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徐航 《内科》2012,7(3):261-262
目的观察比较三种透析模式在血液透析中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对5例经常出现透析性低血压的维持性透析患者分别采用:低温及钠浓度调节联合不同超滤率透析方案、钠浓度调节联合不同超滤率透析方案与常规透析方案三种透析模式进行透析,每例患者每种透析模式观察30次,比较透析时低血压的发生率、超滤量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情况。结果三种透析模式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18.00%及42.67%,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滤量、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在三种模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及钠浓度调节联合不同超滤率透析及钠浓度调节联合超滤率透析方案可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但超滤量、透析间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调钠联合可调超滤治疗透析中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经常发生透析中顽固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9例,进行可调钠联合可调超滤治疗1年,观察低血压发生次数,记录透析中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9例病人中19例透析中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低血压发生的次数减少,有效率达65.5%。结论可调钠联合可调超滤的透析方法减少了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使病人更能耐受血液透析超滤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调钠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透析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于该院行血液透析的50例糖尿病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行可调钠血液透析,对比两组低血压发生情况和透析前后的血压浓度。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后血钠浓度均有一定的提高,但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后血钠浓度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中血压值和透析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中血压值变化和对照组对比(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几率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透析在应用可调钠血液透析可以降低低血压发生几率,不会影响正常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其与炎症因子白介素-18(IL-18)、抵抗素、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月至10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3例,超声检查测定IMT,分为IMT<1.0 mm组和IMT≥1.0 mm组;ELISA法测定IL-18、抵抗素、SAA、TNF-α浓度;检测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血脂、钙磷、甲状旁腺素等相关指标。结果 63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1)IMT≥1.0 mm者19例,IMT<1.0 mm者44例;(2)两组之间IL-18、抵抗素、SAA、TNF-α、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别(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与IL-18、抵抗素、SAA、TNF-α显著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中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MT≥1.0 mm占30.2%,IMT与IL-18、抵抗素、SAA、TNF-α浓度密切相关,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可能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与原发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事件的关系。 方法 对 5 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干化学方法测定血清cTnT水平 ,随访 1年。 结果  5 7例患者中cTnT升高者 12例 ,死亡 7例 ,4例 (33 3% )死于急性左心衰 ,12例中有 8例原发病为糖尿病 ;cTnT正常者 4 5例 ,死亡 3例 ,1例 (2 2 % )死于心血管事件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2 4例患者测定了透析前后cTnT浓度 ,其中 6例透析前cTnT升高者 ,透析后有 5例cTnT仍进一步升高 ,1例下降但高于 0 1μg/L。  结论 部分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TnT水平升高 ,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其发生率高 ,cTnT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无明确关系 ,但与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及伴发心血管疾病有密切正相关关系 ,血液透析本身对cTnT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超滤曲线配合钠曲线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1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易出现低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对照,按照单数透析次数为观察组,采用Fresenuis4008S透析机的内置超滤曲线模式(3)及钠曲线模式(3);双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血液透析,匀速超滤;观察1个月,分别108例次,统计两组透析前后的血压变化及血液透析结束时的超滤量。结果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48.1%,试验组低血压发生率25.9%,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超滤总量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透析前及透析1、2 h血压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透析3 h和透析结束时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透析前后血清钠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超滤曲线配合可调钠曲线透析方式及其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可以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镁与低血压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血镁与低血压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17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方案为每周3次,每次4 h.分别于透析0、1、2、3、4 h测血镁、血钙、血钾,同时测量血压,对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事件者及时适当补充25%硫酸镁.结果 透析过程中随时间延长,血镁、血钾逐渐降低,血钙逐渐升高(P均<0.01).共发生低血压事件245例次,发生率7.99%;血镁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成正相关(r分别为0.638、0.679、0.699,P均<0.01);大部分发生低血压事件患者补充25%硫酸镁后血压恢复性上升.结论 血液透析过程中血镁下降是低血压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内科》2016,(6)
目的了解黄山市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现状。方法对2015年9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治疗、透析龄3个月以上的154例MHD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等分布情况,检测、记录、计算患者透析前肌酐、透析龄、血红蛋白、血清钙、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水平。结果 154例患者中,男89例(57.79%),女65例(42.21%),男女比例为1.37∶1;年龄≤60岁者78例,60岁者76例;原发病前3位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74例(48.1%)、糖尿病肾病33例(21.4%)、高血压肾损害19例(12.3%);Hb110 g/L者146例(94.81%),Hb≥110 g/L者8例(5.19%);血钙2.1~2.37 mmol/L者37例(24.01%);血磷1.13~1.78 mmol/L者65例(42.21%);钙磷代谢紊乱(高钙、低钙、高磷、低磷)139例(90.26%),钙磷乘积4.52 mmol2/L2者23例(14.94%);i PTH最低者仅2.213 ng/L,最高者达3 285.77 ng/L,150 ng/L者41例(26.6%),150~600 ng/L者90例(58.4%),600 ng/L者23例(14.9%)。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性较女性略多,发病年龄年轻化,慢性肾小球肾炎仍是终末期肾脏病的第1位病因;MHD患者Hb达标率极低,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9.
