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验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验证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20例按DSM—Ⅳ诊断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治疗,剂量2~6mg/d,疗程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锥体外系症状评定量表(ESRS)评定锥体外系反应(EPS)。治疗结束时,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为70%,有效率90%,利培酮治疗起效时间为1周。提示利培酮是一种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一定疗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2.
利培酮的锥体外系副反应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检测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锥体外系症状(EPS)的发生率。方法:以锥体外系症状评定量表对46例首次发作、从未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应用利培酮治疗的前、中、后进行检查。结果:有6例(13.0%)患者在治疗前就存在明显的EPS,但在利培酮治疗后都未出现EPS。在利培酮最高治疗量时(4 ̄6mg/d),13例(28.3%)出现轻度静坐不能或帕金森征,减少剂量后均减轻或消失。在接受利培酮≤3mg/d治疗的患者中,均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EPS。结论:这些结果对指导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及长期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出现药源性锥体外系症状(EPS)研究较少,EPS与锂盐的关系尚不清楚。有研究发现,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对EPS(包括迟发性运动障碍,TD)有较高的易感性[1]。有关锂盐与EPS间的关系,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4.
Gardos等[1] 提出运动不安是一种撤药现象 ,是撤药运动障碍的一部分。并有证据表明当抗精神病药减量或撤药时可出现静坐不能 ,但其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子报道甚少 ,本文就此者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71例住院病人 (男 5 4例 ,女 17例 ) ,均符合CCMD - 2 -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无严重躯体疾病史。1.2 方法  71例病人递减抗精神病药物剂量 ,并于 3~ 7天内停用 ,同时于第 2周亦停用抗胆碱能药。停药前及停药后第 2周末应用Simpson锥体外系症状量表(SEPS)、迟发性运动障碍 (TD)量…  相似文献   

5.
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氯氮平和利培酮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它们对神经递质受体的作用不同,但均能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及阴性症状,且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许多研究发现,氯氮平、利培酮可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我们观察上述两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因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不同、抗精神病药对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未曾用过抗精神病药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1-资料:患者组共28例,均为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次发病、未经治疗的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抗精神病药治疗6周,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临床症状变化及药物副反应。结果:抗精神病药治疗后,血清IL-6水平显著下降,血清TNF-α水平变化不显著。治疗前血清IL-6水平与PANSS阳性因子分显血清IL-6水平显著下降,血清  相似文献   

7.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运用FredRaleigh袁勇贵译姚芳传校临床研究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和利培酮很少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EPS),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效。对氯氮平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其常规剂量的患者,利培酮则是他们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加用氟西洒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原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4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加用氟西汀,用SANS,SAPS和TESS评定加药前后精神症状和不良反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 加氟西汀后,SANS和SAPS总分明显下降(P〈0.05),阴性症状严重者(SANS总分≥60分)减分明显。结论 阴性症状严重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抗精神病药物加氟西汀治疗,有效机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氯氮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验证氯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地位。方法对病程<5年的122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两组,分别首选氯氮平和氯丙嗪进行8周治疗。以BPRS、SAPS、SANS评定疗效,以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BPRS、SAPS分均显著下降(P<0.01),SANS分氯氮平组显著降低(P<0.01),氯丙嗪组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氯氮平组的BPRS、SAPS、SANS总分均明显低于氯丙嗪组(P<0.01);TESS总分氯氮平组亦低于氯丙嗪组,且无锥体外系副反应。结论氯氮平确是一种十分有效且药物副反应并不多见的抗精神病药。在严密监测血象的情况下,氯氮平实际上可作为一个可供选择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第一线药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评价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对 36例单一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 6周的临床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为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12月的住院患者 ,符合CCMD -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 6 0分 ,治疗前 1周未服用抗精神药或 1月内未肌注长效抗精神病药 ,无躯体、脑器质性疾病 ,无酒精或药物依赖者 ,共计 36例。其中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18~ 4 8岁 ,平均 (30 .8± 5 .6 )岁 ;平均病程 (4.8± 3.8)年 ;诊断偏执型 2 2例 ,未定型 1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结合氟哌啶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空白对照法,用银杏叶提取物360mg/d结合氟哌啶醇(025mg/kg)对11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评定BPRS、SAPS、SANS和TESS量表。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结合氟哌啶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单用氟哌啶醇要好,前者BPRS、SAPS和SANS量表总分明显降低,而后者仅BPRS量表总分明显降低;同时前者治疗后SAP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后者;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减轻氟哌啶醇锥体外系和行为毒性副反应的作用。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抗精神病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并减轻抗精神病药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舒必利和氯氮平为当前常用抗精神病药,两药联合应用日趋增多,是否合理,值得进一步探讨,现将我们对两药合用的临床观察及血浓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11 研究对象:1998年1~12月本院住院病人。①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44岁;③入组前2周无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高于70;④入组前血尿便常规及生化、物理检查未获异常。排除严重躯体或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滥用及过敏患者,排除孕期及哺乳期患者,排除不愿或不能完成试验者。共纳入精神分裂症病人60例。随机分组为:①单用组28例,男17,…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选择以阴性症状为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 ,并在原用抗精神病药无效的基础上 ,加用万拉法新进行疗效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为符合CCMD - 2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 ,病情以阴性症状为主 (SANS >6 0分 ) ,不伴有明显的抑郁症状 ,病程≥ 3年 ,均经三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系统治疗并在6个月内未服用其它抗抑郁药 ,共 5 8例。其中男 32例 ,女 2 6例 ,平均病期 (17 2± 7 6 )年。 5 2例完成全程治疗1 2 方法 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不变的基础上 ,联用万拉法新 ,其剂量为 2 0 0mg/d ,连续 16…  相似文献   

