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 外耳道新生物切除或外耳道狭窄成形术时,常需修复外耳道或耳甲腔皮肤缺损。传统的方法是取大腿内侧中厚皮片修复缺损,由于移植片固定于外耳道较困难,加之局部血供建立较慢,常有皮片不能成活或愈合不良,形成新的外耳道狭窄。笔者采用耳前皮瓣转位修复外耳道及耳甲腔皮肤缺损1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12例;年龄20—61岁。外耳道成形6例,外耳道及耳甲腔良性肿瘤切除12例,经  相似文献   

2.
魏小平 《中外医疗》2009,27(12):178-179
目的探讨皮肤移植在不同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方法皮肤移植作为一种修残补缺的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如:颜面、颈、手、足及关节功能部位的无菌创面均可用全厚皮片修复;皮瓣移植则适用于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伴有深部组织缺损或外露的创面、器官再造、洞穿性缺损的修复以及用于加强局部血运、改善营养状态的修复。结果修复各种病变,遵循皮肤移植的选择原则和应用要点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皮肤移植分为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皮片移植中全厚皮片应用较多,皮瓣移植在创面修复中应用广泛,多用于皮片移植难以修复的创面,严格掌握皮片和皮瓣移植的适应证、选择原则和应用要点是创面修复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耳道前壁或后壁皮肤缺损情况下合理选择耳前或耳后带蒂转移皮瓣修复缺损的疗效.方法 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06月期间共收治29例外耳道肿瘤或外伤所致不同部位及程度的外耳道皮肤缺损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对于外耳道前壁或后壁存在的皮肤缺损分别采取耳前带蒂皮瓣及耳后岛状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并成形外耳道.结果 其中27例手术后随访6月~2年,外耳道通畅且形态良好,2例因皮瓣坏死,经坚持换药靠瘢痕修复遗留部分耳道狭窄.结论 针对外耳道不同位置的皮肤缺损合理选择耳前或耳后带蒂转移皮瓣修复可获良好的外耳道形态.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以背部为供皮区的鼓式取皮技术在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优点.方法:对深度烧伤、体表瘢痕、巨型黑色素细胞痣等手术,皮肤撕脱伤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大面积皮肤缺损的62例患者,根据皮肤缺损大小,用鼓式取皮机在背部切取相应的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缺损.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2年,所有移植皮片均成活,植皮区皮肤组织丰满,皮...  相似文献   

5.
各类皮瓣在外耳道成型术中的应用(附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外耳道成形术中各类皮瓣的应用及效果,回顾分析我院耳鼻咽喉科2004-2008年收治的9例不同原因引起的外耳道疾病的外耳道成形术情况,总结各类皮瓣转移或移植的适应证及优缺点.9例患者,1例外伤性耳道狭窄者和1例先天性耳道狭窄者部分皮瓣坏死,经过抗感染及换药后,外耳道皮肤缺损处逐步上皮化而痊愈,其余顺利痊愈.随访半年以上,外耳道直径达0.5~1.0cm.在外耳道成形术中可以根据皮肤缺损情况选择耳前转移皮瓣、耳后岛状转移皮瓣、游离皮瓣或几种混合皮瓣共同修复皮肤缺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耳后区不同带蒂皮瓣修复耳廓及外耳道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耳后动脉耳支为蒂皮瓣修复耳廓,以耳后动脉枕支为蒂皮瓣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总结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手术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2例皮瓣均存活良好,转移皮瓣及供瓣区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观察2~5年,修复后外耳道无狭窄,耳廓外形满意,无一例再行Ⅱ期矫正手术,皮瓣颜色与周围肤色一致。结论应用耳后不同带蒂皮瓣修复耳廓及外耳道皮肤缺损操作简单易行,皮瓣易于存活,外形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张永毅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77-1478
目的:探讨腹股沟全厚皮片游离移植在修复整形外科各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15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腹股沟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手术治疗。结果15例患者在接受全厚皮片移植治疗之后成活良好,创面Ⅰ期痊愈;供皮区仅留有线形瘢痕,未出现瘢痕增生,并且植皮区域的皮肤平整、富有弹性。结论采取腹股沟全厚皮片对创面区域加以修复,继发性损伤较小,修复皮肤平整光洁,供皮区瘢痕隐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何兆洋  吴国民  童雷 《浙江医学》2018,40(12):1335-1337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修复耳廓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的89例(89耳)耳廓较常见皮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耳廓肿瘤切除+游离皮片移植或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术,观察其术后恢复情况。结果89例患者中,脂溢性角化病68例,基底细胞癌13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6例,皮脂腺痣2例。完全切除肿瘤后行皮片移植或邻近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创面,耳廓外形良好。仅1例移植面积最大的患者(锁骨下上胸部全厚皮片移植)术后发生感染及大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痊愈;其余均一次性移植成功。术后随访1年,均未见复发。结论耳廓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皮片移植或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的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厚皮移植术是整形外科中用于修复皮肤缺损最常用的方法。薄中厚皮(含真皮1/3厚度)移植后皮片收缩明显、颜色深、不耐磨擦,故临床上应用较少。而中厚皮(含有3/4厚度真皮)移植因皮片含有较多弹性组织,移植后皮片收缩轻,且皮片弹性好,色泽接近正常皮肤且耐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体外培养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并与人工真皮复合培养,用以修复患者皮肤缺损创面.方法 从12例皮肤缺损患者体表切取皮肤标本,分离成单个表皮细胞和小块真皮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增殖,将收获的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与人工真皮复合培养,形成人工皮,移植于患者皮肤缺损创面.结果 复合培养人工皮能存活,形成皮肤替代物,皮肤缺损创面得以修复.结论 复合培养人工皮能在新鲜创面上存活,形成皮肤替代物,性质比单纯培养表皮细胞膜片移植效果好,比自体皮片扩增速度快.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带真皮下血管网的皮片临床修复皮肤缺损的一组病例,移植皮片全部成活,外形较好。并对使用皮片的适应症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网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治疗关节周围皮肤大面积缺损伤。方法:2003年7月~2007年7月,运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网和自体皮片移植修复关节周围皮肤缺损创面6例。结果:复合移植皮肤颜色、质地基本接近正常皮肤,功能良好,瘢痕增生轻。结论: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网可推广应用于关节周围皮肤大面积缺损创面的复合移植。  相似文献   

