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α1-抗糜蛋白酶(AACT)基因Isehara-1、Isehara-2突变型与昆明儿童哮喘发生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基因测序方法,对30例昆明市汉族哮喘儿童厦20例正常儿童α1-抗糜蛋白酶基因外显子(exon)V进行检测。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发现α1-抗糜蛋白酶基因Isehara-1、Isehara-2突变型。结论 α1-抗糜蛋白酶基因Isehara-1、Isehara-2突变型与30例昆明市汉族儿童哮喘发病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人群 α1 -抗糜蛋白酶表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建立测定 α1 -抗糜蛋白酶表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免疫固定技术并应用这种方法对居住在重庆市汉族群体的 2 0 0例个体的 α1 -抗糜蛋白酶表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汉族人群 α1 -抗糜蛋白酶具有 3种表型。结论据此推测 α1 -抗糜蛋白酶有希望成为人类遗传学新的遗传标记 ,同时为进一步开展α1 -抗糜蛋白酶遗传多态性与疾病的相互关系研究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东汉族人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的分布特点,并与其它地区人群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正常人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进行扩增以BstNI进行限制性本科切图谱分析。结果 广东汉族人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中,表现型T/T频率是50.0%,表现型T/A是37.2%,表现型AA是12.8%,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T频率是0.622 ,基因A频率是0.378。结论 广东汉族人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的分布与其它地区及人种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汉族哮喘儿童α1-抗糜蛋白酶表型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α1-抗糜蛋白酶(α1-ACT)不同表型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免疫固定技术,对95例哮喘儿童和180例健康儿童血清α1-抗糜蛋白酶的蛋白表型进行了检测。结果 哮喘组和儿童对照组血清α1-抗糜蛋白酶均存在3种表型,哮喘组与儿童对照组比较,α1-ACT Ⅰ型表型和Ⅱ型表型分布2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α1-ACTⅢ型表型分布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中的α1-抗糜蛋白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AD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48例AD患者及89例对照者的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进行分型,进而进行AD与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分析.结果①AD病人α1-抗糜蛋白酶基因中,基因型A/T占2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7%(p<0.01,RR=0.355),T/T占6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1%(p<0.01,RR=2.576),A/A占12.5%,与对照组11.2%无明显差异(p>0.05,RR=1.086).②AD病人中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26.0%、相对危险率(RR)为0.594,T的频率为74.0%、RR为1.683与对照组的A为37.1%、T为62.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D病人中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基因型T/T(AACT*T/T)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与AD存在正相关;而AACT*A/T频率则明显低于正常人,与AD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患者中的α1-抗糜蛋白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AD的相关性 .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对 48例AD患者及 89例对照者的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进行分型 ,进而进行AD与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分析 .结果 ①AD病人α1-抗糜蛋白酶基因中 ,基因型A/T占 2 7.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 1.7% (p <0 .0 1,RR =0 .3 5 5 ) ,T/T占 60 .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 7.1% (p <0 .0 1,RR =2 .5 76) ,A/A占 12 .5 % ,与对照组 11.2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RR =1.0 86) .②AD病人中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 2 6.0 %、相对危险率 (RR)为 0 .5 94,T的频率为 74.0 %、RR为 1.683与对照组的A为 3 7.1%、T为 62 .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AD病人中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基因型T/T(AACT T/T)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与AD存在正相关 ;而AACT A/T频率则明显低于正常人 ,与AD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Alzheimer病患者中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α1抗糜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在125例AD患者和140便正常人中观察发AACT信号肽基因和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对AACP信号肽基因多态性与ApoE基因ε4等位基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1)AACT信号肽基因多态性与AD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2)  相似文献   

8.
