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疗法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负担的影响。方法将63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化疗方案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化疗,28天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癌症状量表(LCSS)和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LC43)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除咯血外,各项LCSS评分均降低(P<0.01),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总健康状况评分升高(P<0.01,P<0.05),恶心与呕吐、气促、食欲丧失、便秘症状评分降低(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咯血外,各项LCSS评分均升高(P<0.01),各功能及总健康状况评分降低,疲倦、恶心与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症状评分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除咯血、疼痛两项外,余各项LCSS评分,EORTC QLQ-LC43评分中各功能及总健康状况、疲倦、恶心与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症状评分均改善(P<0.01,P<0.05)。结论中医辨证疗法联合化疗可减轻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斌  李蔚  章烨  徐敏 《吉林中医药》2013,33(1):47-50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7例ⅢB期~Ⅳ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联合Tp方案化疗观察组和单纯Tp方案化疗对照组,2组同时进行Tp方案化疗,每21 d为1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观察组化疗的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对照组单存化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体力状况、体重的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安全性指标以及化疗期间出现的各种毒副反应.结果:4个周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5种功能状态(角色、情绪、社会、认知、躯体)和总体健康状况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全身症状(乏力、疼痛、恶心与呕吐)及肺癌相关特异性症状(气促、咳嗽、咯血)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肺癌治疗相关症状(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评分也较治疗前降低(P<0.05),症状子量表计总分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2组比较,躯体、角色、认知功能状态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乏力、疼痛、恶心与呕吐、气促、咯血、失眠、食欲丧失评分及症状子量表计总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抑制白细胞减少,减轻恶心呕吐等化疗毒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中晚期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岩宁颗粒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精气两亏型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肺岩宁颗粒,对照组予1/10剂量的肺岩宁颗粒模拟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近期实体瘤客观疗效以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同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67%、70.00%,对照组分别为0.00%、43.33%;组间近期实体瘤客观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功能领域中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积分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功能领域中的各项指标和总体健康状况积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症状领域中的气促、咳嗽、疲倦、疼痛和失眠症状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疼痛积分增加(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气促、咳嗽、疲倦、疼痛和失眠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26.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严重的造血系统及肝肾功能异常变化情况。结论肺岩宁颗粒能够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郑丽平  郝晶  梁超 《北京中医》2008,(8):612-614
目的观察中药(含中草药和中成药)综合治疗对肺癌IV期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肺癌IV期老年患者分为中草药治疗组、中成药治疗组及对照组,应用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LC43)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中药综合治疗对肺癌IV期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中草药治疗组和中成药治疗组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有升高,疲倦、恶心呕吐、丧失食欲、睡眠、腹泻、肺癌子模块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疲倦、恶心呕吐、睡眠、丧失食欲、腹泻及肺癌子模块10个指标中中草药治疗组、中成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综合治疗(中草药及中成药)可以提高肺癌IV期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郑丽平  郝晶  梁超 《北京中医药》2008,27(8):612-614
目的 观察中药(含中草药和中成药)综合治疗对肺癌Ⅳ期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肺癌Ⅳ期老年患者分为中草药治疗组、中成药治疗组及对照组,应用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LC43)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中药综合治疗对肺癌Ⅳ期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中草药治疗组和中成药治疗组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有升高,疲倦、恶心呕吐、丧失食欲、睡眠、腹泻、肺癌子模块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疲倦、恶心呕吐、睡眠、丧失食欲、腹泻及肺癌子模块10个指标中中草药治疗组、中成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综合治疗(中草药及中成药)可以提高肺癌Ⅳ期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巩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7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后疾病无进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辨证分为阴虚内热证、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并给予相应中药治疗,对照组仅观察不进行任何抗肿瘤治疗,两组治疗或观察以28天为1个周期,直至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一年生存率,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特异量表(EORTC QLQ-LC43)进行生存质量测定,治疗或观察后判定中医症状疗效、体力状况疗效及肿瘤客观疗效。结果治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7天,对照组为6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一年生存率为67.64%,对照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治疗后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健康状况较治疗前评分升高,食欲丧失、气促、咳嗽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观察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领域、总健康状况评分较观察前下降,疲倦、气促、咯血、咳嗽、其他部位痛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积分下降,对照组观察后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力状况疗效、肿瘤客观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运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后具有延长疾病进展、稳定病灶、改善症状、提高体力状况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可巩固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麦粒灸治疗癌因性疲乏及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和对照组。