13.
腹股沟全厚皮片在整形外科15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松解、体表肿瘤切除以及外伤后全层皮肤的缺损,除非有深部组织结构的损伤需要皮瓣修复外,一般行皮片移植或采用皮肤扩张术来修复创面。2002年10月~2005年6月,本科采用腹股沟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体表各种皮肤软组织缺损共15例,收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部位的不同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头颈肿瘤外科收治的176例头面部皮肤癌患者的资料,根据病灶的部位和范围,行扩大切除后分别采取游离创缘后拉拢缝合(41例,拉拢缝合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81例,局部皮瓣组)及皮片移植(54例,皮片移植组)行一期修复缺损,比较3组术后修复效果。结果拉拢缝合组5例切口裂开,睑外翻1例;皮片移植组9例缺血感染,植皮失败后重新植皮;局部皮瓣组仅1例出现皮瓣远端缺血坏死,余全部一期成活。局部皮瓣组愈合情况优于皮片移植组及拉拢缝合组。局部皮瓣组及皮片移植组满意度优于拉拢缝合组,而局部皮瓣组与皮片移植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个月~10 a,3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应根据头面部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术后缺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拉拢缝合仅适用于病灶较小、局部皮肤松弛患者,对于修复较大皮肤缺损,局部皮瓣优于皮片移植及拉拢缝合。  相似文献   

15.
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分型与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疗效。方法;根据36例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及胆脂瘤对外耳道破坏的程度进行临床分型;Ⅰ型为外耳道肉芽型,耳道骨持破坏;Ⅱ型为外耳道狭窄骨质破坏型;Ⅲ型外耳道胆脂瘤已侵蚀上鼓室或乳突形成中耳胆脂瘤。结果:36耳随访半年以上33耳,30耳外耳道皮肤完整,2耳术后8周耳道出现瘢痕性狭窄,经治疗耳道上皮愈合无再狭窄。1耳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多年仍有间歇性耳溢,3耳失访。结论: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突出表现是外耳道有肉芽。显微镜下手术有助于识别病变破坏的轮廓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恰当磨宽骨性耳道口部,磨光耳道骨质破坏区的骨壁,耳道皮肤缺损区移植皮片,可防止后期耳道瘢痕性狭窄及胆脂瘤复发。耳道填塞碘仿纱条不得少于4周,每周更换1次,直到耳道上皮愈合为止。Ⅲ型外耳道胆脂瘤应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由于儿童外耳道胆脂瘤更具侵蚀性,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更大,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植皮和皮瓣转位修复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唐长友 《重庆医学》2002,31(8):720-721
目的 总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989-2000年收治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103例,分别采用早期皮片移植,或Ⅰ,Ⅱ期皮瓣转位治疗。结果 87例皮片成活达50%-90%以上,缺损达45%且骨外露的13例,急诊未修复的3例行皮瓣移植修复愈合。结论 早期积极抢救生命,同时根据创面情况行皮片移植或/和皮瓣转位修复是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厚皮片在阴囊Paget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收治阴囊Paget病7例,都采用阴囊病变皮肤广泛切除。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7例阴囊Paget病,其中6例一次手术修复。1例二次手术修复。近,远期效果满意。结论:采用中厚皮片游离移植在修复阴囊Paget病术后引起的阴囊皮肤缺损,操作简单适用,术后功能外观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采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修复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具体临床效果情况,为后期皮肤软组织的相关修复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全面性分析回顾,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修复,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结果:数据对比分析治疗组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临床实践证明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修复作为一种新型方法对于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健康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手背筋膜皮下组织瓣修复近节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应用手背逆行翻转筋膜皮下组织瓣加断层皮片移植修复16例近节指背皮肤缺损。结果16例组织瓣及植皮均成活,不臃肿,修复手指功能和外形良好。结论手背筋膜皮下组织瓣是修复近节指背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厚皮移植对慢性肉芽创面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5月2011年7月我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各种创伤导致的皮肤缺损患者124例,其中切除组95例,未切除组29例.切除组患者采用切除创面的慢性肉芽组织后采用取自后背或大腿的中厚皮进行移植的方法,未切除组采用直接移植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 切除组患者移植皮片均成活,术后2年的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无明显皮片挛缩、瘢痕或创面溃疡等不良反应,移植的皮片与正常皮肤颜色质感相似;未切除组患者中5例出现皮片挛缩现象,5例有创面炎症,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切除组.结论 手术切除慢性创面的肉芽组织后再进行移植修复是一种很好的修复受伤部位皮肤的治疗手段,能极大限度地保留受伤部位的外观,减少皮片萎缩和炎症,促进受伤部位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