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KAP)的现状,评价营养健康教育效果,为有效改善医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川北医学院护理本科2008级10个小班的学生,以集体授课方式进行营养教育,教育前后用自编问卷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实施营养教育后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明显提高,得分由( 15.76±4.15)分提高到(25.17 +4.26)分,营养态度较好,饮食行为较教育前有所改善,得分由(4.87±1.57)分提高到(6.77±1.57)分.结论:营养教育可以提高护理新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是改善其不良饮食行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川北医学院护理本科2008级297名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川北医学院护理新生对营养知识比较欠缺,营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50.73%,且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牛奶摄入不足等,但有积极良好的态度。结论:应加强护理新生营养教育,提高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饮食行为,提高健康水平,为其能有效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进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护理专业3个年级701名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得分为(20.92±5.98)分;态度得分为(5.26±0.85)分;行为得分为(5.26±1.57)分。营养知识得分城市生源高于乡村生源(P<0.05),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P<0.05)。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掌握不全面,但具有良好的态度;应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高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饮食行为,为其能有效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知-信-行(KAP)现状,探讨营养教育对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营养教育前首先对两组进行KAP调查,然后对教育组进行营养教育,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之后再次对两组进行KAP调查。结果:营养教育前,两组的KAP得分差异无显著性;营养教育后,教育组学生KAP得分均有明显提高,而对照组KAP得分无明显改变;营养教育后,教育组KAP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营养教育是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其营养态度,改变其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李青文  刘雅玲  杨军 《吉林医学》2010,31(8):1149-1150
了解沈阳医学院护理专业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沈阳医学院护理专业大学生349人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平均分为(21.13±4.45)分,处于较差的水平;不良饮食行为较多,有32.5%和31.9%的学生是按口感和习惯选择食物。但他们多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医科大学生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并设立临床营养学课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饮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营养认知水平和行为状态的现况。方法采用知识-态度-行为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知识水平、营养态度以及饮食营养行为等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知识缺乏,其中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的得分(K值)显著低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χ2=21.965,P<0.01),无接受糖尿病教育经历的患者得分显著低于曾经接受教育患者(t=-6.071,P<0.01);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营养态度较积极(A值),希望获得饮食营养知识,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来达到控制血糖、恢复健康的目的;但大多数患者存在许多不良的饮食营养行为(P值),如常多食、喜吃零食及油炸熏烤食品、进食速度快、嗜好烟酒等,K值与P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24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有无接受糖尿病教育的经历是影响饮食营养KAP评分水平的最主要的因素(P<0.01)。结论知识-态度-行为的研究是有效评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饮食营养认知状态的一种方法;糖尿病饮食营养教育可以显著改善KAP评分水平,因此在糖尿病控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某医学院不同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院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为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某医学院学生318人进行自设计营养KAP问卷调查,分析其KAP评分.结果医学生营养知识较缺乏,平均得分(34.42±4.69)分,仅占总分的74.8%.女生营养KAP总评分高于男生(P〈0.01),男生营养KAP不及格率高于女生(P=0.020),女生营养KAP总分优秀率高于男生(P〈0.01).不同专业学生的营养KAP比较,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和总评分均高于临床医学(P〈0.01).两个专业学生的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评分基本相同(P≥0.052).医学生也有不良饮食行为.结论应加强医学生营养教育,提高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饮食行为,提高医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市不同性别在职高级干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及其健康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28名在职高级干部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营养KAP,根据统一健康体检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某市在职高级干部男性干部与女性干部在营养知识、营养行为得分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营养态度得分两组间无差异P>0.01.体检结果男性干部总体异常及脂肪肝、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状况得分8.27±1.57分(满分10分),与营养KAP得分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481,P<0.01).结论 某市不同性别在职高级干部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营养态度良好,饮食行为不够合理,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营养健康指导,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城镇生源、农村生源大学新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状,为开展大学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汕头大学医学院2014级197名新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医学新生营养知识缺乏,平均(23.30±7.88)分,低分人数占32.0%,高分人数仅占29.4%;城镇生源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高于农村生源学生(t=2.058,P<0.05)。67.0%的医学新生对饮食和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态度,不同生源学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吃夜宵习惯,72.6%的城镇生源学生回答"有时吃",明显高于农村生源学生的54.9%(χ~2=6.474,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知识得分与学生"吃夜宵习惯"呈负相关(P<0.05),"城镇生源"和"男性"与学生"有时吃夜宵"和"经常吃夜宵"呈正相关(P<0.05)。结论大学新生营养态度较为积极,但城乡生源大学新生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应注意结合城乡生源的差异特点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0.
