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ICU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光昱  林晓莉  罗菊  吴雪 《当代医学》2010,16(33):16-17
目的探讨ICU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将68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由病房护士做常规术前护理,手术室护士做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ICU护士在术前1天进行术前访视。从患者遵医行为、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遵医行为、镇静剂使用(P〈0.05)、入住ICU时间(P〈0.01)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P〈0.05)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ICU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对促进心脏疾病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增加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ICU护理质量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对胸外科手术后患者护理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9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访视组(45例)和非访视组(45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护理配合程度、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焦虑程度。结果:术前访视组术后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有效咳痰,监护期间有无躁动、吐气管插管、自行拔管)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CU护士实施术前访视能提高胸外科手术后患者护理配合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遵医行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士自身综合素质及其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加强心脏手术前ICU护士访视管理及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入ICU心脏手术的患者,在护士长的指导下正确、规范的术前访视,避免了护士水平差异而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弊端。方法将104例心脏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常规访视组和访视指导组,常规访视组进行常规护理同时随机由在班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访视指导组除常规护理外,由护士长或有经验的护士在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使用统一规范语言和方法,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ICU术前访视,告诉患者手术后入住ICU病房的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等。最后对两组患者在ICU的治疗配合,入住ICU时间,并发症及满意度统计对比。结果访视指导组患者能主动准确地配合术后治疗及护理,并发症少,入住ICU时间短,患者及家属对ICU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与常规访视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护士长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术前ICU访视,方法得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元化术前访视在冠脉搭桥患者术后ICU综合征的效果研究。方法:将56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由心胸大血管外科病房责任护士和手术室护士进行常规术前宣教,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ICU护士采取多元化的术前访视。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ICU 环境压力源量表(ICUES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的时间、患者满意度,同时对谵妄和焦虑等ICU 综合征进行评估及对患者压力程度进行评定。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入住ICU的时间均要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谵妄值、焦虑值及压力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71.43%。结论:多元化的术前访视能有效缩短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入住ICU的时间,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该访视方式具有较强的操作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ICU护士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后焦虑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护士的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2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1天进行常规的术前护理和健康教育,同时手术室护士也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除了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外,还有ICU护士的术前访视.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一周发放焦虑自评量SAS表测评,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水平虽然有所上升,但比对照组焦虑水平低(P<0.05).结论:ICU的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水平,对促进患者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红薇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133-3134
目的:探讨专职护士在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6月80例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2014年1月—6月80例手术患者设为研究组,使用专职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对2组患者访视前和手术当天入室后焦虑情况、心率、血压,及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2组患者访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日 SAS 评分、血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专职护士采用规范化流程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可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黄凤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1522+153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骨折后择期手术复位患者实行术前访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骨折后择期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手术配合和护理。观察组100例,术前一日由手术室护士对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焦虑值。术后由参加手术成员评价患者配合手术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值低对于对照组(P<0.05),患者配合麻醉满意度、配合手术满意度、配合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访视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增强患者配合手术的能力,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曾间凤 《当代医学》2014,(12):116-117
目的:探讨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以100例各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50),所有患者均按照手术要求进行准备,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巡回护士术前访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前1 h的心理症状水平、术后生活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心理症状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巡回护理术前访视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患者术前应激水平,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开展,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使围手术期患者得到完善、系统、连续的整体优质护理。方法将住院行择期手术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n=1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2组术前满意度、焦虑等情况。结果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术前焦虑有效率为8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者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优质护理后感到满意的患者有144例(96%),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者110例(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回访等,明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更为配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开展。