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立体定向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脑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治疗的19例脑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系统ASA-602S进行穿刺引流术,步骤包括头部框架的安装、CT扫描定位并读取坐标值、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术后每日冲洗脓腔1-2次。术后72 h复查CT,如脓腔消失则拔去引流管,拔管后继续给予抗感染、脱水、补液等对症治疗;如脓腔继续存在,则延迟拔管。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准确穿刺,CT或MRI复查显示脑脓肿均完全消失,治愈率100%。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无死亡病例,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脑脓肿立体定向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术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好,可作为治疗脑脓肿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微创穿刺治疗脑脓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微创穿刺治疗的 33例脑脓肿 ,探讨脑脓肿的治疗方法及微创穿刺脑脓肿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1 994年 6月~ 2 0 0 2年 4月 ,在我科住院的脑脓肿病人 33例 ,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1 0例 ,年龄 1 2~ 6 5岁 ,平均 31 5岁。病程 1 2~ 38d ,平均2 8 2d。病史 :肝脓疡 2例 ;慢性中耳炎 5例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5例 ;隐源性脑脓肿 2 1例。1·2 临床资料  33例中头痛 33例 ;呕吐 2 5例 ;视乳头水肿 1 5例 ;意识障碍 1 4例 ,其中昏迷 7例 ;发热 30例 ;癫痫 8例 ;偏瘫 1 2例 ;脑疝 3例。…  相似文献   

3.
1996年以来,我院对传统的脑脓肿治疗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小骨窗、脓肿切开、置管引流的方法治疗4例脑脓肿,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4~39岁;病程平均2.5 a,最长6 a;3例有中耳炎病史。2例位于左颞叶,其中1例侵占额叶;1例位于左额叶;1例位右颞叶;单房脓肿1例,多房脓肿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脓肿抽吸结合Ommaya管置入术治疗脑脓肿的临床优势及体会。方法对我科2001-2006年5月间收治的42例颅内脑脓肿病人的病例资料、病情演化、CT影像及手术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立体定向脓肿抽吸及Ommaya管置入术治疗脑脓肿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优良的优点。结论立体定向脓肿抽吸及Ommaya管置入术治疗脑脓肿是一种微创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杜文彬 《中国保健》2010,(3):118-119
目的 探讨脑脓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52例脑脓肿患者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根据不同病情,对8例脑炎期脑脓肿患者和2例多发脑脓肿患者采取保守治疗,42例脑脓肿直径〉3.0cm 或反复发作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在CT引导下,行脓肿切除术19例,脓肿穿刺引流术23例。结果 治疗后进行3~6个月的随访,本组治愈39例,好转10例,死亡1例,复发2例。结论 脑脓肿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保守疗法、手术切除、穿刺抽脓引流等,临床治疗时应根据具体病情,按照个体化的原则,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脓肿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收集某院2008年1月—2016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脑脓肿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共收治经手术治疗的脑脓肿老年患者64例,其中发热14例(21.9%),有明确感染病史者9例(14.1%),脑膜刺激征6例(9.4%),实验室检查提示可能感染11例(17.2%)。患者起病至就诊时间平均(43.3±20.4)d。影像学表现为囊性(17例)、囊实性(38例)或实性(9例)病变。在增强扫描下显示病变无明显包膜者9例,薄壁者(2 mm)11例,厚壁者(2 mm)44例;病变包膜环形强化,或病变不均匀强化。行脓肿切除术48例,脓肿穿刺治疗16例。术后2周疗效GOS评分,1分(死亡)4例,2~3分11例,4~5分49例。除死亡4例和失访6例,其余54例患者平均随访(25.7±16.4)个月,GOS 1分2例,2~3分1例,GOS 4~5分51例。结论脑脓肿老年患者缺乏全身感染症状,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较长,影像学表现多为典型厚壁囊实性占位伴环形强化的脑脓肿征象,在治疗上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CT导引下对肝门区脓肿经皮穿刺置管抽吸冲洗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使用18G一次性留置深静脉针在CT导引下对10例经临床诊断和影像资料证实的肝门区脓肿进行置管、抽吸、冲洗和局部应用抗生素。结果 CT导引下穿刺置管抽吸成功率为100%。其中5例穿刺一次,3例穿刺两次,2例穿刺三次。均获得临床治愈,出院3个月后B超复查仅3例患者残留有小的液性暗区。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对肝脓肿置管抽吸冲洗定位精确,操作简便,尤其是治疗肝门区脓肿首选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丽珍 《工企医刊》2001,14(4):76-76
我科自1985年~1994年共收治9例耳源性脑脓肿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14岁~35岁之间,其中,颞叶脓肿8例,小脑脓肿1例,全部采用乳突根治加脑脓肿引流术治疗。8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疗程20天~35天。  相似文献   

