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离纯化刺糖多糖,并对刺糖多糖的结构进行基础性分析。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刺糖多糖,联合使用大孔吸附树脂、纤维素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对刺糖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凝胶过滤法测定其纯度和相对分子量,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对含量较高的刺糖多糖组分进行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分析。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11个精制多糖组分,相对分子量为2~10kDa,单糖组成多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AP1-3的主链单糖残基为鼠李糖、甘露糖和半乳糖,末端残基和分支单糖残基为葡萄糖;AP2-3的主链单糖残基为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末端残基和分支单糖残基为鼠李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结论采取的分离纯化方法切实可行。经结构分析可知刺糖多糖各组分多为有分枝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枇杷叶碱提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六碳单糖的组成进行分析.方法 枇杷叶稀碱冷浸、乙醇沉淀得多糖粗品(FEB),FEB经脱蛋白、透析、DEAE-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进行纯化,纯化多糖通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粗多糖主要含FEB1、FEB2、FEB3个组分.结论 纯化多糖经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等分析所含六碳单糖为:FEB1由鼠李糖(Rha)、甘露糖(Man)、葡萄糖(Glu)组成,摩尔比1.00:0.33:0.46,FEB2由果糖(Fru)、鼠李糖(Rha)、半乳糖(Gla)组成,摩尔比为O.91:1.00:O.22,FEB3由果糖(Fru)、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甘露糖(Man)、葡萄糖(Glu)、半乳糖(Gal)组成,其摩尔比为1.00:0.64:0.41:0.59:0.36:0.42;为枇杷叶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红毛五加多糖-Ⅰ单糖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毛五加多糖-Ⅰ(AHP—Ⅰ)的单糖组成,及它们的摩尔比。方法采用糖腈乙酰酯衍生物气相色谱法,分析多糖中的单糖组成。采用相对校正因子法测定多糖中单糖的摩尔比。结果AHP—Ⅰ含有阿拉伯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摩尔比为:0.32:0.45:0.20:1.00:0.67。结论红毛五加多糖AttP-Ⅰ由多种单糖构成,糖腈乙酸酯衍生化适合于红毛五加多糖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喀什木纳格葡萄树伤流液中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单糖组成成分。方法采用醇沉法提取多糖,Sevage法脱蛋白,经DEAE-52纤维素及SephedexG-150凝胶柱分离纯化,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单糖组成。结果80%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得粗多糖;葡萄树伤流液粗多糖经过DEAE52分离纯化分别得到GBSK-1、GBSK-2、GBSK-3、GBSK-4、GBSK-5、GBSK-6、GBSK-7和GBSK-8共8个多糖组分。其中4个多糖组分经过SephadexG-150纯化后,其洗脱峰均为单峰;通过GC分析得出GBSK-3的单糖组成较简单,主要由木糖组成;多糖GBSK-2、GBSK-5的单糖组成相似,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多糖GBSK-1的单糖组成主要南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结论该方法较好地分离纯化葡萄树伤流液多糖。GC分析适用于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分析,为葡萄树伤流液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金钗石斛水溶性多糖分子量分布并分析其单糖组成.方法 金钗石斛水溶性粗多糖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适量双蒸水复溶,再次醇沉,然后采用Savag法除去蛋白得到精制多糖.金钗石斛精制多糖的分子量分布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测得;多糖经水解、还原、乙酰化后采用气相色谱(GC)确定单糖组成.7种标准单糖(包括1种酮糖)同法处理.结果 精制金钗石斛多糖主要由5部分组成,其保留时间分别为9.269、9.564、14.628、15.410和15.840 min,由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依次是26.65%、32.36%、8.98%、20.70%和11.31%,其分子量则为9.2× 104、8.1×104、4.5×102、1.2×102、6.1×10Da.乙酰化标准单糖实现基线分离,精制金钗石斛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酮糖组成,其摩尔比是:1.00:1.65:2.58:1.08:1.83:1.15.结论 金钗石斛多糖主要由多糖及寡聚糖组成,其单糖组成为6种酮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大黄中多糖成分进行提取、纯化,并对其组分及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大黄多糖,三氯乙酸脱蛋白,Superdex 200凝胶色谱纯化多糖,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多糖的组分,采用紫外光谱分析多糖结构。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单糖纯品SRPⅠ、SRPⅡ、SRPⅢ,其中SRPⅠ由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组成,SRPⅡ由鼠李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SRPⅢ由鼠李糖、半乳糖、岩藻糖、甘露糖及果糖组成,紫外光谱分析发现,大黄多糖中含有β型糖苷键、吡喃糖环、氢键及羟基等结构。结论大黄多糖含有多种单糖组分,分子结构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吴茱萸中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进一步研究吴茱萸多糖主要组分的单糖组成。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H2O2脱色、Sevag法除蛋白、透析制备精制品,用DEAE-3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Sephacryl S-400 SF型凝胶柱分离纯化多糖,经酸水解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单糖组成。