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83条云:“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184条云:“问曰:恶寒何故自罢?”这两条原文是讨论的阳明病初期可出现短暂,轻微的恶寒。之所以如此,一般认为,是由于阳明初感外邪,阳气被郁,邪热未盛,因此,会出现恶寒。但这种恶寒与太阳恶寒显然有别,即其程度轻微,为时短暂,具很快自罢而显露出阳明燥热的本质,而太阳的恶寒则程度重,表证不解则恶寒不除,鲜有不药而自罢者。如此理解可谓平正通达,然而笔者认为,通过  相似文献   

2.
<正> 《阳明病篇》共有84条. 第179条论阳明病的里实证,其成因有三,其中以正阳阳明为主. 第180条论阳明病的提纲胃家实.意在言外,若辨出了阳明的“实”则达到辨证要求. 第181条论阳明病成因;182条论阳明病外证;183条论阳明胃实而无复传;184条论阳明病始虽恶寒而后即反汗出恶热. 第185条论发汁不彻邪传阳明.传阳明则见濈濈汗出;186条论邪传阳明则见脉大.两条合参,以辨阳明受邪之脉证. 从179条到186条是阳明燥热为病的总论,强调了阳明里证的不大便和外证身热汗自出而不恶寒.  相似文献   

3.
伤寒部分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是对胃肠功能的概括;其气主受纳腐熟水谷,不断地产生阳气和津液以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素体胃阳偏盛者感受外邪,或误治损伤胃中津液,以致胃中燥热,外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者,称阳明病。胃肠燥热邪实,即“胃家实”是其病  相似文献   

4.
热入血室证首见于仲景《伤寒论》。在太阳阳明病篇 ,共设四条作了专题论述。如 1 48条云 :“妇人中风 ,发热恶寒 ,经水适来 ,得之七八日 ,热除而脉迟身凉 ,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谵语者 ,此为热入血室也 ,当刺期门 ,随其实而取之”。 1 49条云 :“妇人中风七八日 ,续得寒热 ,发作有时 ,经水适断者 ,此为热入血室 ,其血必结 ,故使如症状 ,发作有时 ,小柴胡汤主之”。又 1 5 0条说 :“妇人伤寒发热 ,经水适来 ,昼日明了 ,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 ,此为热入血室 ,无犯胃气及上二焦 ,必自愈”。阳明病篇 2 2条还指出 :“阳明病 ,下血谵语者 ,此为热入血…  相似文献   

5.
章恪 《国医论坛》1997,12(3):2-3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80条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4条云:“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如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历代医家据《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的说法,认为“胃家”极指胃与大肠,阳明病就是病在胃肠,五行属土,邪热盛于中焦,故常见身热。此说似是而非,笔者不敢苟同,兹略陈管见,以求同道指正。笔者认为,《伤寒论》六经概念的提出诚然是受了《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启示,然而更主要的则是对于《素问》七篇大论有关运气学说中六气及其标象三阴…  相似文献   

6.
“潮热”是发热疾病中的一种热型,可见于各科临床。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应用潮热这一病证概念,作为阳明腑实已成的标志,如214条所述:“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  相似文献   

7.
热入血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入血室一证出自《伤寒论》 ,张仲景论述了有关热入血室证的 3种情况 ,一是经水适来热入血室证 ,原文 143条“妇人中风 ,发热恶寒 ,经水适来 ,得之七八日 ,热除而脉迟身凉 ,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谵语者 ,此为热入血室也 ,当刺期门 ,随其实而取之。”原文 145条“妇人伤寒发热 ,经水适来 ,昼日明了 ,暮则谵语 ,如见鬼状者 ,此为热入血室”。二是经水适断热入血室证 ,原文 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 ,续得寒热 ,发作有时 ,经水适断者 ,此为热入血室 ,其血必结 ,故使如疟状 ,发作有时 ,小柴胡汤主之”。三是阳明里热热入血室证 ,原文2 16条“阳明病…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选读》教材认为第96条之“往来寒热”属于少阳病症,表现为发热恶寒交替。通过进一步研读《伤寒论》原文,笔者认为第96条所论为柴胡证。在《伤寒论》中,柴胡证不同于少阳证,而是太阳病的变证,主要症状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基本病机是表寒里热。少阳证主要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病机为胆火上炎。往来寒热是柴胡证之热型,体现了柴胡证“半在里半在外”的病位及太阳病渐趋阳明病的病势。往来寒热并非“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而是患者在持续发热状态下,时感恶寒、时觉恶热,恶寒与恶热交替而作。太阳病向阳明病的传变存在着发热恶寒→往来寒热→发热恶热的热型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李凯平 《光明中医》2012,27(7):1295-1297
《伤寒论》213条云:"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小承气汤所针对的病机是热与燥屎互结于胃腑,而此条文说明了此病机形成的另一条途径(见图一).阳明病在病机上具有里、实、热的特点,《伤寒论》182条云:"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第1条云:"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不恶寒,代表病已不在太阳;身热,反恶热,是因为里热所致.《伤寒论》168条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19条又云:"三阳合病……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可见汗自出,是由于里热炽盛,迫津液外出所致.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指的是邪在里,出现表里俱热的证候.  相似文献   

