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改革,实施了分组连续(APN)排班方式,探讨APN排班方式较传统排班方式的优势所在。方法2008年9月始在普外科病区护士实行APN排班工作,建立团队模式的责任组工作方式。对比分析传统排班与APN排班下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士对患者病情了解情况和危重症患者护理合格率。结果APN排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提升护士工作能力,利于病区管理。结论APN排班较传统排班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护士对排班模式的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将护士分层分组排班,P、N班实行双班制,调整A、P、N各班次时间,交接班计入工作时间,责任班长提前1h上班参与过程质量控制。将2014年7~9月实行改良APN排班与2013年7~9月实行传统APN排班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改良排班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排班满意度显著高于改进前(均P0.01)。结论改良APN排班可提高护士对排班满意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ICU不同护理排班方式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排班方式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嘱班、治疗班、基护班不变的情况下,将监护班分别采用A、B、C、D4种不同的排班方式,每种排班方式运行6个月。结果A班交接班时间与B、C、D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满意度、护士病情知晓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及基础护理优良率均A班最高。结论不同的排班方式对ICU护理质量有一定影响,A班排班方式优于其他,是较适用的排班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各级医院外科护士的夜班排班方式的满意度,探讨适合多民族地区医院的最佳护士夜班排班模式。方法采用自制的夜班排班模式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新疆地区77所医院1 235名不同层次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各医院外科护士对目前夜班排班方式满意率达97.25%。被各级医院外科护士普遍认可的最佳的夜班排班模式是"一天前夜一天后夜"排班制。不同年龄、族别外科护士认为的最佳夜班排班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多民族地区的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民族、年龄、职称总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合本科室特点的夜班排班模式,进而有利于合理、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室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5.
陈卫平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698-699
目的:探讨APN弹性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在基层医院应用效果。方法:普外科在护理人数不变的前提下,2012年1月将护士排班方式由传统排班模式改为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建立以护士长领导下,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分层级梯队,比较两种排班方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APN连续性排班在基层医院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提高了护士生活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结论:实施APN连续性排班,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顺应了现代护理模式发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夜班工作压力源对低年资护士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夜班工作给护士带来的压力和影响,从而为改进护理管理、排班制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自行设计低年资护士夜班工作压力源现状及其影响调查表,随机选择3所医院共80名初级职称护士进行夜班工作压力源现状及其影响调查。结果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源夜班较白班责任更大、危重患者多、报酬低、担心专科技术不熟练、工作量过大、孤力无助及应激能力欠缺等。对低年资护士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精力和体力较白班难恢复,经常拖班,家庭照顾不周,成就感低下,个人情感受影响,自我追求受限及情绪低落等。结论夜班工作对护士的主要压力为夜班较白班责任更大、危重患者多、报酬低,应采取合理安排工娱时间及合理饮食、合理排班、激励政策等改进措施,减轻夜班工作给低年资护士所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院护理排班对护士身心社灵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医院护理排班问卷和身心社灵健康量表对33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医院护理排班的认可率为51.80%~86.83%,认可率最低的条目是护士人数充足;对护理排班满意和非常满意占79.94%;护士的身心社灵健康评分为(6.30±1.28)分;护士对医院护理排班的认可率及满意程度不同,其身心社灵健康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 护士对医院护理排班的满意度及认可情况还有待提高,医院护理排班对护士身心社灵健康有影响;改善医院护理排班可以提高护士身心社灵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能级对应、动态调整的排班模式的探索,探讨按能级上岗的排班方式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护士按能级标准分为四级,根据不同能级分配不同岗位,改变过去功能制的排班方式为按病人分岗位,护士按能级高低分管不同教量和质量的病人,病房无不管病人的护士,使护士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合理化;结果;能级管理的排班模式对增加护士的责任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创造良好的团队精神、培养护理梯队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作用.结论:能级管理的排班模式有效应用护理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 探讨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传统分段式排班方式进行改革,实行连续性排班结合小组责任和层级管理,重建各班职责和各层级权限要求,并应用于科室临床护理工作.结果 排班改革后,护理交班次数减少,护士和患者的夜间休息时间延长,护患满意度提高,尤其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排班方式改革能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传统分段式排班方式进行改革,实行连续性排班结合小组责任和层级管理,重建各班职责和各层级权限要求,并应用于科室临床护理工作。结果排班改革后.护理交班次数减少,护士和患者的夜间休息时间延长,护患满意度提高,尤其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排班方式改革能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骨干人员参与护理管理,防范病区护理管理疏漏的方法。方法在各病区选拔优秀护理人员担任质控组长,经过统一培训后按制定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在病区协助护士长开展质量控制。结果设立质控组长前后病区一般护理缺陷、严重护理缺陷、意外事件及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设立质控组长是护士长病房管理的有力补充.是防范病区护理管理疏漏,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及护士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感知与评价差异,为更好地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及92名神经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关怀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与护士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总体评分分别为4.77±0.84、4.86±0.60,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方均在“尊重患者”及“联系患者”2个维度评分较低。在“支持和保证”维度,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感知水平显著低于护士自评结果(P<0.01)。结论护患双方均对护士关怀行为的评价较好且双方在对护士关怀行为的整体认知上存在较高的一致度,但护士对患者心理层面的关怀相对不足,患者对护士在“支持和保证”相关关怀行为方面具有较高的期待。护士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提升人文关怀质量。  相似文献   

13.
