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为防止过敏性紫癜的误诊与延诊提供借鉴。[方法]对22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诱因、发病季节、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2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7~14岁159例(70.35%),3~6月发病139例(61.50%),有前驱感染者127例(56.19%);②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226例(100%),消化系统表现174例(76.99%),关节症状65例(28.76%),肾损害109例(48.23%)。[结论过敏性紫癜好发年龄为学龄儿童、发病季节多在3~6月,多数患儿发病有前驱感染史。  相似文献   

2.
<正>过敏性紫癜(henoch-sch 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小血管炎,以皮肤紫癜、关节炎、腹痛、血尿为主要表现[1]。本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常见发病年龄为7~14岁,男女比例为1.4:1,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发病为多,夏季较少。多数情况下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疾病。迁延为慢性的不到5%。进展至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的不到1%。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研究基本确定为与多种感染、药品、食品和昆虫叮咬等有关,但发病机制根本原因可能为机体的免疫紊乱以及多种免疫因子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特点,早期糖皮质激素应用对肾损伤的预防。方法:通过对66例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和治疗资料的分析。结果:过敏性紫癜发病季节冬季和春季占72.7%。发病原因上呼吸道感染占63%。早期激素应用对肾损伤发生率低。结论:过敏性紫癜法发病季节多见冬季、春季。发病原因上呼吸道感染多见。非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4.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特异性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以明确特异性免疫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通过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伴肾脏损害患儿的血清补体(C3)、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其是否在发病机制上存在差异.方法 将96例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疗的初次入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单纯性过敏性紫癜组和紫癜性肾炎组,对81例患儿检测其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96例患儿检测血清补体(C3)和体液免疫(IgG、IgA)、92例患儿检测特异性IgE、过敏原.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患儿血清IgG水平9.94±2.60g/L明显高于紫癜性肾炎组的7.32±3.61g/L,t=-3.897,P<0.001;过敏性紫癜组C3、CD3、CD4均值及CD4/CD8比值高于紫癜性肾炎组,IgA、CD8均值低于紫癜性肾炎组,但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清总IgE阳性率为96.74%,最常见的致敏原是律草(16.30%),其次是鱼(14.13%)和黄瓜/芹菜(13.04%).结论 免疫功能紊乱与过敏性紫癜发病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过敏性紫癜患儿需对相应过敏原做好有效地预防.  相似文献   

5.
黄田辉  房太勇 《中国校医》2012,26(12):931-932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提高临床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17例(44.7%)于发病前1~7 d有明确诱因;7例(18.4%)以消化道症状首发,可早于皮损2~21 d出现;38例均出现腹痛;14例(36.8%)腹泻,14例(36.8%)呕吐,10例(26.3%)排黑便,4例(10.5%)排血便,4例(10.5%)呕血。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缺乏早期特异性临床表现,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其临床、辅助检查及内镜特点,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过敏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TNF-α、IL-4和IL-6的浓度。 【结果】 HSP急性期血清TNF-α、IL-4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恢复期,TNF-α、IL-4和IL-6则明显下降;并且在过敏性紫癜肾中TNF-α、IL-4、IL-6浓度较HSP略高(P<0.05)。 【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细胞因子紊乱,TNF-α、IL-4和IL-6在过敏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万江生 《现代保健》2011,(9):159-160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过敏性紫癜发病以春冬季为主 发病前主要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以皮肤紫癜、腹痛为主,关节肿痛为次,个别病例出现肾脏损害.使用抗过敏、解痉、止痛、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结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男孩发病略多于女孩.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冬春季节发病多,发病与感染、药物及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侵犯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治疗以去除病因、抗过敏及解痉、止痛为主.  相似文献   

