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面对面开展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基本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6.14%,其中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具备率分别为31.82%、28.13%、35.51%;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素养和信息获取分别为58.52%、26.70%、15.63%、71.88%、21.88%、31.82%。结论年龄和文化程度是金山区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金山区居民最需要加强的是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开展工作中应结合金山地处郊区的实际特点开展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崇明区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普及情况,客观评价区内居民对于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制定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崇明区240名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结果 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13.75%;其中,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文化常识、中医药理解能力五方面的素养比例分别为40.4%、3.0%、32.1%、31.3%、65.0%.调查对象具备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阅读率、信任率、行动率比例分别为33.96%、25.06%、64.17%、50.42%.年龄、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因素;文化程度越高,素养水平越高;年龄越大,素养水平越低.结论 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普及率和阅读率,推动居民实现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由"信"到"行"的转化,进而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郊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政府部门制定科学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统一设计的《2013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结果调查对象348人基本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4.08%,其中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具备率分别为20.69%、12.36%、21.55%;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素养和信息获取分别为41.38%、14.94%、12.07%、48.28%、7.15%、30.46%。结论上海市郊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亟待提高的健康问题是基本医疗素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简阳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00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5.6%,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方面素养具备率为45.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素养具备率为12.2%,健康技能方面素养具备率为17.0%;科学健康观素养3.0%,传染病预防素养27.4%,慢性病预防素养29.6%,安全与急救素养61.2%,基本医疗素养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有年龄和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素养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简阳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不高,特别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素养具备率、科学健康观和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成人烟草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工作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采用2017年金山区居民健康素养及烟草流行监测数据,对1815名15~69岁金山区常住居民的吸烟行为,包括现在吸烟率、每日吸烟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金山区15~69岁常住居民现在吸烟率和每日吸烟率分别为26. 89%和23. 20%,其中男性分别为51.56%和44.56%,女性分别为1.02%和0.79%。调查对象中每日吸烟年龄最早为14岁。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83. 80%和43. 70%。调查对象吸烟危害和二手烟烟雾危害知晓率为70.00%,其中认为吸烟能够导致中风、心脏病和阳痿的比例为71.35%、67.44%和43.58%,认为二手烟烟雾能够导致成人心脏病和儿童肺部疾病、成人肺癌的比例分别为69.59%、84. 85%和87. 60%。吸烟行为与性别、年龄、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相关。结论上海市金山区15-69岁常住居民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吸烟及二手烟危害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降低吸烟率和减少二手烟暴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兴区807名18~7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健康技能等部分。结果调查对象健康素养的平均知晓率为71.1%,其中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6.9%、77.5%和72.9%。健康素养的具备率为14.6%,其中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的平均具备率分别为13.6%、51.1%和52.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均收入人群,具备健康素养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该人群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年龄。健康素养具备率呈现随文化程度和年龄升高而增高的趋势,OR值分别为1.914和1.023。结论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具备率比较低,亟需在该人群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普及健康素养相关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嘉定区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上海市嘉定区2593名15岁以上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嘉定区居民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为78.9%和72.2%。其中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高分组分别为2946人(82.0%)和2315人(64.4%)。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月收入和城乡对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对居民健康行为形成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嘉定区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水平总体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年龄、文化程度等是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德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为推进健康促进与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7—10月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和Kish表法,抽取德州市15~69岁农村居民7 462人,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状况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德州市2021年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20.3%(1 514/7 462),25~34岁具备率较高(25.4%),65~69岁(15.0%)具备率最低,健康素养具备率随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升高呈上升趋势;3方面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基本知识和理念18.4%、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26.0%、基本健康技能17.6%;6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分别为安全与急救45.0%、科学健康观28.4%、基本医疗28.2%、传染病防治21.6%、健康信息16.9%、慢性病防治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具备率越高。结论 德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够高,应加强健康技能、慢性病健康知识健康宣教,对年龄较大、收入较少、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居民开展针对性的宣教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民居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健康知识素养及健康行为素养水平,为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健康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1月抽取湖北省武汉、荆州、黄冈市,共调查610名城乡居民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素养的基本情况。结果居民总体健康知识素养水平为28.36%,健康行为素养水平为31.97%。单项健康知识素养具备率最高的是高血压病人是否可以大量饮酒(90.33%)、孕妇吸烟是否会影响胎儿发育(90.00%),具备率最低的包括蚊虫叮咬是否可以传播艾滋病(35.74%)、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量(26.39%);单项健康行为素养中戒烟限酒率最高,为78.03%;合理膳食(35.08%)、锻炼身体(29.51%)的行为素养具备率较差。χ~2检验结果显示,健康知识素养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个人年收入方面呈现差异分布(P均0.05);健康行为素养在性别、年龄、职业方面呈现差异分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的主要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个人年收入,影响健康行为素养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职业。结论调查居民总体健康知识素养和健康行为素养水平较低,居民的健康知识素养与健康行为素养水平存在分离现象;健康教育工作应因人口特征而异,促进健康知识向健康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太仓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和KISH表法,抽取全市2 866名居民,采用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2012年太仓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0.5%,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0.5%,15.4%,26.9%。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人群间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5类健康问题相关健康素养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知识(68.0%)、科学健康观(57.2%)、传染病预防知识(23.3%)、慢性病预防知识(16.0%)、基本医疗(15.0%)。结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是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的主要部分,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干预工作,提高弱势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城乡接合部张堰镇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否有差异。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使用卫生部统一设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调查问卷,对张堰镇167名城镇居民和300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张堰镇城镇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35.93%,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8.67%。城镇居民的3个维度健康素养水平和5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张堰镇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城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刘爱红  崔瑞刚  马维成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49-2651
