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招募目的 招募足够的低危固定无偿献血者,保证安全和充足的血液供应. 2 招募范围 适用于自愿无偿的低危人群的献血宣传、献血者招募、献血服务工作. 3 招募理念 负责无偿献血理念宣传、献血知识普及、献血者动员、招募和组织工作以及应急献血队伍的建立,确保献血者教育、动员和招募工作的实效性,招募和保留最安全的献血者,鼓励自愿定期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2.
甘斌 《中外医疗》2012,31(36):181+183-181,183
目的探讨自愿无偿献血者与互助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传染病指标的结果。方法选取自愿无偿献血者4500例,互助无偿献血者300例,分别检测5项传染病指标:抗HCV、HbsAg、抗HCV、梅毒抗体、ALT,统计分析其结果。结果经过检测后,自愿无偿鲜血者有460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5%,互助无偿献血者有42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8.1%,自愿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明显低于互助无偿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现代献血模式中,自愿无偿献血的5项传染病指标不合格率较低,应将其作为献血事业的前进方向,互助无偿献血也应向自愿无偿献血过渡。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并且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站进行无偿献血的500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所选献血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进行调查分析,并且总结其影响因素情况。结果:500名无偿献血者中351名表示愿意进行再次献血,所占比率为70.2%,影响因素为献血服务互动质量,献血宣传以及献血者在整个献血过程中的感受等。结论:献血服务互动质量,献血宣传以及献血者在整个献血过程中的感受是影响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的主要因素,血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无偿献血者献血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知识认知的现状,分析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认识上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进一步推动《献血法》的实施,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提高血液质量。方法:自行设计问卷,于2009年1-4月抽取无偿献血者620名献血人员发放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在献血知识方面缺乏全面正确地认识,通过宣传和健康教育,献血者在献血知识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结论:加强献血知识健康教育,转变世俗观念和态度,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使血液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人群献血心态,制定针对性的招募对策。方法:为1125名不同人群无偿献血者分发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无偿献血心态共分8种,其中70.2%献血者的献血心态是积极的,不同人群献血心态有差异。结论:加大不同人群针对性地宣传咨询,制定招募对策,促使公民对无偿献血的理解、态度、行为有大的转变,使其成为无偿固定自愿献血员,确保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自愿无偿献血者成为献血队伍的主力军,摒弃了不良的献血行为,使无偿献血工作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使献血成为一种精神时尚。因本站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突出,本市多次被国家卫生部、红十字总会授于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走在了全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前列。但是,伴随无偿献血工作的积极宣传,无偿献血者的逐年增加,献血结果准确及时地反馈及反馈的信息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成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健康教育,普及献血知识,提高血液合格率,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壮大无偿献血队伍,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方法 :选择我区2015年8-11月无偿献血者2493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口头宣传,实验组采取全程规范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在献血反应发生率、转氨酶初复检不合格率、一次献血400毫升比例、脂肪血发生率、再次无偿献血比例等方面的差异,对两组无偿献血者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结果 :实验组一次献血400毫升和再次无偿献血比例有所增加,献血反应发生率、脂肪血发生率和转氨酶初复检不合格率均有所减少.结论 :通过加强对献血者规范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增强献血者的献血意识,提升公民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壮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提升采血量,保障临床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8.
银川地区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近年来银川地区高校学生无偿献血情况。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6月银川地区高校学生献血人数及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校学生参加无偿献血31158人,占献血总人数的24.41%,由2005年的17.16%增加到2010年的27.10%。血液检测传染性指标的阳性率为0.94%,明显低于普通人群检测的阳性率3.78%(P〈0.05)。结论银川地区大学生自愿无偿献血者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属于低危安全献血群体,应大力加强高校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在高校学生中建立稳定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实现银川地区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者的人群分布及献血动机,为今后的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实践依据和宣传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乌鲁木齐市2 0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服务人员、私营业主、城镇户籍及常住本市的外来人口是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奉献爱心"是公民献血的主要原因(87.2%),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无偿献血人群献血动机有明显差异(χ2文化程度=59.780,P〈0.05;χ2职业=102.339,P〈0.05);"街头宣传"、"周围环境影响"、"大众媒体宣传"是献血人群了解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结论加强不同形式的宣传力度,挖掘不同人群的血源潜力,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10.
