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总结了27例纤维蛋白胶-罂粟碱复合物在小面积植皮术中应用的护理要点.对烧伤后残余肉芽创面的患者,实施创面清创后,使用纤维蛋白胶-罂粟碱复合物均匀喷洒于清创创面,取大张刃厚皮覆盖创面,最后用单层网眼油纱布覆盖,上面用无菌棉垫及烧伤纱布打荷包适当加压包扎,关节制动;术后2周,外敷罂粟碱,每日2次,每次30mg,至术后1月.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预见性护理干预、手术配合、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认为纤维蛋白胶-罂粟碱复合物应用于烧伤残余肉芽创面刃厚皮移植术,术后外观美观,患者易于接受,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罂粟碱不同给药方式应用于血管吻合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通过对本院2009年10月~2015年8月关节外科血管吻合术后患者78例使用罂粟碱,随机分为微量泵组(A组)40例与肌肉注射组(B组)38例,对比皮瓣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血管吻合术后使用罂粟碱微量泵泵入可减少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肌肉注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皮瓣存活率及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吻合术后患者通过微量泵入罂粟碱比肌肉注射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不影响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静脉输液中为了保护病人血管、防止因多次穿刺引起血管壁的损伤而致静脉炎或血栓形成,减轻病人痛苦,对小孩、老年或长期输液治疗的病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但对于留置针的护理也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每次输液结束后留置针的肝素帽要求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纱布,防止纱布脱落,保持留置针的肝素帽清洁。下次输液时再把纱布去掉,消毒肝素帽接输液头皮针后覆盖无菌纱布,再用胶布固定纱布,防止纱布脱落,降低感染发生率。但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温下尼可地尔(nicorandil,NCR)和罂粟碱对大隐静脉血管桥血管内皮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rivedhyperpolarizingfactor,ED-HF)介导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器官槽法研究在37℃有氧条件下用重碳酸盐缓冲液(KH)、含0.1mmol/LNCR的KH、含1.2mmol/L罂粟碱的KH及在0.1mmol/LNCR的KH中分别加入0.12,1.2,12mmol/L罂粟碱浸泡血管环1h后,再用7μmol/L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do)和300μmol/LN-硝基-L-精氨酸作用后,检测30nmol/LU46619及不同浓度A23187引发的血管收缩舒张反应。结果:单纯浸泡于KH中的血管环,A23187引发的血管舒张反应为(66.54±2.40)%,在含1.2mmol/L罂粟碱的KH和含12mmol/L罂粟碱加NCR的KH中,A23187引发的血管舒张反应分别为(31.36±2.27)%和(37.71±6.59)%,与前者相比,后两者明显减低;在含0.1mmol/LNCR的KH和含1.2mmol/L罂粟碱加NCR的KH中,A23187引发的血管舒张反应分别为(64.39±5.69)%和(63.09±6.51)%,与单纯浸泡于KH中的血管环无明显差异。电镜所见罂粟碱溶液损害血管内皮细胞,随浓度加深,损害程度加重。含NCR的罂粟碱KH内皮细胞损害减轻。结论:加入了NCR的1.2mmol/L罂粟碱溶液能很好的舒张血管环,并对EDHF介导血管舒张功能有保护作用,高浓度罂粟碱溶液破坏血管内皮,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切口肝素冲洗多切口肝素冲洗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后早期淤血危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8月-2020年3月我科将多切口肝素冲洗法应用于12例四肢外伤穿支皮瓣移植术后淤血危象治疗及护理中。发现皮瓣淤血危象立即汇报主管医师。处理措施为:(1)放平患肢,静脉滴注尿激酶。(2)协助医师在无菌原则下拆开皮瓣边缘或血管蒂部缝线,并于血管蒂部注射罂粟碱30 mg。(3)多切口肝素冲洗。(4)遵医嘱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皮下注射1次/d,罂粟碱30 mg肌内注射,q 6 h。同时注意观察皮瓣血运变化及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12例患者通过多切口肝素冲洗法配合抗凝、抗痉挛药物治疗4~6 h后皮温升高至34~36℃,毛细血管返流时间恢复至正常,切口流出血液逐渐由暗红色转为鲜红色,流出速度亦逐渐加快,本组患者均未采用手术干预而成活。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5月,患者皮瓣恢复良好,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多切口肝素冲洗法应用于穿支皮瓣移植术后早期淤血危象治疗及护理中,能够有效救治淤血危象。  相似文献   

6.
