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丽  吴航  吉训明  方薇 《眼科》2007,16(4):246-249
目的评价超选择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初步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1例(21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主要指标视力及手术并发症。方法经检眼镜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21例,通过Seldinger技术经微导管超选择眼动脉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21例患者中10例经超选颈内动脉造影显示眼动脉主干狭窄和阻塞,11例眼动脉主干显影,全部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前、治疗后3天视网膜中央动脉显影时间分别为(38.18±10.86)秒、(12.65±3.30)秒(t=-11.89,P=0.000)。平均随访(3.23±1.26)个月。治疗后4例患者视力>0.25,9例视力不同程度改善,8例视力无变化。结论超选择眼动脉溶栓介入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可改善患者视力,但需迅速完成内科、神经科及眼科诊断.尽快治疗。  相似文献   

2.
外伤致视网膜动脉阻塞(RAO)临床上较少见.由于视网膜动脉阻塞严重程度不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和漏诊.为了探讨外伤致RAO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我们对一组外伤致RA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卢宁  李建军 《眼科》2007,16(4):217-219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眼科的急症。早期恢复循环,有可能恢复视力。一些传统治疗方法的确切效果尚存在争议。近年来出现的导管技术联合局部溶栓药物动脉内注射、Nd:YAG激光击栓术、手术探通视网膜中央动脉等新的治疗手段给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挑战。这些方法的有效性有待于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眼科临床的急诊之一,由于其发病迅速,预测性差,可造成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致盲。药物治疗作用甚微,鲜有抢救成功的报道,近年来我院采用经血管内超选眼动脉溶栓治疗该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双侧视网膜动脉炎伴多发性瘤样动脉扩张(BRAMAD),又称IRVAN综合征,是一少见的眼底病,最初被认为有很好的自限性,但后来的文献报道该病可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1].以往文献中以病例报告较为多见[2-6],成组病例的治疗观察报道不多.我们对一组临床确诊的IRVAN综合征患者采取激光光凝为主的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溶栓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RAO)是一种眼科急症 ,起病急 ,视力损害严重 ,常规治疗疗效差。 1991年Schumacham cherm〔1〕等首次报道了经眼动脉溶栓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取得了明显疗效。近年来 ,随着微导管技术及溶栓的发展和应用 ,超选择眼动脉溶栓相继报道 ,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就超选择眼动脉溶栓进行初步探讨。临床资料 :我们从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了 5例该病患者 ,其中男性 4人 ,女性 1人 ,年龄 3 4~ 5 6岁 (平均44 4岁 ) ,从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为 1…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动脉阻塞常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性视力损伤。临床常采用保守型综合治疗,包括眼球按摩、前房穿刺、血管活性药物及降眼压治疗等。研究表明此类治疗难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部分治疗可能对患者有害。激进型治疗包括动静脉溶栓、手术及YAG激光治疗,研究显示均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以溶栓治疗为主,但存在各种并发症。中药治疗仍需进行临床试验评估。科学评估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病情,为患者适时选取最适治疗以达最佳治疗效果仍是未来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早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2006年9月至2009年7月经确诊并在发病12h内进行溶栓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所有患者均记录年龄、性别、全身病史、发病至溶栓时间、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术后48 h复查视力、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后1月复查,记录视力及眼底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 24例患者发病至溶栓的平均时间(8.39±3.24)h,溶栓治疗前臂一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明显延长,平均(29.34±7.83)s,治疗48 h后眼底血管造影显示,臂一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明显缩短,平均(15.48±4.33)s,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月,复查荧光血管造影,臂一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平均为(15.76±3.12)s,与治疗48 h对比无差异.发病时视力低于0.05患者20例占83.3%,0.05~0.1者4例占16.7%,治疗48 h后视力低于0.05患者7例29.2%,0.05~0.1,6例占25%,高于0.1者11例占45.8%,其中2例高于0.5,占8.3%;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患眼视力获得提高的病人数量对比变化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月视力低于0.05患者5例占20.8%,0.05~0.1者6例占25%,超过0.1患者13例占54.2%,与治疗前患者视力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及时有效恢复早期阻塞的视网膜神经组织的血流灌注,改善早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视力,但此研究缺乏与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研究,同时该治疗方法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对比.  相似文献   