史唯唯  李永花  王颖 《北京医学》2010,32(8):690-690
无偿献血,宣传先行,献血宣传是搞好无偿献血工作的关键和先决条件。为了解献血宣传途径对自愿无偿献血者行为的影响,本文对北京市民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和卫生部提出的工作目标接轨,倡导献血量从200~400ml的转移;克拉玛依中心血站从1999年成立开始的计划献血到2005年下半年100%自愿无偿,本站从2005年下半年起积极宣传引导一次献血400ml,首先在再次献血者中采集400ml,逐渐发展到对首次献血的健康公民女性体重达到50kg以上,男性体重达到60kg以上,在知情自愿情况下采集400ml,400ml采集率由2005年的41.19%上升到2008年9月的84.16%,无任何献血安全事故发生并建立了一支约2000人的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我们对2005年~2008年9月献血200ml和400ml的自愿无偿献血情况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32784人份不同职业、性别、血型、年龄组、文化层次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与指令性献血者的献血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所占比例,达到科学有效地征召定期无偿献血者、建立应急献血队伍、落实献血预案、实现计划采供血、保证临床及时、足量、安全用血的目的.方法:分类统计不同职业、性别和ABO血型以及各年龄组、不同文化层次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次数,找出本市定期无偿献血人群在于哪个阶层、什么年龄段、献血与性别、血型、文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职业的顺位是,自愿无偿献血:学生>工人>市民>干部>农民>其他;指令性献血:25岁前,工人>学生>干部>教师>军人>其他;26岁以上,工人>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警察>其他;年龄组的顺位是,自愿无偿献血:21~25岁>1 8~20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指令性献血:31~35岁>26~30岁>35~40岁>21~25岁>41~45岁>18~20岁;学历的顺位是,自愿、指令性献血1~3次:中专>大学>初中;4次以上:献血者的学历顺位是,大学>中专>初中.ABO血型顺位是,自愿献血O>B>A>AB;指令性献血B>O>A>AB;结论:18~40岁人群中参与自愿无偿献血的人数较多,建立定期无偿献血队伍应在这两组年龄段选择;25岁前以大中专在校学生自愿无偿献血为主,建立应急血源基地应考虑此年龄组;自愿无偿献血和指令性献血队伍,男性多于女性2.3倍;女性41岁以上、男性46岁以上的人群很少参与自愿献血.A型血人群,自愿和指令性献血均低于包头地区血型分布比例,不同的是,自愿无偿献血者B型(31.37%)低于指令性献血(33.96%),自愿无偿献血者O型(33.34%)高于指令性献血(31.31%),自愿无偿献血AB型(10.10%)高于指令性献血(9.58%).征召A型定期无偿献血者比较困难;加强对农民的献血知识宣传,可以迅速壮大农民自愿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明确晋城地区街头无偿献血不合格原因,笔者采集2005—2008年献血数据,分析近4年无偿献血者初筛及血液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构成比及变化趋势,为今后有效的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提供指导。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晋城市中心血站2005—2008年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保定地区近3年来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为建立相应的献血招募措施,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年—2015年无偿献血者204502人次的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保定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主力是31岁~40岁男性,18岁~30岁人群献血比率较低.结论 18岁~30岁人群献血潜力有待开发,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制定相应的献血招募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掌握无偿献血队伍的不同职业与献血频次分布特征情况,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和招募工作,建立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发展,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我们对4 707名无偿献血者人群的分布特征及献血情况进行调查,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高广大献血者对无偿献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对确保临床用血安全非常重要.为进一步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本次选择张掖市4类无偿献血目标人群开展献血人群对无偿献血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1998年10月1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用十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无偿献血发展道路.世界卫生组织的口号是:血液的充分、安全、有效,其倡导的模式是:自愿、无偿的固定献血者队伍.那么,对于那些影响献血者未再次献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是血液工作者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对2006年5月份在本站参加初次献血后,至2008年4 月底未再参与献血的无偿献血者进行了原因调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最安全的血液来源是由自愿的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提供的血液,因此对自愿的固定的无偿献血者的征召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环节,而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是无偿献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特殊的采集方式和对献血者较高的要求,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征召和保留在国内外都成为血站工作的一个难题。我们对无偿献血者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3的献血者会再次献血,  相似文献   

19.
本溪市街头无偿献血者一般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溪市临床用血每年需2.5吨左右,自2003年10月1日起血液采集绝大部分来源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每人每次献血400ml者近80%。为更好地开展本溪市的无偿献血工作,建立稳定的无偿献血队伍,笔者对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本溪市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一般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统计对象本溪市现人口总数为1563609人,男788783人、女774826人。根据《献血法》规定的献血年龄,适龄人口为1032672人,其中男559583人,女473089人。本文仅统计街头(采血屋、采血车)自愿无偿献血者资料,不包括单位集体献血者资料,2年献血人数为…  相似文献   

20.
王红梅  陈琳  王芳 《求医问药》2011,(9):199-200
目的:探讨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最佳护理方法,以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和血小板产品质量,促进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满足临床需要,保证我市机采血小板均来自无偿献血者。方法:对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整个献血过程适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无偿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过程满意,成为固定的、自愿的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结论:做好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全程护理,可大大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血小板产品质量和献血者的安全,促进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