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椎弓钉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5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8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钉,7例采用徒手置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机器人组置钉准确性、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徒手组(P<0.05),而术中透视次数和透视剂量明显低于徒手组(P<0.05)。两组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VAS、ODI、JOA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椎弓钉固定治疗AS胸腰椎骨折可提高置钉准确性高,降低辐射伤害,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Renaissance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经皮椎弓根钉固定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4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钉(机器人组),63例采用徒手置钉(徒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机器人组34例,置入178枚椎弓根螺钉,其中0级175枚,1级3枚,2级0枚,置钉准确率98.31%;徒手组63例,置入334枚椎弓根螺钉,其中0级287枚,1级21枚,2级16枚,3级10枚,置钉准确率85.9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无一例神经损伤,安全置钉率达到100.00%。徒手组8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损伤,安全置钉率达到92.20%。机器人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射线曝光时间和单钉置入时间均显著优于徒手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及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均显著减少(P0.05),而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后凸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naissance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可显著提升置钉精度,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射线辐照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Renaissance脊柱手术机器人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机器人组(Renaissance脊柱手术机器人辅助置钉,40例)和对照组(透视下徒手置钉,42例)。比较机器人组和对照组置钉准确率、一次性置钉成功率、完成置钉时间、椎体前缘穿透率,评价机器人组螺钉置入角度与术前规划的一致性。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机器人组骨折椎体40个,置入螺钉240枚;对照组骨折椎体42个,置入螺钉252枚。机器人组和对照组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6.67%(232/240)和89.68%(226/252),一次性置钉成功率分别为98.33%(236/240)和91.67%(231/252),完成置钉时间分别为(15.22±5.64)min和(20.01±7.12)min,椎体前缘穿透率分别为0.83%(2/240)和6.75%(17/252),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前规划图像和术后横断面、矢状面CT扫描对比,椎弓根螺钉置入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naissance脊柱手术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高、置钉时间短、安全性高,置钉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后路复位内固定置钉精准度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3—7月未经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3例,其中11例接受机器人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机器人组),22例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常规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根据术后CT复查螺钉的位置予以Gertzbein-Robbins分级以评估置钉精准度。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3 ~ 7个月,平均5.31个月。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优于常规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前及末次随访ODI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机器人组术后3 d ODI和VA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复查CT,按Gertzbein-Robbins分级评估置钉精准度,机器人组可接受螺钉占比89.13%(41/4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06%(107/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虽手术时间长于常规手术,但置钉精准度高、安全有效,且手术微创,术后患者能快速康复,是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发展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与透视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置钉早期临床与影像结果。[方法] 2018年1月~12月,86例无神经损伤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钉固定术,其中,42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钉,44例采用常规透视辅助置钉,比较两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透视剂量、透视时间均显著优于透视组(P0.05)。机器人组置钉准确率为95.63%(241/252)高于透视组87.88%(232/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置钉的内倾角和螺钉与关节面的距离均显著大于透视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提高置钉准确性,减少透视次数,减少透视时间,降低辐射量,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南昌县人民医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内固定治疗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2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钉,24例采用传统徒手置钉,比较两组早期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机器人组平均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徒手组(P<0.05)。机器人组置钉准确率Gertzbein-Robbins分级显著优于徒手组(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8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影像测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基层医生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够减少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提高置钉准确率,对于基层医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姜国  邵楠  类兴民 《颈腰痛杂志》2021,42(6):892-894
目前针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主要采取微创策略[1] ,本研究采用经皮置钉和Wiltse肌间隙入路置钉行短节段经伤椎内固定手术治疗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分组比较此2种术式的差异,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9年3月本科接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7 例,均不伴有脊髓损伤,无需行椎管内减压.按手术入路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24例)及观察组(2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相似文献   

8.
姜国  邵楠  类兴民 《颈腰痛杂志》2021,42(6):892-894
目前针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主要采取微创策略[1] ,本研究采用经皮置钉和Wiltse肌间隙入路置钉行短节段经伤椎内固定手术治疗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分组比较此2种术式的差异,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9年3月本科接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7 例,均不伴有脊髓损伤,无需行椎管内减压.按手术入路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24例)及观察组(2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3D打印体外导板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8月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的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34例;年龄21~69岁。均为单节段损伤,T12 11例,L1 26例,L2 7例,L3 2例,L4 1例。22例术前制作3D打印个体化体外导板,模拟置钉,术中辅助置钉(导板组);25例采用X线透视辅助下徒手置钉(徒手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采用Neo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手术置钉等级,计算置钉准确率;在术前、术后X线片上测量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计算椎体矢状面指数,评价骨折复位及矫正情况;术前和术后1d、7d及1年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结果:导板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3.57±12.18min、23.69±3.63min、15.26±4.15次、48.82±13.72ml;徒手组分别为85.56±16.27min、41.36±8.12min、26.93±6.93次和74.35±18.64ml;导板组均少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0级置钉119枚,1级置钉3枚,置钉准确率为97.54%;徒手组0级置钉128枚,1级置钉10枚,2级置钉1枚,置钉准确率为92.09%,导板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JOA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均达到骨性愈合,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3D打印体外导板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与徒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相比能够显著性提高置钉准确率,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辐射暴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复位棒辅助复位后伤椎置钉与常规复位前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Magerl A3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2月-2020年6月收住本院的59例Magerl A3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其中,32例采用自制复位棒复位后,再行伤椎置钉(复位置钉组);27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与C形臂X线透视辅助下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采用外科治疗的36例脊柱疾患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中18例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的椎弓根螺钉置入(观察组),男12例,女6例;年龄16~61 (38.44±3.60)岁;青少年脊柱侧弯1例,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12.
