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目的:我国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而HBV和HCV有着相同的传播途径,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状况,并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HCV重叠感染相互之间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对726例HBV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抗-HCV检测和HBV标志物检测。结果:726例HBV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为10.47%,男性阳性率为15.78%,女性阳性率为1.87%,年龄组以31—40岁阳性率最高为24.64%,不同人群以吸毒人员阳性率最高为78.89%。结论:HBV、HCV重叠感染通过注射是主要感染途径;HBV、HCV重叠感染者血清抗-HBe阳性率高于HBV携带者,显示HBV、HCV重叠感染使HBV的复制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1050例不同人群血清抗—HCV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第二代酶联免疫试验(ELISA)对我省1050例不同人群血清标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表明:健康人群抗0HCV是性率为5.2%,存在HCV无症状携带者或隐性感染者;职业供血员中HCV感染严重,两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30.1%和71.8%,受血者抗-HCV阳性率为20.7%,表明输血是HCV的主要传播途径,各类肝病中抗-HCV阳性率为21.1%,存在HBV和HCV和重叠感染,在孕妇和新生儿中检出抗-HCV阳性者,提示HCV有经母婴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成本,缩短检测所需时间,本文创立了一种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双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方法。用纯化的标准品HBsAg测定了该方法的敏感度为10ng/ml,与单色ELISA的结果一致。对300份HBSAg阳性血清,120份抗HCV抗体阳性血清和32份双阳性血清所做的研究表明:双色ELISA的结果与单色ELISA的结果完全吻合。650份待测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单色和双色ELISA测定HBSAg阳性结果完全吻合,测定抗HCV抗体阳性结果吻合率为92%,且双色的阳性率略高于单色,但其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因此认为双色ELISA是同时检测HBV和HCV感染的一种简便、快速、节俭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PCR法与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比较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R与ELISA2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和惭型肝炎病毒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无偿献血者标本300份,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用ELISA法检测抗-HCV和HbsAg,用RT-PCR检测HCV-RNA和HBV-DNA。结果:抗-HCV阳性标本26例阳性率为8.7%,经RT-PCR检测,HCV-RNA均为阳性,抗HCV阴性的标本中有2例HCV-RNA为阳性。HCV-RNA的阳性率为16%,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份标本中HBsAg阳性和HBV-DNA阳性比率分别为11.3%和12.7%,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存在一定的漏检现象,应用RT-PCR检测HCV-DNA利于早期诊断,也是筛选献血员是否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较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21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52例非肝病患者进行了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在慢性迁延性肝炎的阳性率为11.1%,慢性活动性肝炎为17.2%,肝硬化为34.0%。丙型肝炎病毒(HC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率为17.1%(36/210)。抗-HCV阳性者80.5%有输血史。未发现HCV感染对HBV复制有抑制的现象.HCV和HBV重叠感染肝硬化患者肝功生化指标与单纯HBV感染肝硬化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但重叠感染的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较多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丙型肝炎病毒(HC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发生率有无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抗-HCV和HBsAg。结果:医务人员HCV感染率为0.74%,HBV感染率为3.85%,而非医务人员HCV感染率为0.32%,HBV感染率为3.60%,结论:医务人员HCV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医务人员,两经统计学处理有显性差异(P<0.05),HBV感染率两无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市售第二代抗HCVELISA试剂对一组供、受血者血清抗HCV进行了抽查。结果表明,未经地方血站抗HCV筛选的献血员血清抗HCV阳性率为18.57%,经筛选后为1.03%~5.24%,正常人群为1.98%,同期受血者为7.59%,抗HCV阳性与阴性献血者HCVR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6.8%与20.0%。在9例接受抗HCV阳性血液的受血者中,1例患者受血前后抗HCV均为阳性,5例抗HCV及6例HCVRNA阳转,6例血清HCV感染标志阳转者中4例ALT明显较正常为高,其中3例因临床症状较重而再次住院治疗。研究还发现3例输血感染者所接受的血液中抗HCV呈低表达状态(采用ELISA检测,OD值0.22~0.39),并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的建立,已能对临床上常规方法难以诊断的肝炎作出较为准确的病原学诊断。我们用PCR法检测了27例抗HCV阴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HCV-RNA,以探讨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与抗HCV阴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诊断为抗HCV阴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27例,酶联免疫及(或)放射免疫检测其血清抗HAV-IgM、HBV-M及抗HCV均为阴性。其中,急性肝炎患者13例,慢性肝炎患者14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1.2试剂和方法HBV-…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一HCV)临床检验质控工作的广泛开展,我们参考已往报道的方法进行了抗一HCV质控血清的制备和研究[’·’],现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五血清:抗一HCV阳性血清名份,来自一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献血者。此组献血者均无肝炎临床症状,血清HBsAg、抗一HBc(l/100稀释)、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等附性,HCVRNA阳性,抗一HCVELISA检测OD>2.0,血清ALT、总蛋白及球蛋白等在正常范围。1.2试剂:抗一HCVELISA试剂均市售获得(包括ortho公司、Yes公司及科华公司抗一HCVEL…  相似文献   

