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对35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HFHD治疗6个月,对患者HFHD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血钙、磷及甲状旁腺素(PTH)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HFHD治疗后3、6个月,血磷、PTH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6个月血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HFHD能有效地降低血PTH浓度,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长期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低通量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持续16周。观察患者血清钙、磷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的变化。结果单次透析后,高通量组患者血清磷和iPTH下降率高于低通量组(P<0.05和P<0.01)。16周后,低通量组患者血清钙、磷及iPTH水平较前未见明显变化(P>0.05)。高通量组患者血钙水平稳定(P>0.05),血磷及iPTH水平较前下降(P<0.05)且低于低通量组(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增加磷的清除、稳定血钙、降低血清PTH水平,改善钙磷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碳酸镧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并发高磷血症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研究组给予碳酸镧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磷和血钙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呕吐与恶心、腹泻与腹痛)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TH、血磷和血钙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碳酸镧片治疗并发高磷血症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磷、血钙和PTH水平,从而减少高钙血症、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临床有效率较高,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低通量透析,研究组行高通量透析。比较两组炎症介质和甲状旁腺激素、血钾、血磷水平。结果:透析3个月后,研究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前后的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有效降低尿毒症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的效果较好,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碳酸镧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时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南京大学附属南京鼓楼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60例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MHD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治疗组1[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在(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300~600pg/ml],对照组2、治疗组2(i PTH在600~1000pg/m L)。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给予患者口服骨化三醇2.0μg/次,2次/周联合碳酸钙750mg 2次/日和骨化三醇2.0μg/次,3次/周联合碳酸钙750mg 2次/日。治疗组1和治疗组2分别给予口服骨化三醇2.0μg/次,2次/周联合碳酸镧500ug每日3次和骨化三醇2.0μg/次,3次/周联合碳酸镧500ug每日3次,在治疗第4、8、12周末复查i PTH、血钙、血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4周、8周和12周的i PTH值均降低(P0.05);各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P0.05),但碳酸钙组血钙升高较碳酸镧组血钙升高明显(P0.05)。碳酸镧组治疗后血磷较治疗前下降(P0.05);碳酸钙组治疗前后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镧可有效降低MHD患者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时的血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透析液钙浓度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纳入 90 例血液透析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 对照组采用 1.50%mmol/L 钙浓度透析液,研究组采用 1.25%mmol/L 钙浓度透析液。 分析透析前 及透析 3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钙磷代谢(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变化;记录透析 3 个月内两组 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透析 3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血钙及钙磷乘积水平均较透析前降低( P <0.05 ),且低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患者血磷水平组间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 );透析 3 个月后两组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均较透析 前升高( P <0.05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 <0.05 );透析 3 个月内,两组患者头痛、呕吐、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较低钙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在高钙血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使用低钙透析液,对照组使用正常钙透析液;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水平。结果:透析后对照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PTH水平均轻度升高,而观察组血钙和血磷均明显降低,钙磷乘积也显著降低,PTH水平在3个月时明显上升,6个月时趋于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钙血症患者采用低钙透析液透析配合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地降低血磷、钙磷乘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60例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那卡塞片联合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帕立骨化醇治疗,均治疗12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8及12周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及血磷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4、8及12周后血清iP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效果好,能降低患者血清iPTH水平,调节钙磷代谢,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在我院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1例,根据所使用透析器及透析方式不同,分为低通量透析组(LF组,n=23)、高通量透析组(HF组,n=64)及高通量透析滤过组(HDF组,n=34)。检测三组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及透析前后血磷、血钙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与LF组相比,HF组及HDF组患者透析前iPTH水平明显降低,透析后血磷的下降率明显增加,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iPTH及血清磷、钙磷乘积的达标率优于LF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而HF组与HDF组上述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透析前血磷、总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iPTH水平与透析后血钙水平有负相关关系。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较低通量透析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部分矿物质骨代谢指标,可能对改善患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起到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流灌注加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将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予1周3次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行常规1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皮肤瘙痒、睡眠及肌无力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血流灌注加血液透析治疗组1周后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皮肤瘙痒、肌无力等症状好转,睡眠改善。结论1周3次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可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的PTH浓度,较快改善患者症状,表明血流灌注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钙、磷和甲状旁腺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钙、磷和甲状旁腺素(PTH)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A组应用高通量透析,B组应用普通透析,分时点检测病人空腹透析前血清总钙、磷和全段PTH的水平。结果:A组病人血清钙各时点均数在正常范围,相互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磷和血清全段PTH在3个月时显著降低并维持犤血磷(1.98±0.08)mmol/L,血清全段PTH(256.16±101.22)pg/L犦,P<0.05。B组病人血清钙在正常范围,血清磷和血清全段PTH水平较高,各时点均数比较,P>0.05。A组血清磷和PTH在3个月时明显低于B组(P<0.05),之后维持;血清钙两组无差异。结论:高通量透析可增加血磷的清除量,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和PTH。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26-2428