麦粒灸组接受麦粒灸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程度(KPS评分量表、EORTC QLQ-C30评分量表、Piper疲乏量表)、白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差异。同时分析癌因性疲乏与观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麦粒灸组在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血红蛋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粒灸通过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贫血状况、缓解临床症状等方面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并且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肃肺调脾汤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治疗组肃肺调脾汤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及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LC13)对2组患者生存质量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气促、疲乏、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不振、便秘评分及肺癌特异性子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肃肺调脾汤能够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1周对患者采取预康复训练对肺癌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研究,将6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术前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术后1周6min步行试验(6MWT)、最大呼气流量(PEF)、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6MWT、PEF、SpO_2、呼吸频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恶心与呕吐、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经济困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总健康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疼痛、气促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肺癌手术患者术前进行综合性肺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脱落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2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疗效优于口服阿普唑仑片。  相似文献   

11.
李月  王芳  易静  钟秋润  简凤  廖顺琪 《新中医》2021,53(24):165-169
目的:观察补脾益气黄芪粥对晚期肺脾气虚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化疗伴癌因性疲乏(CRF)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肺脾气虚型NSCLC 化疗伴CRF 患者,随机分为2 组各3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补脾益气黄芪粥。比较干预前后2 组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 和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 的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DS 评分、PSQI 各部分评分及总评分,EORTC QLQ-C30 中躯体、角色和情绪功能以及疲倦、疼痛、气促、失眠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气黄芪粥可减轻晚期NSCLC化疗伴CRF 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211-1213
目的:观察益气除痰方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疲劳的临床疗效,以寻求治疗化疗相关性疲劳的有效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病例的化疗方案基本相同。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益气除痰方。治疗2周期后,观察治疗前后疲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细胞三系的变化。结果:益气除痰方组较对照组化疗相关性疲劳程度轻(P0.05);益气除痰方组在生活质量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疲倦、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领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益气除痰方组白细胞下降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益气除痰方可以防治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相关性疲劳,减轻癌症治疗相关证候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雷宝智  祝占英  苏纪舟 《新中医》2014,46(5):167-169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一线化疗方案结束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随访直至出现病情进展后终止观察;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黄芪多糖250 mg及扶正消积方内服维持治疗,并随访患者至病情进展。记录2组无进展生存期,治疗前后KPS评分及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提高加稳定率85.71%,优于对照组42.85%(P0.01);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疲倦、疼痛、恶心与呕吐、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并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7.1±0.8)月,优于对照组的(4.3±1.4)月(P0.01)。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能提高化疗后中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临床临床症状,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维持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生存质量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方法:76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采用一线化疗方案4~6周.对照组定期随访.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随访统计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疲乏、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S(7.2±1.32)个月,优于对照组的(4.4±0.57)个月(P<0.01);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咯痰、痰中带血、气短、胸痛、口干咽燥、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失眠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辨证维持治疗化疗后晚期NSCLC,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并能延长患者的PFS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麦粒灸足三里穴对高龄卧床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20例于2011~2014年在上海市杨浦区江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科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住院的高龄卧床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60例)和空白对照组(60例),两组均对原发病进行必要治疗,麦粒灸组在足三里穴上施予麦粒灸治疗,对照组不进行麦粒灸治疗,对两组进行为期3周的观察。