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进行分析,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液参数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1-01/2004-0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白云区中医院收治住院患者127例,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3~82岁;脑梗死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3~87岁;脑出血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2~81岁,以上患者发病均在3d内。健康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80岁。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小板的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7例被测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脑梗死组、脑出血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的数量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脑梗死、脑出血组间血小板的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较脑梗死、脑出血组有统计学上差异[血小板数量:(151.12±70.85)×109,(210.07±70.45)×109,(201.53±96.76)×109,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13.07±1.82)fl,(9.40±1.76)fl,(9.51±1.35)fl,P<0.01]。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与脑梗死、脑出血组相比,血红蛋白、红细胞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宽度统计学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与脑出血“血小板团块”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脑血管供血发生改变的疾病发病后早期均可出现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血小板的数量下降现象,血小板自身外的某种因素,可能参与了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增加与血小板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平均体积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MPV升高 ,血小板体积增大 ,活性增强。研究发现MPV与许多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梗死等 )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现就MPV检测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平均体积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MPV升高,血小板体积增大,活性增强。研究发现MPV与许多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梗死等)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现就MPV检测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48-1649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患者130例,根据血小板聚集试验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阿司匹林半抵抗组(ASR)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对三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进行比较分析。AR组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高于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平均血小板体积>8.5 f L者明显高于ASR组及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中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与阿司匹林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p水平和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探讨CD62p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CD62p水平与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动态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实验于2001-02/2002-09在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完成,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血球计数仪分别同时测定6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第48小时,第6~8天及第15天血浆CD62p水平和血小板参数。同期测定对照组为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血浆CD62p水平。结果:①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p水平(9.25±1.82)μg/L较对照组(2.23±0.56)μg/L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7.42,P<0.001)。②脑梗死患者第48小时血浆CD62p水平较其他两时期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血浆CD62p水平与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成正相关(r=0.51,0.47,P<0.01),与血小板计数成负相关(r=-0.32,P<0.01)。结论:CD62p参与了脑梗死并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血小板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并探究其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四医院接受诊治的17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因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Ⅱ组为小血管闭塞患者。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17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受试者均接受TEG与血小板指标检验,分析并比较各组血小板、TEG指标,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Ⅰ组血小板、TEG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血小板、TEG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占比、血小板平均体积高于对照组(P 0.05)。3组M A值、血小板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脑梗死患者中,随着TEG中R值增高,血小板平均体积、大血小板占比相应降低,而MA值越高,血小板体积越大(P0.05)。结论:TEG中R值与血小板平均体积、大血小板占比呈负相关,MA值与血小板体积呈正相关,TEG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小板功能,为临床上诊治疾病提供参考数据,值得运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肾病综合征(NS)患者初期血黏度明显增加,加上激素和利尿剂的使用导致高凝状态,进而形成血栓[1].本文对NS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血小板(PLT)及其参数如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进行测定,以求探讨和判定NS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对疾病发展的影响。方法用仪器法检测老年恶性肿瘤Ⅰ-Ⅳ期贫血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结果老年恶性肿瘤贫血Ⅰ Ⅱ期,Ⅲ Ⅳ期组血小板数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血小板参数的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体积血小板比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恶性肿瘤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RET)计数,低荧光比率网织红细胞值(LFR),中荧光比率网织红细胞值(MFR),高荧光比率网织红细胞值(HFR)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可作为肿瘤化疗时骨髓受抑制和开始恢复得早期诊断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平均容积在疾病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述近年来血小板平均容积在各种疾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各种疾病诊疗中的价值。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82-01/2006-08有关血小板平均体积检测及其在各种疾病中的意义、变化规律方面的文章,检索词为“mean platelet volum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08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血小板平均容积”,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手工查阅国内近年的相关文献。