14.
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资料[1] 表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产生可能与 5 -羟色胺 (5 -HT)有关 ,而氟西汀主要治疗机理为选择性阻滞 5 -HT受体再摄取有关。作者采用盐酸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 ,并与单用抗精神病药进行对照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病例来自住我院慢性精神病病房 ,症状稳定的男性病人 ,符合CCMD - 2 -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病程≥ 5年 ,本次住院时间已大于 6个月 ,病情以阴性症状为主 ,阴性症状量表 (SANS)评分≥ 6 0分 ,无明显抑郁症状 ,无严重躯体疾病 ,3个月内未使用任何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15.
对服用阿立哌唑和氯氮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比较,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我院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期间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首次住院;入院前2周未用过抗精神病药及其他可能影响心电图的药物;排除器质性心  相似文献   

16.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 ,并与氯氮平作对比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入组者符合CCMD -2 -R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亦符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下列条件[1] :①迁延未愈或反复发作的各类精神分裂症 ;②本次病程中至少接受过 2个疗程的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 ;③入组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总分≥ 40分 ;④均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本文共入组 6 9例患者 ,并随机分成利培酮组 ( 34例 )与氯氮平组 ( 35例 )。1.2 方法 入组前停用原抗精神病药 2周作为清洗期。按病情从小剂量开始 2周内增量至…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现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现状。方法:样本采取整群入组,横断面调查方法.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共503例,调查其用药情况。结果:临床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占90.9%),氯氮平使用比例较高(占30.2%);首次发病及病程短于5年的患者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相对较多(分别为20.7%及31.5%)。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仍为目前的主流治疗药,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所占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临床医生在选择氯氮平时,对躯体情况缺乏关注。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患者体液免疫异常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体液免疫异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测定了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及血清补体 (C)第 3成份、C4含量 ,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对象和方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 54例 ,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1 999~ 2 0 0 0年的住院患者 ,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并均排除免疫性疾病及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为观察抗精神病药对患者Ig及C含量影响 ,我们将 54例患者分为 2组 :( 1 )未治疗组 :2 5例 ,为首次来我院就诊患者 ,经询问病史未经过任何抗精神病药治疗 ;其…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国产奎的平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 ,我们对 6 0例住院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换用奎的平进行治疗 ,现将疗效报道于后。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入组标准 ①符合CCMD - 2 -R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②在连续现症期内经过≥ 2种化学结构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每种药应用时间至少 3个月 ,且最高剂量相当于氯丙嗪 70 0mg/d以上 ,但疗效仍差 (至少仍存在 1个阳性症状 ) ;③排除严重的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智能障碍及衰退性慢性精神分裂症 ;④总病程在 7年以上 ;⑤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 >6 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相关因素。方法:用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确认TD、急性锥体外系副反应(EPS)存在,建立对照组。对所得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D组年轻男性多,总服药时间长,服药剂量高,高效价药使用多,既往EPS次数多,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服药剂量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明显低。TD严重程度与各临床变量无显著相关性,AI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