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3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4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更加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拮抗血小板的聚集,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降压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7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低切、血浆黏稠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CRP、TNF-α、IL-6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3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4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更加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拮抗血小板的聚集,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4.
双嘧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双嘧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用药14d,两组治疗前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嘧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纳络酮加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36例采用纳络酮加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32.26%,总有效率为70.97%,二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χ~2=6.57和5.96,P均<0.01)。结论 纳络酮加参麦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有一定促进作用,优于复方丹参,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5-2013-05收治的80例急性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改善患者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核-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患临床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和血浆粘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麝香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麝香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脑梗死急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麝香注射液,对照组予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麝香注射液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检查各项指标均显下降,且甲襞微循环血液流速流态等均有显改善。结论 麝香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在防治脑梗死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加入S%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2次/d;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2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为65.6%;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O.05),治疗2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显著(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12-2012-12我院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5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1次/d ,共应用14 d ,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 )与日常生活能力(ADL )量表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7 d、14 d后治疗组SSS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3-2013-08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促进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再通,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晨钟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针)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水平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梗死病人100例,治疗组50例,给予晨钟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针5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1次/d;对照组5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qd。病人在用药前1周测定血液流变学及SOD、LPO指标,14d为一个疗程,用药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及上述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SOD、LPO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晨钟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痛有较好的疗效,并有改善其血液粘度及提高SOD水平,降低LPO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中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咯地尔针剂(赛莱乐),剂量2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14天为1疗程;并对另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天为对照,两组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比研究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47例(58.8%),显著进步24例(30%),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71例(88.8%);对照组基本痊愈14例(17.5%),显著进步12例(15%),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26例(3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改善(P<0.01),CT检查显示治疗组病灶亦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纳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金纳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弥可保注射液,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神经传导速度加快,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纳多能明显缓解和消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突发神经性耳聋患者5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及能量合剂等药物,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同期入院患者62例为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3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听力改善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8.4%(61/62),而对照组为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纯音听阈和听力损失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听力损失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纯音听阈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突发神经性耳聋,采用高压氧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听力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机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TCD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血浆比粘度、RBC聚集指数、血学方程K值及血细胞比容等)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谷红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1次/d。2组患者均给予脱水剂、脑细胞活化剂等基础治疗,2组疗程均为15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安全性。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3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14 d为一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损均有非常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效,且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PCP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PCPCI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组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PCPCI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PC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治疗,2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hs-CRP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t=4.328~6.356,P0.05),且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655~4.759,P0.05),2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指标均出现显著上升(t=3.987~5.035,P0.05),且观察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394~4.358,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和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U=3.703,χ~2=4.882,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1.010,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PCI,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