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和注射用丹参冻干制剂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每日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20mL,连续14d)和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冻干制剂04g,连续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同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日检测血清中S100β蛋白和NSE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的含量在治疗后第3,7,14日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SE在治疗后第7,14日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安全有效,明显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和NSE的含量,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尿酸与急性脑梗塞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病例组)与7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尿酸、血脂、血糖、尿素、肌酐水平, 分析血尿酸等指标与脑梗塞的相关性, 以及血尿酸与脑梗塞患者年龄、病程、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①病例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②相关性分析显示,病例组患者血尿酸与尿素、肌酐、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存在正相关性,与血糖、住院时间均存在负相关性,与年龄、病程均不存在相关性。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脑梗塞患病风险的相关性尚不能确定(比值比:0.998,95%可信区间:0.996~1.000, 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低于正常者,尿酸与急性脑梗塞发病相关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脑梗塞患者血清白介素 6(IL- 6)含量及周围血白细胞(WBC)计数动态变化。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对急性脑梗塞和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 IL- 6及周围血 WBC进行检测。结果 :脑梗塞组、脑出血组血清 IL- 6水平及周围血 WBC计数均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周围血 WBC计数脑出血组高于脑梗塞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血清 IL- 6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脑梗塞组、脑出血组血清 IL- 6水平在发病第 1天明显升高且达到高峰 ,周围血 WBC计数在发病第 3天明显升高且达到高峰。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患者血清 IL- 6水平与周围血 WBC计数存在相关性 (r=0 .4,P <0 .0 1 )。结论 :脑卒中早期存在较强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研究2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早期的三项生化指标:血糖、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的关系,经方差分析及q检验结果显示:急性脑梗塞的各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中、重型)之间的血糖、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早期血糖、血尿素氮越高,血清总胆固醇越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提示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三项生化指标变化,可作为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健康人和30例急性脑梗塞患乾进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SOD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提示脑组织在急性缺血期自由基含量增多,而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的SOD应被消耗而降低,自由基参与脑梗塞病理生理过程,提高血中SOD水平是治疗脑梗塞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丹  于海华  冯凯 《海南医学》2011,22(21):57-58
目的对比急性脑梗塞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脂有无差异。方法收集我科急性脑梗塞患者21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113例,记录其血脂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塞组患者较急性脑出血组患者TG为高(P〈0.05),其余血脂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与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脂指标中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与主要病因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7.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临床分析赖雪芳(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脑梗塞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尚无特效疗法。我科应用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991年9月至19...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升高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采集近一年来48例血糖升高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检测分析.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升高与患者发病前血糖控制情况及脑梗塞病情程度相关.结论:高血糖影响脑梗塞患者预后,胰岛素治疗对控制患者血糖,改善预后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病情及转归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组64例,非糖尿病组66例,对照分析糖尿病合并脑硬塞与非糖尿病脑梗塞患者的血糖水平与临床表现,急性期脑血梗塞程度,好转率和死亡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高血糖水平对短期预后有不良影响,血糖水平愈高,病情愈重,病 死愈高。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临床症状的轻重及病情转归与入院时血糖水平的高低有关,而且是急性期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所以,控制好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0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其中急性脑梗塞无糖尿病患者47例,急性脑梗塞伴糖尿病患者39例,并将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塞伴糖尿病患者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急性脑梗塞无糖尿病患者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鉴别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阿司匹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我院接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应用阿司匹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5例,应用胞磷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2 w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为(12.58±2.04)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52.17±18.55)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可修复急性脑梗塞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急性脑梗塞伴有短暂脑缺血(TIA)的梗塞范围的状况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1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将伴有短暂脑缺血患者与不伴有短暂脑缺血患者的脑梗塞范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伴随TIA的急性脑梗塞平均梗塞范围为.1.2cm2,不伴随TIA的急性脑梗塞平均梗塞范围为8.4cm2,两组比较,伴随TIA的急性脑梗塞的梗塞范围远小于不伴随TIA的急性脑梗塞的梗塞范围(P<0.05).结论 伴随TIA的急性脑梗塞存在着一种缺血预处理(IP)保护现象.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塞自血光量子疗法疗效观察赵建华,梁秋蓉(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03)关键词急性脑梗塞,光量子疗法,自血,疗效自1993年2月以来采用自血光量子疗法(紫外线照射及充氧后自血回输疗法)治疗急性期脑梗塞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临床分析卓安民(丰县第一人民医院221700)我院自1993年5月至1995年10月共收治急性脑梗塞病人71例,用盐酸纳洛酮治疗3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与分组71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2届脑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纤溶系统的活性以及降纤酶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正常组30例,急性脑梗塞观察组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应用5%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 复方丹参10ml静脉点滴,连续10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连续3d。采血栓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血管内皮tPA释放能力(△tPA)和PAI/tPA活性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血纤溶系统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2)降纤酶治疗组血纤溶活性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1)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纤溶系统活性显著降低(2)降纤酶能有效增强纤溶系统的活性,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不同类型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结果,及相关ADC(表观弥散系数图)的诊断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进行急性脑梗塞治疗的50例患者,其中急性脑梗塞患者37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13例,对5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检查与常规CT、MR检查,比较不同诊断手段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准确性、敏感性,并测量ADC的相关值,对病灶的范围进行测定。结果: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显示:3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在DWI上呈现不同程度的高信号,12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与常规CT、MR检查比较,急性脑梗塞患者只检测出30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常规CT、MR检查中显示正常(T2WI)。ADC值与对侧相应区域相比,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急性脑梗塞患者在ADC值上都表现为梯度征。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对脑梗塞患者的不同类型有敏感性,同时诊断正确率远高于常规CT、MR检查;ADC值的测定,可以有效的推测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及程度,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70例脑梗塞的急性期病人和45例非脑部病变患者的脑脊液钙和血清钙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急性脑梗塞病人的脑脊液Ca^2+含量及脑脊液Ca^2+/血Ca^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而血Ca^2+含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存在脑钙的细胞内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试验探究并分析脑梗塞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例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塞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究患者体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脑梗塞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研究影响中,脑梗塞患者体内的ALT水平、AST水平、GGT水平和GLU水平均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塞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脑梗塞患者体内的ALT水平、AST水平、GGT水平和GLU水平均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VEGF在急性脑梗塞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对5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性脑梗塞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进行测定,在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的第1、7、14天分别测定血清VEGF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同时比较了不同族别、不同梗塞面积、不同梗塞部位以及不同神经功能评分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第1、7、14天的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梗塞面积大的VEGF水平高于非大面积的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评分重度的血清VEGF水平高于中度、轻度的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族别、不同硬塞部位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第1、7、14天的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增高,提示VEGF参与了急性脑梗塞的修复病理变化过程,有可能反映脑梗塞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研究290例生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三项生化指标:血糖、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的关系,经方差分析及q检验结果显示:急性脑梗塞的各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血糖、血尿素氮、血清大醇的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早期血糖、血尿素氮越主,血清总胆固醇越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提示争性脑梗塞患者早期三项生化指标变化,可作为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