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骨不连的疗效。自1993~1997年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骨不连35例,所有病例均在2.5~8个月内愈合。认为本法对骨折端稍加修整后进行加压外固定,固定牢固可靠,手术创伤小,不切除硬化骨。患者可早期功能活动,下地负重,促进骨不连愈合,关节功能大多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应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骨不连的疗效。自199301997年应用Ilizarov外顺治疗骨不连35所有病例均在2.5-8个月内愈合。认为本法对骨折端稍加修整后进行加压外固定,固定牢固可靠,手术小,不切除硬化骨。患者可早期功能活动,下地负重,促进骨不连愈合,关节功能大多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外固定治疗.方法:1995年以来我院采用组合式双边架外固定治疗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2例,其中萎缩型5例,肥大型7例.结果: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5个月.拆除支架后随访1~3年,无一例骨髓炎、骨坏死、再骨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双边架外固定是治疗骨不连的良好方法之一.(1)弹性固定,应力遮挡小;(2)生理加压促进骨折愈合;(3)血运破坏少;(4)可调性固定,术后可轴向加压和纠正畸形;(5)"框架式"结构,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轴向叩击联合支具外固定治疗指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我科治疗指骨骨不连患者22例,其中18例为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4例为骨折外固定治疗术后骨不连。18例内固定患者,拔除内固定物,骨折段予支具节段固定,并予规律轴向叩击治疗,刺激骨折端骨痂生长,促进骨折愈合,4例外固定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外固定治疗。方法:1995年以来我院采用组合式双边外固定治疗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2例,其中萎缩型5例,肥大型7例。结果: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5个月。拆除支架后随访1~3年,无一例骨髓炎、骨坏死、再骨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双边架外固定是治疗骨不连的良好方法之一。(1)弹性固定,应力遮挡小;(2)生理加压促进骨折愈合;(3)血运破坏少;(4  相似文献   

6.
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优越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自1996年以来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43例,通过断端创新,自体髂骨植骨和轴向加压促进骨折愈合,早期活动以恢复关节功能。[结果]经术后6~15个月、平均10.3个月的随访,43例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4—12个月,平均6.8个月,功能评价优35例,良7例,差1例。[结论]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自体髂骨植骨和轴向加压促进骨折愈合,早期无痛关节活动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即简便又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胫骨下段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8年3月至2003年9月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30 例胫骨骨不连的体会,所有病例均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行骨折断端加压固定,去除内固定,无感染者行局部植骨,口服骨复生胶囊.结果 30 例骨不连最终均达到骨性愈合,非感染性骨不连骨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感染性骨不连骨愈合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结论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此类骨不连,由于在远离病灶的部位穿针,对骨不连断端的血循环及骨潜能干扰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新疗法。[方法]应用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37例,并随访2年。[结果]本组37例肱骨干骨不连的病例,取出内固定,骨端外固定器固定并植骨治疗,骨折均愈合,患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是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有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RBX)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取除原内固定、重新内固定或外固定,并应用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植入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20例,全部为无菌性骨不连。断端应用ARBX植骨20例,混合自体髂骨移植9例。结果20例随访1年2个月~4年2个月,平均2年8个月。20例应用ARBX植骨治疗的骨不连中,18例完全愈合,1例延迟愈合,1例未愈合。无1例骨感染发生。结论重新内固定或外固定,避免了原手术方式存在的引起骨不连的内在因素;ARBX植骨治疗骨不连安全,对促进骨愈合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内外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骨不连(附2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采用外固定支架加自体骨大块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多次手术失败的肱骨骨折骨不连。方法 :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折端加自体大块髂骨植骨并用克氏针或螺丝钉固定髂骨块及骨折端。结果 :所有病例 3~ 6个月愈合 ,治愈率 95 %。结论 :外固定支架加自体髂骨夹板式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肱骨骨不连 ,操作简单 ,缩短骨不连治疗时间 ,治愈率高 ,是一种理想的植骨方式。  相似文献   