正手术纱布主要用于清理切口处血迹,而术后纱布的清点工作是手术室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若清点不清,纱布被遗留体内将对患者造成医疗事故[1],所以纱布妥善的收纳与存放非常重要。目前,手术过程中使用的纱布都存放在台下脸盆内或台上无菌外包装袋内,其缺点就是堆积一起,导致反复清点而延长手术等待时间;清点纱布挂于污物盆边缘,血水滴于地面,易造成手术间地面污染[2];用垃圾袋平铺地面放纱布,人员走动易导致纱布分散移位[3];  相似文献   

7.
李景文  龙村  高国栋 《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057-1059,T001
目的:探讨常温下尼可地尔(nicorandil,NCR)和罂粟碱对大隐静脉血管桥血管内皮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介导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器官槽法研究在37℃有氧条件下用重碳酸盐缓冲液(KH)、含0.1mmol/LNCR的KH、含1.2mmol/L罂粟碱的KH及在0.1mmol/LNCR的KH中分别加入0.12,1.2,12mmol/L罂粟碱浸泡血管环1h后,再用7μmol/L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do)和300μmol/L N-硝基-L-精氨酸作用后,检测30nmol/L U46619及不同浓度A23187引发的血管收缩舒张反应。结果:单纯浸泡于KH中的血管环,A23187引发的血管舒张反应为(66.54&;#177;2.40)%,在含1.2mmol/L罂粟碱的KH和含12mmol/L罂粟碱加NCR的KH中,A23187引发的血管舒张反应分别为(31.36&;#177;2.27)%和(37.71&;#177;6.59)%,与前者相比,后两者明显减低;在含0.1mmol/LNCR的KH和含1.2mmol/L罂粟碱加NCR的KH中,A23187引发的血管舒张反应分别为(64.39&;#177;5.69)%和(63.09&;#177;6.51)%,与单纯浸泡于KH中的血管环无明显差异。电镜所见罂粟碱溶液损害血管内皮细胞,随浓度加深,损害程度加重。含NCR的罂粟碱KH内皮细胞损害减轻。结论:加入了NCR的1.2mmol/L罂粟碱溶液能很好的舒张血管环,并对EDHF介导血管舒张功能有保护作用,高浓度罂粟碱溶液破坏血管内皮,并抑制EDHF介导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手术中清点纱布时,需将纱布分开后清点。以往我们是将用过的纱布摆在用过的布单上清点,纱布上的血水常渗透到地面,污染了手术室环境,又加重了布单污染的程度,使布单清洗更加困难。粘贴手术巾底板纸有不透水的特性,可再利用做为清点纱布、榆夼胎盘、术中用线的保湿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罂粟碱在不同给药途径下对肢体血管修复术后皮肤温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肢体损伤后需行血管修复指(趾)体才能存活和皮瓣移植修复皮缺损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口服罂粟碱)、治疗组B(肌内注射罂粟碱),治疗组C(静脉注射罂粟碱)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血管扩张药)各30例。用红外线皮温观察仪持续观察血管修复术后患者的肢体温度,对比罂粟碱不同给药途径对皮温差的影响、患者血管危象与指(趾)体皮瓣成活率、药物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应用罂粟碱后可升高患侧肢体的皮温,减少肢体间的皮温差(P<0.05);治疗组血管危象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趾)体和皮瓣成活率较对照组高,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给药途径下,静脉给药后皮肤温度升高速度最快,肌内注射次之,口服最慢,但持续时间相反(均P<0.05)。结论:不同的罂粟碱给药途径均可提高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后患侧的皮肤温度,其中以静脉给药途径最佳,肌内注射次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肝素-血小板因子4(AHPF4)抗体水平,探讨该抗体与MHD 患者血管通路栓塞的关系以及该抗体在持续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的MHD 患者体内存在的时间.方法 选择两个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患者共计148 例,两个中心各74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 个月以上MHD 并以肝素抗凝.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HPF4 抗体.然后将其中一个血液净化中心的74 例患者作为低分子肝素组(L 组),改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将另一中心的74例患者作为肝素组(G 组),继续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所有AHPF4 抗体阳性患者均于2 个月及4 个月后再次抽血复查抗体情况.结果 148 例采用肝素抗凝的MHD 患者中AHPF4 抗体的阳性率为8.1%.回顾分析得出抗体阳性患者与抗体阴性患者两年内的血管通路栓塞事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 组在分组前AHPF4 抗体阳性有5 例,2 个月及4 个月后复查仍有4 例为阳性.L 组在分组前AHPF4 抗体阳性有7 例,2 个月后复查仍为7 例阳性,4 个月后复查6 例为阳性.结论 AHPF4 抗体在采用肝素抗凝的MHD 患者中的发生率为8.1%.AHPF4 抗体阳性的MHD 患者较AHPF4 抗体阴性患者2 年内血管通路栓塞事件的发生率高.AHPF4 抗体在持续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的MHD 患者体内短期(4 个月)内不会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1.