黄文坛  丁国华  龚智峰 《内科》2007,2(3):313-315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的清除效果。方法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高通量血液透析组(n=20)和常规血液透析组(n=20),于透析前、透析结束时检测血清瘦素、尿素氮(BUN)、肌酐(Cr),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10例健康人的血清瘦素对照。结果透析前,两组间血清瘦素、BUN和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毒症患者的血清瘦素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与透析前比较,高通量透析组血清瘦素、BUN和Cr浓度显著降低(P<0.001);常规血液透析组只有血清BUN和Cr浓度显著降低(P<0.001),而血清瘦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透析组血清瘦素浓度下降与常规血液透析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的血清BUN和Cr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显著高于健康者,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血清瘦素,同时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与常规血液透析具有同样的效果,常规血液透析对血清瘦素无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钠浓度透析液对糖尿病肾衰竭维持血透患者的影响,寻求糖尿病肾衰竭维持血透患者的个体化透析处方,减少透析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糖尿病肾衰竭维持血透患者3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分别用135mmol/L、140mmol/L及145mmol/L钠浓度的透析液透析8周,观察不同钠浓度下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对透析指标进行评估。结果:(1)使用140mmol/L钠浓度的透析液可以显著降低低血压和肌痉挛的发生,透析效果较好。(2)使用140mmol/L钠浓度的透析液不增加口渴及高血压等副作用。结论:对糖尿病肾衰竭维持血透的患者使用较高钠浓度的透析处方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简便提高透析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1〕。透析相关低血压通常指透析中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2〕。由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患者常不能耐受到透析结束,脱水量和血生化指标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通量滤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以及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改用高通量滤器透析治疗3个月为高通量组,另48例采用低通量滤器干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低通量组。比较2组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水平的差异。结果:与低通量组比较,高通量组患者血钙水平显著升高,血磷、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高通量组血清钙2.10~2.50 mmol/L、血清磷0.81~1.45 mmol/L、i PTH 130~600 ng/L达标控制率显著高于低通量组(P0.05)。结论:高通量滤器透析能够有效改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代谢紊乱,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调查,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31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所有患者于透析前空腹抽血送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红蛋白(Hb)、钙(Ca)、磷(P)、白蛋白(Alb)等指标,同时测定透析后血清BUN浓度,记录透析后体质量和超滤量,根据公式计算血清白蛋白校正钙(Ac-Ca)、尿素清除指数(Kt/V)和标准蛋白氮呈现率(n PNA)。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Scr、P、i PTH、Alb浓度更低(P0.05),而Hb、Ac-Ca、Kt/V、n PNA和平均动脉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校正钙和白蛋白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乘积≤55 mg~2/dl~2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数存在钙磷代谢紊乱,校正钙和白蛋白是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序贯钠透析在预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序贯钠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连续 4次血透中发生透析低血压≥ 2次的 16例应用序贯钠透析干预共 92次 ,观察血液透析中的血压变化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干预前次透析液钠浓度均为 14 0mmol/L ,序贯钠透析起始钠浓度为 15 0mmol/L ,逐渐降至 138mmol/L。结果 :应用序贯钠透析后 ,透析中最低血压、透析后和透析中的平均收缩压的升高显著 ,大于 10mmHg(P <0 .0 1) ,临床症状几乎完全消失 ,未发现患者有任何不耐受情况。结论 :应用序贯钠透析能够非常有效地预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使透析过程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盐酸米多君与多巴胺治疗透析中低血压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最佳替代疗法之一 ,透析过程中约有 2 0 %~ 5 0 %患者出现低血压 ,且常伴有明显低血压症状[1] ,其中多数患者与容量减少和失衡反应有关 ,通过调节透析液钠浓度、减少超滤和补充高渗液体可以纠正 ;但少数透析时间较长患者 (本院统计约为 6 % )则出现顽固性低血压 ,使病人透析不适症状发生率增加。本院对这类患者使用盐酸米多君 (盐酸米多君 ,midodrine)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并与过去使用多巴胺情况作一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为 1999- 0 5~ 2 0 0 0 - 0 9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肉碱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血液透析患者1015例,其中老年(年龄≥60岁)患者537例,分为老年常规透析组(老年常规组)277例,老年常规透析+左旋肉碱组(老年治疗组)260例;中青年患者478例,分为中青年常规透析组(中青年常规组)232例,中青年常规透析+左旋肉碱组(中青年治疗组)246例。分析主要终点为随访期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卒中及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患者营养状况(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透析相关低血压。