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薯蓣皂苷对缺氧/复氧所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对缺氧/复氧所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以不同剂量的薯蓣皂苷进行干预。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缺氧/复氧组、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10,20,40μmol/ml)干预组。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Fluo-3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i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心肌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与缺氧/复氧组比较,薯蓣皂苷各剂量干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心肌细胞[Ca2+]i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心肌细胞培养液中NO浓度降低。结论:薯蓣皂苷能有效抑制缺氧/复氧导致的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其可能与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抑制受损心肌细胞NO升高,减轻过量NO的细胞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皂荚皂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皂荚皂苷对缺氧/复氧(H/R)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9组:正常对照组,H/R组,H/R 皂荚皂苷(100,50,25,12.5,6.25,3.12,1.56μg·mL-1)剂量组。观察各组细胞经H/R损伤后,细胞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皂荚皂苷(50,25,12.5,6.25μg·mL-1)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内AST、CK、LDH释放量及MDA的生成,并能提高SOD活性。结论皂荚皂苷具有明显的抗缺氧/复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奥心血康对培养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模型,用地奥心血康进行干预。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模型组(H/R组);缺氧/复氧模型+吡那地尔(pinacidil,Pin)阳性对照组(H/R+Pin组);缺氧/复氧模型+地奥心血康(DAXXK)低剂量、中、高剂量(10mg/L、20 mg/L、40mg/L)干预组(H/R+L、M、H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罗丹明123(Rh123)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在荧光显微镜下采集被Rh123染色的各组心肌细胞荧光图片;收集培养细胞上清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缺氧/复氧模型组细胞存活率、线粒体膜电位及SOD活性均下降,而LDH活性、MDA含量均升高。地奥心血康用药组可有效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同时降低受损心肌LDH的释放量,并有效提高SOD的活性,减少MDA的生成量。结论:地奥心血康对缺氧/复氧造成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保护细胞线粒体膜、增强细胞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配伍比例的附子人参对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6 d的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不同配伍比例的附参组、空白血清组。建立原代大鼠心肌细胞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模型,观察不同配伍比例的附子人参血清对损伤心肌细胞自发搏动、细胞活力的作用,并测定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分泌量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各附参配伍组心肌细胞自发搏动频率、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心肌细胞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NO分泌量和LDH释放率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附参(2∶1)组对心肌细胞的自发搏动频率、细胞活力、SOD、MDA和LDH作用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其余各配伍组。结论各附参配伍组对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中以附参(2∶1)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苦参醇A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缺氧/复氧组),苦参醇A低、中、高剂量组,在缺氧/复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30,60,120μg·m L~(-1)的苦参醇A。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酶标仪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及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苦参醇A可显著降低缺氧/复氧后CK与LDH漏出量(P0.05,P0.01),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P0.05,P0.01);能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P0.01),提高SOD活性(P0.05,P0.01);并能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凋亡(P0.05,P0.01)。结论苦参醇A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氧化应激产物MDA,增加抗氧化酶SOD活力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HLF)对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R组),缺氧再给氧组;3个HLF给药组,并于缺氧及再给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30、100 mg/L的HLF,观察HLF对细胞上清液中缺氧及再给氧后LDH、CK、AST漏出量,MDA含量、SOD活性,NO含量、NOS活性的影响;用MTT法检测HLF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HLF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HLF可抑制缺氧及再给氧后LDH、CK、AST漏出量,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NO含量和NOS活性;升高A/R细胞OD吸光度值,并能明显抑制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结论:HLF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缺氧再给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其作用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洋参果总皂苷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及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及缺氧/复氧损伤型,实验分9组:正常细胞培养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复氧损伤+洋参果(100、50、25、12.5、6.25、3.125、1.5625μg/ml)组.