α1-抗糜蛋白酶基因与Alzheimer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1-抗糜蛋白酶作为一种病理伴侣蛋白,通过影响β淀粉样沉积的生成而参与了AD的病理和发生过程,因此α1-抗糜蛋白酶基因也被认为是AD的又一候选基因。本文就α1-抗糜蛋白酶及其基因与AD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α1-抗糜蛋白酶作为一种病理伴侣蛋白,通过影响β淀粉样沉积的生成而参与了AD的病理和发生过程,因此α1-抗糜蛋白酶基因也被认为是AD的又一候选基因,本就α1-抗糜蛋白酶及其基因与AD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国北方地区汉族儿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型别多态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ITP患者采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检测TNF基因型别的多态性变化,并与35名正常儿童采血者对照。结果ITP组TNF(308A)等位基因频率(40.63%),与对照组(11.43%)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该等位基因频率增高与ITP的发病相关。结论我国北方地区汉族儿童TNF(308A)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ITP的易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和T1(GSTT1)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儿童中的分布特点,为临床针对不同基因型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健康查体汉族儿童的血样,提取DNA。应用PCR法检测GSTM1和GSTT1基因型,并判断代谢表型。检索PubM ed等数据库,获得亚洲人群、黑种人和高加索人群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分布的数据,与本研究分析人群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基因多态性的种族差异。结果 786份研究样本纳入分析。①中国汉族分析人群GSTM1和GSTT1完全缺失基因型/慢代谢型(*0/*0)的频率分别为59.3%(466/786例)和58.4%(459/786例);单拷贝缺失基因型/中间代谢型(*1/*0)的频率分别为34.0%(267/786例)和35.1%(276/786例);未缺失基因型/快代谢型(*1/*1)的频率分别为6.7%(53/786例)和6.5%(51/786例)。②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分布互相独立,无明显关联。③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无显著性别差异。④本研究汉族分析人群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亚洲人群较为接近,与黑种人和高加索人群有显著差异。结论 GSTM1和GSTT1基因在中国汉族儿童中以完全缺失基因型/慢代谢型(*0/*0)为主,具有种族特异性,为不同基因型个体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α_1-抗糜蛋白酶结构功能与疾病相互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 α1 -抗糜蛋白酶的结构、功能及其遗传的研究进展 ,阐明其遗传缺失与疾病的密切关系 ,为进一步在国内开展α1 -抗糜蛋白酶的临床和基础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启动子区-675bp处4G/5G多态性与潍坊地区汉族儿童哮喘发病的易感性及其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96例哮喘患儿(儿童哮喘组)和17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PAI-1基因4G/5G多态性。结果儿童哮喘组和对照组之间,PAI-1基因3种基因型(4G/4G、4G/5G、5G/5G)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G/4G基因型频率(28.0%)显著高于对照组(14.4%;P0.01);与5G/5G基因型比较,携带4G/4G型儿童发生哮喘的相对风险(odds ratios,OR)增加2.95倍(95%CI:1.58~5.50;P0.01)。携带4G等位基因儿童发生哮喘的OR是5G等位基因型个体的1.61倍(95%CI:1.20~2.15;P0.01)。儿童哮喘组PAI-1基因不同基因型之间Ig E、CRP、LYM、EOS、NEU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潍坊地区儿童哮喘的易感性相关,4G/4G型为易感基因型;该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哮喘Ig E、CRP、LYM、EOS、NEU等指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17例可疑为中、重度α地中海贫血胎儿进行α地贫基因羊水产前诊断,以此降低出生缺陷率。方法应用裂口-聚合酶链反应(裂口-PCR)法及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RDB-PCR),对胎儿羊水样本进行中国人常见的α地中海贫血三种缺失型基因和三种突变型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在受检的217份羊水中,共检出正常胎儿50例(23.04%),α地中海贫血静止型15例(6.91%),轻型81例(37.32%),中间型39例(17.97%),重型32例(14.74%)。结论通过地贫基因检测技术行羊水产前诊断可有效的避免中、重度α地中海贫血胎儿的出生,从而降低出生缺陷率。  相似文献   

15.