结果 从吴茱萸中分离纯化得两个主要多糖组分ERPS2a、ERPS3,二者的单糖组成均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ERPS2a的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1∶2.6∶3.4∶1.0∶7.9∶4.9, ERPS3的单糖物质的量比为1.0∶17.6∶2.7∶3.2∶19.8∶9.4。结论 吴茱萸多糖得到有效分离纯化,两纯组分所含单糖种类相同,仅各单糖的组成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车前草中提取分离车前草多糖,通过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法(HPLC)对车前草多糖的单糖和糖醛酸组成进行研究,建立车前草多糖特征图谱。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分离,纯化车前草多糖,通过对车前草多糖PMP柱前衍生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糖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车前草多糖是由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木糖、阿拉伯糖等8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2.39∶0.20∶0.65∶2.05∶0.19∶0.91∶0.21∶1.08。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本实验测定方法精密度良好,样品回收率在97.906~98.658,相对标准差在1.17%~1.72%,单糖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说明该实验建立的方法有效可信。结论:实验建立车前草多糖的分离提取方法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多糖特征图谱的研究方法,操作简便、分离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该方法可用于车前草多糖的单糖组分分析和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雀石蕊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石蕊经三氯甲烷抽提除去色素,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经重结晶微晶纤维素柱层析纯化,得CLS多糖,经SephadexG-150层析为均一性多糖,糖的含量为81.2%,气相色谱法检测由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木糖(Xyl)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和半乳糖(Gal)组成,摩尔比为1:0.71:0.45:4.68:9.94:3.64,平均分子量为1.3×10^6,经高碘酸氧化Smith  相似文献   

10.
南柴胡粗多糖经糖腈乙酰酯化后采用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发现南柴胡粗多糖主要由L-阿拉伯糖、核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等单糖组成,校正因子法测得它们的摩尔比为0.106:2.652:4.070:0.519:0.930:2.51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化苦瓜籽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苦瓜籽粗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苦瓜籽粗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苦瓜籽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苦瓜籽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检测苦瓜籽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还原能力。结果: 温度是影响苦瓜籽粗多糖提取率的重要因素,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温度为 90 ℃,料液比为 1 ∶30,提取时间为 2.5 h,提取 3次,苦瓜籽粗多糖的提取率为5.61%。苦瓜籽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接近于维生素C,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不及维生素C。 结论: 该优化工艺适用于苦瓜籽粗多糖的提取,高浓度苦瓜籽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紫草多糖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微波从紫草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运用微波技术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紫草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于490nm波长处测定其多糖含量。结果 测得紫草中多糖含量为2.93%,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1.22(n=5)。结论 运用微波技术可从紫草中提取出多糖。方法简便,省时,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厚壳贻贝多糖的提取和免疫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目的:深入研究海洋生物多糖的药用价值,对厚壳贻贝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免疫学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热碱法提取厚壳贻贝多糖粗品,用双蒸水配成三种浓度的厚壳贻贝多糖溶液,然后对其进行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NK细胞活性测定、抗体生成细胞的检测、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等实验,并用MTT法对荷瘤小鼠进行了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力测定.结果:成功获得厚壳贻贝多糖粗品,呈白色粉末状;各项免疫学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厚壳贻贝多糖粗品溶液能有效地增加正常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NK细胞活性、抗体形成细胞活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P<0.01),且随多糖溶液浓度增高而增强(各浓度组间相比P<0.01);厚壳贻贝粗品溶液还能非常显著地提高荷瘤小鼠的脾脏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结论:厚壳贻贝多糖能从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方面促进正常小鼠的免疫活性作用,并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药用百合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百合多糖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水提醇沉法提取百合多糖,savage法去蛋白纯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影响百合多糖提取、纯化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百合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在65℃下,用15倍药材量的蒸馏水提取3次,每次4h。