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体内水、盐和pH值的渗透平衡,肾脏的主要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是由肾小球和相联系的肾小管构成。当肾单位、肾小球或肾小管受损时,就会允许异常数量的蛋白通过损害部位进入尿液,测定尿液中的这些微量蛋白有助于确定肾脏损害的部位和范围。我们对136例不同原因引起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的尿液进行仅,微球蛋白(AIM)、微量白蛋白(MAI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检测,以了解其在临床诊断肾脏疾病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免疫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pSS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及肾小管功能等资料。结果:11例为pSS合并Ⅰ型肾小管性酸中毒(RTA),4例合并Ⅱ型或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10例合并低血钾性麻痹或肾性尿崩症、肾性骨病等;高免疫球蛋白G血症12例,抗SS-A阳性12例,抗SS-B阳性10例:8例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合并应用环磷酰胺。结论:pSS并发RTA常见,长期中小剂量激素治疗可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合理治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王海燕 《中国医刊》2002,37(12):2-4
1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及发病机制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 (如肾动脉狭窄所致 )及肾脏内分泌性高血压(如肾素瘤所致 ) ,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 ,其中由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疾病所引起的肾实质性高血压尤为常见 ,占各种原因所致高血压的 5 %~ 1 0 % ,为继发性高血压的第一位病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及其他肾实质疾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见表 1和表 2。表 1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疾病类型 北大医院肾内科( 1986 ,% )SmithMC等综合统计 ( % )肾小球微小病变 0 2 0~ 30局…  相似文献   

4.
肾性骨病的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性骨病(ROD)又称为肾陛骨营养不良,是肾功能障碍引起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内分泌功能异常在骨结构上的反映。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肾病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此病发病率也较以前提高。本文收集了我院2005—2009年经过确诊的肾陛骨病17例,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肾性骨病     
肾性骨病包括一切与肾功能不全有关的骨病,分为“肾小管性骨病”及“肾小球性骨病”。前者见于肾小管性酸中毒、Wilson病、胱氨酸病、成人初发低磷血症、镉中毒、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等;后者继发于肾小球功能衰竭,见于尿毒症骨病、透析骨病及肾移植后骨病等。尿毒症性骨病包括:①高转换性骨病(HTBD);②低转换性骨病(LTBD),包括骨软化及静态骨病;③上述二者的混合型骨病(MUO)。 1 肾性骨病的发病机理 1.1 高转换性骨病(HTBD)由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2-HPT)所致,如附图所示。 1.2 低转换性骨病(LTBD)在许多透析中心,铝的蓄积是LTBD的最重要病因。铝性骨病(Al-BD)与铝对PTH、1,25(OH)_2D的负性影响,铝对矿化过程及细胞代谢的干扰有关。铝中毒不是LTBD唯一的  相似文献   

6.
肾性骨病即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后期,由于机体对血清中钙、磷及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分泌和代谢障碍,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酸碱平衡紊乱等进一步发展而引起骨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纤维性骨炎、骨软化、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骨性佝偻病、骨硬化等,常伴随骨痛、行走不利,骨折等多种症状。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肾性骨病的发生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1],如何治疗肾性骨病,缓解肾性骨病  相似文献   

7.
王继伟  李明子  赵阳 《吉林医学》2009,30(19):2354-2355
随着肾衰竭患者增多,透析年龄的低龄化,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肾性骨病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的钙化是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的是了解我院腹膜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发病情况和诊治现状。  相似文献   

8.
肾性骨营养不良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虎威  武艳 《医学综述》1996,2(5):219-220
近年来由于肾功能检测手段的提高和治疗方法的进展,特别是血液透析(HD)和肾移植术的广泛开展,肾脏病患者的寿命得以延长,肾性骨营养不良(或称肾性骨病.ROO)的发生率明显增多。我们总结分析了ROO40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为1984年~1993年的住院患者,共40例,男18例,女22例,男略少于女,发病年龄14~67岁,平均45.4±13.1岁,其中41~50岁20例占50.0%。1.2 发病原因(见附表)附表 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例数%慢性肾小球肾炎1537.5慢性肾盂肾炎1025.0肾小管性酸中毒615.0多 囊 肾410.0血液透析37.5…  相似文献   