梁仕兰 《护理学杂志》2011,26(16):70-71
目的 探讨护士长夜查房对胸外科危重患者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胸外科急救病房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由护士长每日3次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查房;观察组8:30及15:00查房时间与对照组相同,但18:00的查房时间改为20:30.结果 观察组查房时与患者沟通284例次,共解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享普胸外科专科ICU(胸外ICU)护理轮转的教学模式、教学要求,从多视角分析胸外ICU模块化教学对轮转新护士专科护理能力的提升效果。 方法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新入职胸外科普通病房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入职后先到专科ICU轮转3个月再到普通病房工作者设为观察组,先在普通病房工作等待轮转但仍未轮转者设为对照组。轮转护士的教学内容包括常规护理模块、病种流程护理模块、急危重症抢救护理3个模块。教学方式包括临床操作和护理文书书写2方面。新护士入职第5个月时做护理素质评估,评估指标包括胸外科护理能力评估、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胸外科护理能力评估、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数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 结论新入职的胸外科护士通过胸外专科ICU轮转,有利于快速提高胸外科专科护理水平,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扁平化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在妇科病区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即取消责任护士组长,按3个管床教授组将病区18名护士均分为3组,每组A班(7:30~17:00)2人,N班(17:00~8:00)1人,轮休3人;每人分管患者≤8例,另6名护理人员分别上辅助班、计算机操作班及主班等。每个月按护理部制定的标准进行护理质控,实施10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及责任护士知晓率≥95%,入院介绍、技术操作等10项满意度评分9.28~9.66分,均为满意和非常满意。结论扁平化管理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付春花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0):1642-1643
采用自制再植组织血循环观察记录表对再植组织血液循环进行严密观察和记录,有利于医护人员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制定下一步治疗护理方案,同时明确护士的责任,保障患者的安全。此观察表简单明了,可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Pneumatically driven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LVADs) were acutely implanted between the left atria and the descending aortas of dogs, and were driven in five pumping modes: electrocardiogram synchronous modes with the duty factors of 1:1, 2:1, and 4:1, and asynchronous modes with the pulse rates of 60 and 80 beats/min (bpm). The ventricular diameter and myocardial segment length were measured by an ultrasonic displacement meter and implantable miniature sensors. Bulk mechanical work of the left ventricle and regional mechanical work of the myocardium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se dimensions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LVAD reduced the bulk mechanical work of the left ventricle by 30-50% and the regional work by 30-60%. The mean aortic pressure and the total flow (= aortic flow + pump bypass flow) were highest in the 1:1 synchronous pumping mod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is mode is most effective to maintain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and coronary blood flow. Asynchronous pumping and synchronous pumping with 2:1 duty factor were most useful to reduce the mechanical work of the left ventricle.  相似文献   

18.
APN排班法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实施APN排班法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 神经内科在护理人员人数不变的条件下,采用APN连续排班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APN排班前、排班3个月和6个月评价护士焦虑状况.结果 常规排班法护士人均拖班时间周一至周五达(1.09±0.33)h,周六至周日达(0.50±0.24)h;而APN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士及护士长自身对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评价结果差异,为完善护理领导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领导行为描述量表(LBDQ-XII)调查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4名护士长的领导行为,对268名护士评价及护士长自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除角色承担、说服力、忍耐性、定规4个亚量表外,其他8个亚量表自评与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自评与他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对护士长领导行为的认识应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调查,以促进护士长领导行为的完善,提高领导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泰国医院护士对护士长领导作用的评价及其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为我国护理管理者领导作用的变革性观念提供参考。方法对泰国沙缴省立医院145名护士采用自设的护士对护士长领导作用的评价量表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泰国沙缴省立医院护士对护士长领导作用的评价及护士工作满意度均为中等偏上水平,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泰国医院护士对护士长的领导作用评价较高,其领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护士工作满意度。我国护理管理者可借鉴泰国医院护士长管理经验,通过改进管理方法,更好地发挥领导职能,以提升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