随机选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高通量低钙透析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碳酸钙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醋酸钙口服治疗,就两组患者的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iPT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磷和血钙的对比差异不明显。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钙、iPT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磷水平对比不明显。在组内的F检验中发现,治疗组患者的血钙水平较为稳定,但血磷、iPTH水平呈现出降低趋势;对照组患者的血钙水平不稳定,有所提高,血磷水平和iPTH水平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iPTH水平下降的幅度略小于治疗组。在不良反应上,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将醋酸钙与高通量低钙透析联合治疗结合起来有助于使患者的血钙水平较为稳定,且降低血磷和iPTH水平,对于预防高磷血症以及心血管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白霞凤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742-174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骨化三醇(钙三醇)和低钙透析液(含钙1.25 mmoI/L)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例,首先使用低钙透析液透析,根据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程度给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6个月,记录血钙、磷、钙磷乘积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的变化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时,12例患者血钙明显升高,iPTH水平显著降低(P〈0.05),钙磷乘积和血磷有所增高(P〉0.05);在结束观察时,钙磷乘积和血磷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血钙、磷和钙磷乘积较治疗2个月时增高(P〉0.05);10例患者的iPTH在150~320 pg/mL范围波动,2例患者iPTH出现反弹.12例患者对低钙透析液的耐受性良好.[结论]骨化三醇和低钙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效果良好,对于透析前血钙不低的患者,推荐使用低钙透析液,可减少因服用含钙的磷结合剂所致体内钙负荷增加的危险,达到降低钙磷乘积和减少心血管钙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71-1773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应用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60例SHPT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应用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西那卡塞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钙及钙磷乘积均高于对照组,而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及甲状旁腺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联合治疗血液透析后SHPT疗效确切,能够缩小甲状旁腺体积并降低i PTH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与尿毒症患者贫血及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1例首次就诊住院的尿毒症(CKD5期)患者,按血i PTH水平将患者分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组和非亢进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患病率为40.66%,与非亢进组相比,亢进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较轻,贫血较重,血钙、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血磷和血肌酐水平较高,残余肾功能较差,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i PTH水平与年龄、血红蛋白、肌酐清除率、甘油三酯、血钙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血肌酐和血磷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低血钙、高血磷、低肾小球滤过率是SHPT发生的危险因素,SHPT会加剧肾性贫血,PTH与其他CVD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不明显,提示其通过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而增加CVD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及给药途径的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合并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60例血液透析合并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口服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组(大剂量服用骨化三醇)及静脉用药组(透析后静脉给予骨化三醇注射液),每4周对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钙、磷进行检测,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服用12周后,对照组甲状旁腺素水平为(697.5±164.3) pg/ml,相较于治疗前(761.4±184.6) pg/ml,变化不明显(P>0.05),对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疗效欠佳;冲击治疗组疗效显著[治疗前:(757.6±170.3) pg/ml,治疗后:(417.6±157.8) pg/ml,P<0.01],但是部分患者出现高钙血症;而静脉用药组疗效最佳[治疗前:(814.7±197.8) pg/ml,治疗后(227.4±106.4) pg/ml,P<0.01],且较少发生高钙血症。结论 目前,对血液透析合并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化三醇注射液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可以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前臂移植术对尿毒症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0月血液透析治疗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2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磷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12例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后骨痛及瘙痒症状明显缓解,血压、生活质量及全身营养、贫血状况明显好转(P0.01)。结论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尿毒症并发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患者生化指标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下降,骨痛、瘙痒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根据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钙离子浓度1.50 mmol/L)和观察组(钙离子浓度1.25 mmol/L),比较患者每次透析前后血压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透析前后血钙、血磷及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透析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平均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最高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钙、血磷及血PTH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低钙透析液透析有助于血液透析相关性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9.
杨建平 《临床医学》2016,(10):67-68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确诊为尿毒症并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126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每组42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钙磷水平及甲状旁腺激素及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以了解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滤过组的甲状旁腺激素及β2微球蛋白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血液透析治疗组的甲状旁腺激素及β2微球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三组血钙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组的血磷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他两组未见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滤过能够提高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及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组还具有调节患者血磷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94-4195
分析慢性肾衰竭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磷变化情况。选取收治的慢性肾衰竭病患者32例(治疗组)采用高通量血透治疗,取同期收治的采用低通量血透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甲状旁腺激素、尿素氮、血肌酐、血磷水平。治疗组治疗后甲状旁腺激素、血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也明显下降,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通量血透相比,高通量血透更能改善慢性肾衰病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及血磷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