10.
栀子豉汤证,于太阳病篇作了重点论述,在阳明病篇又重出。但如何看待重出于阳明病篇的此方此证,却存在一定问题,有必要辨而正之。 221条云:“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252条(条文编号以宋本为准)云:“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之释,一般医家皆遵钱潢之释。钱氏云:“六七日,邪气在里之时也,外既无发热恶寒之表证,内又无谵语腹满等里证,且非不大便,而日大便难。又非发大热,而身仅微热,势非甚丞也。然目中不了了,是邪热伏于里,而耗竭其津液也。经云,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热邪内烁,津液枯燥,则精神不得上注于目,故目中  相似文献   

12.
在《伤寒论》复杂多变的六经病证中,有许多证候具有非常重要的辨证论治意义,仲景常抓住这些证候的变化,仔细地观察其实质,以此确定疾病的性质、转归和预后,并作为治疗用药的依据。因此抓住这些较为突出的证候特点,对认识六经病证的全部辨证过程,有很大帮助。一、发热发热属正邪交争,正气抗御邪气的反应。时氏、万氏、俞氏等都认为六经病皆有发热。詹氏指出,阳明发热系表邪入里化热,其热甚炽,自内达外,且阳明经气又旺于申酉戌时,阳明发热具有但热不恶寒、蒸蒸发热、日晡潮热等特征。阳明病发热,在临床上也可能出现恶寒,时时恶风,  相似文献   

13.
七、辨类似六经病中,辨相类疑似之证,篇幅最繁。如前所举“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条)是病有恶寒,而以证候之发热与否而辨阴阳也。“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56条)是同具头痛发热不大便之证,而以小便清否有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伤寒论》中,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是一定之法,这是众所周知的,故一提到麻黄汤、桂枝汤,人们就往往联系到太阳病。如236条(按:本文所引条文序号,据湖北中医学院主编《伤寒论选读》):“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与237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认为是病邪初传阳明而太阳表证未罢的证治。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认为是太阴与太阳同病而病偏于表的证治。甚至把301条: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  相似文献   

15.
桂枝麻黄各半汤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俊生  谷林 《新中医》2006,38(1):72-73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原文23条日:“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该方为太阳病日久不愈形成表郁轻证而设,辨证要点当以“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身必痒”等症。然而,医者临诊时,见到如此典型症状却少之又少,给应用本方带来困难。笔者在临证中用此方治疗疑难杂病,取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主证阳明病乃病邪向里发展,主要分经证和腑证.但原文182条所说的阳明外证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这是二者的共同证状,其中有同中不同之点分述如下:经证——身热(大热)恶热,不恶寒,汗自出(通身大汗)大烦大渴,小便赤涩,舌苔黄燥,脉象浮洪,属无形之热实证候.府证——身热(潮热或微热)恶热,不恶寒,汗  相似文献   

17.
黄仁礼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506-506
背恶寒为一临床症状.在病位上,以六经而论,有太阳、阳明、少阴之不同.太阳病背恶寒属风寒袭表,卫阳被郁;阳明病背恶寒属邪热内炽,津亏不济;少阴病背恶为阳气衰微,寒邪深陷.所以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中说:"一为阴寒下乘,阳气受伤;一为阳热入里,津液不足".当然临证还有中阳不运,阳气不能达于背而背冷;还有痰湿阻胸,阳气不能敷布而背冷者.由于病因、病位之不同,而兼证亦各不相同.阳明有燥热之见症;痰湿有胸闷多痰之见症,中阳虚有脾虚之见症.唯伤寒少阴病之背恶寒与督脉虚之背恶寒最难区分.笔者认为少阴病背恶寒有明确的感受寒邪的过程,病程多较短.督脉亏虚多为内因或不内外因所致.故治亦不同,少阴病之背恶寒,非去其外入之寒邪不能疗,一般多用大辛大温之附子温经散寒.正如<伤寒论>云:"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督脉亏虚之背恶寒,元阳虚弱是其本,非元阴元阳之壮大不能解,笔者用自拟鹿角通督汤治疗阳虚背恶寒,屡获其效.  相似文献   

18.
论阳明潮热之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福  赵联社 《陕西中医》2005,26(9):F0003-F0003
潮热是指状如潮水定时而作的发热。阳明潮热是指热结大肠引起午后定时而作的发热,阳明潮热为何发生在午后?古人的解释是:阳明之邪热,盛于阳明。这句听起来颇似明了,但细想起来却是很抽象的话,颇使人费解。《伤寒论》第193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清代医家尤在泾注释:“申酉戌时,日哺时也。阳明潮热,发于日哺,阳明病解,也于日哺”。  相似文献   

19.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是太阳病误下,表证未解,热邪下利证。《伤寒论》原文: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太阳病桂枝汤证,必有发热恶寒汗出等表证,由于误下表未尽解,热入大肠必有里热之象,粪便恶臭,肛门灼热,脉滑数、口渴、  相似文献   

20.
笔者反复研读《伤寒论》,初起对书中阳明篇急下三证了解甚浅。《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乃阳明篇有名的急下三证。何以此三条为急下证,而急下的临床意义到底为何?笔者通过临证一例对此有了一些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