9.
脑脓肿为细菌感染性疾病 ,多发于儿童期 ,死残率较高 ,首诊易误诊 ,尤以微小脑脓肿极易误诊、误治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 9例微小脑脓肿患儿做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994年 11月~ 2 0 0 1年 7月在我院诊治的 16例脑脓肿患儿中微小脑脓肿 9例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4个月~ 9岁 ,发病高峰在 5~ 9岁(6 7% ) ,病程 6d~ 1个月 ,有病因可查者 4例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 2例 ,外伤致颅底骨折 1例 ,臀部疖肿1例 ,未找到明确感染来源者 5例。全部病例经头颅普通CT及增强CT扫描对比 ,结合临床确诊。1 2 临床表现 发热 3例 ,…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立体定向仪、螺旋CT等三维定向仪器的临床应用日趋增多。但基层医院由于资金、条件的限制 ,仍旧单纯依靠普通CT开展颅脑外科临床工作。我们应用普通CT同样也可进行三维定向手术部位 ,自2 0 0 1-2 0 0 3年 ,已实施手术 2 1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11~ 59岁 ,平均年龄 48岁。其中脑出血10例 ,脑胶质瘤 3例 ,脑膜瘤 4例 ,脑内异物 2例 ,头皮异物 2例。1 2 普通CT三维定向选择手术部位 患者仰卧于CT检查床上 ,头部位于扫描架内。扫描所用基线用…  相似文献   

11.
1995年 2月~ 2 0 0 2年 3月 ,我们对 1 9例细菌性肝脓肿采用经侧胸壁肋骨床入路切开引流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9例 ,男 1 4例 ,女 5例 ,年龄32~ 68岁。病程 2~ 35 d,平均 1 1 d。发病前曾患过上呼吸道感染 4例 ,患盆腔炎 1例 ,因外伤性肝破裂术后并发肝脓肿 3例 ,无明显诱因 1 1例。临床表现 :发热 1 8例 ,肝区疼痛及肝脏肿大 1 7例 ,巩膜黄染 2例 ;白细胞 >1 0 .0× 1 0 9/ L 1 8例。本组均行 B超及CT检查 ,1 9例均为右肝单发脓肿 ,脓腔最大 1 5 cm× 1 2 cm× 1 0 cm,最小 4.5 cm×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2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500例脑深部病变患者,其中血肿排空治疗275例,定向活检治疗58例,脑脓肿抽吸术26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5例,帕金森病行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温控热凝毁损术127例,颅内异物摘除9例。结果脑血肿270例经治疗痊愈。活检确诊为胶质瘤30例,生殖细胞瘤10例,肺癌脑转移14例,脑寄生虫2例,松果体瘤2例。26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均痊愈。5例颅咽管瘤置放Ommaya管后(行囊内放疗)3例痊愈2例好转。127例帕金森病行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温控热凝毁损术,125例痊愈2例好转。9例颅内异物经立体定向摘除术均痊愈。结论立体定向临床应用广泛,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小儿额叶脑挫裂伤血肿形成行微创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我科自2002年至2009年中收治的26例小儿额叶脑挫裂伤血肿形成病人在2~5天保守治疗后。使用YL-1针微创穿刺引流血肿及坏死脑组织。结果转开颅一例,其余病例经随访半年到2年以上。按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24例,中残2例,无重残病例。结论小儿额叶脑挫裂伤并血肿形成在监护严密,CT动态观察,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保守治疗2~5天行YL-1针微创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彭小根  王晓年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28-128
我院自1997年11月~1999年11月采用Ⅰ型定位联合套管针,穿刺置入大口径导管引流治疗肝脓肿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最大为71岁,最小为38岁,平均为45岁。病人均结合临床表现,经CT或B超检查证实。脓肿最大径为12.2cm×8.5cm,最小为4.2cm×4cm,均为单发脓肿,其中肝右叶脓肿5例,肝左叶脓肿为3例。2 方法与治疗 Ⅰ型定位联合套管针的结构 穿刺针长22cm,内径2m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在细菌性肝脓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5年 10月~ 2 0 0 4年 2月 ,对接诊的 9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或置管药物冲洗引流术 ,其中 34例单纯穿刺抽脓 ,5 9例穿刺后置管药物冲洗引流。结果  9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 91例经皮肝穿刺抽吸或置管药物冲洗引流治愈 ,2例中转手术 ,治愈率达 97 8%。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安全、微创、廉价、高效、随时施治的优点 ,可作为临床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细菌性肝脓肿为一较常见的外科疾病 ,多种治疗方法各有特点[1~ 5] 。自 1987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我们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112例 ,其中 5 3例采用U型管引流 ,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5 3例 ,男 31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78岁 ,平均 42± 3 5岁。本组术前均作B超或CT检查 ,并取得肝脓肿之初步诊断 ,49例在B超定位下穿刺抽得脓液确诊。 2 8例曾在术前行 3~ 10天的非手术治疗 (包括静滴抗生素及 1~ 3次穿刺抽脓 )。术中探得 >5cm之脓肿 6 5个 ,直径 7~ 30cm不等。其中 17例为多发性 ,脓肿均位于右…  相似文献   

