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肇庆市居民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亚明  廖祥洲 《现代康复》2000,4(3):378-379
目的: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男女差异无显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中青年不同人群颈椎病发病率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广州市中青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并比较不同人群发病率的差异。方法将2005~2008年来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体检并做了病史调查、颈椎X线及TCD检查的1689例地方中青年工作人员(20~40岁)分成公务员组和普通人群组及男性组和女性组,将每组颈椎病的发病率及颈椎退行性改变的病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公务员组及普通人群组的颈椎病发病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总体男女性组及公务员男女性组颈椎病发病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要遏制颈椎病发病率不断提升以及年轻化的发病趋势,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就要提高人民群众对颈椎病危害的重视程度,以及了解颈椎病的防治常识。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22个职业从业人员颈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兰州市22个不同职业工作人员中颈椎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及高危因素.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分层抽样22个职业的兰州市居民6 600人进行访问式调查,对有可疑症状者再进行相关的筛选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兰州市居民中颈椎病的发病率为13.7%,男性发病率为13.9%,女性发病率为13.6%,男、女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8,P=0.754);颈椎病的发生与职业关系密切,不同职业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072,P=0.000);在30~60岁之间,颈椎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以30~50岁为高发人群,不同年龄段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833,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颈椎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职业、睡眠习惯、精神紧张度、颈椎发育性因素、颈部外伤,颈部受凉、颈部锻炼、年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椎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为:职业、睡眠习惯、颈部外伤、颈部锻炼、颈部受凉、颈椎发育性因素.与精神紧张度、环境中的潮湿度、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了解颈椎病的高危因素,在重点人群中进行适当的干预,可降低颈椎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手术室护士应注意预防颈椎病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手术室护士患颈椎病,与其工作性质和特点有密切关系。手术室护士工作繁忙,节奏紧张,[1]在工作中较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姿势,导致手术室护士极易发生颈椎病。为预防颈椎病,我们进行了如下调查。1 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我院手术室护士50人,其中毕业0~6年21人,7~15年19人,16年以上10人,采用典型(案例)调查法。2 结 果(表1)表1 手术室不同工龄护士颈椎病发病率工龄(年) 人数未发病数发病数发病率%0~62117419.057~151912736.84>16104660.00合计50331734.003 原因与分析3.1 身体较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体位是发生颈椎病的主要原因。在配…  相似文献   

5.
我国于1992年12月召开第一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对哮喘防治提出了新概念,并制定了防治试行方案,几年来我国对哮喘防治研究作了大量工作,现就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进展,概述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哮喘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高,据估计其发病率在70年代为1%,而在80年代为2%,1993年全国及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上海及重庆五大城市调查13~14岁学生发病率为3%~5%。广西医科大学报道广西地区患病率为3%;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调查11个乡镇中17个海岛的9万多居民、哮喘患病率为0.19%,其中小儿哮喘患病率为0.24%,成年人哮喘…  相似文献   

6.
中青年颈型颈椎病的X线征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青年颈型颈椎病的发病及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对1285例健康人群中发现颈椎X线异常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组人群总发病率为90%,主要表现为颈椎曲度异常.结论:中青年颈椎病发病率较高,应及早预防并治疗.  相似文献   

7.
崔军  李辉  纪威 《疾病监测》2010,25(8):645-647
目的了解和分析宁波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开展恶性肿瘤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宁波市监测区2006-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统计分析其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性别年龄分布、主要恶性肿瘤顺位、不同年份发病趋势等。结果 2006-2009年宁波市监测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66.36/10万、212.29/10万。男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57∶1。2006-2009年恶性肿瘤粗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宁波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省内和全国的中上等水平,应进一步加强恶性肿瘤病因研究和一、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孝感市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脑卒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孝感市4个乡镇社区共968名居民进行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39.86%,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基础知识(42.90%)、诱发因素(42.55%)、危险因素识别(34.69%)、发病后急救处置知识(25.00%)。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脑卒中史/脑卒中家族史、相关慢性疾病史、接受过脑卒中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是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孝感市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普遍缺乏,尤其缺乏危险因素识别和发病后急救处置知识。开展社区脑卒中健康教育是促进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应针对居民知识特点加大社区脑卒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9.
孔志芳 《疾病监测》2012,27(1):77-78,83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浙江省宁海县传染病的发病动态,掌握居民中传染病的漏报情况,推算出比较接近实际的发病水平, 为制订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规划及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将全县划分为东、南、西、北、中5片,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进行回顾性入户调查。 结果 共对7个乡镇(街道)3120户10 276名居民进行法定传染病漏报入户回顾性调查,共调查到法定传染病9种149例,漏报38例,总漏报率为25.50%;甲乙类传染病无漏报,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41.35/10万,校正发病率为241.35/10万;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29.01%,2010年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066.57/10万,校正发病率为1502.42/10万。到医疗机构就诊的131例, 漏报20例, 漏报率15.27%;未就诊18例,漏报18例,漏报率100%。 结论 居民中法定传染病存在漏报现象,丙类传染病漏报率高,流动人口漏报率高于本地居民。  相似文献   

