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的抗氧化作用和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以H_2O_2诱导的SH-SY5Y细胞系构建氧化损伤模型。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芍药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芍药苷干预后细胞存活率;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Ad-mCherry-GFP-LC3B融合蛋白腺病毒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及SQSTM1/p62的表达水平。结果 250μmol/L H_2O_2干预24 h后SH-SY5Y细胞存活率约55%为模型复制条件。芍药苷低、中、高剂量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细胞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噬溶酶体形成受阻;LC3Ⅱ及SQSTM1/p62在细胞内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芍药苷的干预可促进自噬小体与溶酶体结合;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中、高剂量组细胞内ROS水平显著下调(P0.05);细胞内LC3Ⅱ及SQSTM1/p62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苷可通过促进细胞自噬改善H_2O_2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脂多糖(1ipopolyrsaccharides,LPS)诱导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LPS刺激H9C2细胞来检测相应的氧化应激指标从而间接反映细胞损伤程度,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团基(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水平的变化来观察芍药苷对其作用。本实验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PS氧化损伤组、LPS加芍药苷组(低、中、高剂量),按实验设计因素处理后,用荧光酶标仪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芍药苷对H9C2细胞具有低毒性,它可以降低胞内ROS的水平,且在本实验使用浓度范围内,芍药苷使细胞内ROS降低呈浓度依赖性;在本实验设计的时问范围内,芍药苷使细胞内ROS下降呈时间依赖性。结论芍药苷对LPS诱导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为白芍中提取的有效部位,主要含有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单萜苷类化合物.白芍总苷的药理及临床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具有多途径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抗炎、止痛、保肝和抑制自身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确切疗效.随着白芍总苷药理作用的研究深入,对其应用开发亦日渐增多,多种分析方法亦用来控制白芍总苷的质量.现就近年来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毒性和质量分析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Zhang LL  Zhang SL  Wang SZ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7):3371-3375
目的 探讨芍药苷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芍药苷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时间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碘化丙啶(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透射电镜观察HeLa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芍药苷作用后HeLa细胞Bcl-2、Bax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芍药苷作用不同时间后,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呈明显的浓度-时间依赖关系,在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5054、2965、2459 μg/ml(P<0.05);应用不同浓度芍药苷后HeLa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对照组及1000、2000μg/ml组凋亡率分别为0.94%、10.94%、13.95%(P<0.05),细胞周期S期比例呈增多趋势;芍药苷作用48 h后透射电镜下可见HeLa细胞出现典型凋亡改变;芍药苷作用于HeLa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Bcl-2表达减少、Bax及Caspase-3表达增多(P<0.05).结论 芍药苷能够诱导子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减弱及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芍药苷通过抑制钙激活氯通道TMEM16A进而减少NFκB活性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ELISA、Western blot、细胞转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及分子模拟对接等方法,观察腺泡细胞炎症时芍药苷对TMEM16A蛋白以及通道电流,及其对下游核转移因子NFκB活性和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芍药苷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不同来源芍药中有效成分含量差异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总结近10年的相关文献,比较浙江、安徽、河北、山东等地芍药,酒制、炒制、硫磺熏蒸等炮制方法,不同季节和生长年限采收的芍药,以及芍药根的不同部位,从不同产地、炮制方法、采收时间等方面阐明芍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不同产地的芍药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差异明显。磐安、亳州等地的芍药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较高。河北产的野生芍药,其芍药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并不高。其他成分的含量在不同产地芍药中的分布各有不同。不同炮制方法会导致芍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种类发生变化,短时间的煎煮可有效提高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酒制和炒制会降低芍药苷的含量,硫磺熏蒸则会促使芍药苷转变成芍药苷的磺酸盐,其他成分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夏季相比,芍药更适合在春秋季采收,且合适的采收时间是在第二次生长之后。根皮可对化学成分的转化和流失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磐安、亳州等地的芍药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较高,炮制会使芍药中其他有效成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减少或转化,合适的采收时间应当在第二次生长之后。对儿茶素、没食子酸等含量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这些成分的含量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周婷 《医学综述》2013,19(13):2382-2384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还无有效的根治方法。生物制剂虽然疗效较好,但是价格昂贵,限制了大多数患者的使用。芍药苷(PAE)是从赤药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解痉、止痛、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及神经保护等作用。白芍总苷的主要成分即是芍药苷(PAE),已是风湿免疫科常用的药物。芍药苷(PAE)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不仅在RA的治疗中应用,对很多其他临床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如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芍药苷对人骨髓成纤维样基质细胞系HFCL增殖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芍药苷补血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组学方法测定芍药苷对HFCL细胞周期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芍药苷能促进HFCL由G0/G1期进入S期,提高增殖指数,使HFCL的9种蛋白质表达上调,5种下调。上调的蛋白质有Ras相关核蛋白、核纤层蛋白A/C、异柠檬酸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ATP合酶、核蛋白体蛋白质P2和CCT;下调的蛋白质有人类cc趋化因子和Bax。结论芍药苷能促进HFCL增殖,作用于HFCL多个靶点,促进细胞结构蛋白质的合成和蛋白质分子伴侣的表达,促进HFCL的能量代谢,抑制HFCL凋亡,间接发挥补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年来芍药苷相关文献的分析归纳,对芍药苷抗神经元损伤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芍药苷开发为神经元保护剂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参考文献21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