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青藤碱凝胶剂透皮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青藤碱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皮肤通过量。方法用卡巴姆934作为凝胶基质制备青藤碱凝胶,并采用HPLC测定药物的含量,采用TK-12A型透皮扩散池测定并比较其吸收量。结果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相比,以卡巴姆934作为凝胶基质的青藤碱其经皮渗透效果较好。加入10%丙二醇对药物的经皮渗透影响不大。结论青藤碱在以卡巴姆为基质的凝胶剂中具有较好的经皮渗透效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质及促渗剂对氢溴酸高乌甲素凝胶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凝胶基质及促渗剂对氢溴酸高乌甲素经皮吸收的影响. 方法 分别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卡波姆934作为凝胶基质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凝胶,并加入月桂氮卓酮或油酸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采用TK-12A型透皮扩散池测定并比较其吸收速率. 结果 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比较,以卡波姆934作为凝胶基质的氢溴酸高乌甲素其经皮渗透效果较好. 加入3%月桂氮卓酮+乙醇作为复合促渗剂能显著促进氢溴酸高乌甲素卡波姆凝胶中药物的吸收,3%油酸对药物的经皮渗透影响不大. 结论 氢溴酸高乌甲素在以3%月桂氮卓酮和乙醇为复合促渗剂,卡波姆为基质的凝胶剂中具有较好的经皮渗透效果.  相似文献   

3.
青藤碱游离碱凝胶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姜翠敏  王旋 《中国药房》2008,19(30):2330-2332
目的:研究凝胶中青藤碱游离碱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考察经皮渗透性能,以离体大鼠皮肤为经皮渗透屏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结果:青藤碱游离碱的经皮渗透速率常数(J值)为(20.3±3.89)μg·cm-2·h-1,是盐酸青藤碱J值的4.72倍。5%含量的2-吡咯烷酮可以抑制青藤碱游离碱的经皮渗透(P<0.05),而5%含量的磷脂、油酸、薄荷醇、柠檬烯和氮酮均增加青藤碱游离碱的经皮渗透,分别达1.37、2.25、3.71、6.75和10.15倍。结论:青藤碱游离碱较其盐酸盐具有优良的经皮渗透性能,更加适合青藤碱透皮新制剂开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青藤碱凝胶剂,研究其透皮渗透性能。方法:以卡波姆980为辅料制备青藤碱凝胶剂.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HPLC法测定青藤碱的累积渗透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青藤碱凝胶剂体外透皮释药方程为Q=65.852 t=55.677(r=0.9919),10h累积渗透量为638μg/cm^2。结论:青藤碱凝胶剂为一种新颖的控释型外用制剂。凝胶剂中的青藤碱以一级动力学经皮渗透。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透皮促进剂对吡罗昔康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制备吡罗昔康凝胶并评价该制剂的经皮渗透特性。方法以大鼠皮肤作为试验材料,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采用智能透皮试验仪考察吡罗昔康经皮渗透参数。结果月桂氮革酮、薄荷醇、尿素均能促进吡罗昔康的渗透,其中月桂氮革酮和丙二醇联合应用时,促透效果最好;以羟丙基纤维素为基质的吡罗昔康凝胶比以卡波姆为基质的凝胶渗透效果好。结论选用月桂氮革酮与丙二醇为透皮促进剂,以羟丙基纤维素为基质制备的吡罗昔康凝胶剂,药物的经皮渗透性最佳。  相似文献   

6.
青藤碱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青藤碱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以卡波姆为辅料制备青藤碱凝胶剂 ,采用薄层色谱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青藤碱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凝胶中青藤碱的含量。结果 :处方设计合理 ,制备方法简便 ,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 6±1 3) %。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 ,检测结果准确 ,可作为青藤碱凝胶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南药学》2017,(9):1216-1220
目的初探盐酸青藤碱醇质体水凝胶膏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并探讨其体外透皮效应。方法以初黏力、胶强度作为考察指标,利用星点效应面法对水凝胶膏剂进行处方优化,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青藤碱醇质体制备成盐酸青藤碱醇质体水凝胶膏剂,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对其体外透皮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水凝胶膏剂最佳处方组合为:0.30%EDTA-2Na,0.20%甘羟铝,6.00%聚丙烯酸钠,28.00%甘油,1.50%聚乙烯吡咯烷酮K-90,0.20%酒石酸,放置温度为30℃;并且制备含有1.00%盐酸青藤碱醇质体的水凝胶膏剂。结论盐酸青藤醇质体水凝胶膏剂的经皮透过量大于盐酸青藤碱水凝胶膏剂的透过量,具备良好的释药特性,有望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制剂。  相似文献   