17.
耳源性脓肿是中耳炎的颅内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现对我院自19T3~1980年6月间15例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耳源性脑脓肿15例中,小脑脓肿8例、颞叶脓肿7例;最小7岁,最大48岁。全部脑脓肿皆与中耳病灶同侧。其中除一例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外,余皆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所致(其中胆脂瘤型9例)。  相似文献   

18.
我们自90年起对6例阿米巴性肝脓肿患者抗阿米巴治疗的同时行经皮肝穿刺置管三通管装置间歇灌注甲硝唑液治疗,效果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8~43岁。均有右上腹疼痛,发热及肝肿大病史。病程9~35天。均经 B 超及肝穿确诊。5例为单腔单纯性阿米巴性肝脓肿,1例为多腔混合性肝脓肿。2 方法①B 超定位,距脓腔最近处或近腹侧用龙胆紫作定位标记。②套管针穿刺进脓腔,抽净浓  相似文献   

19.
肺内孤立性结节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4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肺内孤立性结节通常是指直径<4cm的肺内类园形病灶,其诊断一直是临床和影像学难题[1] 。文献报道以细针抽吸较多,但细针抽吸仅能做细胞学活检,病灶诊断准确率不高。作者分析2 0 0 2 -0 4~2 0 0 3 -0 3我院资料完整的41例肺内孤立性结节CT导向下经皮活检枪穿刺活检病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1例中男3 7例,女4例,年龄2 1~86(平均5 1)岁,均为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难以确诊的肺内孤立性结节行诊断目的介入穿刺活检。结节直径1~2cm者7例,2~3cm者9例,3~4cm者2 5例。部位:右上肺5例,右中肺11例,右下肺12例,左上肺4例,左下肺9…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脑脓肿患者的感染机制及影像学检查临床意义,探讨弥散加权成像与磁共振波普分析等影像学方法在脑脓肿的临床诊断效果,为临床医师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1月-2016年9月神经外科收治的70例脑脓肿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部CT及MRI平扫联合增强检查,其中44例患者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5例行磁共振波普分析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行常规影像学检查后均显示脑脓肿为包膜期;CT显示脑脓肿边界清晰或为不清晰的类圆形的低密度影,CT增强后可显示边缘区强化,3例患者增强后边缘区强化不明显;MRI显示,T1WI为低信号类圆形病灶,T2WI为高信号,且脓肿边缘可见长T2信号水肿;随访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愈后评分(GOS)评估,70例患者的GOS评分中,5分56例,4分4例,3分4例,1分6例。结论对于脑脓肿患者入院后行常规CT、MRI结合DWI、MRS等检查,可有效提高对脑脓肿诊断准确率,对于脓肿和脑肿瘤的鉴别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