11.
带血管骨移植治疗骨折萎缩性不愈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骨折断端缺乏血运可造成骨折萎缩性不愈合,通过吻合血管的腓骨、髂骨移植使骨折断端获得血运,从而达到骨性愈合。[方法]将骨不愈合端的萎缩骨、硬化骨切除,钻通髓腔,根据骨缺损的长短,切取相应带腓血管的腓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移植到骨缺损处,采用钢板或单纯螺丝钉固定骨折,然后将带骨的血管蒂与受区血管吻合,恢复腓骨和髂骨的血运,术后辅以石膏外固定。[结果]25例骨折萎缩性不愈合随访8个月-3a,全部骨折愈合。其中19例3个月,5例4个月,1例6个月达骨性愈合。[结论]吻合血管的骨移植可使骨断端重新获得血运,将陈旧性骨折变成类似新鲜的骨折,骨折愈合过程不经过“爬行替代”,是治疗骨折萎缩性不愈合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高庆涛 《中国骨伤》2006,19(2):73-74
目的:探讨采用吻合血管腓骨髓腔内移植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接骨器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技术和疗效。方法:老年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63~79岁,平均(70·94±4·12)岁。其中合并短缩畸形12例,短缩伴成角畸形5例;短缩范围2·4~4·8cm,平均3·56cm;成角范围7°~13°,平均11°。切取适当长度的带血管蒂游离腓骨,去除两端的部分骨皮质,扩大骨不连处两断端的髓腔,将腓骨段两端分别插入股骨两断端的髓腔,将血管蒂断端与附近血管吻合,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接骨器固定。结果:17例8~12周便有良好的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9·8周。行走、负重等功能良好,无一例发生不愈合。功能评价结果:优14例,良3例。结论:吻合血管腓骨髓腔内移植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接骨器固定术在坚强内固定的基础上植入有血运的腓骨,可加速愈合,早期恢复功能,是治疗老年人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A one-stage method of treating infected non-union of a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shaft is described. The method involves excision of dead and infected tissue, resection of bone ends, cancellous bone grafting and fixation with an external frame. Four out of five cases were successful within 7 months.  相似文献   

14.
逆行髓内钉结合植骨治疗肱骨中远段骨折术后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干中远段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月治疗肱骨干中远段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27例,取出原有内固定后应用逆行髓内钉结合植骨治疗。[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患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伤口感染、髓内钉断裂及肱骨远端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逆行髓内钉结合植骨是治疗肱骨干中远段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据双柱理论以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37例肱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24~64岁,平均42.7岁。按AO/ASIF分型,A3型11例,C1型6例,C2型8例,C3型4例,髁上骨折骨不连8例。取后正中入路,对A3型患者采用纵向劈开肱三头肌显露并复位骨折,对C1型患者自肱三头肌肌腱两侧进入,显露并复位骨折,对C2、C3型患者作尺骨鹰嘴V型截骨或三头肌舌形肌瓣翻转,直视下复位骨折。使用双重建钢板或解剖钢板分别固定肱骨远端内外侧柱。术后不需外固定,第3天行功能锻炼,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7周。依据Cassebaum评分标准,肘关节功能评价优17例,良15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5%。未发生异位骨化,伸肘肌力未见减退。结论采用双柱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复杂骨折是必要的,能满足确切固定、早期功能锻炼、良好预后的要求。双重建钢板与解剖钢板两者均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双重建钢板具有容易塑形、固定确切和较解剖钢板更为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过程出现骨不连及骨折畸形愈合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1989年以来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64例78处,所有病例均随访至骨折愈合,或临床及X线证实骨不连或畸形愈合.结果术后发生骨不连及畸形愈合共5例7处,其中内固定失效3例5处,适应证选择不当2例2处.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效果好,但仍需注意规范操作技术及适应证选择.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老年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男12例,女19例。年龄65-85岁。平均74.3岁。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有无并发症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 28例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9-21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均愈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无髋内翻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疗老年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固定牢靠,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良好选择。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锁定加压钢板; 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37例,根据AO/A S IF分型,A型8例,B型9例,C型20例,分别采用股骨髁支持钢板、L-梯形钢板、逆行带锁髓内钉、拉力螺钉进行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8年。结果6例骨折不愈合、3例出现化脓性骨和膝关节感染、3例出现钢板断裂。根据K olm enrt股骨远端功能评定标准,优17例,良14例,一般2例,差4例,优良率83.7%。结论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能最大限度获得骨折复位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钩骨钩骨折的临床分型,并探讨不同分型的钩骨钩骨折合理的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12例钩骨钩骨折的病例,依据损伤特点和预后将其分为三型:Ⅰ型为钩骨钩尖端的撕脱骨折,Ⅱ型为钩骨钩中段的骨折,Ⅲ型为钩骨钩基底的骨折.依据这一分型,本组病例中Ⅰ型1例、Ⅱ型7例、Ⅲ型4例.其中保守治疗3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4例,钩骨钩切除5例;术前合并尺神经损伤3例(2例Ⅱ型,1例Ⅲ型),合并小指指屈肌腱损伤2例(均为Ⅱ型骨折),合并豆三角关节脱位1例(Ⅱ型骨折).重点分析了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恢复时间,以及临床分型与术前并发症和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为4~16个月,平均(8.4±3.9)个月.进行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中有2例Ⅱ型骨折发生骨折不愈合,其他5例骨折均愈合.所有患者至最终随访时均对疗效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其疼痛评分、握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前并发症经手术治疗均完全缓解.采用钩骨钩摘除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Ⅱ型骨折术前并发症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都较其他两型高.结论 钩骨钩骨折的总体疗效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对Ⅰ型骨折和无移位的Ⅲ型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对有移位的Ⅲ型骨折,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Ⅱ型骨折,由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应尽早行钩骨钩摘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