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Hu R 《中国针灸》2011,31(7):643-645
为了构建科学系统、客观、量化、突出能力的<刺法灸法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笔者结合<刺法灸法学>技能操作考核的特点,分析并探讨目前各类、各层次<刺法灸法学>教材所附录考核标准存在的问题.认为需要从编制技能操作手册、规范步骤、量化指标、建立以问题为导向、增加人性化服务考核内容等方面作为改进<刺法灸法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的主要对策.只有革新<刺法灸法学>技能考核标准,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掌握临床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熟悉和了解古今各种针灸技术方法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情况.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中相关术语的表述力求保持其继承性与实用性,并在时代性与科学性上有所反映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徐疾补泻是非常重要的针刺补泻方法,然而在学习中我发现,针灸专业的《刺法灸法学》和中医专业的《针灸学》两本教材对这一补泻方法的描述不一致。为了求本朔源,笔者试图结合古代文献的学习,对这一操作方法的内涵进行挖掘,现报告如下。1问题的提出——不同教材的不同操作描述《刺法灸法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教材中将其操作术式表述为"补法具体操作为,  相似文献   

4.
<金针赋>首见于明·徐凤所撰<针灸大全>一书.该赋作者是谁?大致有三种说法:(1)认为作者是泉石.如黑龙江祖国医药研究所<针灸大成校释>卷二说:"本赋为一位隐居西河号称泉石老人所著".又如沈霍夫主编<中国针灸荟萃·针灸歌赋之部>也认为,本赋著者是泉石.(2)认为作者是泉石心.陆寿康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第一章概论说:"明初泉石心<金体赋>见载于徐凤所著的<针灸大全>".(3)认为作者是徐凤.如张吉编著的<各家针灸医籍选>说:"<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据称为徐凤根据当时针法删繁撮要编辑而成".上述说法孰是孰非?令后学者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5.
<正>[民证字第060012号人社民22000003000032号]应广大针灸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的要求,吉林省针灸学会与吉林省世针中医技能培训学校,特举办王富春教授"振阳针法"与"镇静安神针法"高级培训班。该班由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主编、省名医名师王富春教授亲自授课,  相似文献   

6.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介于针灸基础与针灸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是进入针灸临床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治疗方法。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根据《刺法灸法学》的考核特点,设立一套步骤规范、指标量化的《刺法灸法学》"技能分站式考核"基本标准,使学生学有目标,主动学习,扎实的掌握刺灸的技能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1985年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五版教材)(针法灸法学》一书在提及化脓灸的概念时,是这样描述的:“用黄豆或枣核大文处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该书还在敷贴淡膏药处指出:“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在化脓灸时,局部注意清洁,避免污染,以免并发其它炎症。(正常的无菌性化脓,脓色较淡,多发白色,若感染细菌而化脓,脓色多呈黄绿色卜…··。”另外,1996年最新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的《刺法灸法学》(六版…  相似文献   

8.
张峰  张博然  王晓彤  黄畅 《光明中医》2024,(5):1020-1023
刺法灸法学是以针灸操作方法、临床运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刺法灸法教研室历经数位针灸名师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刺法灸法学课程改革建设,创建基于“人工智能+传承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运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全方位传承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刺灸经验,将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模式相融合,实现“传承能力强,创新效能优”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刺法灸法学教学新方法,为课程改革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民证字第060012号人社民22000003000032号]应广大针灸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的要求,吉林省针灸学会与吉林省世针中医技能培训学校,特举办王富春教授"振阳针法"与"镇静安神针法"高级培训班。该班由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主编、省名医名师王富春教授亲自授课,分别讲授男性病"振阳针法"操作与应用和神志病"镇静安神针法"操作与应用。该针法对施术者操作的深度、角度、  相似文献   

10.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针灸基础课(《经络腧穴学》)与针灸临床课(《针灸治疗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以各种刺灸方法的操作技术,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各种针灸方法的操作技术。因此,在研制《刺法灸法学》网络教育软件过程中,我们不仅从文本上对各种刺法灸法进行梳理与规范,而且将各种刺灸技术拍摄成视频并同步配音,使学生学习时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下面谈谈《刺法灸法学》网络教育软件的研制体会。  相似文献   