曾蓉  孔浩  张帅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884-1885
目的探讨某医学院新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医学院医疗系大一学生486人,对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从及格率角度,营养态度〉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其中不同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营养态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家长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其饮食行为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营养知识不同的情况下,其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也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该校医学新生的营养知识越好,其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也越好。其中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和一定的营养知识,但欠缺合理的饮食行为。因此,应加强医学生营养知识教育,进一步提高其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市898名高校医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现状,探寻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寻求一条适合该人群今后开展营养教育的途径。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89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多数在校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是否学习过营养课程的学生之间比较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行为得分在各层人群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存在线性关系(P0.05)。结论:制定并落实有效的营养教育计划,多渠道加强营养宣教,以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着重营养行为干预措施,促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状,为普及大学生营养知识,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吉林医药学院4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态度不是十分理想,女生要好于男生。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较好,态度还不够理想,饮食行为还不够科学,需要改进。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储备和推广营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和营养知识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某技术学院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技术学院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进行有效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now/edge—attitude—behavior,K—A—B)问卷调查方法,对随机抽取的62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为52.6+13.5,及格率为32.5%。学生对不同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不同,性别间存在一定差异;学生整体营养态度较好,女生营养态度正确率明显要高于男生,但饮食行为存在着明显问题。结论: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饮食行为不合理,但有较好的健康饮食意识,应加强对学生营养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营养跟踪评估记录单对高龄孕妇营养知信行水平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某院产前住院的高龄孕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孕期保健指导,观察组孕妇给予营养跟踪评估记录单指导孕期保健。比较2组孕妇营养知信行得分、血红蛋白水平及各类微量元素摄取量、膳食营养物质摄取适宜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知信行得分33.17±4.60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19±6.03)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铁、蛋白质及叶酸摄取量均显著高对照组(P<0.05)。观察组油脂类、奶类、豆类、蛋类、肉类、谷类、水果、蔬菜摄取适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跟踪评估记录单可提高高龄孕妇的营养知信行得分,调节高龄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及对各类微量元素摄取量、膳食营养物质摄取适宜率。  相似文献   

15.
张玉霞  范旻 《当代医学》2016,(20):162-164
目的:比较体验式营养教育和传统营养宣教对改善孕妇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的效果,探讨对孕妇营养教育的最佳模式。方法将256例孕妇随机分为体验式营养教育组(129例)和传统营养宣教组(127例)。接受两种不同教育模式后,对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与态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膳食行为改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开展体验式营养教育对改善孕妇饮食行为效果优于传统营养宣教、这种营养教育模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营养教育前后对学生营养态度及饮食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营养教育前首先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营养态度及饮食相关行为调查,然后对干预组进行营养教育,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三月之后再次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营养教育前,两组的营养态度及饮食相关行为得分差异无显著性;营养教育后,干预组学生得分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得分无明显改变;营养教育后,干预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营养教育是改善营养态度及饮食相关行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抽样来广州打工6月以上人员274名,以问卷方式调查其营养知识和膳食行为,结果分别进行评分,完全正确的以10分计;以眼部、皮肤及口腔的营养缺乏体征作为判断营养缺乏的标准。结果表明,营养知识的平均得分为443±1.40分,膳食行为的平均得分为4.81±1.46分,后较低水平。营养知识得分越高者,正确膳食行为得分也越高,相关显著(r=0.155,P<0.05)。而学历高低与膳食行为没有相关性;此外,女性膳食行为得分高于男性(P<001)。此外,被调查人员有不同程度营养素缺乏的临床体征,如皮肤粗糙发生率为76.6%,角膜干燥为1.82%,牙龈出血最多发,为20.1%。此提示外来人口的营养不良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同时亦表明营养知识普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岳阳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经济发展水平从岳阳3个县市区抽取1 370例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询问的方法收集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信息。结果  岳阳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分为52.6,整体未达到及格水平。营养知识得分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学历层次、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为留守儿童以及在校用餐次数对营养知识有极显著影响。营养态度平均分为33.7,整体达到了及格水平。学历层次、父亲受教育程度以及在校用餐情况对学生营养态度有极显著影响。饮食行为平均得分为68.0,达到及格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父亲受教育程度以及在校用餐情况对学生营养行为有显著影响。结论  岳阳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较差,营养态度和行为有待改善,应加强岳阳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教育,提高营养知识水平,促使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