10.
某地区吸毒人员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和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和基因分布现状,探索HCV的传播规律。方法:采集本市强制戒毒所576份吸毒人员和本站体检的从业人员210份血清标本,用ELISA法对所有标本进行抗HCV的检测;检出抗HCV阳性的血清进一步用特异性引物RT-PCR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76份标本中,经血途径(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吸毒或有输血史和用血制品史的吸毒者,其抗HCV检出率(13.8%)明显高于经口吸毒者(6.3%),说明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吸毒、用血制品、输血都是感染HCV的危险因素。经口吸毒者抗HCB检出率明显高于从业人员,提示经口吸毒在传播HCV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地籍吸毒者的抗HCV检出率(5.7%)明显低于外省吸毒者(27.7%)、外省有血途径感染机会的吸毒者,83.3%都感染了HCV,本地有同样途径有吸毒者,仅有8.6%感染了HCV;这可能与外省有关城市的高感染率有关。结果还显示,山西省吸毒人群的HCV基因型的分布与从业人员较一致,均以1b型为主(78.9%),其次为2a型(15.8%)和1b/2a混合型(5.3%);未检出1b型、2b型和3a型。结论:该吸毒人群中HCV基因以1b型占优势。其分布与南方城市和本省的其他人群相近^[6]。血途径仍是HCV感染的主要途径,但经口吸毒在HCV传播上的重要意义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龙芳琼 《广西医学》1998,20(2):317-318
笔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南宁地区部分人群血清庚型肝炎病毒(HGV)抗体(抗一HGV),同时检测比较了乙肝病毒(HBV)单独感染和HBV,HGV重叠感染两组人员的HBV血清学标志,报告如下。l对象和方法1.l检测对象: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者345人,即经我院近期检测无上述病毒感染标志的正常人,均来自南宁地区人群。HBV感染者94人,选自我院1996年6月至1997年7月住院和门诊的患者,参照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确定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31人,急性乙肝(AHB)28…  相似文献   

12.
吸毒人群与普通人群HIV、HBV和HC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吸毒人群与普通人群HIV、HBV和HCV的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了解HIV、HBV和HCV在吸毒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同时为制订其干预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取株洲市劳教所的戒毒人员和从事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各350人,收集有关资料并采集空腹静脉血5ml进行血清分离,使用酶联免疫试剂定性检测血清中抗-HIV、抗-HBV及抗-HCV,使用Excel2003电子软件进行统计及x^2检验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吸毒人群的HIV、HB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10.00%、13.14%和92.86%,普通人群的HIV、HB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0.00%、5.71%和2.29%,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感染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吸毒人群是HIV、HBV和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首先要控制吸毒人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ELISA法检测HBV血清五项指标(HB入g、抗一HBsHBeAg抗一HBe、抗一HBc)的推广和普及,对HBV感染后血清学标志的表现类型及综合分析,国内已有报道[‘、’]。本文通过对422份阳性结果组合模式分析,进一步了解HBV感染后在不同年龄组、性别及急慢性乙肝病人同无症状表面抗原携带者之间的血清表现类型;HBV感染后,HBeAg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提示HBV在人体内活动性复制/或传染性强弱的差异。l标本来源与方法1.1标本来源均来自门诊和住院病人。有一项以上阳性者为HBV感染者(疫苗免疫者除外)共422份,男246份,女176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早期感染血液样本游离核心抗原(HCVcAg)和核酸(RNA)检测的意义。方法用国外HCVcAg试剂对8649份自然供血员及566份HCV可疑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利用一种核酸试剂(TMARNA)也对这566份血清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HCVcAg试剂在8649份自然供血员血清中筛出一份HCVcAg单独阳性血清,在566份HCV可疑感染者血清中,筛出1份HCVcAg和抗体同时阳性血清,确证产生的是核心区抗体。TMARNA试剂筛出6份HCVRNA阳性而抗体阴性的血清,利用傲拓HCV总抗原试剂检测,发现其中5份HCV总抗原阳性,同时这些血清在澳大利亚国家血液中心进行复核,RNA结果与我们一致。结论由于检出了HCVcAg单独阳性的窗口期样品和HCVRNA单独阳性的窗口期样品,认为利用HCV抗体试剂对血液进行筛查的同时,使用HCVcAg和RNA试剂做必要的补充实验,可以减少因窗口期造成的漏检。  相似文献   

