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治疗神经衰弱症的体会张晓霞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是较为多见的精神神经疾病,它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功能性疾病[1]。在我院收治的疗养员中。有10%的患者有神经衰弱症,对这些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收效不够理想,但通过心理...  相似文献   

2.
神经衰弱是现代医学病症名称,是一种常见病症,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变化,竞争激烈,越发成为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本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使大脑功能活动长期持续过度紧张,以致超过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耐受程度而导致以精神活动易兴奋和脑力与体力易疲劳为特征,病程多迁延,伴有多种躯体症状主诉的一种病症。病情多波动,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关于“神经衰弱”实质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神经衰弱作为疾病单元的论述,始自1869年,其论据不足,以Pavlov条件反射“内抑制”解说神经衰弱的病理机制显然欠妥。现代研究成果充分说明失眠导致的表现即是神经衰弱的症状,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是失眠所致。所以神经衰弱作为疾病单元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在门诊上常常碰到因神经衰弱导致阳痿而来就诊的患者,对这种患者,要治疗阳痿,首先要治疗神经衰弱。神经衰弱属于神经症类型之一,是我国最常见的神经症,其中中青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是一种较为多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功能性疾病。因日常工作学习过度紧张,生活无规律,以及长期的情绪矛盾等,都能导致本病的发生。我院对这6例神经衰弱患者采取综合疗法,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例均为住院疗养患者,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36~43岁,平均年龄39.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为2年;依据WHO诊断标准,确诊此病并具体分兴奋型、兴奋弱型及衰弱型(又名抑制型)。其中兴奋型2例,抑制型4例。1.2疗养方法特有的海滨疗养环境,优质的矿泉浴,充…  相似文献   

6.
加味酸枣仁汤治疗神经衰弱的体会叶长兴神经衰弱是在各种精神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紊乱失调的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患者往往病程长,痛苦大。我们几年来应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神经衰弱4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为门...  相似文献   

7.
神经衰弱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患者生活工作上倍感痛苦。笔者在从事校医工作廿余年来,通过对十几部中医精典著作中,神经衰弱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处方用药的探索,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了治疗神经衰弱的经验和体会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神经衰弱是一较普遇和常见的疾病。我们认为神经衰弱是由于急性或慢性精神因素影响,导致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引起以高级神经活动障碍为基础的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肠胃神经衰弱综合征(有些资料称为肠胃功能应激征,也有称作肠胃功能紊乱征)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势头,尤其在脑力劳动者群中更多见。所谓肠胃神经衰弱综合征,顾名思义是指肠胃神经发生衰弱,导致原胃肠疾病症状的加重。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屁多,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肠鸣、拉粘便、碎便或烂便、泡沫便、腥味便、水便等,多在进食后或多或少出现上述症状,并有便意;作胃、肠镜检查还没发现严重病变,一般是患有浅表性胃炎、胃黏膜糜烂、或溃疡等慢性胃肠疾病。因为伴有慢性胃病的肠胃神经衰弱病,吸收功能不良,人显得不胖,有些明显消瘦。由于肠胃神经功能失调,亦容易因饮食不注意而常引起肠胃火气上升;发病症状要比单纯的慢性肠胃炎病人的程度更敏感、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导致神经衰弱的因素,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治疗的60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患者周围住宅区的300例居民进行神经衰弱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结果睡眠质量差以及生活压力大是导致神经衰弱的主要因素;经过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质量差以及生活压力大是导致神经衰弱的主要因素,对神经衰弱患者行心理护理后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涌泉穴红外线照射治疗神经衰弱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莲英  王淋义 《现代康复》1998,2(12):1325-1325
神经衰弱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的一种病症.是临床难治症之一。常用的健脑、安神、镇静药物疗效常不满意。我们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足底有通往全身各个部位的穴位以及涌泉穴为肾经的起点,肾为生气之脉.立命之根的原理,自1996年元月以来采用红外线照射双侧足底部治疗神经衰弱并与单用药物治疗组比较.疗效显.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神经衰弱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往往造成患者工作和生活上的很多困难和痛苦。我科自1995年8月至1996年12月对40例神经衰弱的患者,应用了高压低频交流电场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0例神经衰弱患者,多由神经科转入...  相似文献   

13.
浇骅  武雨寒  董岩 《现代康复》1999,3(8):954-954
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应用足底反射区疗法治疗神经衰弱取得了显疗效,为比较几种非药物疗法对神经衰弱的疗效,对217例患进行了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神经衰弱是一种久已存在于人类的临床综合征,中国古代医籍中就有一些与神经衰弱相关症状群的记载。尽管1869年George Miller Beard首次创用神经衰弱一词(neurasthenia)并作出诊断,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时才出现神经衰弱,或许神经衰弱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同样久远,只是人们认识较晚而已。 一、概念的变迁 Beard提出神经衰弱时,美国正处于由  相似文献   

15.
高压低频交流电场治疗神经衰弱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衰弱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往往造成患工作和生活上的很多困难和痛苦。我科自1995年8月至1996年12月对40例神经衰弱的患,应用了高压低频交流电场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应用足底反射区疗法治疗神经衰弱取得了显著疗效,为比较几种非药物疗法对神经衰弱的疗效,对217例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老年神经衰弱患者217例,男101例,女116例,年龄62~73岁,病程5月~18a。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夜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易激惹或焦虑不安伴头晕、头痛、疲劳、记忆力减退,28例伴有谵妄、恐惧等症状。186例在睡前0.5h须服用镇静安眠类药物才能入睡。1.2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三组…  相似文献   

17.
神经衰弱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的一种病症,是临床难治症之一。常用的健脑、安神、镇静药物疗效常不满意。我们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足底有通往全身各个部位的穴位以及涌泉穴为肾经的起点,肾为生气之脉,立命之根的原理,自1996年元月以来采用红外...  相似文献   

18.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疲劳及躯体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DSM、ICD及CCMD疾病分类系统中均有明确定义。神经衰弱曾是我国神经症中最主要的诊断,随着疾病的细分及演化,它的诊断逐渐被抑郁症、焦虑症等各种疾病替代。通过查阅文献及临床观察发现,目前神经衰弱在就诊人群中依然占有一定比例,即使其概念不停演变,适合其诊断标准的患者群体依然存在。本文从神经衰弱概念的演变、神经衰弱的患病率研究现状和临床观察及神经衰弱被弱化的反思3方面,为神经衰弱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科学家们在研究继发性免疫缺陷时发现:一些被诊断为无名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忧郁症、神经衰弱、神经宫能症等患者中,有些是NK细胞功能低下综合征。这是一种以原因不明的发热、全身倦怠无力、精神萎靡不振为特征的独特疾病。由于它伴有NK细胞功能低下,因此命名为NK细胞功能低下综合征(low NK syndromeLNKS)系一种新的免疫缺陷病。  相似文献   

20.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健文 《护理研究》2004,18(2):311-312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在精神上将承受很大的压力,进而产生各种精神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引发的持续的精神心理刺激会导致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抑郁症状,久而久之会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失调^[1],并使相应内脏器官发生器质性改变,诱发胃肠道、心血管系统等的并发症。故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病人摆脱不良情绪,重建信心,恢复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