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该文在中试规模下考察微波技术在桂枝茯苓胶囊提取过程中的最佳条件,首先,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确定各因素大致的影响趋势及范围;其次,以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化,检测药液中没食子酸、芍药苷、苯甲酸、肉桂酸、苯甲酰芍药苷、苦杏仁苷的含量,分别计算其提取率并进行综合评价,以其作为提取效果的评判依据。微波提取桂枝茯苓胶囊的最佳工艺为按液固比6: 1加入饮用水,设定微波功率6 kW,提取20 min,提取3次。该工艺经3批放大试验验证,结果稳定,且相比常规煎煮提取具有节能、省时、高效的优势。以上结果显示该优化工艺提取效率高,且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微波提取山楂中总黄酮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不同方法提取山楂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考察山楂颗粒度(A)、提取溶剂浓度(B)、微波辐照时间(C)3个因素的影响,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比较微波提取与其他提取方法对总黄酮的提取效果。结果 微波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是B1C2A3,微波-索氏联合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C1B3A1。结论 微波提取具有提取率高,提取速率快,提取温度低,能量消耗小等特点,用于中草药的提取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香椿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本文以香椿芽为原料,研究香椿芽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方法: 采用碱提酸析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成功地提取了香椿芽中的总黄酮。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体系为显色剂测定香椿芽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立了香椿芽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产率。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硼砂浓度0.5 %,料液比1 g∶ 40 mL,提取30 min,提取温度60 ℃。 结论: 本试验可为香椿进一步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密闭性中药复合敷料的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密闭性中药复合敷料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人参皂苷Rg1,Rb1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提取次数,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对密闭性中药复合敷料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Rb1含量,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10 min,81% A;10~38 min,81%~79% A;38~90 min,79%~66% A),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平均浸膏得率25.45%,人参皂苷Rg1,Rb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46,0.37 g·L-1结论: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为民间外伤验方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岳红坤  王娟  眭晓哲  张兰桐 《中草药》2009,40(Z1):140-142
目的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桂枝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选取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为因素,以挥发油萃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萃取方法进行优选。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40 ℃,25 MPa,萃取4 h。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桂枝挥发油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麻黄-桂枝药对的水提工艺。方法 建立麻黄-桂枝药对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指纹图谱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结合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正交水提工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优选麻黄-桂枝药对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30 min。结论 优选的麻黄-桂枝药对水提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行,可为麻黄-桂枝药对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平糖胶囊B方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方法: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平糖胶囊B方,以栀子苷提取量为检测指标,选择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微波辅助提取工艺。采用HPLC测定栀子苷含量,色谱条件为DiamonsilTM R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11:89),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 μL。 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15 kW,料液比1:5,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数2次,栀子苷平均提取量9.08 mg·g-1结论: 优选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具有高效、节能、省时等优点,具有极大的工业化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汤芳玲  袁波  蔡光明  邓安刚  张卓勇 《中草药》2009,40(Z1):160-162
目的 研究闪式提取法中小叶黑柴胡地下部分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提取条件,采用超高效液相法测定柴胡皂苷。结果 各因素影响程度分别是提取次数>溶剂倍数>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是30倍量溶剂提取3次,每次2 min。结论 闪式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小叶黑柴胡中柴胡皂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溶媒比为自变量,以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收率和浸膏得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的总评归一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优化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X1:70%~80%;提取时间(X2:50~70 min;溶媒比(X3:10~12倍,工艺验证的总评归一预测値与实测值的偏差为-2.6%,二项式拟合的复相关系数r=0.971 3。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方法优化的穿心莲内酯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协同微波提取金荞麦总黄酮的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优化金荞麦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微波功率、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分数、料液比和微波辐射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频率175 W,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分数1.28%,料液比1:21 g·mL-1,微波辐射时间3.6 min;金荞麦中总黄酮提取量达1.06 mg·g-1,与热回流法、微波法、超声法相比,总黄酮提取量分别提高了35%,14%,21%。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适用于金荞麦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桂枝-干姜药对有效成分的差异,阐释该药配伍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情况,以期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法提取桂枝、干姜、桂枝-干姜药对化学成分,通过GC-MS分析鉴定,比对该药对配伍前后成分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桂枝、干姜、桂枝-干姜药对萃取物的得率分别为0.69%,3.66%,1.82%,分别从中鉴定出44,57,65个成分,其占萃取物含量分别为84.22%,91.25%,90.13%;水蒸气蒸馏提取桂枝、干姜、桂枝-干姜药对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0.25%,1.75%,1.05%,分别从中鉴定出19,50,57个成分,其占挥发油含量分别为85.35%,93.47%,93.11%。结论:桂枝-干姜配伍有促进成分溶出作用,两者配伍不是成分的简单叠加;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提取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金匮要略》中单药和药对的使用规律和特点,并与《伤寒论》的方合并后找出《伤寒杂病论》中单药和药对的使用规律和特点,最终找出张仲景的用药规律。方法:对《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中的方(除单方)分别采用双向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方法,分4组统计出单药和药对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找出支持度高于0.1的单药和支持度、置信度高于0.05的药对。结果:1,3组前6位高频单药有甘草、桂枝、生姜、大枣、半夏、芍药;2,4组有桂枝、半夏、芍药、茯苓、干姜、人参;2组前6位高频药对有桂枝、芍药;半夏、干姜;桂枝、茯苓;桂枝、白术;人参、桂枝;人参、半夏;4组有桂枝、芍药;人参、半夏;人参、桂枝;人参、干姜;桂枝、茯苓;桂枝、麻黄。结论:《金匮要略》用药多温,重扶阳;张仲景治内科杂病,侧重补虚,扶正祛邪,治外感病,偏向驱邪,常用解表法;始终保脾胃,重后天之本;药物使用有明显的核心倾向,形成以核心药物为主体,以常用药对为纽带的方族;从所使用的核心药物、常用药对来看,《伤寒论》、《金匮要略》处方用药大体一致,后者用药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3.