10.
岱山县海岛居民10年传染病发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承维  叶凌  李琼燕 《疾病监测》2006,21(11):582-585
目的探讨1996 ̄2005年岱山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海岛居民10年间传染病发病率、发病病种变化以及发病顺位。结果10年间岱山县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386.57/10万;死亡2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10/10万;传染病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性传播传染病上升幅度较快。发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二者占发病总数的87.54%。结论1996 ̄2005年岱山县10年间传染病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乙型肝炎、淋病、肝炎(甲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是海岛居民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病种,应积极做好相应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综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25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对可能影响其疗效的危险因素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综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阳性率(临床治愈+显效)为81%。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否伴有颈椎骨质增生、椎间孔是否变窄,以及是否有不良工作体位等是影响其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为提高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上述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应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儿童颈椎病     
钟鉴  张德洲  易雪冰  谈伟  陈兵 《华西医学》2008,23(2):249-250
目的:提高对儿童颈椎病的认识。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颈椎5位片X线表现。结果:颈椎病可以发生在14岁以下儿童,其X线表现特点包括: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棘突连线偏歪,"双边、双突征",椎体间轻度滑移等。结论:颈椎病的发生愈来愈低龄化,正确认识并了解儿童颈椎病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X线表现特点,有助临床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Mulligan技术在颈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56名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Mulligan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VAS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用关节活动度测量评估颈椎活动度的变化,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所需的次数,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患者颈椎病复发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后伸和左旋转这两个活动方向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0.01)。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Mulligan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以针刀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典型病例100例,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刀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分别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判定疗效.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并探析针刀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机制.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3%(41/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11,0.01,P<0.05).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松解粘连,缓解软组织痉挛,使血管、神经受压得到解除,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5.
背景:针刀和针灸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疗法,但目前尚缺乏这两种方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针刀与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0)、中国知网CNKI(1979/2010)、维普数据库VIP(1989/2010)、PubMed(1966/2010)和CochraneLibrary(2010年第4期),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期刊,纳入针刀与针灸比较治疗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的要求独立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0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刀组治疗颈椎病近期和远期总有效率、治愈率均明显高于针灸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针刀组优于针灸组,提示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针灸。但文章纳入试验数有限且文献质量较低,需设计更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6.
脉冲射频配合针灸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脉冲射频配合针灸、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脉冲射频配合针灸、牵引治疗)和对照组(单纯针灸、牵引治疗),每组3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脉冲射频配合针灸、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7.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ease gets into recovery stage after symptoms of acute phase are alleviated,returns to society and achieves clinical recovery.But some metal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most patients that becomes an obstruction for patients to develop speciality and self-realization.OBJECTIVE:To explore mental nursing methods of community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ease in recovery stage.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干预气滞血瘀型项痹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气滞血瘀型项痹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项痹病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症状、体征量化评定、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对气滞血瘀型项痹病患者进行护理,临床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护理,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9.
心理行为干预对颈性眩晕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KGROUND:Cervical vertigo(CV) belongs to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which clinical manifestation was paroxysmal vertigo and is highly related to cervical motion.Recent clinical experiences proved that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as superior to simple treatment.Because of patients were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therapeutic methods were also different,effects produce slowly,remote effects were not obvious and recurrence rate was higher.  相似文献   

20.
颈椎曲率指数与颈椎夹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如何正确评价颈椎曲率是脊柱外科医生所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外学者采用Ishihara法颈椎曲率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和颈椎(C2~7)夹角较多.目的通过应用Ishihara指数法与C2-7夹角法测量颈椎曲率,研究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相关.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研究.单位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对象2002-07/2003-07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3例,男34例,女29例.方法对63名颈椎病患者的侧位X射线片进行观察测量.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①患者CCI和颈椎夹角.②CCI与颈椎夹角及年龄的关系.次要结局①CCI与颈椎夹角回归方程.②不同性别CCI及颈椎夹角的比较.结果CCI(Ishihara法)平均为10.1(SD,11.6),颈椎(C2~7)夹角平均为17.5°(SD,13.5),两种方法明显相关(P<0.01).两种指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结论CCI(Ishihara法)与颈椎(C2~7)夹角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