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有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患儿80例 ,根据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8例 ,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推拿、电疗、作业治疗 ,神经营养因子药物 ,水疗、穴位注射.每组均每日一次 ,20天为一疗程 ,每个疗程间隔10 天 ,坚持一年以上相应的康复治疗.结果:2 组患儿在治疗前分别以GMFM -88测定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组治疗前GMFM -88总分23.83 ± 4.58 ,治疗后50.71 ± 9.04 ,(P<0.05);单纯运动治疗组治疗前23.42 ± 5.41 ,治疗后44.71 ± 8.51(P<0.05);两个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综合康复治疗组疗效高于单纯运动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将76例脑瘫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前后采用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GMFM-88)对患儿站立与步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GMFM的D、E区功能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D、E区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站立与步行能力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步歌技术在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方面是否有肯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4~6岁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II级) 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根据患儿康复评定结果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行运动疗法、感觉统合治疗、悬吊训练或作业疗法等),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20min,治疗组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00min,另外增加步歌康复训练,每天20min,两组每周均治疗5d,共治疗6周。对照分析两组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88)和Berg平衡评估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的站立、步行、跑和跳功能区及总分评分和Berg平衡评估评分明显增加(P<0. 05),对照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的步行、跑和跳功能区评分和Berg平衡评估评分明显增加(P<0. 05),站立能区评分和总分略有增加,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步歌技术能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与常规康复训练比较没有明显优势,但可提高患儿训练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判断脑瘫患儿智力改善对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4 ~6 岁轻度智力落后、GMFCS II级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50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 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加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评定中国比内智力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观测2组患儿智力水平、粗大运动功能量表( GMFM-88)之 D 区 、E 区分值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分值改善程度以比较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组智力水平较治疗前有改善( P<0 .05 ). 治疗后2组GMFM-88之D区和E区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 P<0 .05 ) ,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分值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脑瘫患儿智力改善会促进粗大运动功能发育.  相似文献   

5.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1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BTX-A注射,再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于注射前及注射后3d、2周、1个月、3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量表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起效时间为注射后24~72h,到达高峰时间为1~2周,疗效维持>3月;治疗组治疗后3d,对照组治疗后2周,痉挛评分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周至3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GMFM-88评分均有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结论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可快速缓解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肌肉,改善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陈才  杨少华  张华  洪芳芳  廖晓宇  叶化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9):1787-1788,1791
目的 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将60例脑瘫患儿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易化技术(以Bobath法为主,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辅以Vojta法);B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C组:采用易化技术+任务导向性训练.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66),以盲法测评3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 3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6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前的GMFM-66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6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B组高于A组,C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但综合应用各种康复技术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配合家庭姿势管理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康复训练+家庭姿势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粗大运动功能(GMFM-88)评分百分比。结果干预前,两组ADL评分、GMFM-88评分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GMFM-88评分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配合家庭姿势管理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提高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水疗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神经发育学疗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水疗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Berg平衡量表(BBS)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项(GMFM-88)得分。结果两组治疗前BBS、GMFM-8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BBS、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水疗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和粗大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rTMS)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给予观察组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Low-rTMS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GMFM、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GMFM、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联合Low-rTMS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6,(4):430-433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116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包括推拿、理疗、针灸、高压氧、药物等在内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运动康复训练,由康复治疗师依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运动康复训练计划。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神经智力及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状况。采取Gesell发展量表对患儿的神经智力发育水平进行评估,采取88项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对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发育商(DQ)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或0.01),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或0.01),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脑瘫患儿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训练改善学龄期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速度的效果。