15.
1941例孕妇丙型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粤东地区孕妇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以及它们相互间感染的关系。本文应用ELISA法对粤东地区1941例围产期保健孕妇作抗-HCV及HBsAg的血清学调查。结果:1941例孕妇中抗-HCV阳性率0.93%;HBsAg阳性率11.5%,两者重叠感率11.1%,且HBsAg阳性率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提示:粤东地区孕妇血清中HCV及HBV感染率不低于国内外其它地区孕妇感染率,此两种病毒对孕妇危害性很大,放提倡对孕妇产前进行抗-HCV及HBV五项标志物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玉辉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2):142-14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检测在HCV单独感染和HCV、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5例HCV感染者检测抗-HCV、HCVRNA,并对其中的HCV、HBV合并感染(HBV+HCV组,30例)和HBV单独感染患者(HBV组,50例)检测HBVDNA。结果:135例中,抗-HCV和HCVRNA同时阳性91例,抗-HCV阳性而HCVRNA阴性38例.抗-HCV阴性而HCVRNA阳性6例。肝硬化和肝癌组HCVRNA阳性率(80.0%)较慢性肝炎组(64.2%)升高(P〈0.05)。在HCV和HBV合并感染组,HCVRNA阳性率(50.0%)低于单纯HCV感染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率(26.7%)低于单纯HBV感染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以HCVRNA为重要检测指标诊断HCV时,应联合检测分析抗-HCV、HBVDNA,这对HCV感染的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一组219例已排除HAV、HBV、HEV、EBV、CMV、药物及中毒等原因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同时检测第二代抗-HCV、第三代抗-HCV及HCV-RNA。结果显示:该组患者上述三种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物的检出率分别为50.0%、59.0%及51.6%,合计HCV的感染率为74.0%。三者之间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检测多种HCV的血清标志物可以明显提高HCV的检出率。有输血史及无输血史患者HCV感染率分别为87.1%、65.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HCV标志物的检出率以第三代抗-HCV为最高,而且70.0%伴随着HCV-RNA(+)。  相似文献   

18.
检测汕头地区健康人225人和不同患者471例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健康人抗HCV阳性率为0.4%(1/225),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型肝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抗HCV阳性率分别高达35.8%,40%和50%,提示:本地区抗HCV阳性率与目前医疗应用未加筛去HCV感染的血液和血制品密切相关,同时发现HCV感染与HBV重叠感染高达70.5%(43/61),HCV感染未见高龄发病倾向。  相似文献   

19.
HGV单独及重叠HBV、HCV感染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单独及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致病性。方法: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血清中HGV RNA,用ELISA和(或)PCR法对其他肝炎病毒标志物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从临床分型来看,HGV单独感染者以急性肝炎(AH)多见,占47.1%;重叠HBV感染者以肝硬化(LC)多见,占51.3%;重叠HCV感染者以慢性肝炎(CH)多见,占75%。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肝功能恢复情况来看,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GV单独感染多表现为AH,重叠HBV、HCV感染时对病情影响不明显,提示HGV有一定致病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保证血液质量安全、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染病的发生。方法:应用四川省临床检验中心和中国医科院输血研究所共同轩抗-HCV质控血清,严格按各厂家抗-HCV ELISA试剂盒操作说明检测。结果:2286份抗-HCV质控血清,阳性血清符合率94.5%,阴性血清符合率92.6%,总符合率由1994年的89.5%逐步上升到2000年99.1%,变异系数从1994年的17.4%下降到2000年的4.9%。结论:各参评单位抗-HCV检测质量普遍提高,但仍存在阴、阳性血清的漏检。其中试剂质量是关键,特别是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性,纯度及特殊片段设计是提高抗-HCV试剂特异性、敏感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