种疫苗3~4年内发病,有133例在接种麻疹疫苗4年以上发病。结论随着麻疹疫苗免疫的实施,出现了接种疫苗后发病的病例和未到接种月龄发病两种情况,其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疫苗免疫原性改变或母传抗体的影响,针对这两个因素提出不同的控制措施,一是提高常规免疫接种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阻断麻疹野病毒循环,二是将针对育龄期妇女麻疹疫苗接种,提高母传抗体的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1998~1999年正常人群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扩大计划免疫 (EPI)实施以来 ,全球麻疹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我国自 1 965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 (MV)以来 ,尤其从 1 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 ,麻疹的发病迅速减少。如今我国麻疹的报告发病率已比疫苗使用初期下降 90 %以上 ,死亡率也下降 95%以上。 30多年来已保护了 4~ 5亿人口免受麻疹的痛苦 ,挽救了百万计儿童的生命 ,成绩斐然。江苏省 1 997年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 ,将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分为一类地区 ,南京以及苏北的徐州、南通、连云港、淮阴、宿迁、盐城、扬州、泰州分为二类地区 ,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76-2877
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出生,在本地区住的外省、本省外市或本市外县儿童共16634例。选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抽取以城区范围社区为单位,随机抽取康乐社康、桂芳园社康、南岭社康、龙丹社康等12个社区。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形式调查登记并询问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社区内所有8月龄~3岁(201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无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8月龄无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和≥18月龄无2剂次及以上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者,一律补种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结果本地区户籍儿童接种率为100%,暂住儿童接种率为98.27%,总体接种率为98.44%。12个社区中儿童的接种率均较高。其中暂住儿童有259例经过补种查漏计划进行补种。电话访问259例麻疹疫苗漏种儿童家长,漏种原因为:过敏儿童16例,接种期间儿童正在生病或服药期间的112例,外出儿童11例,忘记接种及不知道需要接种69例,忘记当时原因31例,其他原因的20例。童麻疹接种率调查及补种措施在遏制麻疹疫情上升,加速麻疹消除进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1957-2006年浙江省奉化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奉化市1957-2006年5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麻疹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将50年麻疹疫情分为麻疹疫苗接种前、麻疹疫苗推广应用、麻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一年一次突击接种和麻疹疫苗冷链装备按月接种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年均发病率用几何均数,第Ⅳ阶段用算术均数.结果 四个阶段麻疹年发病率和年龄构成有显著差异;发病年龄构成由幼儿和学龄儿童为主向8月龄小婴儿和15岁以上人群转移,2005-2006年奉化市本地人口8月龄小婴儿和15岁以上人群发病占总病例数的96.92%.结论 为降低大小两端年龄麻疹发病,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建议对初中学生加强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12.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卫生部规定儿童免疫程序 ,婴儿满 8个月进行麻疹基础免疫 ,根据是婴儿在 8个月前能受到母体胎传特异性抗体的保护。但从中山市近3年麻疹发病年龄构成比看 ,1岁以下儿童麻疹发病占总发病数的 1 0 80 % ,而 8月龄以下麻疹发病占总发病数的 8 2 0 %。因此 ,控制小月龄麻疹发病情况影响到消除麻疹总目标的实现。下面拟通过对中山市孕妇麻疹抗体水平、婴儿胎传抗体衰减情况 ,及 6月龄和 8月龄麻疹疫苗免疫应答对比研究 ,探讨最佳免疫月龄 ,为降低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江门市麻疹疫苗(MV)基础免疫的效果及健康人群抗体水平。方法(1)对应该接受基础免疫的健康儿童按常规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一个月内分别抽取外周血进行麻疹抗体检测;(2)对江门市部分健康人群抽取外周血进行麻疹抗体检测。结果(1)2001~2003年基础免疫前健康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05%、17.57%和24.05%,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分别为3.38、2.93和3.06;基础免疫后一个月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26%、97.30%和96.20%,GMRT分别为465.59、803.53和578.10;(2)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47%,GMRT为687.07,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江门市麻疹整体初免抗体水平较高,基础免疫是预防控制麻疹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523例麻疹住院患者回顾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2005-2007年我院住院麻疹患者的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523例住院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3例住院麻疹患者中,男359例,女164例,男女比例为2.19∶1,以8月龄-3岁发病率较高;以农村人口及流动人口为主,占79.35%;8月龄以上、符合麻疹计划免疫接种条件的430例中,接种疫苗者占12.33%,未接种者占69.30%;发病季节以1-6月份452例为多见,占86.42%,5月份最高,为148例.