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答:温脾汤与大黄附子汤都能温散寒凝,泻下冷积,治疗寒凝阻滞于肠中所致的腹痛便秘,均以附子配大黄作为方中的主要部分,其中大黄附子汤配细辛之辛温宣散,助附子温散寒凝止痛,主治寒实凝滞所致的腹痛便秘或寒凝于肝经所致的胁下偏痛而中气未虚者;温脾汤配干姜之  相似文献   

2.
大黄附子汤来源于《金匮要略》;其组成为大黄、附子、细辛。用法与用量:水煎服,日1剂。功用为温阳散寒,泻结行滞。主治:寒积里实。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舌苔白腻,脉紧弦者。目前临床上常其方加  相似文献   

3.
大黄附子汤古方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原为寒实内结而设,以达温阳散寒、泻结行滞之效,是温下之祖方。我在临床以本方为主用于内、外、妇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温脾汤(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其方宗大黄附子汤温下法衍化而成,功效温补脾阳、攻下冷积;主治脾阳不足、冷积便秘、腹满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或久痢赤白、经久不止等症。方中附子、大黄为君,寒热并用,既温脾肾之阳以散寒凝,又荡涤泻下而除积滞:干姜、人参温阳益气补脾为臣;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药。诸药共成温脾攻下之剂。  相似文献   

5.
大黄附子汤证症状为胁下偏痛,发热,脉紧弦,病机为阳虚生寒,寒气上逆,方中附子温经祛寒,细辛散寒止痛,大黄破积聚、下逆满,并可制约附子、细辛之温燥,诸药相配,共奏散寒开结,通经止痛之功。该证病位或在脾胃,或在肝肾,其临床表现或为胁痛、腹痛,或为便难,或为发热,也可能诸症并见,临床应用大黄附子汤不必拘泥于偏痛或满痛,也不应将病位定在“胁下”,只要病机相同即可随证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全篇条文前后联系,先有腹满病,兼有外感发为厚朴七物汤证,不解则邪盛正虚,进而兼腹满虚、实之证,再不解,邪正相搏,发为寒疝,故该篇所言各证为同一类病证失治误治后病机的各种转化,体现了张仲景整体恒动思维。  相似文献   

6.
浅谈《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治疗急腹症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曰:"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本条论述的是寒实内结的证治,其主症为腹痛、大便不通.方中用大黄泻下通便,附子、细辛温经散寒,并能止痛.用之治疗以大便不通为主症,伴见腹满痛的内科急症、重症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仲景大黄附子汤,原治“胁下偏痛发热”,药由大黄、附子、细辛组成。方中大黄攻下,附子温经,再加细辛之通阳散结,取治诸痛,每有捷效。而附子与大黄相配,寒下无损阳之弊,温通无助火之由,适“痛遂利减”而致太和也。兹撮数案以见其用。请同道指正。一、三叉神经痛“阳明独旺于面”,其经脉“下循鼻外”上“至额颅”。与三叉神经分布适相唿合,是以欲止其痛,宜于是而用忌焉。吕光兴之母,70岁。身瘦筋暴,素多便燥,三叉神经痛多年,83年8月10日,晚饭后忽然挈痛不止,舌黄脉数,食减便利,余  相似文献   