8.
彭伟 《职业与健康》2010,26(24):3050-3051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以更好地治疗该征。方法过敏性紫癜患儿36例,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88±1.46)岁。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98±1.18)岁。免疫球蛋白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gA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均较对照组降低,以CD8降低最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紊乱,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检测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应急接种麻疹疫苗偶合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经过和接种经过,分析患者可能发病原因,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处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报告南京市雨花台区1例过敏性紫癜病例的门诊诊疗、辅助检查信息及流行病学调查信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患儿应急接种麻疹疫苗后患过敏性紫癜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属于偶合症.结论 积极加强全区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和AEFI监测信息的报告、调查、处理,确保疫苗接种安全和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12例误诊分析上海市奉贤县中心医院201400孙卫平过敏性紫癜是毛细血管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和多形性皮疹,常伴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炎、腹痛、血便、肾炎。发病以学龄儿童多见。常于春秋季节发病。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腹痛...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小血管炎性疾病,常常引起多脏器受累,其中尤其影响儿童疾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并发症为肾脏受累。同时紫癜性肾炎也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但其发病机制与过敏性紫癜一样,仍未研究清楚。近年来关于其发病机制,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学说,包括:感染、免疫、遗传因素等。其中对于免疫机制的研究中,不少人提出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病均与Th2/Th1平衡失调有关,而且也有很多人开始研究各种细胞因子与紫癜性肾炎发病的关系,试图从中寻找预防和治疗紫癜性肾炎的新方法。本文就该方面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p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30例,采用136尿素呼气试验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计算Hp的感染率,分析Hp感染与腹痛、关节痛及肾损害等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在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Hp感染阳性率为50%;在同时伴有肾损害、腹痛、关节痛等三项临床表现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当中,Hp感染阳性率较高(P〈0.05)。结论Hp感染和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可能存在相关性;存在Hp感染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可能有更多的系统受累。  相似文献   

13.
朱晓琴  王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484+2486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HP)杆菌感染与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A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某院89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组,7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分别给予13C呼气试验检测。[结果]观察组与实验组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是过敏性紫癜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第四节 过敏性紫癜 1概述 过敏性紫癜为免疫复合物疾病,伴IgA、IgG和C3沉积于皮肤和肾脏的血管壁。主要病变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表现为过敏性血管炎的征象。出现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和(或)肾脏病变等。多见于青少年,男性略多于女性,春秋季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15.
紫癜性肾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洪波  黄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085-1086
过敏性紫癜肾炎是以皮肤损害、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损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过敏性紫癜患者约1/3发生肾炎,其预后主要取决于肾病变的严重程度,所以将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称为紫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Henoech-Schoenlein purpura nephritis),是一种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的超敏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中,IgA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魏革 《现代保健》2010,(26):39-40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0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季节:第1、2、3、4季度的发病率依次为31.7%、26.8%、11.5%、30.7%;诱因:感染38例(36.5%),食物过敏10例(9.6%),肾损害者32例(31.0%),其中单纯皮肤型、皮肤+腹型、皮肤+关节型、皮肤+关节+腹型患儿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6.2%、38.3%、41.5%、67.2%.结论 过敏性紫癜发病率以1、2、3季度发病人数较多;发病诱因以感染为第1位;过敏性紫癜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者,易发生肾损害;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易误诊为急腹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8-2013年预防接种后发生过敏性紫癜病例特征,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收集2008-2013年甘肃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过敏性紫癜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的24例过敏性紫癜男女性别比为1.4∶1,4~14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总75%;好发于春秋季;临床以发热、紫癜或皮疹为主,或伴有关节痛、腹痛等;多种疫苗接种后均可出现过敏性紫癜。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12/10万。结论预防接种后发生过敏性紫癜的原因与受种者个人、疫苗种类等因素有关,诊断为异常反应时既要考虑时间关联性也要能明确排除疫苗之外的其他因素。由疫苗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发生率非常低。  相似文献   

18.
《rrjk》2014,(4)
<正>进入初春季节,各个儿童医院门诊以及病房内突然多了许多出皮疹的病人,一问才知道他们得了"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为一种儿童常见的免疫性疾病,而且其发生率逐年升高,尽管多数较轻且预后良好,但也有突然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影Ⅱ向肾脏致肾脏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那么,什么是过敏性紫癜,它是如何发病的?得了紫癜又如何治疗呢?何为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表面上看是皮肤出现  相似文献   

19.
杨涛 《中国卫生产业》2014,(7):120+122-120,122
目的总结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以及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了5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以及实验室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患者当中,男性较多且年龄均在15~25岁左右,在春季或冬季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或食用海鲜所致,所有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均为皮肤呈明显紫癜,双腿为紫癜性皮疹多发部位,具体症状分类方面,39例患者肾脏受到了损害(69.6%),22例患者胃肠道功能受到了损害(39.2%),19例患者肢体关节部位受到了损害(33.9%),30例患者症状为混合型过敏性紫癜(53.6%)。结论过敏性紫癜对患者极易造成。肾脏方面的损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控制过敏性紫癜病情的发展,使患者减少痛苦与不适。  相似文献   

20.
正过敏性紫癜主要是一种过敏性血管炎,大多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而且春天和秋天是比较容易发病的季节。人们在接触过敏物质之后,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以及周围会产生炎症,血液从里面渗出来,主要表现为皮肤出血和某些脏器出血。过敏性紫癜患者在发病的前一周到三周会有全身不舒服的感觉,发热、乏力和咽痛等等都是早期的症状,随着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