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成年居民对健康饮水知识的知晓情况,及饮水知识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抽取400名18~60岁的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询问填写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居民饮水知识问卷,采用连续7 d的饮水记录表了解调查对象的饮水情况。结果调查对象中知道每天最少饮水量的有267人,占66.8%,知道饮水不足对身体健康有危害的有360人,占90.0%,知道何时饮水的有242人,占60.5%,知道白水是最健康的饮品有335人,占83.8%。掌握每天最少饮水量的研究对象,其实际饮水量和饮水次数均高于不掌握此知识的研究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饮水量:Z=-4.888,P<0.001;平均每日饮水次数:Z=-3.725,P<0.001)。掌握饮水不足对健康危害的研究对象平均每日饮水次数高于不掌握此知识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0,P=0.021)。掌握白水是最佳饮品的研究对象的实际白水饮水量高于不知道此知识的研究对象,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82,P<0.001)。每天应饮水量与实际饮水量有相关性(r=0.337,P<0.001),认为每天是否最应该喝白水与实际饮用白水量有相关性(r=0.394,P<0.001),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成年居民的饮水知识不全面,每天饮用白水和最少饮水量是今后对大众开展健康饮水的健康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李佳恒  高建梅  张海燕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668-1671
目的了解北京市18~60岁调查对象饮水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西城区、怀柔区18~60岁居民401名,调查员使用问卷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不知道每天最少饮水量的比例为28.9%,怀柔区调查对象(40.3%)明显高于西城区(17.5%),女性(34.3%)高于男性(23.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37.3%)高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χ2=25.3,P<0.01;性别:χ2=5.7,P<0.05;文化程度:χ2=5.1,P<0.05)。认为饮水不足对健康有危害的比例为10.0%,男性(13.5%)高于女性(6.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19.1%)高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χ2=5.5,P<0.05;文化程度:χ2=14.02,P<0.01)。39.4%的人认为感到口渴时饮水有利于健康,怀柔区调查对象比例(46.0%)高于西城区(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P<0.01)。14.2%的人不知道晨起空腹饮水最有利于健康,怀柔区(18.9%)高于西城区(9.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21.8%)高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11.3%),男性(18.5%)高于女性(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城乡:χ2=7.3,P<0.01;性别:χ2=6.0,P<0.05;文化程度:χ2=7.2,P<0.05)。16.2%的人不知道饮白水最健康,在这些人中有84.6%的人认为茶水最健康,18.5%的人认为牛奶最健康。结论北京市城乡调查对象饮水知识不全面,需加大健康饮水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健康饮水意识,从而养成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徐州市中小学生饮水习惯和饮水环境的关系,为实施饮食行为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对徐州市588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饮水习惯和饮品种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喜欢的饮品种类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05,P〈0.05);中小学生喜欢的饮品顺位是相同的,依次为奶类、豆浆或果汁、白开水或纯净水、碳酸饮料、茶类饮料;中小学生每日实际饮用量最多的是白开水或纯净水;家长最喜欢的饮品为白开水或纯净水;69.2%家长的饮水种类和24.7%家长的日饮水量符合健康标准;学生课间饮水种类与商店售水种类没关系(r=0.027,P〉0.05);学生回家后的饮水种类与家长的饮水种类有关系(r=0.108,P〈0.05)。结论应使学校、家庭和个人3方配合,实施饮食行为干预,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饮水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济南、太原、南昌、合肥、广州五个城市老年居民秋季不同时段的饮水行为,为引导老年人科学饮水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济南、太原、南昌、合肥、广州五个城市选择60~80岁居民进行调查。采用《7d 24h饮水记录表》并结合订制定量用具进行饮水量调查,连续记录调查对象7d 24h每次的饮水量及饮水类型。比较不同性别、城市、年龄老年人不同时段的饮水行为。结果 共524名老年人完成调查,包括233名男性,291名女性,就餐时,研究对象的白水饮用量最高,就餐时,研究对象白水饮用量最高,中位数为121ml,奶制品饮用量其次,中位数为76ml,不同种类的饮品饮用量有显著性差异(χ2=2159.076,P<0.001)。就餐时,女性奶制品的饮用量显著高于男性,就餐时白水饮用量最高的是来自济南的调查对象,茶水饮用量最高的是来自广州的调查对象,而奶制品消耗最多的是太原的调查对象。非就餐时,调查对象不同种类的饮品饮用量也有显著性差异(χ2=2466.536,P<0.001)。调查对象饮用量最高的分别是白水与自泡茶水。非就餐时,女性的白水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学生饮水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为开展相关科普宣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河北某高校大一、大二年级中,抽取大学生400名为研究对象参与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390份,调查对象中每日饮水量为1500~1700 m L的知晓率为15.1%;饮水方式为少量多次饮水的知晓率为95.9%;适宜的日常饮用水是白开水或瓶装饮用水(如矿泉水、纯净水等)的知晓率为86.7%,男性(82.3%)低于女性(90.1%)(χ2=6.737,P=0.037);饮水与中风、高血压、冠心病、肾结石、便秘、皮肤干燥、头痛相关的知晓率分别为1.3%、10.3%、3.3%、42.3%、88.7%、89.2%和12.3%;晨起空腹、临睡前和运动后是适宜饮水时间的知晓率分别为72.6%、27.4%、18.5%。调查对象想通过网络的途径获得饮水知识的比例最高,为51.0%。在实际生活中,42.8%的调查对象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37.7%、29.0%、50.0%、71.3%和43.1%的调查对象中分别会在晨起空腹、临睡前、运动后、感到口渴时和想起来的时候饮水。结论河北某高校医学生饮水知识知晓率较低,存在不良饮水行为,需进行饮水的科普宣教。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生每日饮水量.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怀柔区抽取733名中小学生,采用连续7 d24h的饮水记录法,了解调查对象每天的饮水情况,包括每次的饮水量、饮水种类以及饮用地点.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的饮水量.结果 调查对象每天的饮水量中位数为1 001 ml,男生每天饮水量(1 059 ml)显著高于女生(965 ml,Z=2.70,P<0.01);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饮水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9,P>0.05);调查对象白水饮用量的中位数是700 ml,饮料饮用量是217 ml.男生白水的饮用量(744 ml)显著高于女生(675 ml,Z=2.33,P<0.05),而男生(217 ml)、女生(219 ml)饮料饮用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怀柔区中小学生以饮用白水为主,且不同性别之间的饮水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深圳市中小学生一天不同时间段的饮水行为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三所学校共抽取816名中小学生。