11.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刺法灸法学》因其课程本身的特点,现有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与实操为主。本文旨在探讨将案例式教学引入《刺法灸法学》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注意事项,以期能丰富《刺法灸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学>是针灸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已学的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等知识,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走上临床运用针灸防治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回顾耳穴疗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历程,探讨“刺法灸法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思路,从中总结出耳穴疗法“耳听为需,演践为实”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新医科提出的加强医学生“五术”的培养目标,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针灸推拿学专业“刺法灸法学”课程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围绕刺灸技术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途径、刺法灸法学实训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实训教学活动安排、虚拟仿真平台融入实训教学、完善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针灸学>六版教材与五版、四版比较,有改进的一面,但也有不足之处.如"经络腧穴篇"里十二经脉的"是动"、"所生病"不应删去;"刺灸篇"中"水针疗法"的具体使用方法不够清楚;穴位埋线疗法不应删去,因其临床疗效好,常为中西药物所不及;治疗篇中有的不是针灸特色的病如肺痨、疔疮、水肿等可删去,而有的如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呃逆、面肌痉挛等可增附于相关的病症后.  相似文献   

15.
"合谷刺"刺法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谷刺是《内经》五节刺中的刺法。《灵枢·官针》曰 :“凡刺有五 ,以应五脏……四曰合谷刺 ,合谷刺者 ,左右鸡足 ,针于分肉间 ,以取肌痹 ,此脾之应也”。全国中医药大学五版、六版统编教材《针法灸法学》就合谷刺的刺法释曰 :这种刺法是在肌肉比较丰厚处 ,当进针后 ,退至浅层又依次再向两旁斜刺 ,形如鸡爪的分叉 ,“肉之大会为谷” ,故称合谷刺。反观历代医家的论述 ,不难发现 ,合谷刺针法之谓 ,或曰一针多向刺法 ,或曰多针刺法 ,孰是孰非 ,无一定说。笔者今椐《内经》以来有关合谷刺的文献考证辨析 ,不揣简陋 ,以求正于同道。一针多向刺说…  相似文献   

16.
《刺法灸法学》是一门方法学、技术学,是针灸学的关键组成部分,与经络腧穴学和针灸治疗学密不可分,共同构成针灸学科的主体内容。它是连接针灸基础与针灸临床的一门桥梁课程,更是培养针灸专业学生掌握各种针灸操作技术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因此实践教学在整个《刺法灸法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课题对《刺法灸法学》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应广大针灸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的要求,吉林省针灸学会与吉林省世针中医技能培训学校,特举办王富春教授"振阳针法"与"镇静安神针法"高级培训班。该班由国家级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主编、省名医名师王富春教授亲自授课,分别讲授男性病"振阳针法"操作与应用和神志病"镇静安神针法"操作与应用,该针法对施术者操作的深度、角度、力度、行针与得气均有严格要求,临床疗效显著,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深受好评,曾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  相似文献   

18.
为发现刺法灸法学的提升刺法灸法学的教学质量,教研室在针灸科室进行大学生与临床代教教师两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针灸操作能力方面,大学生的自信程度不足;人文素质能力方面,学生过分自信与实际临床表现产生差距;临床思辨能力方面,前期知识与能力储备与综合运用能力不能满足中医临床需要。为此,教研室在刺法灸法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模拟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学习思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打磨完善自我能力,为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伤寒学>之名称,源于熊曼琪主编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教材的命名.该书称:"<伤寒学>是以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以及历代医学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为研究对象,以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20.
陆寿康 《中医杂志》2007,48(7):652-653
《刺法灸法学》是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之一,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经过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山东等9个院校有关专家的共同努力,已于2003年1月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课堂讲授内容;下编为针灸技能训练教程,供教师操作示范与学生实践之用。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也已出版。兹就教材编写中有关问题分以下三方面进行叙述。1明确学科内容特点,加强各门课程联系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常用的各种针灸技术和操作技能,熟悉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