8.
自溶性微针的制备及其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出自溶性微针的处方工艺,并考察所制备的微针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浇注法制备自溶性微针,穿刺试验考察其机械性能,并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自溶性微针预处理皮肤,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结果采用浇注法制备自溶性微针,其最佳处方为:基质材料硫酸软骨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按照1∶1的比例混合,加入重量比60%的水;所制得的微针针形完整、机械强度良好,能够很好的穿刺铝箔和大鼠皮肤;体外透皮实验显示,自溶性微针使得盐酸青藤碱凝胶的累积渗透量增加了3.62倍。结论优选的自溶性微针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可显著提高盐酸青藤碱凝胶的透皮性能,为载药微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不同浓度月桂氮(艹卓)酮(azone)对青藤碱凝胶透皮作用的影响,为青藤碱凝胶剂的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白鼠皮肤为透皮屏障,配制含不同浓度月桂氮(廿卓)酮的青藤碱凝胶,用HPLC法测定青藤碱的透皮吸收量,结果:青藤碱凝胶含2%azone时透皮吸收最好,其体外累积渗透量及促造速率最大。青藤碱凝胶剂的体外渗透药动学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选择2%azone作为青藤碱凝胶剂的促透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凝胶剂作为酮咯酸氨丁三醇透皮给药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卡波姆940药物凝胶,采用Franz扩散池用离体大鼠皮肤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以HPLC法测定渗透介质中药物含量并求算累积渗透量及稳态透皮速率。结果:以1.0%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以硼砂溶液调节凝胶的pHN6.0时所制备的凝胶为最佳凝胶基质。3%的月桂氮革酮及5%的丙二醇均可以显著提高凝胶中药物的经皮渗透,且两者联用存在协同作用。结论:本实验的凝胶基质可为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月桂氮zhuo酮对青藤碱凝胶剂的透皮吸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不同浓度月桂氮Zhuo酮(azone)对青藤碱凝胶透皮作用的影响,为青藤碱凝胶剂的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白鼠皮肤为透皮屏障,配制含不同浓度月桂氮Zhuo酮的青藤碱凝胶,用HPLC法测定青藤碱的透皮吸收量。结果:青藤碱凝胶含2%azone时透皮吸收最好。其体外累积渗透量及促透速率最大。青藤碱凝胶剂的体外渗透药动学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选择2%azone作为青藤碱凝胶剂的促透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盐酸青藤碱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并控制其质量。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硬度、成型情况作为综合评定指标,对药液温度、基质配比(PEG4000∶PEG6000)、药物与基质的比例、及滴制过程中滴速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滴丸最佳制备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青藤碱滴丸中盐酸青藤碱的含量。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药液温度为75℃,PEG4000∶PEG6000为1∶4,药物基质比为1∶3,滴速为60滴.min 1,冷凝液为二甲基硅油。盐酸青藤碱在0.2~1.0μg.mL 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2%。结论本试验制得的滴丸溶散时限、外观及丸重均符合质量要求,制备方法简便可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青藤碱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青藤碱微乳、固体脂质纳米粒和脂质体对离体大鼠皮肤的透皮能力。方法: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研究三者的透皮行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受液中青藤碱浓度并比较三者的经皮渗透能力。结果:t检验结果表明,体外经皮渗透试验中,青藤碱不同剂型的经皮渗透速率差异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微乳>固体脂质纳米粒>脂质体。结论:青藤碱微乳有较强的透皮能力,适合青藤碱的新型透皮给药剂型。  相似文献   

