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坚  李志远 《新中医》2013,(11):149-150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我国AS患病率0.3%左右,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中医学古籍文献没有AS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多可归属痹症、大偻、龟背、历节风、鹤膝风等范畴。  相似文献   

2.
冯皓  汪悦 《中医研究》2010,23(4):77-78,F0003,F000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范畴,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髂关节、脊柱骨突(滑膜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于严重的功能受损。发病高峰年龄在16~25岁,男比女为10:1。AS起病隐匿,病势缠绵,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劳动。  相似文献   

3.
针刺百会穴 口服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的软组织及外关节,可伴有关节外的症状,发病的年龄通常在13~31岁,30岁以后8岁以前发病较少,发病隐匿,病程长,致残率高,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属中医的骨痹、龟背、历节风范畴,笔者采用针刺百会穴口服中药治疗AS51例,疗效明显,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医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临床上表现为脊柱和外周关节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肺、肾等多个系统的损害.发病年龄通常在13~30岁,3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较少.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临床主要通过身体锻炼、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来控制疾病的发展,防止关节变形,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而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将目前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脊柱、骶髂关节及邻近躯干大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造成患者活动障碍、躯干畸形,严重者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该病发病年龄10~40岁,男性多发,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治疗此类患者1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上述时期我院共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血清反应阴性病因不明的常见关节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独立性、全身性疾病,有骶髂关节向上,髋关节、椎间关节,胸椎关节为主,并常波及其它关节及内脏,可造成人体畸形及残疾,故称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AS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0.4%,本病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5:1,发病高峰年龄通常在18~22岁,30岁以后以及80岁以前发病者少见。2006  相似文献   

7.
正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1]。本研究采用磁振热联合运动疗法治疗AS,临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可伴有外周关节炎、肌腱端炎和虹膜炎,严重者可出现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AS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早期诊断可控制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此病症好发于10~40岁人群,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男性较女性多见,且致残率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文献报道的研究,发现温针灸在AS的治疗上有"简便廉效"的特色优势,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兹对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伴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AS主要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僵硬与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有外周关节炎、肌腱端病、眼炎及其他关节外表现。中药治疗AS具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小。现将近年AS的中药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疾患,为脊柱各关节包括骶髂关节、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周围组织的侵袭性炎症。至晚期,各关节发生骨性融合、韧带骨化,脊柱成强直状态。AS发病率约占全人口的0.1%,本病在我国北方较多见,南方较少。男性发病率约占90%,好发于15~30岁的青壮年,男女发病比约10~14:1。作者在2002~2003年间,  相似文献   

12.
高萍 《光明中医》2011,26(4):860-860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和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活动受限,晨僵,此外还可影响到外周关节,如肩、髋、膝、踝等,严重者可造成畸形和残废。本病国内发病率约为0.3%,多发生于10~40岁,但发病高峰为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督灸是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发泡灸的一种特设的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g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脊柱骨软组织及四肢关节,表现为椎间盘纤维环和纤维环附近结缔组织和骨化椎间关节、肋椎关节和四肢关节的炎症和增生,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所谓的早期AS,一般是指骶髂关节炎≤Ⅱ级者,即X线表现为轻度异常以下者。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病,有较强的致残性。其主要病理表现为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造成患者终身残废。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1].骶髂关节影像学的改变可作为确诊的依据之一[2],骶髂关节正、斜位X 线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3].目前控制AS 的药物主要有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SZ)、甲氨蝶呤(methotrexale,MTX) 及非甾体抗炎药等,但副作用较大.笔者自2000 年以来应用中药熏蒸治疗AS,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累及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伴发关节外表现的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严重者可导致骨性强直和畸形。其病理特点归结为软组织的钙化导致新骨形成—异位骨化,这种结构性损伤很难逆转,究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是多通路、多靶点、多因子共同参与的网络化过程。本研究从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方面汇总近几年AS异位骨化机制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拓展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对AS异位骨化机制的了解还有助于深层次研究疾病的诊疗、预防、发展及转归,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一种以慢性炎症为特点的病症,主要侵犯骶髂、脊柱关节及脊柱旁软组织,甚或侵犯外周关节,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表现为"竹节样"改变,同时AS也可伴发关节外表现,如主动脉瓣病、虹膜炎、葡萄膜炎、马尾综合征等[1]。本病在中医学中与"大偻"相似,属"痹证"范畴。台州市  相似文献   

18.
周霞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46-1647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僵直。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但正确的功能锻炼对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益赛普为国产注射用重组人型肿瘤破坏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于2004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研究批件,获准用于治疗AS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等中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并侵犯四肢关节和其它脏器的全身性疾病,若早期不给予有效治疗,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AS发病缓慢,会出现腰背部或腰骶部炎症性疼痛伴晨僵、进行性脊柱活动受限或畸形;大约半数患者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症状,75%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外周关节病变,以髋、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虹膜睫状体炎见于1/4的患者,部分可先于AS关节症状出现;骶髂关节炎是AS的病理标志,X线骶髂关节摄片具有特征性。AS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关于AS的病因有遗传学说、分子模拟假说、免疫应答基因假说、关节源性致病肽假说、T细胞受体库和超抗原假说等,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与遗传、感染、免疫、理化因素有关,为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发展到后期可造成脊柱或受累关节的强直性畸形,致残率高。我国AS发病率约为0.3%,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虽然西医已从基因水平上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治疗手段较为单一。目前西医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  相似文献   

20.
马晓芬  葛素霞  王云 《光明中医》2013,(11):2396-2397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也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我国AS患病率为0.3%左右,属于中医诊断中的"骨痹、痛痹"范畴,是目前医学界的一个难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近年来开展了中药熏蒸联合隔姜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