采用连续7天24小时的饮水记录法,了解学生每天的饮水情况,由调查对象记录每次的饮品名称,并用定量用具估计每次的饮水量,分析学生一天不同时间段的饮水量、饮水种类及次数。结果深圳市中小学生上午、下午、晚上的饮水量分别为(493±266)、(412±218)、(321±211)ml/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0.82,P0.0001)。男生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的饮水量均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316;χ2=8.78,P=0.0031;χ2=10.15,P=0.0014)。小学生每天上午、下午、晚上的饮水量分别为(442±24)、(368±201)、(287±19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3.03,P0.0001);初中生上午、下午的饮水量分别为(527±283)、(496±219)ml,高于晚上(366±20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15,P0.0001);高中生上午、下午、晚上的饮水量分别为(555±270)、(418±226)、(345±23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2.71,P0.0001)。调查对象上午、下午、晚上的饮水次数分别是2.3次、1.6次、1.4次,平均每天的饮水次数是5.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8.59,P0.0001)。结论深圳市中小学生一天内不同时段的饮水量不同,且存在不健康的饮水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深圳市中小学生每天饮水量。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三所学校共抽取816名7~19岁中小学生。采用连续7天24小时的饮水记录表,用定量用具测量每次饮水量,记录饮水情况。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饮水量和饮水种类。结果调查对象每天饮水量为(1225±557)ml/d,男生为(1303±639)ml/d,高于女生(1134±478)ml/d(P<0.01)。初中生(1389±541)ml/d和高中生(1318±641)ml/d的每天饮水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都高于小学生(1097±525)ml/d(P<0.01)。调查对象日均白水饮用量为(818±541)ml/d,饮料饮用量为(407±294)ml/d。结论深圳市儿童少年的饮水主要以白水为主,但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还应加强饮水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小学生的在校安全饮水情况,为进一步改善当前现状提出建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县城区及乡村小学生492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结果当前美姑县小学生在校饮水情况不容乐观,79.3%的学生在学校饮用生水。乡村小学的学生喝生水比例高于城区小学生(χ~2=13.922,P=0.001),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χ~2=17.176,P=0.002)。学生饮水行为受到环境和自身知识水平的影响,38.4%的学生接受过安全饮水教育,学生安全饮水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5.5%,二者强相关。但部分学生的知识未转换成正确的行为。结论教育行政部门应落实学生在校安全饮水设施的构建,并联合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强化学生安全饮水的信念,促使其正确饮水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北京、成都、上海、广州居民的夏季一天不同时间段的饮水行为。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四城市抽取18~60岁成年人1483名,使用连续7天的饮水记录表,由调查对象利用定量用具详细记录每天8个时间段内每次饮水的种类及饮水量。结果调查对象早、中、晚餐后的饮水率(97%~99%)及饮水量(290~471ml)较其他5个时间段高(饮水率:49%~88%;饮水量:54~166ml,F=972.55,P<0.01);白水、茶水、饮料的饮水人数与饮水量的分布情况同总水趋势一致。调查对象上午(719ml/d)的饮水量最高,其次是下午(539ml/d),晚上(417ml/d)的最低(F=265.49,P<0.01)。白水和饮料的饮用量均是上午最高;茶水上午和下午的接近,同时高于晚上(t=-52.13,P<0.01)。非就餐时(1436ml/d)的饮水量高于就餐时(240ml/d)的饮水量。就餐时饮料的饮用量最高;非就餐时白水的饮用量最高(P<0.05)。结论我国四城市居民在上午、下午、晚上均以饮用白水为主;就餐时以饮用饮料为主,非就餐时以白水为主。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Pors AG 《World hospitals》1991,27(2):18-28
Hospitals all over Europe must get ready to face the important challenge of 1993 at all levels: micro-economic, macro-economic, local, regional and European. Despite the liberalization trends which will inevitably appear with the increased freedom of exchange and movement, hospitals must strive to remain havens of peace to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18.
19.
整体护理强调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有系统的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否见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职业素质。从我院开展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工作成效分析,在学习新模式,转变传统护理观念的同时,同样要重视护士职业礼仪的教育,这样既提高整体护理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20.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is increasing rapidly. This is alarming because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besity at young age is related to obesity at adult age. Consequently, the prevention of overweight from childhood onwards is an important issue. Apart from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here is an increased risk of orthopaedic complications, respiratory problems, fertility problem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psychosocial consequences in the form of a negative self-image,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and depression. Environmental and behavioural factors 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of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as the most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s for prevention. Most prevention programmes are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s. Prevention programmes aimed at stimulating breast feeding and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playing outside) and the restriction of sweetened drinks and watching TV are very promising. With such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involvement of both the school and the parents i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