方法将荥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学龄期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组在传统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运动平板训练,比较两组患儿训练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GMFM-88)及步行速度。结果训练后,两组患儿的步行速度和GMFM-88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训练后的步行速度和GMFM-88站立项及走跑跳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学龄期脑瘫患儿进行运动平板训练,有助于增强其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步行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化前庭刺激在痉挛型脑瘫训练中的应用及其对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痉挛型脑瘫患儿8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摇头刺激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42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周5 d,共8周.采用粗大运动训练量表(GMFM-88)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儿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强化摇头刺激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前庭功能,进一步提高运动功能,此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脑瘫患儿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试验组20例,给予核心力量训练进行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给予3个月的训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脑瘫儿童的躯十及骨盘控制能力。提高粗大运动功能,促进患儿的运动及平衡协调的能力的发育,促进患儿康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周期、阶段性康复综合训练对脑瘫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36例脑瘫患儿,针对性给予小周期、阶段性康复综合训练治疗,训练1周后,加强运动负荷治疗,测量所有患儿康复训练前、训练第1周、第6周的尿素(BUN)、血红蛋白(HGB)、肌酸激酶(CK)含量,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分、综合能力评分和发育商(DQ)。结果康复训练后,患者BUN、CK水平先显著上升,再显著下降,HGB水平先显著下降,再显著上升,康复训练前、训练第1周和第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训练后,脑瘫患儿GMFM-88的D区、E区,综合能力评分和DQ评分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周期、阶段性康复综合训练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脑瘫症状,提高患儿综合能力、粗大运动能力和DQ,BUN、HGB和CK可揭示康复训练对患儿运动负荷影响,为康复训练做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技术对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55例,其中24例采用了肌内效贴扎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作为治疗组;31例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均应用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88项(GMFM-88)中的D区(GMFM-D,站立位能区)和E区(GMFM-E,行走、跑、跳能区)评分对下肢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采用关节量角器法测量足背屈角的角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D、GMFM-E评分及足背屈角角度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三个指标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扎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痉挛型脑瘫儿童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康晓东  张如飞  董超  易英  单泽良 《四川医学》2019,40(10):1059-1062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结合悬吊运动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综合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年龄4至8岁痉挛型脑瘫儿童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和水疗),试验组采用引导式教育结合悬吊运动,每天150min,每周5天,分别于干预前与干预12周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Berg平衡量表及脑瘫综合功能评定表进行评定并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试验组GMFM-88评分、ADL评分、Berg评分、脑瘫综合功能评分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GMFM-88评分、ADL评分、Berg评分、脑瘫综合功能中的三项(言语功能、运动功能、自理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ADL评分、berg评分及脑瘫综合功能评定量表中的四项(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评分提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引导式教育结合悬吊运动可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脑瘫综合功能,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平衡能力以及部分脑瘫综合功能方面较常规康复训练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肌筋膜牵伸放松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1年8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符合脑瘫(痉挛型)临床诊断标准及分型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干预治疗的基础上附加肌筋膜牵伸放松的治疗手法。分别于治疗前后通过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88项(GMFM-88)里的D区与E区、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MWS)、改良Ashworth量表法(MAS)评估两组患儿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GMFM-88的D区评分(31.77±3.05)分、E区评分(36.63±9.53)分、10 mWTS值(16.70±1.47)cm/s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4、2.405、6.909,P<0.05)。治疗后,研究组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8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结论 肌筋膜牵伸放松疗法能够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缓解痉挛,改善粗大运动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和儿科生活质量调查表(Peds QLTM)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评分(D、E区)和Peds QLT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D、E区)和Peds QLTM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脑瘫患儿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18例脑瘫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9)及观察组(n=59)。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粗大日常运动功能评估(GMFM-88)量表、精细运动功能评估(FMFM)量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改良阿什沃思量表(M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53%)高于对照组(76.27%)(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88、FMFM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88、FMFM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发育商(DQ)、M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DQ均高于治疗前,M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DQ高于对照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接受针灸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可改善患儿肢体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太空衣治疗联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大运动、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7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案和悬吊训练,试验组进行常规治疗、悬吊训练和太空衣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项(GMFM-88项)的D、E区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4项基本情况、GMFM-88项的D区和E区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GMFM-88项的D区和E区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提高不明显(P>0.05);试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太空衣治疗联合悬吊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大运动水平、平衡功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