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对1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疗前和疗后8周进行了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评定,并对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60.38%;抑郁症状与阳性症状,住院次数和自杀未遂发生率有显著相关,而与阴性症状和疗铲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80名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测试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自编的相关因素调查表。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0.6%;有无抑郁发生的两组比较,在总病程、住院次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社会支持、自知力恢复及药物种类、剂量、时间及不良反应、阳性阴性症状和合并躯体疾病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依次为:阴性症状、合并躯体疾病、抗精神病药的种类、社会支持、自知力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多,需从多方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1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和8周末分别进行CPK检测,同时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定其情严重度。选取同期本地区健康体检者69名为对照组。结果:精神分裂症在发病期的CPK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下降,4周末已降至正常范围;在发病期的CPK值与BPRS总分、思维障碍因子分、激活性因子分和SAPS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好转后相关性降低,至8周末已无相关性;病例组CPK变化值与BPRS总分减分值、激活性因子的减分值和SAPS总分的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期的CPK活性显著升高,与病情关系密切,与阳性症状相平等,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免疫、代谢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古方-防风通圣散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副反应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对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常规抗精神病药加服防风通圣散煎剂结合治疗,与126例单用常规抗精神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临床疗铲总评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1]综合评定。结果:治疗后防风通圣散组(治疗组)患者的CGI-SI与CGI-GI分值和BPRS,SAPS,SANS量表的总分及因子分均低于单用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TES总分与RSESE总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治疗组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较好;对阳性,阴性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副反应显著较少,安全度较好,调畅各脏腑机能与气机的运动形式,内通外达是其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基本需求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精神分裂症不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基本需求现状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键。方法 对生活在社区中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所有病人采用Camberwell需求评定量表(CAN),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进行评定。结果:CAN需求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的患者有显著差异,在基本生活和自我生活照料上源于家庭帮助明显高于社会帮助,CAN需求与SAPS、SANS、SSQ均显著相关。结论:影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病人自身精神症状与社会支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情绪认知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1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76名正常对照比较,同时作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结果患者组6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远隔错误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情绪认知障碍与年龄、用药情况、病程、住院次数及SAPS和SANS总评分无关,而受教育年限与情绪认知正确数和远隔错误数评分及多项不同情绪认知评分相关。SAPS阳性思维形式障碍因子分与CFET正确数总分呈负相关,而与CFET远隔错误数总分呈正相关,同时与惊、悲、怒情绪认知评分呈相关。SANS的注意障碍因子分与CFET正确数总分呈负相关,而与CFET远隔错误数总分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情绪认知障碍并与某些症状相关,提示情绪认知障碍可能与疾病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辅助音乐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各40例。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价患者康复效果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BPRS、SAPS、SANS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BPRS和SAPS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BPRS、SAPS、SANS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NOSIE总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音乐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兴趣和改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奥氮平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韦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评估,并观察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SAPS、SANS、BPRS〈WCST中错误应答数的评估分值显著降低(P〈0.01),且非持续性错误、WMS的再生、理解评估分值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可靠并可显著改善部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医院内职业康复对精神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估医院内职业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83例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康复组病例施行医院内职业康复,在治疗前、后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评估。疗程6个月。结果:康复组BRPS总分及缺乏活力和思维障碍两个因子的减分值显著大于对照组;SAPS总分减分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康复组SANS总分及其各因子分的减分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康复组NOSIE-30总分及社会兴趣因子的减分值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医院内职业康复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有助于改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0.
利培酮与舒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舒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舒必利组,用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分别于疗前、疗后12周末进行疗效及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BPRS总分、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疗前明显下降,两组疗效和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培酮、舒必利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均有一定疗效,利培酮依从性好、副作用轻,舒必利经济负担轻,两者可作为不同患者首选。  相似文献   

11.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175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采用Carpenter提出的关于缺陷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划分为缺陷型(47例)、非缺陷型(128例),对其神经系统软体征进行评定,同时应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简明智能评定量表(BIR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分别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与SANS、SSSI呈显著正相关,与智能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软体征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利培酮合并舍曲林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副作用。方法将6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利培酮组)与合用组(利培酮十舍曲林组),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进行疗效及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合用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SANS总分及分量表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阴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单用组。治疗后4、8、12周TESS评分,合用组低于单用组。结论利培酮合并舍曲林能明显改善慢性分裂症,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我们以奎硫平为对照进行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为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50分,阳性症状量表(SAPS)<8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94分.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陷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NSS)的长期随访特点.方法:对1997年9月曾进行NSS评定、持续住院的缺陷型和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23例和30例于4年后再次进行评定,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其精神症状.结果:4年后精神分裂症患者NSS总分及顶叶、额叶、枕叶因子分均明显增加;非缺陷型患者仅顶叶、额叶因子分显著增加.NSS评分均与同期的SAN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SAP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NSS随病程进展呈加重趋势,其严重程度与阴性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阴阳性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与阴性、阳性症状的关系。方法:至73例入组的患者随机给予利培酮、氯氮平治疗12周,并于治疗前、后盲法评定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WCST),Wechsler记忆测验(WMS),阴状症状评定量表(SANS)与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均与认知功能有显著相关。主要与执行功能相关;注意障碍与记忆相关。治疗后,仅SAPS中怪异行为得分与WCST的持续反应数、持续错误数显著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损害是原发性的,并不是在阳性、阴性症状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措施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7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研究组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时间为48周.在实施干预前后,两组分别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SANS总分、ADL中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干预后SANS总分、ADL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干预后NOSIE中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和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自身干预前比较显著上升(P<0.01);干预后的研究组激惹、精神病表现、抑郁、迟缓因子和总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自身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措施能减轻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工娱疗合并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工娱疗合并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康复作用。方法 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为期8周的对照研究,分别用工娱疗合并舒必利(研究组)和舒必利(对照组)治疗;采用BPRS、SANS、SAP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后4周、8周末SAN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仅在治疗后8周时SANS评分较疗前显著性差异。两组在治疗后4周,8周时SANS减分均数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工娱疗合并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舒必利,且起效快。  相似文献   

18.
PANSS、SANS及SAPS量表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随着我国量表应用的日益普及,量表的种类也相继增多,其中不乏有一些同类的、相似的量表,诸如韦氏痴呆量表与成人痴呆量表、HAMD抑郁量表与CES-D量表等,均不同程度地反应了症状。对于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的评定有1982年推出的SANS、SAPS量表。随着1996年底我国引进的PANSS(阳性、阴性  相似文献   

19.
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奎硫平组和氯丙嗪组各45例进行双盲对照研究,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BPRS、SAPS、SANS评分较人组时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则相仿。奎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氯丙嗪组。结论:国产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氯丙嗪相当,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提取物对精神分裂症过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合并氟哌啶醇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用固定剂量银杏叶提取物合并氟哌啶醇随机、双盲治疗82例患者1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并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SOD含量。结果(1)治疗前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SOD值正相关(r=0.36,P<0.01);(2)EGb能提高抗精神病药的疗效,主要是治疗阳性症状的疗效;而且疗效与SOD值降低相关,表现为治疗前后SOD含量差值与BPRS、SAPS和SANS总分减分值分别呈正相关(r分别=0.38,0.45,0.29,P均<0.01);(3)治疗前患者SOD水平与疗效相关,表现为治疗前SOD值与BPRS、SAPS和SANS总分减分值分别呈正相关(r分别=0.37,0.42,0.34,P均<0.01)。结论支持精神分裂症多巴胺功能亢进与阳性症状相关、并引起自由基生成增多的假说;银杏叶提取物提高抗精神病药疗效与其清除自由基、减轻过氧化损伤起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