最佳纯化工艺为:样品:氯仿(v∶v)为3∶2,氯仿:正丁醇为2∶1,振摇时间为15min。结论:优化的百合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简单、稳定,易于产业化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胡芦巴中皂苷、黄酮和多糖组分配伍给药对1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胡芦巴3种组分降血糖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从胡芦巴中提取皂苷、黄酮和多糖,采用柱分离色谱和水提醇沉法得到3种纯化组分;利用均匀设计法及3种组分在胡芦巴中比例确定配伍比例及分组,分别为低剂量多糖配伍组(多糖:皂苷:黄酮=3:6:1)、中剂量多糖配伍组(多糖:皂苷:黄酮=12:8:1)和高剂量多糖配伍组(多糖:皂苷:黄酮=10:4:1)。采用链脲佐菌素(STZ )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35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阳性药组(7只)及低、中、高剂量多糖配伍组(分别为7、6和7只),同时设正常对照组(11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10 mL·kg-1·d-1纯净水,阳性药组大鼠给予0.018 g·kg-1·d-1盐酸二甲双胍,各剂量多糖配伍组大鼠按照比例给予0.45 g·kg-1·d-1胡芦巴组分,共灌胃28 d。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水平,测定大鼠尿液中尿蛋白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HE染巴观察大鼠胰腺和肾脏组织形态表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尿蛋白、TG、TC和AGEs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多糖配伍组和阳性药组大鼠FBG水平逐渐降低,给药28 d后明显降低(P<0.05或P<0.01),尿蛋白、TG、TC和AGEs水平明显降低(P<0.01);其中低剂量多糖配伍组大鼠FBG、尿蛋白、TG、TC和AGEs水平降低最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多糖配伍组和阳性药组大鼠胰腺与肾脏损伤组织均有改善。结论:胡芦巴组分多糖:皂苷:黄酮=3:6:1的配伍比例能更好地调节1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保护大鼠的胰腺与肾脏组织。  相似文献   

16.
化学修饰的茯苓多糖抗肿瘤效应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揭示化学修饰的茯苓多糖抗肿瘤的效应。方法 :①化学修饰的茯苓多糖 :用 0 .9%NaCl水溶液从茯苓的菌丝体中提取多糖 ,经硫酸酯化 ,获得硫酸酯化的茯苓多糖。②动物实验 :Sarcoma 180肿瘤细胞 (每只 5× 10 6个 )接种于 7~ 8周的BalB/c小鼠的背部皮下 ,然后随机分为茯苓多糖治疗组、5 -Fu阳性对照组和PBS缓冲溶液阴性对照组 ,每组 10只。进行腹腔注射 ,连续注射 7d。③检测 :在最后一次注射后第 2d处死小鼠 ,切取肿瘤 ,称重 ,计算抑瘤率 ,并对肿瘤组织、肝、肾和脾等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① 5 -Fu的肿瘤抑制率为 4 6 % ,经过化学修饰的茯苓多糖的抑制率为 38.39%。②组织学观察显示 ,茯苓多糖治疗组可见到肿瘤细胞成片坏死区 ,亦可见核染色质浓缩 ,边聚 ,甚至是半月形 ,说明肿瘤细胞的坏死与凋亡同时存在。③组织学观察还显示 ,经过化学修饰的茯苓多糖对肝、肾无明显的组织学损害 ;与阳性和阴性对照组比较 ,茯苓多糖治疗组小鼠的脾脏脾小节清晰 ,脾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的淋巴细胞密集 ,表现出对脾的保护作用。结论 :化学修饰的茯苓多糖对小鼠Sarcoma 180肿瘤细胞有杀伤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并对机体免疫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蛹虫草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的应用。方法:利用水提法和微波助提法提取蛹虫草菌丝体中多糖成分,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的含量。结果:水提法粗多糖的提取率为22.26%,微波助提法的提取率为15.16%。结论:菌丝体粗多糖提取过程中应用传统水提法提取率高,但其工艺复杂、耗时,微波助提法工艺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8.
菟丝子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菟丝子不同炮制品中的有效成分总黄酮、多糖的含量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菟丝子中黄酮及多糖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统计显示各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与生品比较有显著差异;各炮制品中多糖含量提出率较生品中含量均有增加。结论:炮制温度、辅料食盐 能使菟丝子中的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产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黄芪中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山东文登和新泰黄芪基地所产黄芪的黄芪多糖含量分别为8.62%和14.15%,黄芪甲苷含量分别为0.085%和0.081%。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6%和102.3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9%和1.16%。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桑黄多糖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确定桑黄多糖分散片的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研究.方法:以崩解时限为主要指标,采用正交法对桑黄多糖分散片的辅料进行筛选,并对其质量控制进行研究.结果:采用20%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崩解剂,50%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50%的乙醇溶液为粘合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湿法制粒压片.制备的分散片每片含桑黄多糖50 mg,崩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