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步评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血小板平均容积在各种疾病中的变化意义、对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3篇相关文献,3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7篇文献中,2篇反映血小板平均容积与凝血功能的关系,其余均涉及血小板平均容积在各种疾病中的变化。资料综合:血小板平均容积与血小板的凝血活性呈正相关,在各种疾病中的改变可反映机体凝血活性的变化与血小板代谢紊乱情况,增高代表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下降则说明机体凝血活性减低。结论:血小板平均容积是一个判断血小板功能的参数,观察其变化规律对各种疾病尤其是血栓性疾病的诊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厦相关关系.方法:6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稳定性心绞痛30例,另设对照组30例.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及血球计数仪对各组血小板P选择素、血小板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浓度与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0.48,P<0.05),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P选择素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新  王拥军 《检验医学》2010,25(10):767-767,770
高血压、高脂血症都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原因之一.高血压伴高脂血症,可严重损伤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使血小板活性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血小扳活化与聚集是反映血小板体外功能的重要血液学指标,可以用于临床判断疾病并发症和治疗效果.为探讨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我们对浙江省东阳中心医院门诊的389例患者进行血小板体外功能的检测,探讨其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6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析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显著减少,(P<0.01),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较对照组增加(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与血小板参数密切相关,监测其变化对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维生素D[25-(OH)D]与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5-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皮肤科就诊的CSU患者46例为CSU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应用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7)对疾病进行严重程度评分,检测并比较2组人群的外周血血清25-(OH)D及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比(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差异,分析25-(OH)D与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SU组和对照组25-(OH)D水平分别为(21.07±3.10)、(28.31±2.98)ng/m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U组MPV和PDW高于对照组(P<0.01),PLT和PCT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5-(OH)D与MPV、PDW呈显著负相关(r=-0.773、-0.681,均P<0.01),与PLT、PCT无相关性(均P>0.05).UAS7评分显示,中重度组和轻度组25-(OH)D、MPV和P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SU患者有明显血小板激活现象,MPV、PDW与维生素D呈显著负相关,维生素D可能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血小板自动计数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与血小板计数有关的参数,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疾病、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一) MPV和血小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关系,并分析脑梗死患者的TEG与血小板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本院脑梗死患者73例作为实验组,另检测非脑梗死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的TEG及血小板指标的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脑梗死患者TEG及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73例TEG指标的R、K值低于对照组(P0.05),Angle角、CI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指标中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TEG指标中R值与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之间呈负相关(P0.05),MA值与血小板体积呈正相关(P0.05),脑梗死患者其他TEG指标与血小板指标之间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可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凝固性异常的诊断,TEG指导与监测药物治疗和评估患者预后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其中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红细胞和血小板许多功能异常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压积(PCT)进行分析,为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早期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尿毒症出血倾向患者血小板体积及血清一氧化氮(NO)。方法:观察18例尿毒症出血倾向患者与20例尿毒症无出血倾向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观察血清NO。结果:尿毒症患者出血倾向组血清NO显著高于无出血倾向组(P<0.05),两组PLT、PDW、MPV及PLCR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尿毒症患者出血倾向与NO所致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与血小板形态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比值(MPR)、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的比值(PPR)与痛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取痛风患者155例,其中急性发作性痛风患者82例,间歇期痛风患者73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记录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PL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尿酸(SUA)等指标水平。结果急性期痛风组MPR、PPR低于对照组和间歇期痛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间歇期痛风组MP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75例接受了6个月正规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MPR、P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期痛风患者MPV、PDW、MPV/PDW、MPR、PPR与ESR均呈显著负相关(P 0.05或P 0.01),MPR、PPR与CRP呈显著负相关(P 0.05),MPV、PDW、MPV/PDW、MPR、PPR与SUA均无相关性(P 0.05)。以急性期痛风患者的MPR和PP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MPR和PP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0(95%CI为0.641~0.798,P=0.001)和0.699(95%CI为0.617~0.780,P=0.001)。MPR评估疾病活动性的约登指数为0.365时,敏感性为87.7%,特异性为51.2%; PPR评估疾病活动性的约登指数为0.317时,敏感性为89.0%,特异性为57.3%。结论 MPR、PPR在评估痛风患者疾病活动性及治疗情况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大细胞比率(P-LCR)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血小板粘附率(PAdT )进行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进行检测 ,并对患者病情和预后与健康人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 ,年龄21~65岁 ,平均42.78岁。依据中华医学会1992年制定的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1],152例急性胰腺炎中129例为轻症(轻症组 ) ,年龄8~85岁 ,平均49.26岁 ;23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组 ) ,年龄23~78岁 ,平均46.43岁。所有病例均除外其他引起血小板变化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及服用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