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输血传播庚型肝炎的前瞻性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HG)在我国输血后肝炎中的发生率及其与输血后乙型肝炎(HB)、丙型肝炎(HC)的关系。方法检测138例因手术输血病人在输血前后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HCVRNA和HGVRNA。结果53例发生输血后肝炎病毒感染,其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4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含1例两型混合感染)。7例输血后可用巢式RT-PCR法查到庚型肝炎病毒感染,3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均有ALT增高。4例单纯HGV感染者,ALT均正常。HGVRNA持续1个月至半年不等。5例输血后HGV感染的病人可查到供血,其中3例病人至少有1份供血HGVRNA阳性。结论单纯HGV感染的献血员和输血后感染者均无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ALT改变,与HGV作为一种重要肝炎病毒的观点不相符。  相似文献   

2.
广西百色地区肝病患者及受血者HCV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应用ELISA法对广西百色地区179例各类肝病患者及41例受血者血清进行了抗-HCV检测。结果各类肝病抗-HCV阳性率为17.9%,受血者抗-HCV阳性率为31.7%。在急性肝炎(急肝)、慢性肝炎(慢肝)、肝硬化和肝癌中,抗-HCV阳性率各为4.3%(1/23)、12.8%(10/78)、28.6%(12/42)和25.0%(9/36)。抗-HCV阳性率有随肝病慢性比而增高的趋势,肝硬化的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急肝或慢肝(P<0.05),而肝癌的抗-HCV阳性率与急肝或慢肝相差不显著(P>0.05或0.1),且发现HBsAg阴性肝病者的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阳性患者(P<0.5),肝病患者抗-HCV的检出率与ALT活性无关(P>0.05)。在受血者中,抗-HCV的检出率与受血次数、ALT活性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加强对HCV的检测是当前预防输血后肝炎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研究合格库血在传播肝炎病毒方面所起的作用,为最大限度的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方法:采用ELISA方法及PCR技术对合格库血进行HBsAg、抗-BHs、HBeAg、抗-HBe、抗-HCV,HBV-DNA、HCV-RNA的回顾性检测。结果:1160袋合格库血中HBsAg无阳性检出,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HBV-DNA、HCV-RNA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肝癌高发区广西隆安县丙型肝炎病毒(HCV)与原发性肝癌(PLC)的关系。结果显示,丙肝病毒感染标志抗-HCV阳性率在肝癌病例组显著于对照组,分别为11.5%(10/87)和1.3%(1/80)(P〈0.01)。抗-HCV阳性者的肝癌患者均检出HBsAg和抗-HBc阳性,占HBsAg阳性肝癌病例的13.7%(10/72)。抗-HCV阳性的HBsAg携带者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输血后丙型肝炎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展筛查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之前,在河北省甲、乙两地前瞻性调查了输血后丙型肝炎(PTHC)。甲地献血员在献血前筛查HBsAg和ALT,观察了64名受血者;乙地献血员献血前不筛查任何指标,观察了90名受血者。PTHC发生率,甲地为21.9%,乙地为44.4%;输血后抗-HCV阳转率分别为18.8%和45.6%;输入抗-HCV阳性血发病率甲地为55.6%,乙地为83.3%;输入抗-HCV阴性血发病率甲地为7.3%,乙地为4.2%。ALT首次异常距输血时间甲地为51.9±20.9天,乙地为48.2±16.8天;抗-HCV阳转距输血时间甲地为42.4±15. 9天,乙地为38. 4±11.8天。对PTHC病例随访 5年,临床痊愈率,病后1、2、3、4、5年分别为45.8%、51.7%、55.9%、62.1%和74.5%;ALT异常率各为40.7%、44.8%、32.2%、15.5%和12.8%;抗-HCV阳性率各为98.3%、94.8%、79.7%、72.4%和75.5%;HCV RNA阳性率各为73.9%、69.6%、58.8%、缺和41.2%。这些结果表明抗-HCV阳性血有强传染性.抗-HCV和HCVRNA?  相似文献   

6.
血液病患者HBV和HCV感染现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44例血液病患者HBV和HCV感染状况进行调查,HBsAg、抗-HBc和抗-HCV检出率分别为9.72%、36.81%及24.31%,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2.03%、46.30%和0.93%。HCV感染率与年龄、性别无关,但与受血史,受血次数密切相关。抗-HCV阳性者血清ALT水平明显高于抗-HCV阴性者,HBV/HCV重叠感染时ALT升高尤为明显,本组调查提示输血及应用血液制品是血液病患者感  相似文献   

7.
540例献血者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李金星,孙德英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我们对540例献血者进行了HBsAg、HBeAg抗-HBc,抗-HCV、HDV-Ag、IgM抗-HDV、IgG抗-HDv、抗-HEV及ALT、TTT的检测。一、对...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某农村人群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河北省某农村人群HBV与HCV感染的调查结果。该人群HBV总感染率为55.2%,以10 ̄19岁组最高,为67.1%;抗-HCV阳性率为7.1%,以40 ̄49岁组最高,为21.1%,1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组无1例抗-HCV阳性。HBV感染具有明显家庭聚集性,HCV感染无家庭聚集性。父母HBsAg均阳性的子女,其HBsAg阳性率(32.6%)明显高于父母均阴性者(15.6%),但父母抗-HCV阳性  相似文献   

