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31篇
  免费   975篇
  国内免费   708篇
耳鼻咽喉   133篇
儿科学   180篇
妇产科学   91篇
基础医学   567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2495篇
内科学   1505篇
皮肤病学   321篇
神经病学   575篇
特种医学   10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85篇
综合类   5127篇
预防医学   1818篇
眼科学   148篇
药学   2086篇
  7篇
中国医学   2002篇
肿瘤学   5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754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1038篇
  2011年   1089篇
  2010年   1201篇
  2009年   1120篇
  2008年   1190篇
  2007年   1139篇
  2006年   1069篇
  2005年   996篇
  2004年   951篇
  2003年   920篇
  2002年   762篇
  2001年   724篇
  2000年   652篇
  1999年   488篇
  1998年   389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55篇
  1995年   320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9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究孕晚期脂质代谢紊乱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01/2018-12期间收治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母亲48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早产非视网膜病变患儿母亲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孕晚期的血脂水平和脂联素水平,同时采用Pearson分析脂联素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孕晚期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高于对照组产妇,而高密度脂蛋白、脂联素、载脂蛋白A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产妇。此外,Pearson分析脂联素与血脂水平存在相关性,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的水平降低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孕晚期脂质代谢紊乱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可能与脂联素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重加强对产妇营养的指导工作,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内制剂金黄膏联合放血疗法对下肢丹毒病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2月收治的下肢丹毒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院内制剂金黄膏外敷联合放血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血清炎症因子和抗氧化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局部皮温、生活质量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于对照组(P<0.05),抗氧化因子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酶(SO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和治疗后7 d,观察组局部皮温恢复正常且低于对照组(P<0.05),诺丁汉健康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下肢丹毒患者,使用院内自制金黄膏联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能有效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伴微乳头和/或实性成分肺腺癌的高分辨率CT (HRCT)表现,分析其病理侵袭性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伴微乳头和/或实性成分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HRCT资料,依据HRCT显示有无气腔播散、脉管侵犯及胸膜侵犯等分为病理非侵袭性肺腺癌(PNLA)及病理侵袭性肺腺癌(PILA);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伴微乳头和/或实性成分肺腺癌病理侵袭性的预测因素。结果 208例中,126例PNLA (PNLA组)、82例PILA (PILA组);组间瘤肺界面、病灶胸膜下分布、支气管阳性征及胸膜凹陷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阳性征为伴微乳头和/或实性成分肺腺癌病理侵袭性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结论 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阳性征是伴微乳头和/或实性成分肺腺癌存在病理侵袭性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法、单碱基末端延伸(SNaPshot)法对载脂蛋白E(APOE)进行分型检测,并与Sanger测序法比较,以期获得更为高效、稳定、经济的中、高通量APOE分型手段。方法选取既往收集的覆盖全部6种常见APOE分型的阿尔茨海默病(AD)及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全血核酸样本48份,根据KASP法和SNaPshot法技术原理设计实验识别APOE 2个关键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429358和rs7412,并对样本进行APOE分型检测。调整样本顺序重复检测以验证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扩大样本量,收集AD、MCI患者全血样本107份,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APOE分型检测,Sanger测序法验证。结果采用KASP法和SNaPshot法对48份已知APOE分型样本的2次检测结果与原分型完全一致。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对107例样本进行分型检测,与Sanger测序法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采用KASP法和SNaPshot法进行APOE分型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结果直观等特点,应用中、高通量APOE分型检测相对于Sanger测序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单独检测及联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分类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inoma,PTC)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 年1 ~ 10 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首诊的176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16 例、甲状腺良性结节(benign thyroid nodules,BTN)60 例,同期选择60 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血清TK1,TSH,TG 和TGAb 的浓度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甲状腺超声结果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在PTC 早期筛查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PTC 组血清TK1(1.61±0.66pmol/L),TSH(3.18±1.84uIU/ml),TG(158.61±126.77ng/ml)水平较BTN 组及HC 组明显增高(0.72±0.28pmol/L,2.22±1.90uIU/ml,93.31±69.57ng/ml;0.32±0.25pmol/L,2.43±0.97uIU/ml,10.72±7.1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3.65,3.29,23.38,均P < 0.05)。PTC 组患者结节质地实性、低回声、边界不清、微钙化、纵横比> 1 及TIRADS 分类(≥ 4 类)比例高于BTN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 ~ 48.68,均P < 0.05);血清TK1,TSH 和TG 检测联合TI-RADS 分类诊断PTC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 和80.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914 > AUCTK1(0.827)> AUCTI-RADS(0.794)> AUCTG(0.664)> AUCTSH(0.661)。结论 血清TK1,TSH 和TG 检测联合甲状腺超声TIRADS分类可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在PTC 早期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循环崩溃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术中新发的急性主动脉瓣重度反流。该文报道一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80岁女性患者,为Type 1型二叶式主动脉瓣,左右瓣叶较浅钙化融合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先后以20、23 mm球囊预扩后出现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引起循环崩溃,及时植入Venus A L26瓣膜后,心跳血压恢复。该例经验提示,术中应避免过大的球囊扩张,以免导致急性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引起循环崩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相关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6家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相关性脑出血患者872例(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79例,金华市中心医院114例,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104例,诸暨市人民医院100例,萧山医院99例,嘉兴市第二医院76例),依据入院首次头颅CT检查估算的出血量,分为出血量<30ml组、30~60ml组、>60ml组;根据在院治疗方式分为保守组、微创组、开颅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差异,采用字2检验比较各组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出血量<30ml组86例(均行保守治疗),30~60ml组535例(保守组212例,微创组189例,开颅组134例),>60ml组251例(保守组64例,微创组96例,开颅组91例)。在30~60ml组中,微创组、开颅组的GOS评分高于保守组,微创组GOS评分高于开颅组(均P<0.05)。在30~60ml组和>60ml组中,保守组病死率均高于微创组(均P<0.05)。结论对于首次入院CT检查结果估算出血量>30ml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相关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并且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预后好于开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