结论 麻疹发病以农村和流动人口为主,免疫接种率低.应加强流动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并保证免疫接种有效率,及时进行复种,在流行前期强化应急接种,为保护易感人群,适当提前初免的月龄,建议加强成人麻疹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育龄妇女应列为强化免疫和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龚震宇 《疾病监测》2012,(6):503-504
1980年全球广泛使用麻疹疫苗前估计全球麻疹死亡数260万.为了加快控制麻疹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2001年制订了一个对所有儿童常规接种2剂量麻疹疫苗( MCV),开展强化免疫(SIAs)和改善疾病监测的规划.该规划实施后,全球的麻疹估算死亡数,从2000年的733 000人下降到2008年的164000人.2010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到2015年麻疹控制目标如下:(1)1岁内儿童麻疹疫苗第一剂量( MCV1)常规免疫覆盖率在90%以上,各地区都要达到80%以上;(2)每年保持在每百万人口麻疹发病数<5例;(3)2000年开始麻疹死亡率下降≥95%.2000-2010年,全球MCV1覆盖率从72%增加到约85%,麻疹加强免疫期间,接种儿童达10亿.2000 - 2008年报告的麻疹病例逐渐减少,2009年保持稳定,2010年稍有增加.到2010年底,40%的国家麻疹发病例数没有达到每百万人口<5例的目标.要达到2015年的麻疹控制目标,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1)麻疹控制的政治和财政支持承诺在下降;(2)通过常规免疫或加强免疫,无法达到MCV2剂量高免疫覆盖率;(3) MCV1和MCV2在一些地区监测资料不全,无法据此提出提高接种覆盖率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麻疹预防措施。方法:对138例住院儿童麻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儿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6~10月龄。以农村及城市流动人口为主,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占89%。结论:住院儿童麻疹患儿大多数属农村及城市流动人口,麻疹疫苗接种率低,建议加强儿童免疫接种的管理,育龄妇女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麻疹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2年268例住院麻疹患儿临床资料,从患儿性别、发病地区、是否接种疫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68例麻疹患儿在性别、发病地区、接种疫苗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01)。发现8个月内婴儿麻疹住院数增加。患儿年龄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下降。结论:麻疹住院患儿以男孩居多,全年散发,婴儿麻疹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8.
萍乡铁路地区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萍乡铁路地区健康儿童麻疹免疫水平。方法 :按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萍乡铁路地区 1~ 14岁健康儿童 4 81人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4 81名健康儿童中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10 0 % (4 81/ 4 81) ,保护率为 6 1.75 % (2 97/ 4 81)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986 .0。不同年龄组及性别儿童的抗体保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在一定年限内麻疹疫苗 (Measlesvaccine,MV)的再免疫只能起到补漏而起不到加强作用 ,故规范接种 ,提高接种质量 ,提高麻疹疫苗有效覆盖率是确保有效免疫 ,控制疾病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初免儿童麻疹疫苗成功率调查张朝霞214400江苏省江阴市卫生防疫站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传染病,该病传播快、发病率高。随着我国60年代推广麻疹疫苗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得以控制。为实现199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各级防疫部门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儿童...  相似文献   

20.
龚震宇 《疾病监测》2012,(6):501-502
为了确保全球儿童普遍达到常规疫苗接种,1974年WHO公布了扩大免疫计划.开始确定的6种疫苗可预防疾病为结核病、脊灰、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1974年,全球婴儿全程接种疫苗者<5%.到2005年,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 DTP3)三剂量全球覆盖率为79%,但许多儿童特别是生活在贫困国家的儿童仍未接种.当年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制订了全球免疫规划和战略(GIVS),目的是通过改善国家免疫计划,降低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战略的目标之一是到2010年所有国家DTP3的覆盖率达到90%,而且要保持高覆盖率水平(覆盖率≥90%).本文摘要报告了2010年全球和地区接种覆盖率的状况,并介绍了GIVS目标完成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