14.
盐酸青藤碱乳膏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讨论盐酸青藤碱乳膏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选择适宜的基质制成O/W型乳膏;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膏中盐酸青藤碱的含量,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所选用基质合理,质量稳定,平均回收率为100.7%.结论:处方及制备方法可行,测定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可作为青藤碱新制剂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甘草酸二铵脂质囊泡的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考察不同种类的甘草酸二铵(DG)脂质囊泡的体外经皮渗透情况,并制备脂质囊泡凝胶剂。方法 分别采用非质子传递溶剂法制备磷脂复合物,薄膜分散法制备柔性脂质体,注入法制备醇质体,并测定粒径;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人皮进行经皮渗透实验;HPLC测定接收液和皮肤组织中药物含量。最后,将皮肤渗透性较好的囊泡处方制备成凝胶剂,考察凝胶的经皮渗透情况。结果 DG磷脂复合物24 h累计透过量为(8.07±5.42)μg·cm-2,其余处方透过液中均未检测到药物。24 h药物在皮肤中的累积量大小顺序为磷脂复合物>醇质体>柔性脂质体>水溶液。DG磷脂复合物凝胶透皮效果与卡波姆浓度有关,0.5%卡波姆处方的皮肤中药物滞留量为1%卡波姆处方的2.2倍,降低卡波姆的浓度不但能提高DG在表皮层的含量,而且还能使药物进一步渗透至真皮层。结论 磷脂复合物能显著促进DG在皮肤中的渗透,并增加药物在皮肤中的蓄积。采用0.5%卡波姆制备磷脂复合物凝胶具有较好的经皮渗透性。  相似文献   

16.
青藤碱凝胶兔体内经皮给药的药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青藤碱凝胶经皮给药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测定血浆中青藤碱的浓度,分别给予家兔1%,2%,5%的青藤碱凝胶,以口服给药为对照,测定不同时间的青藤碱血药质量浓度,用3P97药动学程序进行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青藤碱凝胶经皮给药后血药质量浓度明显低于口服给药,但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延长。结论:青藤碱凝胶可达到缓慢释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盐酸青藤碱凝胶的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盐酸青藤碱凝胶质量控制方法,为制定盐酸青藤碱凝胶质量标准打下基础。方法:采用薄层色变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凝胶剂中盐酸青藤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青藤碱的含量。结果:薄层定性条件合适,斑点清晰,紫外特征吸收峰稳定,重视性好,含量测定条件稳定,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好,结论:本项研究可作为制定盐酸青藤碱凝胶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藤碱脂质体贴剂的经皮渗透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王婴  凌家俊  周莉玲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4):2108-2111
目的:研究青藤碱脂质体贴剂的经皮渗透行为.方法:以青藤碱脂质体贴剂与不含脂质体的普通贴剂为模型药物,分别采用离体和在体经皮渗透试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离体试验结果表明,脂质体贴剂的皮肤药物滞留率为21.20%,普通贴剂为5.38%;在体试验结果表明,青藤碱脂质体贴剂的皮肤药物滞留率为17.44%,普通贴剂为3.97%.结论:青藤碱脂质体能增强皮肤内的贮库效应,并能以零级均衡释放药物,从而更有效地形成对局部病灶组织的靶向.  相似文献   

19.
吴海燕  杨仲文  刘洁 《中国药师》2007,10(7):668-670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并考察其释药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进行体外透皮试验,以透皮扩散速率常数为考察指标。结果: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的处方中异丙醇浓度为15%,丙二醇为10%,卡泊姆934为0.5%时,药物的透皮扩散速率最快。结论:卡泊姆934的浓度为影响透皮扩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鼻用原位凝胶的制备及体外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银杏叶鼻用原位凝胶剂,并考察促渗剂对银杏叶透黏膜吸收作用。方法以卡波姆934、HPMC为凝胶基质制备pH敏感型鼻用原位凝胶剂,对粘度、粘附性及药物离体透黏膜吸收进行研究。结果0.8%卡波姆934和1.5%HPMC可制备原位凝胶。3种促渗剂黏膜渗透速率为:1%氮酮〉1%吐温〉0.5%冰片。随氮酮浓度的增大,药物黏膜吸收逐渐增加,吸收过程符合Weibull动力学方程。结论本银杏叶鼻用原位凝胶剂制备工艺可行,氮酮能有效地促进银杏叶的鼻腔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