9.
急性短暂性或永久性视网膜动脉缺血是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眼部和全身急症。单眼一过性黑矇属于短暂性视网膜动脉缺血,并不会遗留永久性视功能损害。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在大部分患者均会遗留永久性视功能损害。目前的治疗方式包括降眼压、扩血管、高压氧、经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等,但仍缺乏标准治疗方案。对高危人群应早期一级预防。急性视网膜动脉缺血患者发生继发卒中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应及时发现相关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采取适当的二级预防措施改善预后。本文对急性视网膜动脉缺血事件的治疗和预防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该类疾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动脉阻塞(RAO)是眼科急症,分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BRAO)、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微动脉阻塞。其发展迅速且预后差,危险因素多,尚缺乏治疗的标准方案。目前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案包括降眼压、高流量吸氧、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等传统治疗以及溶栓、高压氧治疗、动脉介入等积极治疗方式。本文对RAO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动脉阻塞(RAO)是眼科急症,患者视网膜由于缺血、缺氧而视细胞迅速死亡,如未能接受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RAO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扩张血管和降低眼压治疗,前者包括药物治疗及气体吸入,后者包括前房穿刺术或青光眼降眼压药物治疗.除此之外,RAO现有的治疗方法还包括调节植物神经治疗、激光、手术等.溶栓治疗也是各类血管阻塞的治疗方法之一,有研究显示对RAO的患者在一定的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提高视力预后,但同时溶栓治疗也存在诱发脑出血的风险,所以应谨慎选择.另外应注意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卒中风险增加的可能,研究显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风险因素与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因素基本一致,因此应同时管理有可能引起其他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必要时应对其进行神经科评估及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中央动脉为终末动脉,它的阻塞可引起视网膜急性缺血,导致视力严重下降,是致盲的急症之一,需按急症紧急处理,疏通血管,改善眼底营养供应.但本病预后较差,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我科应用长春西汀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利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观察眼底血管灌注情况,同时检查患者视力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农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疗现状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1例农民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治疗情况。结果致盲率100%。结论多重因素导致农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 E)并发双眼视网膜动脉阻塞同时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临床少见,现将我们所见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2 2岁。因发热、乏力、食欲下降,伴面部皮疹1个月于2 0 0 2年6月以SL E收住本院皮肤科。检查:T39°C,心率10 4次/ min,血压15 0 / 10 0 mm Hg(1mm Hg=0 .133k P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采用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前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表现,了解溶栓治疗对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灌注的改善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在我科采取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CRAO患者,观察患者溶栓前后眼底情况并记录溶栓前、溶栓后48h、溶栓后1个月的荧光血管造影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及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CRAO患者24例,溶栓前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平均为(28.87±6.85)s,溶栓后48h及1个月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分别为(15.21±4.01)s及(15.71±3.43)s,与溶栓前对比显著缩短,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溶栓前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平均为(40.17±8.55)s,溶栓后48h及1个月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分别为(22.25±4.73)s及(21.71±3.77)s,与溶栓前比较缩短,差异也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溶栓后1个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内层水肿逐渐减轻,但视盘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不同程度萎缩.结论 选择性介入溶栓治疗CRAO可及时有效恢复视网膜血供,缩短荧光造影的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及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但即使迅速恢复了视网膜中央动脉血供,仍可会出现视网膜神经组织不同程度的组织形态学损害.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内半层的血液供应来自视网膜中央动脉,但在许多病例中,视盘边缘的一部分视网膜供应也可来自睫状视网膜动脉,后者在组织学上源自睫状后短动脉,在罕见情况下直接来自脉络膜血管。睫状网膜动脉于视盘或其边缘发出时,常呈钩状,易于辨认。即使无此特征,而发自视盘的血管与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分支分离者,也不能除外睫状网膜动脉。一般认为有睫状网膜动脉存在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简称CRAO,下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的疗效.方法 115例经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CRAO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1例,女性5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7±15.2)岁.均为单眼发病,病程1~30 d.静脉溶栓治疗为3000 U/kg尿激酶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6~7 d;地塞米松2.5 mg球后注射,1次/2 d,连续治疗14d.后续治疗为1.2 mg/kg脑蛋白水解物、360 mg曲克芦丁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d.观察静脉溶栓治疗以及后续治疗对视力的影响以及静脉溶栓治疗对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的影响.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提高3行以上为显效;较治疗前提高2行为有效;无变化或变化在1行内或下降为无效.以FFA作为视网膜循环恢复的判定指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种情况.其中,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 Rct)≤15s和视网膜中央动脉各分支在2 s内全部充盈为显效;A Rct较治疗前缩短但在15~20 s,其各分支动脉充盈时间3~8 s为有效;A-Rct虽较治疗前缩短但仍≥21s,其各分支动脉充盈时间≥9 s为无效.分析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后续治疗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后FFA复查的79例患者中,11例治疗前为完全阻塞,溶栓治疗后其中8只眼显示视盘表面的血管逆行充盈消失,A-Rct 28~54 s,视网膜动脉主干末梢充盈时间18~55 s;3只眼造影3~4 min内仍显示视盘表面的血管逆行充盈.68例不完全阻塞者A Rct恢复正常35例,占51.5%;有效18例,占26.5%;无效15例,占22.0%;溶栓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4,P<0.05).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前后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P<0.05).后续治疗后最终视力与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后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P<0.05);其中,48只眼视力提高2行甚至2行以上,占41.7%.后续治疗后最终视力与治疗前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5,P<0.05).其中,视力改变为显效者58只眼,占 50.4%;有效者35只眼,占30.4%;无效者22只眼,占19.2%.不同年龄段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8,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6,P>0.05).病程7d内者76例,显效者43例,有效者22例,有效率85.5%;病程8~15 d者25例,显效者11例,有效者8例,有效率76.0%;病程超过15d者14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5例,有效率64.3%.后续治疗7d者30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有效率70.0%;后续治疗8~14 d者34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有效率79.4%;后续治疗15~21 d者51例,显效27例,有效者18例,有效率88.2%.结论 以尿激酶静脉溶栓为主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CRAO.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动脉阻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视网膜内层的营养主要来自视网膜内的血液循环。除睫状视网膜动脉外,视网膜中央动脉是唯一的输入动脉,一旦输入的视网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动脉栓子在成人发病率较低,但视网膜动脉栓子的形成与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和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视网膜动脉栓子可能提示脑卒中发作的危险性及致死率增高,是心血管因素之外的独立高危因素。因此,提高对视网膜动脉栓子的流行病学认识,及时进行全面的心脑血管检查评估,有助于及早发现、确诊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  相似文献   

20.
颞下颌关节内注射强的松龙引起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及多器官栓塞一例童绎关键词地缩松/副作用视网膜动脉闭塞/病因学栓塞/病因学患者因左颞下颌关节机能紊乱症注射强的松龙后,引起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同时伴有多脏器栓塞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8岁,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