MSX1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肌肉片段同源盒1基因(muscle segment homeobox1,MSX1)与湖南汉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dromic cleft lip and patate,NSCLP)的相关性。方法以MSX1基因内含子区的(CA)n微卫星作为遗传标记,对湖南汉族129例NSCLP患儿和108名正常儿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经测序确定片段长度,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湖南汉族人群MSX1基因(CA)n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杂合率及多态信息量均为0.50;CA4等位基因频率在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组及单纯性腭裂组高于对照组,CA4,4基因型频率在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组和单纯性腭裂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X1基因内(CA)n微卫星是多态性较好的遗传标记;MSX1基因可能与湖南汉族人群NSCLP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突变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1)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法和序列分析法检测42例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第5、8外显子的突变。(2)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野生型PTEN基因、突变型PTE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wt-PTEN、pEGFP-PTEN;G129R分别转染不表达内源性PTEN蛋白的人肝癌细胞系HHCC,G418筛选稳定表达PTEN蛋白的克隆,MTT比色实验分析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以未转染基因的HHCC细胞和转染空载体pEGFP-C1的HHCC细胞为对照。(3)TNF-α诱导上述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细胞比例;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Akt(Ser473)的表达。结果 (1)在4例肝癌组织中检测出PTEN基因第5外显子的异常突变条带(9.5%,4/42)。(2)转染野生型PTEN基因的HHCC细胞生长明显抑制,而转染突变型PTEN基因的HHCC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TNF-α诱导分别转染野生型、突变型PTEN基因、空载体的HHCC细胞和未转染基因的HHCC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8%、8.1%、4.6%、3.3%,与转染空载体的HHCC细胞比较,转染野生型PTEN基因的HHCC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而转染突变型PTEN基因的HHCC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未经基因转染的HHCC细胞内源性Akt水平较低;HHCC细胞经TNF-α作用,其内源性Akt水平增高;转染野生型PTEN基因,可降低TNF-α诱导的肝癌细胞内信号分子Akt(Ser473)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1)首次发现原发性人肝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EN发生突变;(2)野生型PTEN基因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而突变型PTEN基因丧失对肝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3)野生型PTEN基因可降低TNF-α诱导的肝癌细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Akt(Ser473)的磷酸化水平,即野生型PTEN基因通过抑制TNF-α诱导的肝癌细胞Akt磷酸化(活化)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汉族儿童过敏性紫癜与HLA-DQA1基因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内蒙古汉族儿童HLA-DQA1等位基因与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AP)的遗传易感性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70例内蒙古汉族儿童AP和90名健康儿童HLA-DQA1等位基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病例组DQA1*0301基因频率为33.4%,明显高于对照组(10.6%)(P<0.01);DQA1*0302基因频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19%)(P<0.01)。(2)单纯皮肤紫癜病例组与对照组DQA1*0301和0302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伴有胃肠、关节、肾脏损害病例DQA1*0301基因频率分别为26.7%、28.5%和2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6%)(P均<0.01);而DQA1*0302基因频率分别为3.9%、5.7%和9.6%,分别与对照组(19%)比较,肾脏损害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肠和关节损害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 HLA-DQA1*0301等位基因可能是内蒙古汉族儿童AP发病单体型中一个遗传易感基因,具此基因者可能更易出现胃肠、关节和肾脏损害;而DQA1*0302等位基因可能为其遗传保护基因,对出现胃肠、关节损害可能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Alzheimer病(Alzheimerdisease,AD)患者中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α1抗糜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在125例AD患者和140例正常人中观察了AACT信号肽基因和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对AACT信号肽基因多态性与ApoE基因ε4等位基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AACT信号肽基因多态性与AD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P>0.05);(2)无论是ApoEε4型抑或非ApoEε4型AD,均不出现与AACT信号肽基因多态性的关联;(3)AACT*AA型AD患者与ApoE基因多态性无关,AACT*AT、AACT*TT型AD与ApoEε4等位基因正关联。结论中国人群中AACT信号肽基因多态性与AD之间不具关联,二者间的关系不受ApoEε4等位基因的影响,但AACT信号肽多态性可能对ApoEε4等位基因与AD的关联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了解怀化地区汉族、侗族、苗族人群中确诊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及构成比例,探讨在怀化地区开展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汉族、侗族、苗族共1688例筛查阳性病例采用Gap-PCR法检测人群3种α-地中海贫血缺失,PCR结合RDB技术检测3种α-地中海贫血突变及17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结果汉族926人中确诊α地贫157例,β地贫216例,α合并β复合地贫16例。侗族551中确诊α地贫107例,β地贫127例,α合并β复合地贫6例。苗族211人中确诊α地贫42例,β地贫42例,α合并β复合地贫2例。α地贫基因主要以缺失型为主,--SEA最多见,其次-α~(3.7)/αα、-α~(4.2)/αα,突变型以QS、WS多见;β地贫基因型主要以CD41-42多见,其次为CD17、IVSⅡ-654。α地贫中汉族与侗族的对比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汉族与苗族存在显著差异,侗族与苗族存在显著性差异。β地贫三民族两两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怀化地区汉族、侗族、苗族三个不同民族地贫基因分布特点均与中国南方地区的基本相符,--SEA及CD41-42分别为α、β地中海贫血的主要基因突变类型,同时怀化地区汉族各类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出率均稍高于侗族、苗族,且侗族各类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出率均稍高于苗族,整个怀化地区的β地贫检出率略高于α地贫检出率,进行地贫筛查和诊断是怀化地区出生缺陷防控的工作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