张同同  王增平  王中华  文杰  迟飞  薛文  宋玉鑫  刘林 《中国骨伤》2021,34(11):1034-1039
目的:探讨骨科天玑机器人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所应用的辅助设备不同,将其分为C形臂X线加机器人辅助置钉组(观察组)和单纯C形臂X辅助下置钉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4~61(40.23±12.19)岁;T11 3例,T12 8例,L1 9例,L2 2例。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6~58(42.88±10.31)岁;T11 3例,T12 10例,L1 7例,L2 4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及术后3 d,1周及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手术前后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并收集术后CT影像,依据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对置钉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12(7.07±0.83)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观察组为(5.62±0.51)次,对照组为(12.54±0.52)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经积极换药后痊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螺钉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两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8.4%(126/128)和90.3%(121/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中骨科天玑机器人辅助下椎弓根螺钉置入与单纯C形臂X线透视相比,前者克服了术者生理性震颤、疲劳及术中多次透视等缺点,提高了置钉准确率,是一种更加准确、安全的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侧卧体位下机器人辅助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6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例,男4例,女4例;在侧卧位下行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年龄55~85(66.25±9.42)岁,病程(4.00±0.76)d;T11 2例,T12 2例,L1 3例,L2 1例。对照组18例,男6例,女12例,患者在俯卧位下行常规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年龄48~81(61.22±9.53)岁,病程(4.11±0.83)d;T10 2例,T11 3例,T12 4例,L1 7例,L2 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操作时间、摆放体位时间、术后神经并发症情况,观察术后1 d及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术前及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依据Gertzbein-Robbins标准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的准确性。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没有因椎弓根螺钉置入导致神经损伤。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4.13±4.61)ml、(78.17±22.02)ml,术中操作时间为(92.13±9.82)min、(106.22±11.55)min,摆放体位时间为(10.00±2.14)min、(15.17±2.6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 d VAS分别为(2.38±0.52)分、(4.56±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及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准确率观察组为96.88%(62/64);对照组为81.48%(8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体位下机器人辅助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能够缩短手术体位的摆放时间和术中操作时间,显著提高内固定置钉的准确率,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减少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
刘刚  田野  曹鹏  陈华江  袁文 《中国骨伤》2021,34(11):1029-1033
目的:探讨三维CT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辅助下枕颈畸形螺钉置入术中应用的相关问题。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采用外科治疗的61例枕颈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9例,女22例,年龄25~73(46.20±12.09)岁。根据螺钉置入的不同方式分为导航组(30例)和非导航组(31例),导航组以三维CT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引导螺钉置入,非导航组依据C形臂X线透视及术中解剖标志置入。所有手术由同一手术组人员完成,术后均行CT扫描以评价螺钉位置。结果:两组共置入螺钉122枚,其中导航组置入60枚,非导航组置入62枚。导航组CT扫描螺钉位置均满意,无螺钉相关并发症。非导航组3枚(4.83%)螺钉位置不满意,术后无明显神经症状。导航组手术时间为87.5~112.5(99.6±12.0)min,非导航组87.5~107.5(97.5±10.5)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螺钉置入时间1.50~4.20(2.51±1.02)min,非导航组1.80~5.10(3.25±1.05)min,导航组螺钉置入时间短于非导航组(P<0.05)。导航组术中出血量为122~153(137.57±9.48)ml,非导航组为121~158(138.75±8.56)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具有成像清晰、定位准确的特点,能有助于提高脊下枕颈畸形手术中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特点及当地医疗条件,探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12例无神经症状的单椎体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9~54(42.50±7.95)岁;车祸伤6例,高坠伤4例,重物砸伤2例;T112例,T124例,L13例,L22例,L31例。手术首先在骨折上下椎置钉,并在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安装连接棒,通过体位及撑开实现骨折椎体复位。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通过X线测量受伤节段后凸矫正率及矫正丢失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明显并发症,1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27(17.75±5.79)个月。术后3 d,VAS与术前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1,P=0.000);术后9个月JOA评分与术前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5,P=0.000)。术后3 d,Cobb角为(4.42±1.16) °,与术前入院时的(25.67±5.71) °相比矫正率为(82±5)%;术后9个月Cobb角(5.08±1.24) °,矫正丢失率为(16±13)%。