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过程的效率,并且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对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4月-2010年4月外科择期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观察组实施下列术前访视:综合评估、有效沟通交流、提供相关术前指导、规范术前访视记录单。结果两组比较访视前SAS无差异(P〉0.05),实施访视后观察组SAS下降明显,有效缓解了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也提高了对手术室护士的信任感及护理满意度,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P〈0.05),观察组未再发生由于术前进食、饮水而使手术暂停的病例,护士术中物品准备齐全。结论开展术前访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观念,减轻了手术患者由于手术治疗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和避免了护理纠纷,也为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机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前后访视对护士工作质量及不同民族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180例汉族及维吾尔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由病房护士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由护士长安排洗手护士及巡回护士作为患者的责任护士,共同负责患者手术前后访视及术中配合工作。术前1d在病房进行术前访视,术后2~3d对患者进行术后访视。访视时主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手术情况的交代。观察所有患者麻醉前收缩压及心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手术前患者情绪状态、术后一般情况及护士的工作状态。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升高及心率加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分别为30.607、31.843,P<0.05),观察组维吾尔族患者及对照组收缩压升高发生率均高于汉族,观察组维吾尔族患者心率加快发生率高于汉族(P<0.05),汉族及维吾尔族患者对护士的评分分别为(76.8±9.4)分、(79.3±8.4)分,维吾尔族满意度高于汉族(t=4.974,P<0.05)。观察组术中配合及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18例访视护士术中配合较未参加访视护士好。结论术前访视可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效率,使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具有针对性、预见性,有利于患者和护士,但对维吾尔族患者更应重视访视质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患者应用ipad进行术前访视和常规术前宣教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88例ICU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传统访视组采用ICU患者,ipad访视组应用ipad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术前护理满意度;自身疾病掌握度、手术配合知识认知、术后康复内容认知;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结果 ipad访视组术前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访视组,P0.05;ipad访视组自身疾病掌握度、手术配合知识认知、术后康复内容认知高于传统访视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ipad访视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优于传统访视组,P0.05。结论 ICU患者应用ipad进行术前访视和常规术前宣教效果比较,应用ipad进行术前访视效果更好,可更好提升患者对疾病、手术和康复内容的认知,并减轻焦虑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谢健  李建鹏 《现代医学》2014,(9):1094-1097
目的:探讨规范化术前访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术前访视,对照分析两组术前访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的S-AI与T-AI评分、入室后心率与血压及术后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规范化术前访视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状况,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围术期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手术日接送、术中护理、术后回访由同一巡回护士负责,观察对患者情绪反应及各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围术期患者6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6例,观察组术前访视、手术日接送、术中护理、术后回访由同一巡回护士负责,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率、血压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入室时心率、血压、焦虑、抑郁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围术期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手术日接送、术中护理、术后回访同一巡回护士负责可显著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保障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进行围术期访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例中、大类择期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术前护理干预即术前访视方法,运用调查问卷和术后回访形式收集资料,进行试验性研究;对照组不进行围术期访视,仅在术前向患者发放术前须知和麻醉前谈话。观察2组患者术前心理和术时紧张情况变化以及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2组患者心理紧张变化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是手术患者的需要,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进行术前访视,B组由病房护理人员进行术前常规护理,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手术患者术前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访视可以有效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恐惧,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560例开展了术前访视工作(收集资料、心理护理、提供指导、规范术前访视记录单)。结果:95%患者手术前消除了顾虑、术中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满意度达98.96%,护士术中物品准备齐全、记录完整规范。结论:术前访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和配合,深化手术室的整体护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施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手术室护士施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护送和回访;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前血压和心率变化及围手术期患者配合程度,术后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心率和血压波动范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配合程度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无一例因手术护理不到位而致患者不满足.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和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术前访视的必要性,谈谈开展术前访视的内容,方法和发展。方法:将符合手术条件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采用针对性的术前访视;而对照组42例不做术前访视,所有问卷调查表需由患者填写,并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和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恐惧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101)。结论:术前访视能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是取得患者和家属术中最佳配合的保证,也是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关键。术前访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认知疗法在骨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24例行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认知疗法,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焦虑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两组疼痛程度均较术前有改善(P〈0.05),实行认知疗法后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焦虑状态均有改善(P〈0.05),实行认知疗法后观察组焦虑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8.32±2.68)分和(93.11±1.54)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14.982,P〈0.01)。结论:术前有针对性的以认知疗法进行术前访视可明显提高对骨科手术疼痛的适应,减少焦虑,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满意度,是促进骨科患者术后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