9.
对北京地区三种血源的检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江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8):487-488,493
为了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浪费,确保输血献血安全。我们血液中心于1998年10月1日至12月31期间,对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采血收集所有的血员标本,集体、个人无偿献血及家庭亲友互助献血的ALT、HBsAg、HCV-Ca、HIV-Ab、梅毒TRUST进行了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山西地区原发性肝癌(PHC) 中丙型肝炎病毒(HCV) 和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状况。方法 选择以山西省肿瘤医院为主的省级4 所医院PHC患者98 例,检测抗-HCV、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抗- HBcIgM 等指标,均采用ELISA 法进行测定。结果 PHC 组抗- HCV 阳性率8.16 % ,HBV 感染率68 .37%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 P<0 .05) 。两者的病因分值(ARP) 分别为94% 和91 % 。经1∶2 条件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抗- HCV、HBsAg 和抗- HBc 均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其OR值分别为55 .06、10 .18 和9.85 。叉生分析结果表明,抗- HCV和HBsAg 双阳性的OR值为61 .37,较两指标单一阳性的OR值明显为高,亦高于两者单独阳性的OR值之和。结论 HCV 和HBV 感染均是PHC发生的主要病原学因素。HCV感染在致肝癌作用中,是当地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HBV 仍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因素。HBV和HCV双重感染对肝癌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血后HCV感染高发的原因并提出降低发生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对138例定期筛检供血及68例献血前筛检供血的受血者进行了前瞻性调查。用定量PCR试剂盒,通过荧光检测仪对10份供血进行HCV RNA定量分析;对41例血清进行HCV RNA定量、ALT用抗-HCV检测;用RT-PCR法对34份抗-HCV(-)供血作HCV RNA定性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筛检供血所致的输血后HCV感染率分别为34  相似文献   

12.
输血后肝炎流行现状及预防措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202例受血者和65例手术未受血者PTH流行现状及献血员HBsAg和抗-HCV筛检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1例输入未经抗-HCV筛检血液者丙肝罹患率为16.9%,131例输入经筛检血液者为1.5%,前者抗-HCV阳转率为33.8%,后者为9.1%,65例未受血手术者抗一HCV阳转率为1.5%,未发现显性感染者。202例输入经HBsAg筛检血液者HBV感染标志阳转率为25.2%,65例未经受血手术者为4.6%。结果提示,献血员HBsAg和抗-HCV筛检能有效降低输血后乙、丙型肝炎罹患率和病毒感染率。但对病毒含量低的供血者仍不能检出。  相似文献   