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高原低气压低氧环境下,应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减少创伤,应用伤椎置钉技术能够有效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出血少,固定节段短,是治疗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O形臂导航辅助、C形臂辅助与常规徒手置入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12月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辅助融合治疗的129例胸腰椎置钉患者术后CT资料,其中胸腰段以下脊柱骨折41例,退行性疾病88例。常规开放手术直视下徒手置钉(徒手组)42例,C形臂辅助下经皮置钉(C形臂组)46例,开放手术O形臂导航辅助下置钉(O形臂组)41例。从螺钉长度、横断面进钉角度、矢状位进钉角度、椎弓根内侧壁、椎弓根上下壁、椎弓根外侧壁6个方面,采用10分制定量评估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性,记录得分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置钉712枚。徒手组置钉准确性评分为7.79±0.93,满分比例为7.7%(16/208);C形臂组评分为9.13±0.59,满分比例为51.0%(101/198);O形臂组评分为9.27±0.65,满分比例为62.1%(190/306)。C形臂组和O形臂组置钉准确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均高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形臂辅助经皮置钉和O形臂导航辅助置钉的准确性优于传统徒手置钉,C形臂辅助经皮置钉与O形臂导航辅助置钉准确性相当。  相似文献   

17.
刘涛  牛国旗  周功  刘路坦  聂虎 《中国骨伤》2022,35(5):454-459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研制新型横突拉钩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CAD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研制新型横突拉钩。自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将新型横突拉钩应用于临床,对60例需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方式治疗的腰椎单节段病变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新型横突拉钩分为新型横突拉钩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新型横突拉钩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8.0±4.3)岁;L3,4 8例,L4,5 9例,L5S1 13例;腰椎间盘突出5例,腰椎管狭窄2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5例;使用新型横突拉钩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9.2±4.5)岁;L3,4 8例,L4,5 10例,L5S1 12例;腰椎间盘突出5例,腰椎管狭窄21例,退变性腰椎滑脱4例;使用传统的椎板拉钩进行软组织的牵开及徒手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置入单枚螺钉时间、透视次数、定位针或螺钉调整次数以及术后72 h手术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利用CAD结合3D打印技术快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横突拉钩。新型横突拉钩组手术切口长度、置入单枚螺钉时间、透视次数、定位针或螺钉调整次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手术切口疼痛VA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AD结合3D打印技术研制新型横突拉钩,具有设计方便、研制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为新型医疗器械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新型横突拉钩具有术中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对椎旁肌损伤小、方便椎弓根螺钉置入、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行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0例,女12例;年龄21~78岁,平均56.4岁。其中10例为创伤性颈髓损伤,9例为颈椎管内肿瘤,7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6例多节段颈椎病。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CT、MRI及椎动脉MRA等影像学检查,术后及随访时行X线片及CT平扫明确螺钉的位置情况。根据Lee等4级分类法评价置钉的准确性,创伤性患者行ASIA分级评价脊髓功能变化,非创伤性患者采用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2例患者成功置入144枚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显示,0级132枚,1级5枚,2级5枚,3级2枚。有12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其中8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2枚螺钉穿破椎弓根下侧皮质,穿破椎弓根内侧、上侧皮质螺钉各1枚。术后随访12~33个月,平均(21.0±1.5)个月,6例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虽无恢复,但截瘫平面下降1~3个脊髓节段。4例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术后按ASIA损伤分级提高1~2级。22例非创伤性患者术后6个月JOA评分平均(15.9±0.6)分,较术前(11.5±0.8)分明显提高(P<0.01)。所有患者未发现钉棒系统松动、断裂情况。结论: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提供优秀的三维稳定性。合理选择适应证,术前充分准备以及根据椎弓根形态个体化置钉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风险及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D打印模板导航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中应用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采用TILF治疗的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10例应用3D打印模板导航置钉的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一般情况相似的1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下肢无临床表现侧在3D打印模板导航下置入螺钉(模板侧),下肢有临床表现侧切开后经Wiltse入路顺导针置入螺钉(穿刺侧);对照组采用传统徒手法置入椎弓根螺钉。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时间及次数、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模板侧透视时间及次数少于穿刺侧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穿刺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2级螺钉,对照组2级螺钉有4枚。0级螺钉比例,试验组两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3D打印模板导航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应用于TLIF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是可行的。虽然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皮肤移动、体位变化对置钉准确性的影响,但仍是一种新的、可选择的微创置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