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鳖中的纤溶活性蛋白是从地鳖中提取的具有抗栓及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其口服易被上消化道酶分解从而限制了应用。采用恒流泵滴制法开发地鳖纤溶活性蛋白时间/pH依赖口服结肠靶向微囊(EnpolypHaga fibrinolytic protein oral colon targeting microcapsules, CTM-EFP)。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寻找到包封率为60.17 % ± 2.72 %、载药量为15.50 % ± 0.44 % 的最佳配方。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微囊呈球形、表面光滑,在人工肠液中24 h的累积释放度为99.53 % ± 0.69 %,在人工胃液中24 h累积释放度为7.43 ± 1.04 %,通过时间/pH依赖达到结肠靶向作用。CTM-EFP在人工肠液中的体外释放曲线符合Korsmeyer方程,提示地鳖纤溶活性蛋白(EnpolypHaga fibrinolytic protein, EFP)是通过扩散和侵蚀机制结合释放的。CTM-EFP为EFP的口服给药提供了一种新的剂型,为EFP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将3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CBA/CA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苯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BZ-AML)模型组、鸦胆子苦醇(Brusatol)治疗组,每组各10只小鼠。BZ-AML、Brusatol组小鼠利用静式染毒柜吸入染毒,每天苯吸入浓度300 ppm,6 h/d,5 d/周,连续8周;对照组小鼠吸入空气。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涂片,确认BZ-AML建模成功后给药。Brusatol治疗组腹腔注射给药4 mg/(kg·d),连续5 d。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CD~+_3、CD■、CD■T细胞的数量以及骨髓单个核细胞ROS、细胞凋亡率的改变。与BZ-AML组小鼠比较,Brusatol组小鼠外周血CD~+_4、CD~+_3 T淋巴细胞数量及CD■/CD■比值增加,骨髓单个核细胞ROS水平降低及细胞凋亡率增高。提示Brusatol通过改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骨髓细胞ROS生成及诱导凋亡发挥抗白血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肺纤维化是多种肺疾病常见的终末期病理学改变,其发生发展是由多种细胞、细胞因子、蛋白酶共同参与控制。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在肺部炎症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促纤维化因子的分泌、降解成纤维细胞中的胶原蛋白以及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达到减轻肺纤维化的作用。本文就细胞自噬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囊性纤维化(PCF)和矽肺所致肺纤维化(silicotic pulmonary fibrosis)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简要归纳,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let-7d-3p和miRNA-21-5p在二氧化硅(SiO_2)诱导的大鼠纤维化肺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30只,采用一次性气管内灌注1 ml SiO_2悬浊液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大鼠相同方法灌注1ml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于染尘后1、7、14、21、28 d采集各组大鼠肺组织,每组取6只,对3只大鼠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另外3只采用miRNA微阵列芯片技术筛选肺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通过miRNA芯片筛选结合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验证let-7d-3p和miRNA-21-5p在两组间的表达水平,对let-7d-3p和miRNA-21-5p进行靶基因预测并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1、7、14和21 d Masson染色均可见正常肺组织,未发现胶原纤维,28 d大鼠肺间质和支气管周围仅有少量纤细的胶原分布;模型组大鼠1 d和7 d未发现胶原纤维,14 d染色可见较多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未见明显纤维组织,21 d和28 d模型组大鼠肺间质内可见大片状密集的胶原纤维沉积,在肉芽组织、支气管及血管壁周围胶原蛋白增生明显。模型组中let-7d-3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miRNA-21-5p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型组中let-7d-3p和miRNA-21-5p表达变化明显,可能与早期矽肺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建立多菌灵致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损伤模型,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多菌灵致小鼠TM4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TM4细胞分别暴露于0(对照)、1、2、5、10、20μmol/L多菌灵溶液和10μmol/L SB203580抑制剂溶液及10μmol/L SB203580+5μmol/L多菌灵溶液染毒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将TM4细胞分别暴露于0(对照)、5μmol/L多菌灵溶液和10μmol/L SB203580抑制剂溶液及10μmol/L SB203580+5μmol/L多菌灵溶液染毒48 h,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采用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TM4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38 MAPK和p-P38 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10、20μmol/L多菌灵组TM4细胞的存活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多菌灵暴露浓度的升高,TM4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与5μmol/L多菌灵组比较,10μmol/L SB203580+5μmol/L多菌灵组TM4细胞的存活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0μmol/L SB203580抑制剂组TM4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5μmol/L多菌灵组TM4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0μmol/L SB203580抑制剂组的凋亡率无明显改变。与5μmol/L多菌灵组比较,10μmol/L SB203580+5μmol/L多菌灵组TM4细胞的凋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5μmol/L多菌灵组TM4细胞G_1/G_0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而G2/M期和S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0μmol/L SB203580抑制剂组各期细胞所占比例均无明显改变。