13.
HBsAg阳性母亲与婴幼儿HBV血清标志物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HBsAg阳性母亲及其经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免疫的婴幼儿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变化及转归情况。方法对125例HBsAg阳性母亲及其128例婴幼儿(双胎3例)进行随访调查,并分别于婴幼儿7月龄、24~36月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母亲和婴幼儿血清HBV主要标志物。结果7月龄随访83例婴幼儿,24~36月龄随访75对母子。128例婴幼儿出生时HBsAg阳性4例,随访时仅1例持续阳性,其余出生时HBsAg阴性的94例婴幼儿随访中未发现HBsAg阳转;HBsAg、HBeAg双阳性的26例母亲所产婴幼儿出生时20例HBeAg阳性,随访时除1例HBsAg为阳性的婴幼儿HBeAg仍持续阳性外,余均转阴,未见婴幼儿出现HBeAg阳转;婴幼儿抗-HBe和抗-HBc在7月龄和远期随访中逐渐阴转。结论乙肝病毒经胎盘所致的宫内感染率约为3.13%(4/128),出生后转为慢性感染者约为25.00%(1/4);HBeAg可通过人类胎盘从母亲传递给胎儿,但在7月龄前消失;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在婴幼儿期单独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不能说明处于HBV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4.
梁秀清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65-1266
目的了解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6—2008年度内窥镜检查、手术、输血前患者HBV、HCV、HIV、梅毒螺旋体4种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5969例患者血清采用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 5969例患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144例,抗-HCV阳性患者65例,抗-HIV阳性患者末检出,抗-TP阳性患者9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1%、1.09%、0、0.15%,其中孕妇HBsAg阳性7例,抗-HCV阳性2例。HCV感染率逐年上升,2008年与2006年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254例内窥镜检查前患者传染性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均较5715例手术、输血前患者的检出率高。HBVM模式中,HBsAg阳性组共检出6组,其中以HBsAg+、HBeAg+、抗-HBc+及HBsAg+、抗-HBe+、抗-HBc+两种模式为主,分别占13.19%、67.36%。结论为了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更加完善,在做好患者手术、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同时,也应严格做好患者内窥镜检查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并且HBV感染的检测应由单一的HBsAg检测增为HBVM的检测,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主要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肝病毒e抗体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复杂、多样,与初次感染年龄、HBV载量、基因型、突变位点、HBeAg状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丙型肝炎病毒和/或丁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及宿主免疫状态等有关。慢性HBV感染过程可分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或无病毒复制期和病毒恢复活性期。部分HBeAg阴性、ALT高水平和HBV脱氧核糖核酸高滴度(〉10^5拷贝/ml)患者,可出现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功能衰竭等肝脏相关综合征。现有证据表明,合理使用抗HBV药物可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本区域HBV感染血清模式的分布及病情活动状况特征。方法:调查我室2001年以来血清"两对半"检测标本,选取含盖了全部HBV感染模式血清426份,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以速率法检测血清ALT及AST活性。以50份HBV阴性血清为对照。结果:HBV感染血清模式12种,其中常见阳性模式有6种:均伴有显著较高的HBV-DNA含量及复制水平(P〈0.05),且血清ALT和AST活性异常增高(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区域内HBV感染血清模式丰富,以6种模式较常见;既往感染而非"乙肝"标志的血清模式也可能伴随出现血清中HBV的复制和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实质现象,此应引起相关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2372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血清HBVM模式的转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标记物(HBVM)模式的转变规律。方法 对2372例无症状HBV携带进行了2-11年(平均4.14年)血清HBVM模式的随访,随访期内不用任何抗病毒药。结果 最初HBVM模式为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简称“大三阳”)和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简称“小三阳”),随访终点时分别有62.1%和67.4%保持原模式不变;而最初模式为“大二阳”(HBsAg、HBeAg均阳性)、“小二阳”(HBsAg、抗-HBc均阳性)、“单抗-HBc阳性”(单项抗-HBc阳性,其余4项均阴性)、“单HBsAg阳性”(HBsAg阳性,其余4项均阴性),随访终点时保持原模式不变的比率较低(分别为39.3%、32.4%、8.7%、5.6%)。小三阳或小二阳随访期间仍可出现病毒复制(HBsAg阳转)。HBsAg、HBeAg平均每年阴转率分别为1.16%、7.1%,抗-HBs、抗-HBe平均每年阳转率分别为0.63%、4.8%;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HBsAg阴转率(P<0.01);抗-HBe阳转率明显高于抗-HBs转阳率(P<0.01)。在随访期出现ALT升高468例(19.7%),其中160例(6.7%)表现为急性肝炎发作。结论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长期随访中不同的血清HBVM模式可相互转换,并可出现肝炎活动。HBsAg自然阴转率和抗-HBs的自然阳转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父子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及其子女间的遗传传递。方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117个家庭234个个体进行了HBV五项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及游离型HBV DNA检测。结果:HBsAg阳性父亲出生的子女与HBsAg阴性的父亲所生的子女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在HBsAg父、子女同阳的63个家系中,HBV血清学标志组合父、子女同时阳性率为52.4%,其HBV DNA主要分布在父、子女同阳组合中,与其他标志组合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HBV DNA与HBeAg标志呈一致性增高,HBeAg阳性父亲所生子女HBeAg和HBV DNA也都阳性。HBsAg高滴度的父亲HBV DNA与出生后的子女呈一致性增高。结论:HBsAg阳性者,通过父亲遗传传递给子代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血清HBV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前S1抗原(HBVpreS1-Ag)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及诊断乙型肝炎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276例携带乙型肝炎不同病毒标志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preS1-Ag,HBV-M测定并与HBVDNA做对比分析,同时测定患者的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析前S1抗原与AST、ALT之间的关系。结果HBV大三阳组与前S1抗原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70.8%,77.1%,P>0.05,患者血清HBVpreS1-Ag、HBeAg和HBVDNA检出率高度符合。HBV小三阳组与前S1抗原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29.5%和26.2%,说明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276例患者中preS1-Ag阳性组与preS1-Ag阴性组比较,ALT、AST升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S1抗原能够敏感的反映乙型肝炎的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4种国产乙型肝炎(乙肝)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取慢性乙肝患者和不合格献血员血液样本594份,应用4种国产乙肝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并与1种国外乙肝化学发光试剂盒(Abbott公司Architect)比较,对结果不一致的样本再用各试剂盒做双孔重复检测,对HBsAg 临界值附近的样本用Abbott HBsAg确证试剂盒(Architect HBsAg confirm)验证;以Abbott试剂盒(Architect)的检测结果为标准,计算4种国产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和约登指数.然后用上述试剂盒榆测HBV 5项标志物的灵敏度参比品,比较不同试剂盒的灵敏度.结果与Abbott公司Architect试剂盒相比,国产HBsAg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低4~10倍;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 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低4~16倍;且有假阳性.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6.46%~98.15%、94.28%~98.15%、98.15%~99.49%、90.07%~96.30%、92.09%~96.80%.结论国产乙肝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