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属难治疾病,发病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限制了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开展。手术是遏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进程和防止塌陷的基本方法,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中医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有着显著优势,疗效满意,但单纯中医治疗也存在不足。探讨如何将西医手术和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有机结合,寻求一种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副作用少的综合疗法,对于提高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减轻患者和社会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而要创立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独特指导原则,关键在中西医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结合点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上,股骨头坏死多因长期使用激素引发。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疑难杂症,其治疗不及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临床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疗法主要有中药、针灸等,而西医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西药、高压氧、手术等,另外还有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目前中医和西医均尚未完全明确地认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关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策略也缺乏相关的研究及报道。本文从中西医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候的关联。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技术,检测63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ApoB基因C7623T和G12619A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以及这两个位点SNPs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候之间的关联。结果:ApoBC7623T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在筋脉瘀滞证出现的频率高于肝肾亏损证(P0.05);ApoBG12619A位点的SNPs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型之间无显著性的关联(P0.05);ApoBC7623T与G12619A位点等位基因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之间的连锁不平衡有显著性的关联(P0.01)。结论:ApoBC7623T位点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可能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形成筋脉瘀滞证相关。  相似文献   

4.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内微量元素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内微量元素的变化及发病机理。方法:3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臀肌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建立股骨头骨细胞坏死模型。每隔2周各组分别进行股骨头内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组织学和放射学观察。结果:模型组铜、铁、锶、镁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而锌、锰元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量元素的变化可影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代谢过程,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预后判断和早期综合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祛痰化瘀中药治疗的89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例,观察其远期疗效。方法:将89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中医中药治疗,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8%,对照组有效率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加祛痰通络中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活络骨康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70例(91侧),应用活络骨康丸口服治疗6个月,并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络骨康丸可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以利于改善股骨头内的微循环,促进缺血坏死区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7.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以股骨头局部区域骨小梁和骨髓坏死为特征的疾病。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过程,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8.
中药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正新  李保泉  刘安平 《中医正骨》2005,17(12):66-67,70
随着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rio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SANFH)逐年增多,并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首位[1].因此,研究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是股骨头血液供应障碍,属中医"骨蚀"、"瘀血"范畴.随着对SANFH发病机理和手术治疗缺陷的不断认识,中药防治SANFH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活血化瘀中药应用最多[2],且贯穿于疗程的始终和益气、补肾等治疗大法之中.现结合SANFH的发病机理将中药治疗SANFH的实验研究及其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eed Avase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ANFH)是由于激素使用不当(长期小剂量或短期大剂量使用),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股骨头局部区域骨小梁和骨髓坏死为特征的疾病。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占非创伤性骨坏死的首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在治愈出院后出现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目前在我国,特别在农村,滥用激素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是相当高的。发病后股骨头修复比较困难,预后较差,且该类患者需长期服用激素,甚至不能停用。随着病程的发展,往往本病成为不可逆转损害,患者终生致残。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明确发病机制至今还不清楚,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郑玲玲 《天津中医药》2022,39(10):1273-1276
慢性肾脏病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后容易出现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王耀光教授认为应用中医药分期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伴发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突出。在慢性肾脏病稳定期,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为主,即以散寒除湿、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为主,补肾活血为辅;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期,以治疗慢性肾脏病为主,即以补肾活血、健脾益气等为主,辅以清热化湿、散寒止痛、祛风通络,并结合具体验案进行举例。  相似文献   

11.
长期使用或短期大量使用激素引起的股骨头缺血坏死(Steroid 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ANFH)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医学的发展,激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在国内外的报道也越来越多[1]。但同样的激素用量,有些患者会发生股骨头坏死,有些患者则不会。因此,研究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药治疗ANFH疗效独特,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张浩  张世华 《河南中医》2011,31(11):1287-128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给予自拟活血健骨汤配合闭合髓芯钻孔减压术治疗,1月为1疗程,治疗2-3疗程。结果:2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15例,显效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长期或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一种非创伤性疾病。现代研究发现,自噬作为一种细胞内调节机制,其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干预细胞自噬的关键环节,对细胞代谢平衡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明确自噬在该通路的调控下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致病过程的影响,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认识该病,并期望通过靶向调节自噬水平,达到延缓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程的目的。因此,本文就PI3K/Akt/mTOR信号通路、细胞自噬及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靶向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新的视角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成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股骨头内微创多孔持续减压,并放置导管,定期注药,配合活血化瘀、补肾健骨中药内服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本方法与传统中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疗效观察。结论:股骨头内微创多孔持续减压、置管骨内注药、中药内服方法治疗成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较单纯口服药物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右归饮、鹿马片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温补肾阳法(右归饮、鹿马片)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预防作用,并判断动物药(鹿马片)和植物药(右归饮)的疗效差别。方法:用外源笥糖皮激素诱导家兔股骨头坏死模型为对象,从HPA轴、性激素、组织学角度探讨温补肾阳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预防作用。结果:右归饮能拮抗激素诱导股骨头坏死HPA轴的抑制状态,纠正紊乱的性激素水平。鹿马片亦能拮抗激素诱导股骨头坏死HPA轴的抑制状态,但加剧性激素水平的紊乱。  相似文献   

16.
杨盼 《中医临床研究》2013,(2):117-117,120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多发病。本文主要阐述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浅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瘀、虚、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述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疾病的发病机制基础上,认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存在"瘀、虚、痰"病机特点。因邪气(即激素)致瘀、致虚、生痰,瘀、虚、痰三者紧密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存在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瘀、虚、痰"理论有助于认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机特点,为本病的临证选方用药、预后康复等方面提供指导意义。然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瘀、虚、痰"理论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充实。  相似文献   

18.
综述中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机制主要表现在促进骨形成、抑制骨破坏、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血管修复及再生、改善高凝状态及低纤溶状态、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游离脂肪酸的代谢变化及中药复方的预防干预作用。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动物模型血浆和股骨头组织中的游离脂肪酸。结果:在3周和5周的时间点上,动物血浆和股骨头组织中的游离脂肪酸代谢出现紊乱。结论:游离脂肪酸代谢异常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病理基础;中药可以早期预防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对肾移植术后需激素治疗的患者同时进行中药干预,术后2~4周开始口服活骨0号,每日1剂,服药时间3个月,12个月后行双髋关节MRI检查,观察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情况;用药前及治疗后3个月、12个月分别检查AST、ALT、BUN、CR、LDL、HDL、CHO、TG等相关指标,观察肝肾功能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入选病例无股骨头坏死病史;用中药后12个月,髋关节MRI显示15例病例中出现1例髋股骨头坏死,发病率为6.7%,低于文献报道的33%。结论中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未发现患者服药后有其他副作用,初步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