与5μmol/L多菌灵组比较,10μmol/L SB203580+5μmol/L多菌灵组TM4细胞仅G_2/M期细胞所占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5μmol/L多菌灵组TM4细胞的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0μmol/L SB203580抑制剂组的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与5μmol/L多菌灵组比较,10μmol/L SB203580+5μmol/L多菌灵组TM4细胞的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TM4细胞的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菌灵通过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TM4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蛛网膜下隙阻滞下行剖宫产术,麻醉前10~30 min或麻醉同时预先输注一定容量的晶、胶体溶液可有效减少术中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对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补液量以及补液时机的选择目前仍存争议。该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补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Research Gate数据库,检索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主要指标为术中出现低血压患者的数量;次要指标为术中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患者的数量。结局各指标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用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 CI)进行表示。结果 蛛网膜下隙阻滞下行剖宫产术,与晶体液相比,同等量胶体预负荷可使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O^R=0.40(95% CI:0.27,0.59)];麻醉前10~30 min或麻醉同时快速输注500 ml胶体液可使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O^R=0.45(95% CI:0.31,0.66)],同等量晶、胶体容量预负荷在降低术中恶心、呕吐方面则无明显差异,均可使术中恶心、呕吐几率降低[O^R=0.72(95% CI:0.43,1.19)]。结论 蛛网膜下隙阻滞下行剖宫产术,麻醉前10~30 min或麻醉同时预先快速输注500 ml胶体溶液可显著降低产妇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手术部位对自体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老年与非老年患者首次于前臂远端或近端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比较老年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结果 老年与非老年组患者不同部位建立内瘘后3月到48月的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于前臂远端建立内瘘后3~24月通畅率均高于前臂近端(x2=7.699,P=0.022;x2=6.460,P=0.026;x2=8.271,P=0.009;x2=4.643,P=0.031).老年糖尿病组内瘘术后36~48月通畅率低于非糖尿病组(x2=5.963,P=0.015;x2=27.388,P=0.000).结论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前臂远端部位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良好的通畅率,认可作为首选部位,糖尿病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远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背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其病因及诱发因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各异,易被误诊或漏诊。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如何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不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5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和影像学表现分为轻症和重症组,分别接受全身抗凝联合静脉溶栓、血管内溶栓或锥颅上矢状窦溶栓治疗,同时辅助华法林口服6~12个月。术后通过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术观察静脉窦形态。结果轻症组27例患者接受全身抗凝药物联合静脉溶栓治疗,14例痊愈、9例好转、4例无效;重症组25例患者中22例经全身抗凝药物联合血管内溶栓治疗后18例痊愈、3例好转、1例死亡,余3例行锥颅上矢状窦溶栓治疗,均痊愈。共随访6~60个月(平均3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针对临床分型选择不同方法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免疫指标阳性的不典型膜性肾病(AM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以助于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9月肾内科住院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其中肾穿刺病理诊断为AMN伴抗核抗体(ANA)等免疫指标阳性的患者28例(AMN组),肾穿刺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的IMN患者123例(IMN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脏病理学结果。结果 免疫指标阳性的AMN组患者和IMN患者比较,AMN组发病年龄轻,女性比例高,镜下血尿明显,补体C3、C4降低,伴有白细胞计数降低等血液系统异常,免疫荧光包含C1q的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比例升高,IMN患者PLA2R阳性比例高。结论 免疫指标阳性的不典型膜性肾病,病理类型类似于Ⅴ型狼疮,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等免疫指标阳性率高,病理免疫荧光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特别伴有“满堂亮”,高度提示狼疮性肾炎,应早期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PECT/CT、MRI及X线对良恶性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至9月100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SPECT/CT、MRI及X线三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对,比较三种方法对原发性骨肿瘤诊断价值,并对不同类型原发性骨肿瘤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SPECT/CT对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诊断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87.50%,准确度92%,阳性预测值为94.12%,阴性预测值87.5%,MRI对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诊断灵敏度为88.24%,特异度90.63%,准确度89%,阳性预测值为95.24%,阴性预测值78.38%,X线片对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诊断灵敏度为67.65%,特异度84.38%,准确度73%,阳性预测值为90.2%,阴性预测值55.10%;SPECT/CT(χ~2=15.41,P0.001)、MRI(χ~2=8.382,P=0.004)对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诊断灵敏度均高于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χ~2=12.5,P0.001)、MRI(χ~2=8.317,P=0.004)对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诊断准确性均高于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对骨肉瘤、尤文肉瘤、骨髓瘤诊断准确性高于MRI及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对骨巨细胞瘤诊断准确性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32)。结论 SPECT/CT、MRI对原发性骨肿瘤良恶性诊断效能比常规X线片较好,但是X线片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上准确性较高,临床上可采取联合使用来提高诊断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