8.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为仲景治疗“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证之主方。本方乃桂枝汤去苦酸微寒之芍药,合助阳解表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而成。专取辛甘发散,温热通阳之品于一炉,功擅温阳散寒,化饮解凝,通阳利气,宣肺解表。故阳虚感寒,风寒痹痛,肺气失宣,水气互结等所变生之诸疾,均可用此方。现举数则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膜炎属于中医"腹痛"范畴,中医治以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症见"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胁下偏痛之"偏",指的是痛的"部位固定、不在正中"之义;发热为局部病灶部位发热,非全身性之热,亦非寒盛格阳于外之真寒假热之"热";"脉紧弦"为腹膜炎形成外象之一。方中"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大黄附子汤之所以能治疗腹膜炎,在于炮附子的固阳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黄附子汤治疗肠梗阻2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进龙  魏广平  王娟 《陕西中医》2002,23(12):1084-1084
肠梗阻是常见急腹症 ,多由肠道气血凝滞 ,气机升降失常所致。大黄附子汤为温下剂 ,具有温阳散寒、泻结行滞之功 ,治疗本证取得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大黄附子汤首载于《伤寒论》,用于治疗寒积内结、胁下偏痛,后世医家将其加减化裁、病证结合,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疗效显著。目前,关于大黄附子汤的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得到结论:目前大黄附子汤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肾病、痛证、妇科疾病等,但是临床报道多见于个案分析和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药理研究大多限于单味中药,整方的机理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是其药理作用的微观机制如何,这就使大黄附子汤的临床扩大应用缺乏认可度和药理研究支持;而如何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基础上合理用量,本方的量效关系如何,这都是亟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甘草附子汤为《伤寒论》方。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四味药物组成,主治风湿相搏,骨节痛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四肢麻木或身微肿等证。本方用附子温经散寒,定痛除湿,白术健脾燥湿以实卫,桂枝去风和营,甘草缓和诸药,共奏温阳散寒祛湿止痛之功。现将临床运用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大陷胸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芒硝、甘遂组成。主治“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本方为泻热逐水破结之峻剂,取甘遂清热逐水涤饮以破结滞,大黄泻热荡实以去郁  相似文献   

14.
张玉岭 《河北中医》2010,32(5):691-692
乌头赤石脂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方由花椒、乌头(炮)、附子(炮)、干姜、赤石脂组成。主治阴寒痼结,寒气攻冲之心痛重症,具有温阳散寒、峻逐阴邪之功。方中乌头、附子、花椒、干姜大辛大热,协同配伍,温经散寒,逐寒止痛力极强,治心痛厥逆;赤石脂入心经而固涩心之阳气,温涩调中,收敛阳气,  相似文献   

15.
附子大辛大热有毒,为阳中之阳,其性善走,通上达下,行表彻里,功擅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是治疗阳虚、阴寒内盛之脏腑寒凝疼痛的要药。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炼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痛药对。笔者为探讨应用附子止痛的配伍规律,举其之要进行梳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小议干姜附子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姜附子名方者市多见者于三书,《伤寒论》、《千金方》及《伤寒全生集》,然无论是从历史渊源还是以知名度而言,当首推仲景之干姜附子汤方,其方以干姜附子为名,以干姜附子为方,以干姜附子为用,方中姜附大辛大热、温阳散寒,全方无阴药相佐,纯阳无阴,药性峻猛迅急,与附子汤、四逆汤之辈同类而不同功,文章参考诸家著述,对比类方,力求理清其汤证之病机、方义,希望对是方之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金匮》治痛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对痛证治疗用药有四个基本规律,即解表透邪止痛,善用桂枝、麻黄;温阳散寒止痛,善用附子、干姜;活血逐邪止痛,善用大黄;补虚养血止痛,善用芍药、当归、川芎。综合考察其痛证用药,出现率最高的依次为:甘草、芍药、桂枝、附子、大黄。  相似文献   

18.
郭一多  刘静毅 《河南中医》2009,29(9):839-840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运用附子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组方用药,十分巧妙,用法用量缜密权衡,如附子生用,取其回阳救逆,附子炮用,取其温阳散寒,炮附子重用,取其祛寒湿痛,炮附子轻用,取其寒热错杂,炮附子常用,取其温肾化气。  相似文献   

19.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自强 《新中医》1996,28(2):56-56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贺自强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余根据此方解表散寒,温经扶阳之功效,临证扩展运用,用以治疗头痛、痹证及风疹等属表里俱寒者,屡获良效,兹介绍如下。1头痛周××,男,35岁,1993年4月23日...  相似文献   

20.
周刚  周明东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24-1225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在实践中发展.该文列举了声哑并喉舌痛、耳聋、目盲、鼻塞及三叉神经痛等医案,指出因头面为诸阳之会,且清阳出上窍,若寒邪直中少阴或阳虚感寒,导致阳气凝滞不能升腾滋濡,七窍为之闭塞,则声嘶音哑,鼻塞耳鸣,目昏目暗;或头面部诸经脉阳滞寒凝,不通则痛,则头痛不休,咽喉舌痛.而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温通肾阳、宣肺散寒、开窍启闭的作用,故对于阳虚感寒引起的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