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重症超声可以为血流动力学监测提供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的信息,对血流状态以及心脏的结构功能进行有效的分析。重症超声可以完整地将血流从流入心脏到流出的过程可视化,为重症患者血流及心脏的评估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文章沿着循环血流的方向,详细描述了重症超声在下腔静脉、右心、左心、左心室流出道以及血管张力评估中的作用,为重症医生能够更好地使用重症超声提供了一套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由于超声具有动态、实时、可重复操作的特点,可用于重症患者瞬息万变的危重病情评估,并可进行动态监测,获得许多其他监测手段不能得到的重要监测和评估数据,为重症患者的管理与治疗调整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因而被称为重症超声.重症超声以独特的整合可视的结构评估与功能监测评估为一体,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无创与动态评估相呼应,已渗透到重症的各个角落.重症超声虽已无处不在,但不是对其他监测评估手段的全方位替代,而是紧密的整合与发展,如重症超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的结合使血流动力学从监测到治疗更加精准,重症超声不可能替代PiCCO,PiCCO也离不开重症超声提供的信息,只有整合才是合理使用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尽管目前临床上出现了许多血流动力学监测工具,但超声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监测手段。由于具有无创、床 旁、可快速重复的优势,重症超声还可以快速评价治疗效果,动态、连续的指导重症病人的循环管理。使用重症超声 进行重症循环管理,应以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为基础,以流程的方式进行系统性评估和分析。首先进行心脏形态 学评估,其次判断容量,第三评估右心功能,第四评估左心功能,第五评估血管张力,第六评估组织灌注及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4.

急性循环衰竭( 休克) 是以微循环功能障碍为基础组织低灌注、多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病 情危重。需要提高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早期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综合干预措施,以改善组织灌注和氧供为中心稳 定生命体征,保护器官功能,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并通过血流动力学检测,进行危险度分层和预后评估。《急性循 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的发布,有助于提高我国急诊科对急性循环衰竭( 休克) 的早期识别、诊断和处 置,有利于促进对本病诊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左心疾病( LHD)不仅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临床常见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肺动脉高压(PH)的病因之一.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提示,LHD相关PH是PH最常见疾病类型之一,PH是LHD患者预后重要的预测因素之一,合并PH的LHD患者预后不良.超声心动图检查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筛查LHD相关PH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同时对于LHD相关PH患者的基础疾病的诊断与病情评估也具有重要作用.LHD相关PH患者典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为毛细血管后PH.对于疑似LHD相关PH患者进行包括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动脉压力(PAP)、肺血管阻力(PVR)以及跨肺压梯度( mPAP - mPCW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血流动力学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疾病评估和治疗决策作用.LHD相关PH的治疗首先应进行LHD基础疾病的优化治疗.虽然缺乏大型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治疗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有效的PH靶向治疗药物也被初步应用于部分LHD相关PH患者的治疗.LHD相关PH研究领域可能是目前及今后PH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也可能是目前及今后心力衰竭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Wang XT  Liu DW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7):539-540
早在综合ICU,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大多由心脏专科医生来进行,主要目的是帮助诊断心血管疾病.对血流动力学的无创评估仅仅是应用二维联合多普勒技术来测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心输出量.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ICU医生首先推荐在感染性休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心脏超声,替代右心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并率先由ICU医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尤其是可以24 h随时进行和重复检查与评估,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对于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特别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治疗对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纠正细胞缺氧、对抗感染十分重要,但过多增加液体量对危重症患者,特别是脓毒血症和/或肺损伤患者是有害的,如何选取合适的指标指导临床合理输液仍面临许多挑战.评估容量反应性可避免盲目补液,降低补液风险.回顾关于评估容量反应性的指标及临床报道,静态血流动力学参数,如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虽常用但受干扰因素多,无法及时准确地评估循环血容量的变化.基于心肺相互作用的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如脉压变异和每搏量变异,虽广泛应用,但因自主呼吸、心律失常、低潮气量或低肺顺应性等局限性,不能用于所有患者.呼气末屏气试验、微量静脉输液、被动抬腿试验成为有自主呼吸运动和/或心律失常情况下评估容量反应性的备选方法,其可靠性及局限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导致心输出量显著降低所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一经诊断,应立即给予血流动力学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监测,在积极处理病因和诱因的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必要时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等措施稳定血流动力学状况。  相似文献   

