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手术方法,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临床上的精心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2004~2007年,我们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腰椎间盘摘除术,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波  张旭  李坤  李辉南 《新疆医学》2010,40(2):42-4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多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但也有少数患者术后病情复发,甚至加重。我科2004年3月至2009年5月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对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1例,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优良率95.2%.结论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手术治单节段腰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肯定,是一种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痛的主要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外,近年开展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正逐渐被临床认识和应用。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显著,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正确认识腰椎间盘微创手术,严格适应证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PLD)联合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APLD联合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术后随访,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0min,出血量3-5ml,平均住院时间6d,全组手术伤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3-16个月。疗效按中华骨科学会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分级评定,优50例,良52例,差8例,优良率达93%,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式伤口小,操作精细,术后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优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一种可靠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脱出症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脱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痛苦,以往多采用手术摘除,但创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目前,我院采用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方法: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抽吸术(PLD)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该手术突出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收治病人15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做好手术前的情志护理和必要的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协助和指导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为此术取得满意疗效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对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1例患者,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优良率95.2%.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手术治疗单节段腰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肯定,是一种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一种综合症。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向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根治方法,其早期疗效较为理想,但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的复杂性,术后复发并不少见[1]。2011年以来,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已成为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Automated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APLD)是一种介于保守治疗与手术之间的微创疗法,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我院自1995年10月-2005年2月,应用经皮穿刺切吸术这一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9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成功率与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和随访分析。结果疗效优36例,良18例,可13例,差1例;症状缓解优良率79.41%。结论尽管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很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的远期疗效都不如开窗髓核摘除。在术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分析,适时掌握手术时机;术中能细致地操作、正确地处理病变椎间盘组织及退变狭窄的椎管。既要完全解除压迫因素,又要避免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尽可能保证腰椎的术后稳定性,是保证腰椎间盘手术成功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5例,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的疗效。结果经随诊大部分病人症状体征消失,恢复原工作。结论早期及时行手术行髓核摘除,辅助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切除不同术式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传统腰椎间盘切除术和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种不同方法手术治疗的84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其中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surgical lumbar discectomy,MSLD)31例,传统腰椎间盘切除(Conventional open lami-notomy and discectomy,COLD)29例,椎间盘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24例。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结果MSLD与MED组较COLD组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卧床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MED组有1例复发而再次手术治愈。术后优良率MSLD与MED组高于COLD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但MSLD与ME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MSLD与MED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两者疗效相当,但均优于传统腰椎间盘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一种综合症。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向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根治方法,其早期疗效较为理想,但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的复杂性,术后复发并不少见[1]。201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其中10%~20%需手术治疗[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与手术成功密切相关.为预防和减轻手术后硬脊膜和神经根粘连,加强腰背肌的肌力,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进行早期、适量的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稳定性.2009年我科指导37例患者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效果满意,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沈决英 《中外医疗》2007,26(19):31-3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手术治疗是一咱比较彻底,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术后护理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就术后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加以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减压术(PLDD)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探讨PLD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详细介绍本方法的手术操作,激光减压的原理,用量及注意事项.结果 在治疗的1850例中平均改善率为78%.结论 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的情况下,PLDD既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方法,又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介入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经皮穿刺切吸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分别采用经皮穿刺切吸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与开放手术治疗.以上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且经CT确诊.[结果]经皮穿刺切吸术的优良率为90.7%,开放手术的优良率为93.0%,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经皮穿刺切吸术的并发症为5.7%,开放手术为14.0%,二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穿刺切吸术的疗效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当,但并发症少于开放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且发病年龄愈来愈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靶点消融+臭氧注射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方法.[1] 近年来我院对多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此项治疗方法,配合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较好.我科2011年1月-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89例,采取频靶点消融+臭氧注射术治疗的68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摧残,为此作好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势在必行.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目前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疗效显著,相对彻底,且术后并发症已被控制在最低限度.本文详细阐述了我院1995年7月至1998年12月的300例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关节镜行微创腰椎间盘摘除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小切口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与常规手术。方法 34例小切口(1.5~2 cm)的关节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病例与同期常规腰椎间盘摘除手术73例病例比较。采用oswestry disability guestionnaire(ODQ)对手术前后的病人进行评分;比较手术前后ODQ的百分比,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手术并发症。结果微创腰椎间盘摘除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手术前后ODQ的改变两组都有显著性差异,但微创与常规相比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都无显著性差异。微创术中有3例在术中扩大切口改行常规手术,2例为发生椎管前静脉出血,1例出现硬膜破裂,分别在扩大切口后行止血和修补硬膜。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微创组手术中的出血量显著减小,平均为72.94 mL(P<0.001)。结论 小切口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是一种损伤小、出血少、病人术后恢复快的手术方式,可适用于椎间盘突出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和神经根管狭窄扩大术。有可能因为出血和硬膜破裂而扩大切口改为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