一次性弹力头套,系脑外科用与脑外伤术后、脑部手术后,以固定头部纱布、绷带,防止纱布、绷带脱落.我科于2006年6月开始,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使用方法:将采取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输液完毕肝素封管后,给患儿套上一次性弹力头套,防止患儿抓挠,引起针头脱落,起到固定留置针的作用,也可戴着一次性弹力头套输液不用取下.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外敷预防罂粟碱肌注致肌肉硬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及长期肌肉注射引起的肌肉硬结已有报道[1-2],但作为预防性使用却鲜有报道.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月将马铃薯用于预防断肢再植及带血管蒂患者肌肉注射罂粟碱后硬结的产生,起到较好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6例行CAG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血管封堵器的成功率、止血时间、指压时间、留置时间、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卧床时间。结果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的成功率均较高(98.06%和9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发生局部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止血时间、留置时间、指压时间及卧床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G及PCI术后,在术中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对Boomerang血管封堵器的应用无明显影响,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均能安全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早期超选择动脉灌注罂粟碱及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 76例CVS患者均在临床症状明显恶化后8 h内接受动脉内0.3%的罂粟碱灌注,对12例近端、局限性CVS采用血管成形术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治疗前、后痉挛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采用Bartel指数对治疗前、后临床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TCD显示治疗前、后MCA平均血流速度由(149±4)cm/s降至(108±5)cm/s(t=38.31,P<0.05),治疗前Bartel指数为29±6,治疗后为49±7(t=32.12,P<0.05),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按Jennett方法评定,良好61例(80.26%),较差12例(15.79%),死亡3例(3.95%).结论 早期超选择动脉灌注罂粟碱及血管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院在体外循环前未插入主动脉供血管时发生大出血意外3例,应用经右心耳紧急注射肝素3mg/kg,使用人工心肺机吸引系统回收并过滤失血,然后经中心静脉测压管快速再回输的方法,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背景桡动脉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桥血管,由于术中易痉挛、内膜损伤,术后早期出现内膜异常增生、血管再次痉挛等,可影响手术效果.目的比较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和罂粟碱3种药物及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混合液对人桡动脉的解痉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对象选择2006-09/11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脏血管外科30例应用自体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冠心病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48~74 岁.患者及家属均签属知情同意书.方法①收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人桡动脉标本,共95个血管环应用于实验,分为5组硝酸甘油组、维拉帕米组、罂粟碱组、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实验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痉挛缓解实验和痉挛预防实验.对照组仅浸泡在Krebs-Ringer血管保存缓冲液中,不加入任何药物成分.②药物来源硝酸甘油购自Solo Pak Laboratories,Franklin Park,IL;罂粟碱购自Eli Lilly & Co,Indianapolis,IN;维拉帕米与其他药品均购自Sigma,St.Louis,MO.③有30个血管环应用于痉挛缓解实验,采用组织浴槽方法,用终浓度为1×10-3 mol/L的去氧肾上腺素,刺激血管环收缩痉挛.接着分别加入4种血管舒张药,维拉帕米和硝酸甘油的浓度均达到30μmol/L,罂粟碱浓度达到0.1%.记录血管环所产生的收缩力.缓解率=(刺激后静息张力-初始静息张力)/初始静息张力×100%.④其余60个血管环进入痉挛预防实验.首先将各组血管环分别在4种上述浓度的不同组血管舒张药液及对照组溶液中浸泡30 min.预处理后将血管环随机分成常温组和冷藏组,每组30个血管环.其中冷藏组血管环置于4℃Krebs-Ringer血管保存缓冲液中,放入4℃冰箱保存24 h.观察桡动脉发生痉挛情况.主要观察指标药物作用前后血管环静息张力的变化(收缩程度和舒张缓解率).结果①在对痉挛状态桡动脉的舒张能力方面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维拉帕米、硝酸甘油和罂粟碱溶液均可以在11 min内使桡动脉完全舒张.