桂枝、肉桂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桂枝与肉桂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桂枝、肉桂化学成分的特点,为临床应用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方法,分析桂枝、肉桂指纹图谱的特点,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桂枝、肉桂样品指纹图谱轮廓相似,但桂枝、肉桂化学成分的峰面积存在差异,桂皮醇、桂皮酸、2-甲氧基桂皮酸在桂枝中的平均峰面积高于肉桂,而2-羟基桂皮醛、香豆素、桂皮醛、2-甲氧基桂皮醛在肉桂中的平均峰面积高于桂枝.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评价桂枝、肉桂质量的依据.桂皮醛和桂皮酸峰面积的比值可以用来区分大部分桂枝样品(<23)和肉桂样品(>23).桂枝、肉桂化学成分种类相似,含量有差异.本研究为桂枝、肉桂的药效学差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为一味多功效中药。"药对"是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是中药配伍中的最小单位,桂枝在不同的配伍环境下,发挥不同的功效。桂枝常用的四类药对分别为辛温解表类桂枝-麻黄、桂枝-柴胡药对;活血通络类桂枝-茯苓、桂枝-桃仁药对;调和气血类桂枝-白芍药对;温达通阳类桂枝-附子、桂枝-黄芪、桂枝-甘草药对。配伍后,药对中的化学成分产生了一些变化,如桂枝-麻黄配伍后,两者有效成分含量均降低,且产生了单味药中没有的化学成分;桂枝-柴胡配伍后,有效成分溶出量与配伍比例有关;桂枝-茯苓药对、桂枝-白芍药对、桂枝-附子药对中的有效成分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而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桂枝-黄芪、桂枝-甘草配伍后,黄芪及甘草中有效成分含量均增加。不同药对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其中桂枝-麻黄药对可发汗解热;桂枝-柴胡药对可镇痛;桂枝-茯苓药对具有利尿、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桂枝-桃仁药对可抗凝血;桂枝-白芍药对可抗炎镇痛等;桂枝-附子药对具有镇痛抗炎作用;桂枝-黄芪药对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心肌缺血等作用;桂枝-甘草药对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血栓等作用。本文对桂枝四类药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进行综述,为更好的开发利用桂枝药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桂枝药材中苯丙素类(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桂枝适宜干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苯丙素类化学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晒干、阴干及3种现代加工干燥方法后桂枝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后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微波干燥使有效成分损失最多,阴干、晒干、低温热风干燥有利于桂枝有效成分的保留。结论:以干燥时间、化学成分含量、外观性状、气味等为评价指标,确定热风干燥50℃为桂枝药材较为适宜的现代干燥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平唐复方醇提工艺和水提工艺。方法:选择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以藁本内酯、桂皮醛、甲基丁香酚转移率及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醇提工艺。选择浸泡时间、加水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葛根素、阿魏酸转移率及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水提工艺。结果:最佳醇提工艺为当归、桂枝和细辛药材加8,6倍量50%乙醇提取2次,每次0.5 h;藁本内酯、桂皮醛及甲基丁香酚转移率分别为72.8%,70.5%,82.3%,干膏得率27.8%。最佳水提工艺为醇提后的药渣与葛根药材浸泡30 min,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0.5 h;葛根素和阿魏酸转移率分别为60.28%和21.89%,干膏得率18.4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醇溶性和水溶性有效成分提取率高,为平唐复方的药效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桂枝、白芍、大枣、生姜与黄芪不同配伍的共煎水提液中,各因素对黄芪中黄芪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并确定因素及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程度。方法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不同配伍中去除黄芪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从单因素角度考虑,白芍对黄芪皂苷提取率影响最大,其次为大枣、桂枝。因素交互作用中,生姜和大枣的协同作用对黄芪皂苷提取率影响最大,次为白芍和桂枝、白芍和生姜、白芍和大枣。结论统计分析表明,仅生姜和大枣的协同作用对黄芪皂苷提取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临床经验方稳心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稳心汤进行提取工艺优化,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对姜黄、肉桂、莪术、细辛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对党参、川芎、全蝎进行乙醇正交试验设计,以党参炔苷和干膏率进行综合评分;对赤芍、大黄、山楂、麦冬、甘草,以及经乙醇提取党参、川芎、全蝎残留的药渣进行水提醇沉工艺正交试验优化,以芍药苷和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结果:确定了稳心汤的提取工艺,其中姜黄、肉桂、莪术、细辛提取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浸泡6 h,蒸馏5 h,挥发油的得率较高;对党参、川芎、全蝎加入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加入10倍70%乙醇,提取1.5 h,提取2次;对乙醇提取药材残渣及赤芍、大黄、山楂、麦冬、甘草等进行水提醇沉,水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水,提取1.0 h,提取2次,醇沉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1.12 g·mL~(-1),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止醇沉36 h。结论: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的稳心汤提取工艺稳定可靠,适合工业化生产,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附子与桂枝配伍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镇痛、抗炎、抗自由基损伤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局部注射法复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观察附子、桂枝及其不同配伍比例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痛阈、足跖厚度以及血清中NO、SOD、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味附子、桂枝及其不同配伍比例均具有镇痛、抗炎、抗自由基损伤等方面的作用,但配伍应用后作用明显优于单味附子或桂枝,表现出明显的配伍优势。结论①附子与桂枝配伍在抗炎、镇痛、抗自由基损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揭示了其"相须"配伍的科学性。②发挥镇痛、抗自由基损伤作用的最佳配伍比例同为附子桂枝9∶4;发挥抗炎作用的最佳配伍比例为附子桂枝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