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院洁净手术间不同时段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层流洁净手术室不同时段空气质量。方法对北京部分医院百级、万级洁净手术间进行静态(自然沉降法)和动态空气采样(从手术开始到结束不同阶段的细菌菌落数)及过滤器检漏测试。结果 2008、2009年静态空气采样超标率≤9.40%;2008年41.67%的洁净手术室动态实测空气细菌总数高于《医院洁净手术室污染控制规范》标准值;50.00%的过滤器存在泄漏;经检修后,2009年过滤器检漏合格率为100.00%,动态空气细菌超标率仅为5.00%;对手术不同阶段空气细菌动态监测,从手术开始细菌浓度逐渐增加,至缝合后细菌浓度缓慢降低。结论动态空气细菌监测指标较静态空气细菌指标更为敏感有效,更能反映洁净手术部实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述洁净手术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方法:列举国家关于洁净手术部洁净用房的技术参数、卫生参数要求及参数检测要求,介绍与洁净手术部洁净用房净化程度密切相关的四项参数(动态细菌浓度、静态细菌浓度、静压差和含尘浓度)的检测方法和要求。结果:提出了先进的技术设施配合科学严谨的维护措施,才能更好的发挥洁净手术部作用。结论:洁净手术部在空气质量评价参数的监管下保证了手术部空气质量,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保证了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我院东楼洁净手术部自2005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根据《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要求,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间进行一次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通过4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我院洁净手术间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的方法与流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保新建洁净手术部顺利启用和手术患者安全.方法 对2012年3月启用的新建洁净手术部进行了启用前、启用时静态监测和启用后动态监测.结果 新建洁净手术部启用前后空气沉降菌浓度均合格;手术间物体表面启用前采样未检出细菌,启用时采样有两问无影灯表面细菌数超标;2012年3月18日-5月10日新手术部启用后开展手术568例,未出现切口感染.结论 新建手术室启用前后的环境监测不同于日常监测,必须制定采样计划,改进传统方法,分阶段采样,严格无菌操作,才能保证监测的准确性,保证新手术室能按时启用,患者能安全手术,还为以后的日常监测提供参照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施空气细菌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的意义。方法 对某院洁净手术部的45间手术间进行沉降菌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GB 50333进行静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DB/11408—2007要求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其中动态空气监测选择第一台手术不同时间段(手术切皮时、手术2 h或缝合结束、接台-麻醉-皮肤消毒时)进行采样,记录手术过程中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相关因素。遇动态、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较低时即查找原因,制定并实施管理措施。结果 2010年5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采样共782间次,合格763间次,合格率97.57%。其中2018年6月静态空气采样6间,合格率为33.33%,针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整改措施, 2018年11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9.48%。动态空气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5月不同级别手术间动态空气监测结果均不合格, 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进行空气动态采样103台次,Ⅰ、Ⅱ、Ⅲ级手术间合格率分别为90.00%、89.80%、95.45%。Ⅱ、Ⅲ级手术间不同位置回风口菌落数比较,进门处回风口菌落数均高于内侧回风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Ⅲ级手术间不同时段动态空气采样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各级手术间菌落数均随手术进程而逐渐增加。结论 洁净手术室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可及时掌握运行状态手术部细菌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新建洁净手术部综合性能,为以后洁净手术部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新建的洁净手术室及其辅助用房进行了综合性能评定。结果 2009-2012年共监测79所医院632间洁净室,洁净手术部总合格率为85.4%,细菌浓度合格率为98.9%,空气洁净度级别和静压差合格率为100%,照度合格率最低,为79.4%,其次是相对湿度和噪声,为79.9%和81.3%,其它指标的合格率均在91.0%以上。结论广西新建洁净手术部主要洁净指标合格率较高,但仍有部分指标合格率偏低,仍需加强对洁净手术部建设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18所医院洁净手术部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目的了解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层流洁净手术部的管理现状与净化系统的卫生情况。方法采用调查表方式调查了北京市18所医院的手术室,包括空气监测、通风口的清洁、通风系统的管路清洗状况与过滤器更换频率等。结果50.0%的医院洁净系统通风管路从未进行清洗,通风口从未清洗占14.3%,空气卫生指标的监测方法全部采用敏感度低的沉降法,有50.0%的医院监测方法存在问题。结论目前只有针对洁净手术部建筑标准的验收要求,缺少日常管理规范和污染技术控制标准,也没有可以使用的动态污染控制方法和依据。医院洁净手术部日常管理存在较大隐患,制定并实旌医院洁净手术都污染挣制标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南阳市医疗机构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洁净手术室、提高手术室空气质量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通过现场仪器监测并按照GB 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连续对南阳市10家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进行3次评价,评估内容包括百级35间、千级23间、万级44间、30万级22间手术室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最低照度、空气菌落总数和尘埃粒子计数监测结果。结果 3次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合格率:空气温度分别为100.0%、100.0%、100.0%,相对湿度分别为96.77%、100.0%、100.0%,最低照度分别为100.0%、95.97%、100.0%,空气菌落总数分别为88.71%、94.35%、100.00%,尘埃粒子计数分别为61.29%、78.23%、83.06%,提示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最低照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3次均在95%以上,空气菌落总数和尘埃粒子计数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并且空气菌落总数合格率显著高于尘埃粒子计数合格率(P<0.05)。百级、千级、万级、30万级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尘埃粒子计数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级、千级、万级手术室手术区和周边区尘埃粒子计数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μm微粒尘埃粒子计数合格率高于≥0.5 μm微粒尘埃粒子计数合格率(P<0.01)。结论 南阳市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空气指标监测有利于了解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为手术室洁净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信息,促进手术室空气质量达标,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洁净手术部空气细菌浓度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为准确测试洁净手术部空气细菌浓度.方法依据相关法规,对测试方法及实施过程进行设计研究.结果提出科学可行的程序,取得可靠测试结果;洁净手术部全面系统地严格管理可以使空气细菌浓度达到标准;把握空气细菌测试方法、程序及关键点是获取真实数据的关键;医药工业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测试全程的理论依据.结论本研究有科学依据,详尽可行,有效排除混杂与沾染,使测试过程顺利,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保障医院洁净手术部的正常运行。方法:对医院洁净手术部的日常监测方法和管理进行分析,规范制定可行的制度。结果:规范了洁净手术部的管理和监测方法,通过严格的监测和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12.
空调系统与室内空气品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从新风量不足与新风口位置不合理、空调系统设备及用材、空调通风管道污染、气流组织、空气负离子、空调水系统等方面分析了不良的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相关技术措施,建议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新风质量,加强对风管及空调设备的定期清洗与维护,改进室内的气流组织,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确保室内空气品质,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与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空气加压氧舱压缩空气自动控制系统,该设计简单、实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Air Polluti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mercury contents of salivary (parotid gland) secretions and simultaneously obtained blood and urine specimens were examined quantitatively among a group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several mixed mercurials.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saliva averaged 1/4 and 1/10 of the bSood and urinary concentrations, respectively. A high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blood and parotid fluid mercury contents, inferring that the readily obtainable parotid secretion may be of diagnostic value as an indirect monitor of blood mercury as well as other foreign substances in the blood.  相似文献   

15.
Air scare     
Quayle C 《Health facilities management》1997,10(6):22-4, 26, 28-30
  相似文献   

16.
17.
Air conditioning     
C T Theodore 《Hospitals》1970,44(8):88-91
  相似文献   

18.
Air care     
  相似文献   

19.
Air apparent     
  相似文献   

20.
《Hospital topics》2012,90(5):103-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