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指端、指腹缺损后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报道很多,但报道小儿的较少[1-3].2007年6月至2010年1月,我院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指端及指腹缺损11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端皮肤缺损是手部常见损伤,常用腹部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或游离趾腹皮瓣等修复,但各种皮瓣均有其优劣之处[1].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是一个较新型皮瓣,解剖方便、不损伤手指主要血管[2].我们自2003年2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该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和探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8—2001年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75例80指指端缺损。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1-26个月随访,外形满意,效果良好。结论 指动脉逆行岛状瓣是一种修复指端缺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63例69指指端缺损   总被引:16,自引:13,他引:3  
目的分析、探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0~1999年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63例69指指端缺损。结果除1例皮瓣坏死外,其余均存活。术后经1~28个月随访,外形满意,效果良好。结论指动脉逆行岛状瓣是一种修复指端缺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指动态逆行岛状皮瓣修复63例69指指端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探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0-1999年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63例69指指端缺损。结果 除1例皮瓣坏死外,其余均存活。术后经1-28个月随访,外形满意,效果良好。结论 指动脉逆行岛状瓣是一种修复指端缺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改良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创面及感觉重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报道改良指动脉岛状皮瓣一次性修复指端指腹缺损及感觉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后的指动脉岛状皮瓣逆行旋转至指端缺损处,将残端神经与皮瓣进行包埋和吻合,修复创面;应用带指神经背外侧支岛状皮瓣,顺行转位至指腹侧缺损处,修复创面及感觉重建。临床应用16例18指。[结果]1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5例(指)皮瓣获得随诊6~12个月,手功能按TAM法评定,优良率达93.3%。[结论]改良指动脉岛状皮瓣可一次性修复指端指腹缺损及感觉功能重建,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指背逆行岛状皮瓣在指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凯夫  齐月宾  杨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2):955-956,I0004
[目的]利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与掌背动脉的终末支形成的指背动脉网,设计指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报道应用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6年11月,分别以近节及中节手指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掌背及指背皮瓣28例33指,修复位于近位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对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损伤者,同时修复骨关节及肌腱等损伤。皮瓣切取面积为(2.0~3.0)cm×(1.5~3.0)cm。[结果]28例33指皮瓣全部成活。手术时间60~8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25~40ml。15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3.5个月,皮瓣色泽红润,质地正常,外形佳,皮瓣2点辨别觉为8~10 mm。[结论]该皮瓣具有操作简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管蒂长、旋转弧大、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端缺损的急诊岛状皮瓣修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介绍8种指岛状皮瓣对指端缺损创面的修复,并探讨其相关手术适应证。方法应用指神经血管束VY岛状推进皮瓣、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皮瓣、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皮瓣、改良Moberg皮瓣、指动脉逆行皮瓣、Hueston皮瓣、指筋膜脂肪翻转瓣、指总神经血管束蒂双翼皮瓣等8种皮瓣修复79例82指指端缺损。结果手指外形和功能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结论这些指岛状皮瓣适宜指端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方法 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3月,应用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2例指端皮肤缺损患者.设计以一侧远端指固有动脉作为血管蒂,供区在近节手指的侧方,不带指固有神经的皮瓣.将该皮瓣向手指远端转移修复指端的缺损,将携带的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与对侧的指固有神经近端行端端吻合.结果 12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因静脉血管危象而导致皮瓣坏死外,余11例患者其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皮瓣成活者经3~12个月的随访,外形满意,术后9个月两点辨别觉平均为8.5 mm.结论 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指端缺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338-1339
[目的]探讨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7年06月~2019年12月,采用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35例48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为2.4 cm×1.8 cm,最小为1.5 cm×0.8 cm。[结果] 35例48指皮瓣全部成活并一期拆线,无皮瓣坏死等情况发生。术后随访3~10个月,修复手指功能及外观效果满意,两点辨别觉7~9 mm,平均8 mm,手功能TAM法测定:优37指,良8指,可3指,优良率93.75%。[结论]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缺损是修复指端缺损是较为实用可行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1.
保留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应用保留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末节指端缺损的患者12例,应用在游离皮瓣过程中予以保留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时供区通过局部旋转皮瓣或Z字成形予以直接缝合. 结果 术后12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有1例术后第2天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给予拆除部分缝线和消肿处理好转:术后随访6个月,修复手指外形好,功能满意. 结论 应用保留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董斌指端缺损是常见的一种手外伤,急诊清创修复往往采用短缩指骨缝合、V-Y皮瓣、邻指皮瓣、鱼际皮瓣等方法。从1991年11月以来,我们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9例10指,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带感觉的指动脉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2年8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带感觉的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3例,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20例。视伤口污染情况决定是否一期或二期行指动脉皮瓣修复术。病例资料:掌侧软组织缺损共33例,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15~52岁。电锯伤8例,挤压伤及砸伤18例,切割伤7例。示指缺损18例,中指11例,环指4例。患指均残留部分或全部甲基质和甲床。指端皮肤缺损13例为患指远节1/3,20例为整个远侧指腹加患指中节的远1/3皮肤缺损。结果所有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无感染。术后随访1年后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组指端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无明显瘢痕挛缩,无明显触痛且皮瓣耐寒、耐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组外形早期臃肿,皮瓣供区植皮处有明显瘢痕及色素沉着。皮瓣两点辨别觉达4~6mm。患者均可继续以前的工作,对手指修复后的外形及感觉均较满意。结论对于指端软组织缺损可采用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或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于直径小于2cm的创面,带感觉的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果满意,且皮瓣不臃肿,术后不易发生静脉危象;对于直径大于2cm的创面,需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指侧方动脉皮质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采用指侧方动脉皮支逆行皮瓣修复的患者10例14指,男7,女3例;年龄17~63岁,平均36岁。食指6例,中指5例,环指3例。切取皮瓣范围为1.7mm×1.5mm~2.8mm×2.0m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14指皮瓣血运良好,伤口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颜色、质地正常。12指术后3.5个月内两点辨别觉达4~5mm,末次随时时,根据TAM功能评定标准,获优7指,良5指,差2指。[结论] 应用指侧方动脉皮质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避免了损伤主干血管,皮瓣外观、感觉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5):356-356
指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足背逆行筋膜瓣移植修复罡毋趾软组织缺损;重建感觉的手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指端缺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的常见损伤,常用皮瓣修复,如腹部带蒂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游离趾腹皮瓣等[1-3],但各种皮瓣均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我们应用跨区供血返流轴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1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2004年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8例指端缺损.结果8例皮瓣均存活,术后经12~24个月随访,外形满意,效果良好.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吻合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吻合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李卫平,朱向辉,王其海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手外伤。我们自1991年5月起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共30例32指,外观和质地理想,但皮瓣感觉功能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此,我们在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指端皮肤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指端皮肤缺损69例,应用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带双侧指神经血管束的推进皮瓣、鱼际皮瓣、拇指背侧逆行皮神经筋膜蒂皮瓣、指背筋逆行岛状皮瓣、邻指皮瓣修、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6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个月,皮瓣外形满意,两点分辨觉为4 ~7 mm,供区无功能影响. 结论 指端皮肤缺损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指指端皮肤缺损有多种修复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尤其是利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缺损的方法[4],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