目的评估北京市平谷区接受调查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从3个维度和5个类别分析健康素养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区农林牧渔业、住宿餐饮业、其他服务行业3类职业居民共计638人,使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作的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状况调查。结果平谷区接受调查的居民总体健康素养评判情况:具备健康素养者53人,占8.3%。宏观层面以3个维度划分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素养者160人,占25.1%;具备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素养者51人,占8.0%;具备健康技能素养者81人,占12.7%。按目前我国主要卫生问题以5个类别划分,具备科学健康观的128人,占20.1%;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的148人,占23.2%;具备慢病预防素养的24人,占3.8%;具备安全与急救素养的163人,占25.5%;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14人,占2.2%。结论平谷区接受调查的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略高于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6.48%),5类健康素养中,水平最低的是基本医疗素养,其次是慢病预防素养。应大力提倡和积极推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依据《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结合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分析健康素养提升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可能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方法】采用2008—2018年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及结果,进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总体分析和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的对比分析。【结果】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18年为28.38%,较2008年绝对值上升了21.4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61%,其中传染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医疗三方面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居民相对城市居民健康信息、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技能三方面素养水平差距较大。【结论】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显著,今后健康教育内容应强化传染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医疗三方面,健康教育形式、方法应区分老年、中青年、高低文化程度等不同群体,同时应建立和强化权威健康教育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审核机制,提升发布能力,使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能够及时获得权威、可靠的健康教育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京市雨花台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情况,评价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对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开展综合性的健康促进创建活动、健康干预活动如主题巡讲、发放健康素养传播材料等措施,对雨花台区的15~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健康干预,并对干预结果做出评价。结果居民健康素养的持有率从18.1%上升到76.9%,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持有率提高了5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提高53.1%、健康技能提高53.4%,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干预对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效果显著,干预方法有待改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更能引起居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苏州高新区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高新区城区抽取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共完成468份调查问卷.结果 苏州高新区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6.50%;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的素养水平分别是35.04...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郊区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评价现行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今后健康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抽取上海市金山区长浜村104名村民,2010年抽取219名村民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从2008年到2010年,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方面具备率从20.19%提高33.7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具备率从15.12%提高到18.26%,健康技能素养方面具备率从19.23%变为19.18%,总体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从14.42%提高到15.98%:2008年具备率比较低的健康素养4项在2010年调查中3项有所提高。结论与2008年全国的健康素养水平相比,2008年长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处于较高水平;与2008年的健康素养水平相比,2010年的健康素养水平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提高幅度不明显。结果现行的健康教育措施对于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具有初步的成效,但成效有限,还需加强对当前的工作方式的改进和创新,以更显著地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青浦区三个街道(镇)9个村居的463名社区居民开展调查.结果 2020年青浦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38.77%.健康素养三维度方面,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健康技能的素养水平分别为53.6%、41.0%和43.2%...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目前常州市武进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并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KISH表法随机抽取该区675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调查,通过中国健康教育中心评价体系进行评分,得出该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辖区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为16.82%,其中健康知识知晓率为21.9%,健康行为形成率为19.0%,健康技能掌握率为20.8%;"科学健康观"和"安全与急救"的素养水平分别为50.4%和55.8%,而"基本医疗"、"慢性病预防"、"信息获取"和"传染病预防"的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分别为11.3%、17.6%、18.3%和20.5%。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年人均收入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显著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仅得出,高年人均收入者比低年人均收入者健康素养水平高(OR=1.679,95%CI:1.081~2.607)。结论该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居民年人均收入为其主要影响因素;今后工作重点为"基本医疗"、"慢性病预防"、"信息获取"和"传染病预防"。  相似文献   

19.
李俊  朱建明  李澜  莫平华  郭寒蕾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90-1492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幼托机构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掌握的现状及家长手足口病病毒的带菌情况。为金山区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管理及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抽取金山区11所托幼机构中11个班级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共对455名家长进行有效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其中该地家长学历较外来家长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有无疫苗的知晓率较低,对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EV71、CoxA16)引起的知晓率仅为54.73%;该地家长总体知晓率高于外来家长。家长健康生活行为形成情况较好;家长的带菌率为20.00%。家长最希望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得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少数家长对居住地环境不满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均为垃圾处理不及时。结论金山区幼托机构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掌握较缺乏,应注重加强健康教育与管理,尤其针对外来家长,要做好长期有效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6015名年龄在15~69岁的城乡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2011年上海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4.27%,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维度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是24.87%、17.98%和23.67%。上海市民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科学健康观36.49%、安全与急救素养27.50%、传染病预防素养25.32%、基本医疗素养11.96%、慢性病预防素养10.95%。影响上海市居民基本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在业情况和家庭平均月收入。结论健康素养干预成效初显,今后应针对薄弱知识点、薄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