但在最初的3 min内,维拉帕米+硝酸甘油和硝酸甘油的舒张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组.舒张曲线显示舒张能力依次为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硝酸甘油>维拉帕米>罂粟碱.②在桡动脉预处理抗痉挛实验中常温条件下,维拉帕米+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对1×10-3 mol/L去氧肾上腺素即时刺激参加实验的血管环产生的收缩力相近[(0.47±0.06),(0.49±0.08)g,P>0.05],两组与硝酸甘油组和罂粟碱组比较,差异明显[(0.81±0.22),(0.87±0.26)g,P<0.05].冷藏24 h后,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组和维拉帕米组血管环产生的收缩力分别为(0.86±0.11)和(0.90±0.13)g,差异不明显(P>0.05);硝酸甘油组和罂粟碱组及对照组分别为(4.82±0.87),(5.00±0.53),(5.10±0.67)g,明显高于前述2组(P<0.01).硝酸甘油组、罂粟碱组与对照组血管环产生的收缩力相近(P>0.05).结论几种药物成分最终均能不同程度地预防和缓解桡动脉的痉挛,但从采用药物预防痉挛的角度及考虑治疗的时效性,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混合液更适合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桡动脉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临床上常用罂粟碱等血管舒张药预防和解除带血管蒂游离皮瓣移植吻合口及其附近血管痉挛,减少血管阻力,提高皮瓣成活率.观察在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中,定量罂粟碱(1.5 mg/kg)的不同给药途径对皮瓣移植后血管阻力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7-03/05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②选用雄性新西兰兔24只,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给药途径把24只兔分成4组(n=6),即皮瓣蒂部皮下注射组、皮瓣中央皮下注射组、臀部肌肉注射组及对照组(静脉推注).建立下腹部腹壁浅动脉皮瓣模型,术后1 h~7 d每组定量注射罂粟碱,剂量为1.5 mg/kg,1次/d.③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术前、术后1周内每天注药后1 h的皮瓣血流阻力指数.结果:2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各组移植皮瓣的血流阻力指数均高于术前(P < 0.05).②术后第1天注药后1 h皮瓣中央皮下注射组的血流阻力指数低于臀部肌肉注射组(P < 0.01),与其他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第4天注药后1 h皮瓣中央皮下注射组的血流阻力指数低于其他3 组(P < 0.05).术后第5天注药后1 h除臀部肌肉注射组血流阻力指数略高于手术前外,其他各组的血流阻力指数均略低于手术前,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皮瓣移植术后经皮瓣中央皮下注射罂粟碱扩血管效果最好,能改善皮瓣的成活能力;静脉注射与皮瓣蒂部皮下注射效果相近;臀部肌肉注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结合外周血管超声评价左胸廓内动脉转流术后远期桥血管通畅性.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探求评价吻合口通畅性的可靠的桥血管血流参数.方法 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1年以上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随访的46例患者行超声检查.探测左胸廓内动脉桥血管及左前降支,测量各段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流速及流速时间积分,并计算舒张期与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和舒张期流速时间积分分数.根据造影结果分组.结果 31例患者左胸廓内动脉桥血管通畅,11例患者桥血管功能不良,4例患者桥血管闭塞.桥血管通畅组与桥血管功能不良组进行比较,桥血管起始段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畅组舒张期与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及舒张期流速时间积分分数大于功能不良组.远端左前降支舒张期峰值流速通畅组大于功能不良组.结论 超声可显示桥血管血流信号,提供评价桥血管通畅性的依据,是术后随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中,采用2层生理盐水湿纱布盖于气管套管口,起湿化空气、过滤灰尘、防止异物等直接落入人工气道的作用.临床常规使用胶布固定气管套管外口纱布,此固定方法不能有效解决因颈部皮肤破溃或皮肤对胶布过敏不宜用胶布固定的困难.鉴此,2009年2月,我们对固定方法进行简易地改进.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海燕  罗莎莉  林玲  王琳  董蔚 《护理研究》2005,19(9):794-795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探讨应用该闭合器后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通过股动脉造影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病人70例,对发生出血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后发生出血16例,出血与患高血压、大量吸烟以及围手术期应用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有关。[结论]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应用于高血压者要特别注意观察,术后应用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发生出血的几率增加,可延长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