结果老年常规组较老年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高(RR=1.76,95%CI:1.0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中青年常规组与中青年治疗组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率的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旋肉碱,能降低随访期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对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无明显影响。各组患者透析后补充左旋肉碱均能改善营养状况,减少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石源  严海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420-5422
目的 探讨在线容量监测在防治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作用,寻找预测低血压发生的量化指标.方法 入选7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血压稳定组(A组)、症状性低血压组(B组),分为观察期和干预期两个阶段研究,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中的RBV曲线初始呈双指数逐渐下降,直至HD结束.经BVM指导下的临床干预后,B组患者透析结束时RBV变化幅度明显降低,低血压事件发生率显著减少.结论 在线血容量监测能减少血透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与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影响。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分别使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和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第一组患者使用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4周后切换为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4周。第二组患者直接切换为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4周后再次切换成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4周。记录透析前后及透析过程中的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使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的患者透析过程中患者的平均收缩压明显低于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P0.01),平均动脉压(MAP)较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降低(P0.05);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使用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20%,P0.01)。(2)使用不同透析液透析时患者透析前血清总钙离子与离子钙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患者透析后血清总钙离子和离子钙水平明显著低于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P0.01)。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患者透后血清总钙离子及离子钙水平较透前显著升高(P0.01),使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时患者仅出现透后血清离子钙水平下降(P0.01),而透析前、后血清总钙离子水平无明显改变。(3)不同透析液透析前、后BUN均无统计学差异。虽然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要略高于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低血压、低钙血症及抽搐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的患者透析中血压的控制明显优于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其血压控制佳、高血压发生率低,无严重低血压、抽搐以及碱中毒等不良反应。透析后离子钙浓度减低,但并未发生明显低钙血症。证实了其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钙腹膜透析液(LCD)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钙磷代谢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RF患者128例,均接受透析治疗并完成随访,其中连续采用标准钙腹膜透析液(SCD)透析12个月的62例患者作为SCD组,连续采用LCD透析12个月的66例患者作为LCD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及透析后4周、12个月钙离子浓度、磷离子浓度、钙磷乘积、血清iPTH水平及达标率,并观察LCD组患者随访1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 (1)时间与方法在钙离子浓度、磷离子浓度、钙磷乘积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钙离子浓度、磷离子浓度、钙磷乘积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钙离子浓度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磷离子浓度、钙磷乘积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LCD组患者透析12个月钙离子浓度、磷离子浓度低于SCD组,钙磷乘积小于SCD组(P0.05)。(2)时间与方法在血清iPTH水平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血清iPTH水平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及透析4周、12个月iPTH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LCD组患者随访期间无一例出现低钙血症、抽搐、低血压、肌肉疼痛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等。结论 LCD可有效改善CRF患者钙磷代谢,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清PTH水平及甲状旁腺功能稳定,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透析患者存活时间延长,透析人群中老龄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由于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差,这些患者多数以血液透析(HD)为主.以我院肾脏病研究所为例,在长期HD人群中,65岁以上患者占27.5%,70岁以上患者占19.8%,80岁以上患者占6.4%.老年患者一大特点是HD中急性并发症发生率高.我院有症状性透析70%以上发生于老年患者.这些症状主要包括透析中低血压、晕厥、心律失常,其他少见症状包括出血、中风梗塞等.其中低血压是最常见急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