9.
肾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是指肾小球疾病(尤其是肾小球肾炎)所引起的血尿.中医则将其称为"溺血""溲血"等,属于血证范畴.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辨证分型论治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戴宁 Loew.  H 《浙江医学》1995,17(4):255-256
肾脏和泌尿道疾患均可引起尿中蛋白质增加。大量蛋白尿多半来自肾小球疾病,对中、小量蛋白尿要确定其来自肾脏或肾后病变,往往较困难。笔者应用连续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微电泳(PAGE)检测尿巨球蛋白以鉴别肾性和肾后性蛋白尿,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标本来源:蛋白尿标本来自经肾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肾性蛋白尿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36.8岁。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IgA肾病5例,膜  相似文献   

11.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及其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根据蛋白质分子量不同,分离尿液中各种蛋白质成分以判断肾脏损伤程度及部位。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技术.对75例肾脏疾病患者尿液进行电泳分析。结果:75例尿蛋白电泳显示20例为生理性蛋白尿.41例为肾小球性蛋白尿,4例为肾小管性蛋白尿.10例为混合性蛋白尿。其中23例同时做肾活检,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1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2例,狼疮性肾小球肾炎1例,狼疮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管间质损伤1例.IgA肾炎4例,SDS-AGE与肾活检结果基本相符。结论:SDS-AGE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肾脏损伤部位分析、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较高的价值。该法具有取材简便、敏感性高、省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肾病综合征合并肾性糖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合并肾性糖尿1例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宋泽开,马国荣肾病综合征(NS)时可并发肾小管功能异常,文献报告多为儿童病例。肾小管功能异常可表现为肾性糖尿,肾小管性酸中毒,氨基酸尿等。成人此表现不常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肾病综合征合并肾性糖尿报告...  相似文献   

13.
<正> 小儿肾性骨营养不良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在小儿时期慢性肾功能障碍病程中所并发的骨病。其组织学可表现为佝偻病或软骨病、骨质疏松、骨质硬化、纤维性骨炎等。它们既可单一病变分别出现,也可多种病变同时存在。这种肾性骨病渐渐被人们所认识。随着小儿血液透析的应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组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累及肾间质及肾小球。累及肾问质临床上表现为低钾性麻痹,肾性尿崩,肾性骨病等。但以低钾性麻痹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98年8月-2003年1月共收治以低钾性麻痹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9例慢性铅性肾病患者进行了肾活检,并分别作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发现,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总结了铅性肾病肾脏病理特点,计数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线粒体的数目。  相似文献   

16.
贾金康 《浙江医学》1999,21(6):381-382
我国传统医学中有“肾主骨”的理论。刘士豪等在本世纪40年代探讨了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与骨病的关系,并首先在国际上提出肾性骨营养不良症(肾性骨病)。随着本世纪后叶透析等肾替代治疗的发展,尿毒症患者生存寿命得到极大延长,肾性骨病成为接受肾替代治疗的一个主要病种,因其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得以深入研究,各种治疗方法在不断探索。以下就肾性骨病发病机制及建立在对发病机制深入了解基础上采用的治疗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肾小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6肾切除造成大鼠肾功能衰竭模型,使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参麦注射液腹膜透析后肾小球、肾小管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参麦注射液具有促进受损的肾小球、肾小管修复作用,其作用与参麦注射液抗肾间质炎相关。结论:参麦注射液具有保护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其抗肾间质炎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冯卓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4):2639-2640
肾性蛋白尿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肾小球的滤过膜损害致血浆中蛋白漏出,肾小管受损使其对原尿液中蛋白质的重吸收功能障碍而使尿中出现蛋白的一种异常现象.多年来我院对131例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辨证分型及分类进行诊断和治疗,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肾性骨病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脏病(CKD),尤其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常存在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称之为肾性骨营养不良或肾性骨病(ROD),并将其骨骼损害按骨组织形态改变分为高转化性骨病、低转化性骨病(包括骨软化症及骨再生不良)和混合性骨病。  相似文献   

20.
中医“肾主骨”理论是中医脏腑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防治骨与关节退变性和衰老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理论和临床价值。肾精亏虚,骨髓化源不足,骨骼失养会导致多种骨病的发生,因而从“肾”论治骨病成为历代医家沿用的治病法则。肾性骨营养不良(简称“肾性骨病”)是指由慢性肾脏病引起的体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导致骨转化、矿化以及骨量改变的疾病。由于肾精亏虚是肾性骨病的重要病机之一,补肾方药对于改善骨代谢异常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骨代谢和钙磷代谢紊乱,从而改善骨病症状,但如何鉴别补肾中药的作用靶点和机制,进一步优化和精简补肾复方,并在肾性骨病的早期积极干预,仍是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