分别观察单纯缺氧和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搏动次数及心肌细胞形态.结果:洋参果总皂苷12.5μg/ml、25μg/ml、50μg/ml浓度,增强缺氧后心肌细胞搏动次数;从形态学观察:单纯缺氧及缺氧/复氧后,洋参果总皂苷在3.1μg/ml~50μg/ml浓度范围,给药组比阴性对照组细胞形态完整.结论:洋参果总皂苷对心肌细胞缺氧及缺氧/复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栀子苷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模型组,栀子苷预处理组。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苷预处理组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CK、LDH的漏出量,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栀子苷预处理对H9C2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以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朱智彤  姚智  李会强  娄建石  卢奕 《中草药》2002,33(4):343-346
目的 观察葛根素(puerarin,Pue)对缺氧-复氧损伤造成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方法 分别测定各个时点对照组、模型组及各给药组(1,0.1,0.01g/L Pue)培养上清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细胞MTT代谢率的变化。结果 缺氧及复氧都可造成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及MTT代谢率下降,复氧后2h最为显著(P<0.01)。3种剂量Pue均能对抗这3个指标的异常变化,但浓度越小,作用越弱。结论 Peu能减轻缺氧时产生的自由基损害,减少SOD的消耗,并可能促进其合成,亦可保护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功能,这些作用呈剂量依赖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6,(2)
目的: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用不同浓度氯化钴并优化不同缺氧及复氧时间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缺氧复氧前加入终浓度为2.5、5、10μg/m L的山核桃叶总黄酮预处理,通过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量,细胞内MDA含量和SOD活性;并采用MTS检测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的成活率以及Hoechst-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HIF-1α蛋白表达,来考察山核桃叶总黄酮保护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结果:利用1 200μmol/L氯化钴缺氧18 h,复氧2 h可建立缺氧损伤心肌细胞模型。与模型组比较,山核桃叶总黄酮能降低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LDH释放量及细胞内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减少细胞凋亡,并使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山核桃叶总黄酮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增强细胞清除自由基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活络效灵丹含药血清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 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H/R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4组:正常血清对照组、模型组(H/R组)、活络效灵丹(HXP)血清组和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血清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测定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量以及胞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上清液中LDH漏出量和胞浆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活络效灵丹含药血清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增加胞浆SOD活性,减少上清液中LDH漏出量和胞浆MDA含量,并降低细胞的凋亡率(P<0.01).结论 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络效灵丹含药血清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H/R组)、活络效灵丹拆方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用MTT比色法检测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上清液中LDH漏出量的影响,优选活络效灵丹的最佳配伍组合,并测定各组细胞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Bcl-2 mRNA、Bax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优选出活络效灵丹全方、丹参当归配伍、丹参乳香配伍、丹参当归乳香配伍为最佳配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1),细胞Bcl-2 mRNA表达降低、Bax mRNA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优选的活络效灵丹各配伍组胞浆SOD活性增高、胞浆MDA含量减少(P<0.01),心肌细胞Bax mRNA表达减少、Bcl-2 mRNA表达增高(P<0.01)。结论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上调Bcl-2 mRNA和下调Bax mRNA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莉  王利  韩国柱  任洪灿  金越  吕勇  李楠 《中草药》2006,37(8):1203-1206
目的研究茶多酚(TP)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新用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TP(100.0、50.0、25.0、12.5mg/kg)组,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肠I/R损伤模型。于缺血前20min舌下iv药物,假手术组仅分离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再灌120min后,各组取血及肝组织,测定血清及肝组织中SOD活力、MDA和NO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肠I/R损伤后,血清及肝组织中的SOD活力降低,MDA、NO水平升高,镜检发现肝有明显组织形态学损伤。与模型组相比,TP呈剂量依赖性增强SOD活力,降低MDA及NO水平,减轻肝组织形态学损伤。结论TP对肠I/R所致肝损伤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自由基清除作用、减轻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活化、抑制大量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肉桂通过调控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对慢性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组、肉桂低剂量组、肉桂中剂量组、肉桂高剂量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应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红蛋白(Myo)、HIF-1α和血管内皮因子(VEGF)表达。