9.
对于心脏重症患者病情的监测与评估是心脏重症康复的核心环节, 但是尚缺乏精准有效的连续监测和疗效评估手段。传统有创的动态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虽然是金标准,但有高价格、高风险、耗时长、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培训等运用瓶颈,无法在临床常规开展。与传统监测技术相比,动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则提供了一个更优的选择。目前,基于动态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尚无统一的标准,为规范动态血流动力学在心脏重症康复中的应用,以及学术发展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的需求。中国心脏重症与康复血流动力学专家委员会特制订此专家共识,以期为中国心脏重症康复动态心输出量测量系统的标准应用及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欧艳  李芳  刘利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6):857-86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改良床旁超声(M-BLUE)的诊断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BLUE方案、常规床旁超声方案检查,对比两种方案诊断患者的肺部病变膈肌点与胸部CT诊断的一致性、诊断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两种方案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差异。结果 107例患者214个膈肌点,以胸部CT检查结果作为判断金标准,结果显示M-BLUE方案诊断膈肌点与胸部CT结果的一致性达到90.19%高于常规床旁超声的7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最终确诊结果作为判断金标准建立四格表,结果显示M-BLUE方案诊断重症患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90.48%、漏诊率为9.09%、误诊率为9.52%;常规床旁超声方案诊断重症患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灵敏度为68.18%、特异度为71.43%、漏诊率为31.82%、误诊率为28.57%;经分析,M-BLUE方案与常规床旁超声方案在诊断重症患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各类单项病因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M-BLUE方案整体上诊断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准确率达到90.91%高于常规床旁超声的6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LUE方案对于重症患者膈肌点的判断更加准确、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价值更高、同时有利于明确诊断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超声影像特点对重症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心脏超声表现将其分为A组(全新弥漫抑制,n=55例)、B组(左心弥漫抑制,n=15例)、C组(冠状动脉相关阶段抑制,n=18例)、D组(非冠状动脉相关阶段抑制,n=8例)。比较四组患者的主要病因、各项超声检查指标和生存状况。?结果?A组、B组、C组和D组患者的主要病因分别为感染性休克/全身性感染、瓣膜病变、缺血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四组患者的心率、舒张期峰值流速和收缩期峰值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速、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E/A、E峰减速时间均高于B组、C组和D组患者,B组患者高于C组和D组患者,D组患者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强心药物使用时间、ICU时间和28d病死率均显著高于B组、C组和D组患者,B组患者高于C组和D组患者,D组患者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重症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心脏超声表现和生存状况不同,全新弥漫抑制患者生存状况最差。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抢救经验。方法对24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4例心源性休克中存活10例,死亡14例,抢救成功率41.67%,死于泵衰竭11例、心律失常3例。结论要提高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率,必须及时进行病因治疗、消除诱因,维护心脏泵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紊乱,纠正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3.

液体治疗是感染性休克的一项基础治疗措施,依据感染性休克患者在疾病各个阶段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我们 可以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管理分为抢救,优化,稳定和清除四个阶段。核心目的是希望通过感染性休克患者液 体的精细化管理,以迅速纠正循环衰竭,保障组织灌注,防止器官功能损伤,避免液体蓄积,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之一,也是肺动脉高压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率高,预后差[1-2],以临床特点、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作为诊断和评估预后和治疗这类肺动脉高压的重要依据。这一领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是一种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学状态,可发生于多种疾病。根据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类,PH诊断步骤可概括为疑诊、确诊、求因分类及严重程度评估。超声心动图是重要的无创筛查手段,但因过于敏感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右心导管检查是确诊PH、评估血流动力学损害程度、进行急性血管扩张试验的标准方法。根据PH诊断流程进行准确的临床分类和功能分级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超声可以通过中线结构位移、视神经鞘直径、经颅多普勒频谱形态和测量数值定性定量监测颅内压力改变。经颅多普勒超声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监测脑血流特征,尤其是可提供脑血管反应性和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的重要信息。重症超声通过颅内压监测和脑血流调节功能评估与反映脑代谢活动的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反映脑电及功能活动的持续脑电图监测从不同层面提供信息,共同组成脑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内容,帮助临床准确评估颅脑血流动力学指导治疗和协助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内镜下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再出血(二级预防)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方法运用超声检查对有出血史的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和血流压力包括血管内径、横截面积和平均血流速度进行评价,在二级预防静脉曲张根除后,再次用超声检查评价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结果 42例患者在二级预防治疗后1-27个月的随访时间内,达到静脉曲张完全根除,治疗前后超声检查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显示,肝动脉内径和肝动脉横截面积显著增宽,其他评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级预防治疗静脉曲张再出血,可能使门脉压力有所升高,这需要更大的样本量和长期的跟踪随访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重症超声是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重症医学的各个领域中,并在越来越广泛的改变着重症医学医师的临床行为。重症超声的具体实施过程迫切需要对基本概念与临床实践规范形成共识。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与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作组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完成了《中国重症超声专家共识》。文章尝试在仔细研读、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血流动力学治疗的理念及丰富的临床实际经验,对共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病理改变是重要生命器官微循环灌注量急性锐减所引起的缺氧、代谢紊乱、细胞损害和功能障碍。因此,了解休克的血流状态和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是判断休克类型、严重程度、发展趋势和正确施行治疗的前提。休克测定仪可及时准确而直接测定这些参数,但在多数基层单位常因缺少测定仪器而影响对休克患者的诊治。为此,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对某些常用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无创观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影像学检查通过人体脏器的扫查,提供重要的解剖学信息,而超声心动图能够实时评价心脏解剖结构、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信息。三维超声心动图、应变成像等定量评估方法以及超声增强显影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为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了丰富信息。本文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心脏移植等新领域的应用来阐述其重要性,从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