治疗前后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CD_3~+、CD_4~+、CD_8~+细胞数量并计算CD_4/CD_8比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麦粒灸组治疗后CD_3~+、CD_4~+数量及CD_4~+/CD_8~+比值显著升高(P0.01),CD_8~+数量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CD_4~+值降低(P0.05),CD_3~+、CD_8~+、CD_4~+/CD_8~+值与观察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麦粒灸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比值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8~+数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麦粒灸足三里对高龄卧床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颗粒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辅助化疗及扶正解毒颗粒安慰剂治疗,治疗组予辅助化疗及扶正解毒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化疗周期,评价免疫指标,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量表(QLQ-C30、QLQ-LC13)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剔除4例,对照组脱落、剔除3例,最终完成试验者73例,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7例。(2)治疗组、对照组CD4~+提高率分别为50.0%、24.3%,治疗组CD4~+提高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CD4~+/CD8~+提高稳定率分别为80.6%、54.1%,治疗组CD4~+/CD8~+提高稳定率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CD3~+、CD4~+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CD3~+、CD8~+水平升高(P0.05),NK水平及CD4~+/CD8~+值下降(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QLQ-C30中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健康状况评分升高(P0.05),认知功能、疲倦、失眠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仅躯体功能评分升高(P0.05),认知功能评分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总健康状况、疲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QLQ-LC13中的咳嗽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QLQ-LC13量表各分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在"扶正治癌"理论的基础上辨证加用扶正解毒颗粒有助于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疲劳症状及总健康状况,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三步周期疗法"对Ⅳ期大肠癌患者XELOX方案化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治疗组41例。对照组:单纯改良XELOX方案化疗(L-OHP 130mg/m2,d1;CAP 1000mg/m2,bid,d1-14;q4w×4周期);治疗组:"中药三步周期疗法"联合改良XELOX方案化疗,共服中药汤剂4周期。观察临床主要症状、生命质量(EORTC QLQ-C30)、Karnofsky评分、细胞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在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75.61%对17.95%)、Karnofsky评分提高(总有效率为75.61%对17.95%)、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70.73%对15.38%)指标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EORTC QLQ-C30测定,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况及疲倦、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丧失、腹泻等方面,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三步周期疗法"可明显改善Ⅳ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杨秦梅  崔青荣  李彬  周庆伟 《新中医》2018,50(6):176-179
目的:观察自拟和胃扶正散外用脐疗联合透灸足三里、吴茱萸贴敷涌泉三种疗法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于化疗开始应用托烷司琼注射液预防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和胃扶正散脐疗,回旋灸透灸足三里及吴茱萸贴敷涌泉穴的三联疗法,2组均治疗6天为1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消化道反应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 2.9%,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恶心呕吐、食欲丧失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腹泻上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扶正三联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CINV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缓营养状况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肺解毒方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3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中医组治以益肺解毒方,化疗组治以第三代细胞毒药物单药(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或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时间为2个周期,以ECOG行为状态评分和EORTCQLQC-30量表为工具评价益肺解毒方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中西组治化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结果:中医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疲倦、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丧失、大便异常等指标计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总健康状况计分提高,具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5);行为状态评分有效率为85.71%;化疗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各维度以及疲倦、恶心呕吐、食欲丧失、大便异常、经济负担等状况的计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或P<0.01),行为状态评分有效率为65.00%。中西医组治疗后情绪功能明显下降(P<0.01),疲倦、恶心呕吐、经济负担的计分明显上升(P>0.05).且情绪功能积分下降与化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化疗组组、中西医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分均提高,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组与中医组比较在社会功能、疲倦、恶心呕吐、大便异常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益肺解毒方能改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5,(9):1122-112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对中重度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5例,对照组51例,治疗前后计算II-IV级肺损伤患者比例、评价CT疗效、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I-IV级放射性肺损伤比例低于对照组(13.3%vs 37.3%)。两组治疗后CT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vs 80.4%);气促,疲倦,失眠,食欲下降评分低于对照组(20.36±10.23vs30.11±11.22;44.06±21.35vs 51.33±20.57;33.64±18.62vs 40.25±19.19;34.53±18.19vs 40.13±19.85),肿瘤患者躯体症状,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65.21±16.46vs 59.33±18.36;56.56±22.37vs 49.61±18.21)。结论:益气养阴法可降低中重度放射性肺损伤比例,改善咳嗽气促,疲倦乏力,失眠,食欲下降症状,提高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