结果:缺氧处理后显著降低了心肌细胞H9c2增殖活力、SOD活性,且增加了细胞凋亡指数、MDA和TBARS含量(均P<0.05)。缺氧处理后显著降低了心肌细胞H9c2的cTnT、CK-MB、Myo、HIF-1α和VEGF表达量(均P<0.05)。各剂量肉桂组能够不同程度的逆转缺氧对心肌细胞H9c2上述指标的影响。结论:肉桂通过调控HIF-1α表达保护缺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前列地尔(PGE1对兔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抗栓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兔内皮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加入不同浓度(0.05,0.20,0.40 μg·mL-1PGE1的给药组,将PGE1分别加入缺氧复氧液中调整至以上终浓度。测PGE1(0.05,0.20,0.40 μg·mL-1不同浓度组及模型组、对照组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细胞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SOD活性、NO含量下降, vWF表达下降(P<0. 05。PGE1各浓度组与模型组比较,PGE1各浓度组SOD活性及NO含量有所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vWF表达增强(P<0. 05。结论 PGE1对缺氧/复氧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栓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冰  角加  聂波 《吉林中医药》2021,41(3):376-380
目的观察八味沉香散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H9C2 SOD活力、MDA浓度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H9C2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八味沉香散提取物(水提)高、中、低剂量组(240、120、60μg/mL)、曲美他嗪组(240μg/mL)。以体外缺糖缺氧再复糖复氧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WST-1法检测细胞内SOD活力,TBA法检测MDA浓度,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受到缺血再灌注损伤刺激后,细胞内MDA浓度明显增高,SOD活力下降,荧光显微镜下有大量致密或碎块状的浓染细胞核,半定量图像分析平均光密度增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八味沉香散提取物中的MDA含量降低(P<0.01),而SOD活力显著增高(P<0.05,P<0.01),荧光显微镜下的致密浓染细胞核明显减少、半定量图像分析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八味沉香散能够减少脂质过氧化物(MDA)生成,提高具有抗氧化能力SOD的活力,抑制细胞凋亡。推测八味沉香散抗缺氧再灌注损伤是通过减少应激状态下活性氧化自由基的形成,从而阻断活性氧化自由基诱发细胞凋亡的直接和间接途径,达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刺囊酸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终浓度分别为0.5, 5和50 μmol·L-1的刺囊酸预处理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1 h, 予以缺氧3 h后, 再复氧2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等指标,观察其对缺氧/复氧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并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0.1 mmol·L-1的N-硝基-L-精氨酸甲酯、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50 μmol·L-1的PD98059和1 μmol·L-1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对其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缺氧/复氧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刺囊酸预处理组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且显著能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热休克蛋白70表达,能对抗缺氧/复氧损伤;而N-硝基-L-精氨酸甲酯和PD98059能部分取消刺囊酸预处理的上述保护作用。结论 刺囊酸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有显著抗氧化作用,且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一氧化氮生成、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化及增加热休克蛋白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战  王爱洁  隋在云 《河南中医》2009,29(10):977-97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NO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银杏叶提取物组、灯盏花素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10 d后,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检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的SOD活力以及MDA、NO水平。结果:灯盏花素能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的SOD活力明显增加,MDA、NO含量明显降低。结论:灯盏花素可通过影响SOD、MDA、NO明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毒素清对老年肺炎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分老龄对照组和模型组、毒素清高低剂量组、氟哌酸组5组,用气管插管法注入大肠杆菌复制肺炎模型。观察各组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中性粒细胞计数,肺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肺炎老龄大鼠的肺组织损伤明王。与老龄对熙组比较,老龄模型组血清争肺泡灌洗液SOD活性显著降低,NO、MDA的含量显著增高。老龄模型组中性粒细胞高于老龄对照组。与老龄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血SOD活性显著升高、肺泡灌洗液NO和中性粒细胞含量显著降低,各用药组血清和肺泡灌洗液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毒素清对老龄大鼠大肠杆菌肺炎自由基损伤有明显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氧自由基损伤角度探讨心宁复方有效部位群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复制SD大鼠乳鼠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合贝爽注射液组,心宁复方大、中、小剂量组共6个组。各给药组在缺氧期及复氧期分别给药,测定各组心肌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细胞SOD活性、MDA含量。结果:心宁复方能明显提高受损心肌细胞的活力,降低LDH活性表达,增强SOD活性,减少MDA的含量。结论:抑制心肌细胞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心宁复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