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锥体外系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一系列进行性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主要包括:胃肠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排汗异常及性功能障碍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先于运动症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与PD的预后密切相关,而传统的抗PD药物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收效甚微。目前临床研究中,针灸治疗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存在潜在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将对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针灸疗法归纳论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除了典型的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嗅觉障碍、睡眠障碍、神经精神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等,也给患者带来了严重影响。非运动症状机制复杂、发病时间不一、种类繁多。阐明非运动症状的病理生理机制、早期识别并治疗这些非运动症状有益于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PD。  相似文献   

3.
正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PD)等锥体外系疾病的治疗。长期以来,PD的四大核心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已为人们所熟知,且通过丘脑底核(STN)DBS能明显改善以上症状。而PD的非运动症状(NMS)如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精神症状、感觉障碍、睡眠障碍等症状未得到足够重视,而且会随着帕金森病晚期运动症状的进展而加重。虽然NMS不能作为STN DBS靶症状,但是许多研究表明,STN DBS能产生对NMS有益的多种效果,还进一步提高了生活质量,使手术达到更满意  相似文献   

4.
朱红灿  赵鹏  卢欣  李玉生 《临床荟萃》2009,24(21):1893-1894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和姿势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最近研究发现PD除了上述的运动症状外.还存在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主要包括嗅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等。其中嗅觉障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认为PD的早期有嗅觉功能的改变,嗅觉障碍成为PD的早期信号。我们对30例PD患者进行了全面评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存在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冲动控制障碍是PD非运动症状之一,但常被临床忽视。本文从PD冲动控制障碍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常见于老年患者。PD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及静止性震颤等运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抑郁等非运动症状[1]。如治疗不及时,约20%患者进展为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是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PD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与多巴胺缺陷相关[2-4]。本研究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100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继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AD)之后的第二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涉及运动及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及姿势步态异常: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样症状、自主功能障碍、嗅觉丧失、睡眠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是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在疾病早期,主要是注意力、执行功能、工作记忆、视空间功能受损;在疾病进展期,PD最终会发展成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 diseasedementia,PDD),国外报道其发生率最高,达80%。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随着PD运动症状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PD的运动症状已经得到良好的控制,而PD的非运动症状愈来愈受到关注,认知功能障碍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mentia,PDD)的患病率约22%~  相似文献   

9.
王亚平 《临床荟萃》2020,35(8):766-768
神经精神症状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比较常见,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药物干预是针对这些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但是药物干预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疗效欠佳、易成瘾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制约。而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的干预措施,目前认为也是可行的。本文综述了认知行为疗法对于PD最常见的3种非运动症状 抑郁和焦虑、冲动控制障碍和睡眠障碍的治疗进展,以期能更好地治疗PD的非运动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姚金慧  张晓明 《护理研究》2009,(6):1549-1550
帕金森病(PD)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僵直、行动徐缓,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在帕金森病老年病人中.非运动症状更常见,而抑郁又是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影响30%~40%的病人,是影响PD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许多研究发现,PD合并抑郁得到有效治疗的病例数较少,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PD)是一种锥体外系的进行性变性疾病 ,PD的评定方法很多 ,主要有 :神经电生理评定 ,定量肌张力测定 ,手臂稳定度评估 ,平衡和协调性评估 ,步态分析 ,言语功能评定及功能的综合评定(如 :Webster评分 ,Heohn和Yahr分期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PD的康复应是合理选用药物 ,尽理控制或减轻症状 ;积极进行运动功能训练 ,防止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尽力改善运动、平衡、协调功能 ,纠正姿势、步态异常 ;积极进行作业治疗、言语训练和心理治疗 ;设法维持或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变性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有震颤、运动迟缓、僵硬等运动症状和焦虑、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震颤作为PD最常见的症状,其脑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震颤,且以震颤为主的PD被认为是疾病的早期阶段。脑刺激治疗如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常用于PD的治疗与研究。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广泛用于PD诊疗方面的研究,能够从结构、功能等方面为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以震颤为主PD的诊断及脑部刺激治疗效果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和姿势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研究表明PD常合并睡眠障碍、情绪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焦虑等)、嗅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其中抑郁状态的发生率达33.0%[1]。帕金森抑郁的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PD)患者可能出现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能力减退以及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当前,PD患者伴行为精神症状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相结合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命,适当护理不但可以提高药物疗效,还可以增加患者治疗自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本文就PD的精神症状表现及护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步态失调、肌肉强直等运动功能障碍。抑郁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临床症状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兴趣缺失、快感下降等。抑郁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率达到50%~70%,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更加重了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目前多数动物实验集中在PD模型的机制与治疗,而帕金森病抑郁(PDD)的动物模型的研究尚少。本研究对目前存在的PDD动物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Braak病理分期表明,PD患者既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步态姿势异常等运动症状,又有神经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及感觉异常等多种非运动症状[1]。1995年,德国的Becker首次采用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发现,PD患者的中脑黑质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多合并抑郁、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对多巴类药物治疗反应不良的非运动症状已成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感觉障碍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将53例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感觉功能的训练,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采用Fugl-Meyer量表进行患侧感觉及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治疗组感觉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患者进行感觉康复训练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感觉功能,也可以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非运动症状包括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道症状、感觉症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 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其临床表现分为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 NMS)。据报道,约88%的PD患者存在NMS,包括认知功能下降、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PD合并NMS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发生危害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有效且可行的影像学检查对诊断疾病至关重要。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技术可直接反映脑白质纤维束的变化,进一步评估脑微结构的改变,为P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方法及证据。本文就DTI在PD合并NMS患者脑纤维束评估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